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年> 媽媽的童年

媽媽的童年

媽媽的童年

媽媽的童年1

  今天又考試了,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一到家便問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媽媽正在煎她的拿手好"餅"---------蔥油餡餅。

  "媽"我甜甜的叫了一聲。"女兒,你回來了,今天考試怎麼樣啊?"唉"媽,你猜今天的作文題目是什麼?""是什麼?""是飛奔的蝸牛,蝸牛怎麼可能飛奔呢?"我迷惑不解的說。我正在一邊自言自語,媽媽端著餅已經來到我的旁邊。"開心點,想不想聽媽媽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啊!""好啊!""哎呀""怎麼了?'媽媽著急的問"沒什麼,只是你手上戒指上的小點碰到我了,沒事。"

  "小時候,媽媽經常見到駱駝,有一次外公把一頭駱駝栓在木樁上。突然駱駝叫了幾聲,我以為是它餓了,便找東西給它吃,找了半天只找到了幾個蘋果。把皮削好了,小心翼翼地把蘋果拿到它的嘴邊。"

  "那駱駝有沒有吃?"我急忙問。"別急聽我說。它對著蘋果問了問,有把頭轉了過去。看也不看一眼,當時氣死我了,心想我辛辛苦苦削好了它不吃,於是我自己吃掉了。""哈哈,太好笑了。"在看看媽媽,媽媽也在旁笑呢。

  晚上,我躺在床上。月光照在寫字檯上。回想起媽媽的微笑是那麼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五彩的童年,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童年夢!

媽媽的童年2

  天氣漸熱,運動完以後總是又累又渴。媽媽來接我時看到我狼狽相,又是棒冰又是點心,生怕我受苦了。

  有一次,媽媽看著我手中的棒冰說:“你們現在可真是幸福啊!我們小時候可比不上你們。”我立刻追問道:“那你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媽媽回憶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記得那時候總是會有人騎著腳踏車,後面幫著一個木頭箱子,箱子裡用一床棉被包著棒冰。這個時候,我就會向你外婆討個五分錢。要是平常外婆還不給,兒童節或者農忙假的時候才捨得給我們。我拿著錢飛奔著去買一支白糖棒冰。這雖然是最便宜的,但是在當時的我看來那可是十分的難得,顯得更加美味。在那個大熱天舔一下棒冰,那感受既甜美又清涼,似乎涼到了心扉,讓人深深陶醉在清涼中的那種感覺。”

  我羨慕地對媽媽說:“看來雖然你們條件沒我們好,但是還是很快樂的。"媽媽說:“你們不是也很快樂嗎?學校裡有活動,我們還會給你買禮物。所以你就準備好過你快樂的兒童節吧!”

  聽完媽媽 的話我沉思了。快樂也許不是金錢能給予的,也許不是禮物能給予的,也許不是遊玩能給予的。更重要的是心情,發自內心的快樂!許久,我對媽媽說:“媽媽別給我買禮物了,有你的陪伴我天天都是兒童節!”媽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媽媽的童年3

  誰的童年不是一朵芬芳四溢的花,想起來就覺得香氣撲鼻?誰的童年不是一個裝著秘密的寶盒,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開啟?誰的童年不是一個色彩絢麗又充滿甜蜜的夢,就那樣匆匆地一去不復返?哦,媽媽的童年……

  那時,年幼的媽媽生活在山東煙臺,一個群山環繞、果樹飄香的小村莊。

  每年的夏季,清澈見底的小河便成了媽媽和小夥伴玩耍的天堂。捉魚蝦、打水仗、洗豬草……笑聲在水波上滾動,不亦樂乎!

  收穫的季節——秋天,天空碧藍如洗。金黃色的樹葉紛紛落下,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鳥展翅飛翔,有的像芭蕾舞演員輕盈地旋轉……五彩的落葉遮住大地的醜陋,像是鋪了厚厚的金絨毯,踩上去軟綿綿的。年幼的媽媽眼裡盈著希望的光,張開雙臂喊著:“我也會飛啦……我也會飛啦——”媽媽會揀一些她認為最漂亮的落葉,放進兜裡,然後和小夥伴去比誰的葉子大,顏色好。

