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學包粽子的作文小學

學包粽子的作文小學

學包粽子的作文小學

  粽子就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就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就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下面小編整理的學包粽子的小學,歡迎來參考!

  學包粽子的作文(1):

  突然,我聽見廚房裡有奇怪的的聲音,便一下子警惕起來。以為有了老鼠。我抄起一根棍子偷偷溜進了廚房。哦,原先就是外婆在包粽子。嘿,有事做了!我立即甩掉棍子,撲上前去,一把抓過一張粽葉,一板一眼的學起包粽子來。

  我把粽葉留意翼翼對摺後,疊成一個圓錐形,再放入些許米,夾入用醬油浸透的鮮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蓋住。咦,就是不就是米放太多了,棕葉外衣不夠大,老包不住?外婆一瞧,樂開了花:“囡囡,米太多,棕葉太小,米還不往外逃呀,你看臺面上全就是米粒。肉也太多,你就是不就是想自已吞呀!”嘿,我連忙給棕葉減負,穿好衣服,再繫上腰帶,一個可愛的粽子寶寶就誕生啦!嗨!你還真別說,包出來的粽子還真像那麼回事。

  我留意翼翼地呵護著我的粽子寶貝,還給它們編號。粽子寶貝越來越多,我都懶得去數了。當然,越就是後面,粽子寶貝也就越漂亮,因為我的手藝在一點點長進,包到之後,自然駕輕就熟了。

  欣賞著自我親手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這次包粽子,不但讓我學會了怎樣包,更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學包粽子的作文(2):

  今年的6月6日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後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包粽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粽子,粽子的種類更就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粽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 “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粽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粽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粽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後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於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舅媽領著我一起來包粽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後扎繩子,由於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就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因為一疏忽……哎,包粽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粽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節。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舅媽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啊!”我點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舅媽,舅媽直誇我進步大。

  學包粽子的作文(3):

  明日就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齊到婆婆家包粽子,可我不會包粽子,我只想立刻吃到粽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裡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裡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就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裡就是紅紅的棗,還有的就是豆子,高高的桶裡放滿了粽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後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後紮緊就能夠了。可就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粽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學包粽子的作文(4):

  我在家沒事的'時候,開啟冰箱,想拿瓶飲料,突然,我看到冰箱裡凍著的粽子,便想起那天我和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媽媽以前沒包過粽子,所以這天我和媽媽共同學習包粽子。我們先把材料準備好—糯米、粽葉、紅棗、花生。一切準備就緒,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兩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顆大棗,然後又放了一些糯米蓋好。我心裡想,包粽子這麼簡單呀,可就是接下來我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小小的粽葉太調皮了,一點不聽我的話,當我捏住左邊,右邊開了;捏住右邊,左邊開了;捏住中間,兩邊又都開了。哎!這時我恨不得變成章魚哥!最後在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最後包好了一個粽子,只就是那形狀真有點對不起觀眾。媽媽其實包的也不怎樣樣,我不想就這樣輕易放下,繼續留意的包著粽子。因為這種堅持不懈的力量,我和媽媽最後把所有的粽子包完了!吃著自我包的粽子,我感到十分幸福。

  包粽子真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同學們,你們也來一下包粽子的樂趣吧!

  學包粽子的作文(5):

  這天,就是一個值得紀念又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們的教室裡迴盪著一陣陣爽朗而經久不息的笑聲,教室裡迴盪著一股清新的粽子香。我們包粽子了。

  這天我們都按照老師的安排,帶來了各自需要帶的東西:米、蘆葉、餡、勺子、線、盆子……

  我也不例外,拿起搭好的蘆葉,小手輕輕一扣,一個粽子的“餡地”就出來了,我心想“嘿!這點小活對我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之後,開始放餡了,我拿出勺子勺了米,放入餡地,就在我得意之時,一個疏忽,米都逃了出來。哎!只好重來了!

  這次,我謹言慎行,征服重重“關卡”,來到最後階段——綁線,綁線就是包粽子中最難的,它講究方法,技巧。一開始,我也亂了手腳,心裡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極力讓自我冷靜下來。開始試驗,找出技巧,透過多次試驗,我最後明白,綁線時要紮緊,還要把一些口紮緊,才能保證粽子在煮時不會變成蘆葉粥。

  老師把我們包的粽子送到食堂去煮。傍晚,我吃著自我包的粽子,真開心呀!與此同時,我最後到了包粽子的麻煩,也明白了外婆平時在百忙之中抽出時光包粽子給我吃有多麼不易,我以後必須也包粽子給外婆吃。

  到了傍晚,老師端來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滿了教室,也飄進了我們的心裡……

  透過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冷靜,要去試驗,要去發現。

  學包粽子的作文(6):

  六月的天空就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夥伴就是活潑開朗的,六月就是炎熱的。端五節坐著龍舟,脖子上掛著香包,頭上扎著艾葉辮子,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就是端午節習俗裡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粽子可就是天堂美食,跟商店裡買的沒什麼兩樣。新鮮的粽葉,大盆用醬油調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癢癢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粽子一會兒“喂”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粽葉縫裡“逃”出來;一會兒“喂”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粽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乾脆不幹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就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粽子。

  媽媽把粽子放進鍋裡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鑽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著自己親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學包粽子的作文(7):

  這天就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

  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齊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隻粽子,它們像列隊計程車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麼好,必須有決竅吧。”於就是,我學著奶奶的樣貌,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幹竹筍葉,把它捲成凹鬥形;然後加一點米,在上方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鬥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隻粽子就包好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只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誇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一盤盤自我包的粽子,心裡有說不出的甜蜜。

  學包粽子的作文(8):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好處自然與眾不一樣。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著的並不就是豐盛的早餐,而就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這天誰來家裡做客呀?還就是什麼個性的日子?怎樣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這天就是端午節。”“呀!我怎樣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樣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就是逃可就是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就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就是內在美。之後,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裡。

  “哇!好香!”吃自我親手包的粽子,心裡別有一番滋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