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倒垃圾的小學作文

倒垃圾的小學作文

倒垃圾的小學作文

  倒垃圾

  照片中的我笑吟吟地拎著兩袋垃圾準備倒垃圾,我每天倒垃圾都會拎著兩個袋子。這不是因為我家的垃圾多,而是我家早已開展垃圾分類的行動啦!放暑假了,為媽媽分擔家務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以,媽媽把倒垃圾的重任交由我。剛開始時,我總是找出各種各樣的一堆藉口推脫不做。且不說那些垃圾、特別是生活垃圾所散發的惡臭讓我噁心、有時在垃圾筒旁邊還會碰上一些撿破爛的人,感覺很不舒服……

  可自從看了中央電視臺關於垃圾分類清理的公益廣告後深受感觸,於是我在家裡設兩個垃圾筐,叮囑爸爸媽媽分類投放垃圾並親自監督。為了分類正確,我還專門上網搜尋了相關資料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

  倒垃圾雖是件小事,可自己從小事做起,從我身邊的每個人做起,可回收垃圾變成再生資源,減少我們資源的過度開採、浪費;有害垃圾可以避免我們的土地和水源遭受重度汙染……

  【寫作指導:感動是寫作的原動力】

  正走向浮華,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近年來的高考滿分作文及各地出爐的所謂佳作,讓我一次次加深這種印象:內容之實被隨意掩埋,浮華之風漫灌其中。主要表現為:不論是否需要,不問效果如何,只盲目地尋章摘句,把文章裝點得“詩意飛揚”,塗抹得五顏六色,以至於讓人望眼迷離;好講屈平孔丘,放言太白東坡,總是與古人、典故、異常熱絡,為文造情之時又學得一副歷經苦旅與掙扎的清冷模樣,讓人真容莫辨。

  難怪我省教研員胡勤先生在高考作文閱卷之後說,31.5萬考生,好作文寥寥無幾,寫身邊生活的文章幾乎看不到,其中不乏空洞之作,沒有實質內容,披著華麗的外衣,滿是“整容”的痕跡。

  浮華之風使作文越發像一種技術操作,也使學生忽視了當下,荒蕪了情懷,磨鈍了心靈。親情類散文當然也未能倖免。當我們看到學生在作文中競相“自毀命運”,“主動拆散”自家美滿家庭,甚至不惜以親人的身家性命作為噱頭時,我們不禁感到一種深深的'擔心:太需要提倡真誠寫作,尤其應給親情散文一種健康的生態環境。

  首先從界定“文采”的概念開始。文采應當是廣義、多元的。華美深刻是一種文采,樸素清新也是一種文采;粗獷恣肆是一種文采,細膩淡雅當然也是一種文采。我們可以有個人的喜好,但各種文采與風格本身並無所謂高下與褒貶。錢鍾書的冷峻幽默使人深思咀嚼又擊節捧腹,但泰戈爾的淡雅清新不也給世界文學留下一座語言寶藏嗎?魯迅先生也說,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卻淺得澄清。其實,江河湖海各有氣度,花草樹木各有美姿,我們完全可以喜歡、取捨一直到創造屬於個人的風格,從而自信地表達言說。在親情散文的經典名篇裡,朱自清的《背影》可謂樸素,冰心的《哭小弟》可謂平實,可我們讀後仍是心頭一動,甚至扼腕垂淚,唏噓不已。因此,如果真要說文采的高下有什麼判斷標準的話,那就是合適貼切。

  除此之外,親情散文經典名篇的一個共同的本質特點就是捕捉身邊之事,傾吐內心的真實。關於這點,好些專家對現在的學生表示深深的諒解,認為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去體驗感受生活,能學著借鑑就很不錯,甚至小小的抄襲也不宜過於指責。我倒認為,這種說法看似寬容卻有悖於事實。事實上,我們每天就是在生活,課堂的交流課後的聯想是生活,學校的活動週末的回家是生活,能不能有所體驗與感悟,不是由生活內容決定,而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對這種常態生活的敏感度。老師應注意如何催開學生的真情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