  當跨入冬季,整個村莊披上銀裝,連河面也罩上了光閃閃的冰凌。堆雪人、滾雪球成了媽媽們的最愛。堆呀、滾呀、跑啊、喊呀、笑呀,坑坑窪窪的雪地上留下了歪歪斜斜的腳印。每個人的手和臉被凍得通紅,可是心裡是熱乎乎的。

  漸漸的,天氣回暖,小河解凍了,樹綠了,花也開了——村野四處盪漾著生機。年幼的媽媽就奔跑在花叢中,追逐著成長的夢。一朵一束的無名野花,編成花環,送給爸爸媽媽,這些小花便有了不同的意義。

  雖然媽媽現在成人,來到城市了,但我想媽媽一定不會忘記山莊的黎明,雨後的彩虹,傍晚的霞光,夜空裡的星星……因為它們是五彩斑斕、妙不可言的童年記憶……

媽媽的童年4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每當唱起這首歌,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年夏天,媽媽給我們講她的童年故事。

  媽媽出生在八十年代初期的農村,童年的她總是穿著姨媽的舊衣服,好不容易盼到新年買新衣,也總是得到一件不合身的新衣,父母的理由是可以多穿幾年,媽媽曾經遺憾的對我們說:“小時候我一直生活在自卑中,因為父母從不打扮我,覺得自己像醜小鴨一樣,其實我也和你們一樣,小時候也有過公主的夢想。”難怪媽媽總是給我們買漂亮的衣服,原來是不想讓我們也留下遺憾。每次整理舊衣服時,她總會很惋惜地說:“多可惜啊,還和新的一樣,這麼漂亮的衣服,當初我可是精挑細選的。”

  小時候,媽媽特別喜歡看書,可是家裡又怎麼有多餘的錢去買書。有一次放學後,她看到一戶人家的木窗戶上貼上著報紙,於是揹著書包站著看報紙,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那戶人家幹完活回來,看到媽媽站在他家窗戶下,還以為她是小偷,大聲的呵斥她,把她趕跑了。為了看書,媽媽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幫鄰居家大哥哥幹家務活來換取他的課外書;地上丟棄的廢紙也會撿起來看是否文章;甚至於同學用報紙包的書皮,也會被她央求著拆下來閱讀……聽到這時,我既心酸又慚愧,心酸媽媽的童年太苦,連想看課外書這麼低的要求都沒有條件來滿足。慚愧的是現在的我,想看書隨時隨地都可以滿足,有免費開放的縣圖書館,有種類豐富的校圖書館,班級還有圖書角,家裡的大書架上也擺滿了各種書,條件雖然好了,我卻沒有媽媽愛看書的精神了。

  和媽媽的童年相比,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生活的年代是富裕的,能滿足我各種需求,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學習,為祖國未來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媽媽的童年5

  在沒有電視機和電腦的那個年代,我的爸爸媽媽,卻依然玩得很開心,很快樂。

  女孩子通常玩,跳皮筋,翻花繩之類的。男孩子活力四射,玩的`自然是比文文靜靜的女孩子,玩的要豐富多了。聽爸爸說他們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沒有手機電腦,卻有很多小玩意,然而這些童年的回憶,依然讓他們很快樂。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玩的是踢毽子,跳皮筋,玩的可開心了。聽到這裡,我覺得他們的童年比我們的要快樂。可誰知接下來的一些話,讓我驚訝萬分。

  媽媽說,以前我們家很窮,家庭環境不是很好,每天放了學就只能去幹活,為有錢的人家打工,來,賺一點錢買一點飯,他們那時候課本特別特別的爛,沒有作業本,也沒有鉛筆,只能靠石頭在牆上寫字。

  爸爸說,那時候,我們家買不起燈,每天放學回家都在明亮的月光寫作業。雖說不是很亮,但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那時候寫字,只有一支鉛筆,一個本,一小塊橡皮。一隻,比在一個本上,寫了又擦,擦了又寫,反覆了好幾年。還是這樣用著。雖然有點破爛不堪,但是起碼可以寫字,總比刻在牆上的要好多了。

  聽到這裡,我不禁驚訝萬分。

  原來我們的童年還算好的。環境好,又有學校,筆,本,吃的,穿的都不愁。而且現在科技發達了,有什麼不會的題,上網一搜就搜到了。又有電視,又有電腦,又有手機,無聊的時候可以玩一下。寫作業的時候有明亮的檯燈,有很多的比爾,完全不用用鉛筆寫,寫了又擦,擦了又寫,這樣重複使用。

