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想象> 教好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好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好想象作文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對於小學生想象教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的實施建議,並要求在小學一二年級的寫話和三四年級的習作教學中,學生能寫想象中的事物,五六年級能寫簡單的想象作文。有效落實上述要求,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提高表達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學生愛想象,愛幻想,他們雖然生活經歷少,但想象的空間卻很大,在孩子們的眼裡,一滴水珠,一顆石子……一切有生命、無生命的東西,都能和自己對話,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化。在他們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事物是真實的。他們也正是藉助想象和幻想來認識世界,理解世界。馬斯洛說:“幾乎任何一個孩童都能在沒有事先計劃的情況下即興創作一支歌、一首詩、一個舞蹈、一幅畫或一個劇本、一個遊戲。”兒童是藉助於想象或幻想來認識這個世界的,他們天生就幾乎有編寫童話、故事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上看,他們是憑著無邊無際的想象來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象的有意識性逐漸增強。人們往往受到自己的知識、認識所囿,很難像孩童那樣自由幻想。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進行想象作文,採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訓練,激發兒童的想象,是誘發他們潛在的創造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

  想象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對每個年級、每次習作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才能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為了增強想象習作指導的實效性,我們就要努力構建起想象習作的目標訓練序列,區分年段梯度要求,一次習作突出一個重點,全程思考,從讀學寫,紮實訓練。

  在想象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緊緊圍繞“構建鮮活有效的習作課堂”這一思想,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從多角度去展開想象,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平中見奇,小中見大,拓展小學生想象的思路,同時致力於情趣激發,與學生一同經歷想象的過程,既關注想象的合理性,又鼓勵個性化的想象。

  在想象作文課堂上我們要努力創設想象情境,儘量避免過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思想,開啟學生的思路,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這樣學生才能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地進行想象、構思,不拘形式地寫下感受和想象,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動的內容。為了增強想象作文教學的實效性,我們還應該努力做到:

  第一,強化生活和閱讀積澱。想象源於現實,想象作文前期注重強化生活和閱讀積澱,切實使習作成為自主的表達行為。

  第二,創造適合學生想象的課堂環境。教師要體現指導無痕,自然將學生帶進了一個想象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展開自由想象,合理想象,求新、求趣。

  第三,注重開發學生思維空間的高度、深度、廣度,使學生敢想象、會想象、善想象。

  第四,善於引導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納入到想象情境中來,這是展開想象的第一步。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思維再繼續延伸,鼓勵他們增添一些不一樣的事物,引導孩子把不會思考的想象成會思考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會說話的,把沒有情感的想象成有情感的。這時,學生可能會有許多奇異的想法出來,雖然有些事物乍一聽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合理,但千萬不要就此否定學生的想象,也許孩子在其中是有很“合理”的想法的。有時也可以“將錯就錯”,讓學生努力地為看似不合理的想象設想出一個合理的情境來,這對想象思維也是一種小小的挑戰。

  關於想象作文過程中教師對想象的指導,我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安排。一方面是結合閱讀教學、課外閱讀的指導,安排一些單項練習,透過指導他們運用一些想象的基本策略方法,來完成想象實踐,透過對實踐的反思、回味、評議,掌握一些想象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是在綜合性想象作文實踐中來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在群體想象實踐中互相啟發、互相評議,使學生完善自己的想象,保證想象作文作為教學目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