查文庫>成語大全> 猛志常在成語解釋

猛志常在成語解釋

猛志常在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

  比喻雄心壯志,至死不變。

  成語出處:晉·陶潛《讀山海經》詩:“刑天舞於戚,猛志固常在。”

  成語簡拼:MZCZ

  成語注音:ㄇㄥˇ ㄓˋ ㄤˊ ㄞ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猛志常在作賓語、定語;指人有大志。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故事:

  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游泳時不幸淹死了。她死後變成了叫精衛的`鳥,常常從遠隔千里的西山銜來木石,投到東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講:刑天與黃帝爭天下,最後被砍了頭,扔到常羊山。刑天沒了頭,就把自己的乳頭變成眼睛,把肚臍變成嘴,揮舞著盾牌和斧子,要和黃帝繼續戰鬥。

  晉代詩人陶淵明寫道:“精衛銜來小樹枝想填平東海,刑天死了還揮舞著盾牌和斧子,他們的雄心壯志真是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