  我們生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下,應該好好學習,我想,如果我們嘗試了一下父母的童年,或許,我們就會珍惜現在的時光了。我與父母的童年差別就是如此之大。

媽媽的童年6

  斗轉星移,滄海變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就坐在媽媽身畔,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聽媽媽說,“新衣”是她小時候最大的憧憬。小時候只有每逢過年的時候,外婆才會給媽媽添置衣服,平常她只能穿大姨穿過的舊衣服,破了的衣服一定是補了繼續穿,真是“一件衣服傳幾代,縫縫補補又三年”呀。而現在,我們是如此幸福,想要新衣服就約上媽媽去逛街,商場裡琳琅滿目的衣服每每都是讓我目不暇接,滿心歡喜。

  聽媽媽說,小時候外公家住的是土瓦房,每逢下暴雨,雨水便會穿過屋頂 “滴滴答答”掉落到屋內。外公只好提前準備兩個大桶,當水桶滿起來,水滴就會濺落到四周,屋內到處溼漉漉,可難受了。而現在,我們住在寬敞明亮的小洋房裡,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再也不用擔心狂風暴雨的襲擊了。

  聽媽媽說,小時候她最經常搭載的交通工具是外公的座駕——永久牌腳踏車。每當外公用腳踏車載著她去上學時,便是她最開心的時刻。而現在,腳踏車貼上“共享單車”的新標籤,成為大家戶外運動的熱門選擇之一。

  聽媽媽說,小時候她們“標配”的午餐是地瓜粥配青菜和豆乾,一週能夠吃上一次五花肉已經是奢求。而現在,我們哪家不是頓頓不離雞鴨魚肉,海鮮更是家常便飯。

  聽媽媽講童年的故事,我的思緒也隨著翩翩遐想。“苦中作樂”是媽媽對自己童年的小結,我想,那種快樂大概只有她們那個年代的人才知道。如今時代變了,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向世界展示著他們的風姿。我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更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

媽媽的童年7

  媽媽,你能把你童年的趣事說給我聽嗎,為了能讓你女兒在部落格上有所地位,求求你啦,求求你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媽媽終於答應了。

  趣事一:媽媽說,她小時候經常和舅舅一起出去玩,舅舅很調皮,他做了個彈弓到處打鳥。有一次把鄰居家的鴿子打下來,然後和媽媽一起把鴿子去了毛,剝了皮用根木棍穿起來烤著吃,因為當時太小不知道烤熟了沒有就吃掉了,鬧得大半夜鬧肚子,還去了醫院打吊瓶,而且鄰居家還找上門來討債,結果姥姥賠了錢又賠不是,最後倆人都狠狠的被揍了一頓。原來媽媽小時候也是會搞破壞的呀,媽媽再說我搞破壞時,我都有話說嘍!

  趣事二:媽媽小時候家裡很窮,姥姥和姥爺都下地幹活,媽媽和小姨又小就得在家做飯,因為太小隻顧著玩,當時農村都是柴火,做飯時還和小夥伴們玩著,當時玩的著迷忘了還燒著火,一會兒濃煙滾滾,差點兒著火,不幸的是,廚房的用具都被燒光了,姥姥從地裡回來一看燒壞了那麼多東西,又是一頓大吵。媽媽也當時也是很委屈,怪不得有時候弄壞家裡的東西,媽媽會揍我,原來媽媽小時候也有同感啊!

  趣事三:看電視,媽媽和舅舅小時候,家裡只有一臺黑白電視,因為稀罕媽媽和舅舅就學著看自己喜歡的節目,爭來爭去最後動手了,哥哥是男孩子,媽媽打不過,最後媽媽吃虧了,姥姥和姥爺都訓了舅舅,難怪我和哥哥我們倆吵架,無論誰對誰錯,媽媽都會訓哥哥,原來這就是老大的好處哦,我暗自偷笑。

  原來媽媽的童年是能麼的五彩繽紛啊!

  媽媽的童年趣事,我要寫在部落格裡,把媽媽小時候的回憶記錄起來,讓這些童年趣事一直記錄在媽媽的腦海裡。

媽媽的童年8

  童年,是一個個五彩的夢,個個記錄著童年的趣事。今天,老師讓我們寫寫長輩的童年,我突然很想知道媽媽的童年生活是什麼樣的。於是就端了一杯水給媽媽,懇求媽媽跟我說說她的小時侯,她的童年是怎麼樣的。

  媽媽說,她小時候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多的玩具,卻也玩得很開心,女孩子一根皮筋,跟小夥伴一起可以玩上半天。跳房子、編花籃、玩彈珠、翻繩、玩泥巴、爬樹,什麼都玩。

  春天,媽媽會跟小夥伴們去拔豬草,提上外公編的竹籃,拔了滿滿一籃之後,就開始玩了。折一根柳枝,摘上一些漂亮的野花做成一個漂亮的花環,戴在頭,覺得自己就像個小公主。那時候的大人都是忙田裡的活兒,媽媽經常和小夥伴們到山上摘花,摘野果。

  夏天,跟小夥伴們到小溪裡摸螺螄、抓小魚、抓螃蟹,到池塘裡摘蓮蓬。常常把那些較大點的魚和螃蟹油炸了吃。把小的魚和螃蟹用罐頭瓶養起來。在瓶子裡放入一些好看的鵝卵石和金魚藻,這就成了媽媽的寵物了。

  秋天,田野裡的稻子都熟了,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黃澄澄的美極了。那時候的孩子都去勞動,割稻子,撿稻穗。桔子也成熟了,媽好用桔子做過小桔燈,把桔子皮撕成小塊,用線穿起來做成手環。撿到一些好看的樹葉,媽媽會把葉子夾在書本里,做成標本。

  冬天,下雪是最好玩的,媽媽會約上小夥伴,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到屋簷下摘冰稜,比一比誰的冰稜長,誰的冰稜大。最刺激的就是到結了厚厚冰層的田裡去滑冰,孩子們滑著,摔著,笑著,叫著,田野裡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原來,媽媽的童年這麼多姿多彩呀!

媽媽的童年9

  童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夢,個個記錄童年的趣事;童年,是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珍珠,顆顆珍藏童年的夢想;童年,是一滴滴清澈無比的水珠,滴滴反射童年的天真。

  媽媽告訴我,她小的時候,家離學校很遠,每天必須早早地起床,走很遠的路,才能到學校,到的時候,腳又酸又痛。中午吃的飯菜是自己帶的,裝在飯盒裡,中午的時候放在大鍋裡一蒸,蔬菜蒸得焉黃。

  他們以前的遊戲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豐富,就玩一些抓石子啊,跳房子啊,滾鐵環啊等遊戲。媽媽和她的夥伴們常常玩跳房子,見幾塊石頭,扔到格子裡,單腳在沒有石頭的格子裡跳來跳去,像一隻只輕盈的燕子。媽媽還喜歡玩抓石子,他們把石子拋起來,迅速用手在抓起一塊石頭,接著把拋上去的那一塊接住,誰接得最多,誰就有一塊糖。

  媽媽還說,在鄰居家的後面有一條小溪,溪水十分清澈,能看見水底鵝卵石。石頭有白色的,黑色的,灰色的,光滑得很。溪裡還有很多小魚、小蝦。夏天,那裡十分涼快,媽媽放學後會跟小夥伴們一起去哪裡玩耍,有的抓魚、蝦,有的打水仗,還有的乘涼,在那裡度過了十分愉快的時光。

  媽媽又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了,因為過年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有雞、鴨、魚肉,有糖果,還有糕餅,這些東西,平常都是吃不到的,根本不像現在這樣想吃什麼就有什麼。過年就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我的童年比媽媽幸福多了,根本不用受各種苦,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媽媽的童年10

  今天,我從抽屜裡找出一捆塑膠棒,媽媽說:"小棒棒,我小時候會用它玩一種遊戲,你會玩嗎?”我疑惑地問:“棒棒也能玩遊戲?”媽媽得意地笑著說:“那當然!”媽媽一邊理齊棒棒,一邊介紹著她童年的遊戲,什麼攻城、什麼紅燈綠燈亮、什麼抓人、什麼丟沙包、什麼到山上摘野果子。我聽都沒聽過,媽媽看我滿是羨慕的眼光,同情地摸摸我的臉:“你們的童年真孤獨。”“今天媽媽就和你一起玩玩棒棒遊戲。”“太好了。”只見媽媽拿出兩根棒棒,給了我一根,自己一根,然後把剩下的手一轉撒在地下,棒棒有的幾根交叉在一起,有的滾在旁邊。我一看更不明白了,只見媽媽拿起手中的那根把地上的交叉在一起的棒棒最上面那根一挑,下面的竟然沒動,媽媽笑著看看我,“這還不容易!”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一挑,“不好,下面的棒棒也動了。”媽媽說:“挑動其中的一根不能讓其它的棒棒一起動,否則就犯規了。再試試。”我這次注意了下手要快、要穩,“哈哈,成功了。”我和媽媽你一根我一根,一盤下來,我十四根,媽媽十三根,我以微弱的優勢佔了上風。

  簡單的幾根棒棒,卻有這麼好玩的遊戲,看來媽媽說得對:“快樂並不都需要花很多錢去遊樂場。”我想:“要我能在媽媽小時候就好了,有那麼多好玩的遊戲。”

媽媽的童年11

  童年,每個人都曾有過,它是快樂的,他是無憂無慮的,它是難以忘懷的。

  今天,媽媽對我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我就認真地聽了起來。

  媽媽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有時辛勞艱苦;有時自由自在;有時有驚無險;有時悲觀失望……

  每天早上,當外婆去工做時,媽媽就把煤爐搬到院子裡,把刨花,費紙點上火,扔進煤爐中,又用長鉗子把癖好的細木條放進去,不停地往風孔裡吹氣,火漸漸旺了起來。媽媽又用長鉗子鉗來煤球,塞進煤爐的上面,火勢低了下去,媽媽趕緊低下頭往風孔吹氣,火從煤球的裡冒了出來,煤球變的通紅,,一股濃煙一下子從風孔裡冒出了來,媽媽被煙燻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眼淚煤灰混在了一起,媽媽立刻用手在臉上一抹,她的臉就變成了大煤炭。媽媽就是這樣辛辛苦苦地生煤爐。

  有一次,媽媽和舅舅在灶房煮開水。媽媽在推風箱,風箱很重,推不動,只好找舅舅幫忙,可這次,倆人無論怎麼努力,這火就是旺不起來,他們想:肯定是什麼東西把風箱口讀住了。於是,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風箱搬出來,看個究竟。這一下,可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原來,風箱裡竟有一條蛇,這條蛇全身盤著,挺這頭向媽媽和舅舅,吐著腥紅的信子,發出“嘶,嘶——”的聲音,媽媽和舅舅拔腿就跑,如離弦之箭,飛快的跑到了他們的舅舅家,也就是我的舅爺家,驚魂未定,說:“蛇,蛇,我們家有蛇。”舅爺一聽,抓起麻袋,跟他們而去,舅爺一邊用麻袋趕蛇,一邊說:“乖乖蛇,聽話,回家去吧!”最後,蛇終於被舅爺趕走了。一連幾天,媽媽和舅舅下得連廚房都不敢進了。

  你們知道年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童年趣事嗎?趕快去問問吧!

媽媽的童年12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在我的童年裡,是快樂的、開心的、無憂無慮的,充滿了懷念,而在媽媽的童年裡,是辛苦的、辛勤的,需要勞動,要幹活的,媽媽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相比較,有好多好多的不同。

  對於我來說,童年時,是那麼的快樂,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十分的寵愛我,在我一、兩歲時,我整天被爺爺奶奶們抱在手上,大家好像把我當成“國寶大熊貓”似的,十分關心我;在我三歲那時候,已經回說話的,又會爬的我,整天在地上爬來爬去的,衣服要要不是髒了,就是破了;有時候,大家在吃桃子,因為我太小,所有就不給我吃,那時我就會爬到他們面前,聽他們在說桃子,我就叫:“要“糖子”“糖子”,”大家聽到我在叫“糖子”就哈哈大笑,那時,我還太小,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笑,不過後來給了我桃子。我在童年裡,總是要什麼就會有什麼,十分開心、高興。

  對於媽媽來說,童年時是辛苦的,媽媽和我說過,她小時候七八歲就要自己燒飯了,外婆忙沒有時間管媽媽,飯都是媽媽自己燒的,衣服也是媽媽自己洗的,學習上,就更辛苦了,不像我現在,有家教來教我學習,晚上,回家作業不懂的有人教,可媽媽小時候學習都是自己自學,沒有人教;在我們現代,幾乎每一個小孩子都有零花錢,媽媽他們小時候,家長是不會發零花錢的,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靠自己的勞動得來的。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童年時開心的、快樂的,也有些人童年時辛苦的,媽媽和我的童年也是不一樣的。

媽媽的童年13

  媽媽總是說我的童年很幸福,那媽媽的童年又是什麼樣兒的?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今天,趁著媽媽看電視的興兒,我試探了媽媽:“媽,您總是說我的童年幸福,可我一點也不覺得。您的童年什麼樣子的咯?”“反正不比你好過啦。那個時候窮,我們的日子苦的不得了!”接著,媽媽娓娓道來她的童年故事——

  那個時候,一個冰淇淋都只有2分、5分多錢。每到過年,長輩們都會給晚輩們買一些學習用具啊,壓歲錢也只有幾元錢。一次過年,外婆給媽媽買了一件新衣服,要好幾塊錢呢,媽媽珍惜的不得了,像一個寶貝似的捧在手裡。新衣服洗了以後,媽媽就放在灶上烤乾。誰知道外婆家的貓竟然在衣服上面睡覺,八成是喜歡在衣服上睡覺吧。可就此闖了大禍,貓的分量太重了,衣服承不住,於是掉進了火裡。等媽媽一進來看,天哪,好端端的一件衣服,就這樣化為了灰燼。媽媽傷心的不得了,一件還沒有穿過的新衣服,就這樣給糟踏了,唉!可惜喲!外婆知道了,勃然大怒!一邊責罵媽媽,一邊心疼極了。誰叫媽媽自己不小心,讓貓在上面睡覺!看來媽媽也是一個馬大哈!

  說著說著,媽媽的淚水就流了出來,“孩子,你要珍惜現在的好日子,小的時候媽媽家裡很窮,過不上好日子。現在,給你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讀書,你要加把勁兒!所以媽媽說你的童年很幸福,那時候連一件衣服都要穿幾年,現在豐衣足食了,也不要忘了過去!”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麼。隱隱約約……啊,我懂了!

媽媽的童年14

  童年是兒時的記憶,童年是最初的精彩。那一點一滴沉澱在心靈深處的記憶,就像一杯陳年佳釀……

  有一天我讀了著名作家蕭紅寫的《祖父的園子》。蕭紅小時候跟祖父在園子裡捉蜻蜓、抓螞蚱,還用澆菜的水灑向天空當作“下雨”……讀到這裡,我就問爸爸:“菜園裡真有那麼多樂趣嗎?”爸爸說:“有啊!不僅可以玩這些,還可以偷吃剛熟的黃瓜、西紅柿。”看來爸爸小時候也是個吃貨呀!

  聽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更沒有電視機和手機,唯一能在夥伴間傳看的就是幾本揉得皺皺巴巴的“小人書”。儘管這樣,他們依然很開心。我好奇地問爸爸:“那你們玩什麼呢?”爸爸告訴我,他們可以玩彈彈珠——玻璃球那種,亮晶晶的,誰打得準誰就贏得多;還有“撞拐”——單腿站,另外一條腿搭在上面,手扶好用膝蓋那兒用力撞向對方,這樣蹦著、撞著,直到把對方擊敗……聽著爸爸的講述,我彷彿也沉浸在了那個年代,他們的歡聲笑語彷彿縈繞在我的耳邊。

  媽媽說她們那時候基本沒什麼零食,偶爾有點糖塊吃就感到心裡美滋滋的。媽媽會把糖紙夾在書裡,等攢多了拿出來做手工,比如蝴蝶、剪紙、穿著裙子的小人……至於遊戲,媽媽說基本上都是玩“抓石子”和“跳皮筋”,最喜歡的還是晚飯後和小夥伴一起在街裡“瘋”,直到玩累了,才戀戀不捨各自回家。說到這裡,媽媽還感嘆道,到現在還能想起當時的一些情景:皎潔的月光下一群小孩兒笑著、鬧著、跑著……可見兒時的記憶是多麼的深刻呀!

  他們的講述讓我聽得都入迷了,好想穿越到他們那個年代,好好體驗一回他們的童年啊!

媽媽的童年15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不一樣的趣事,但不同的趣事,回味起來卻有一樣幸福的滋味,我從媽媽的口中知道,我的媽媽在以前也是個野丫頭,會捉魚,會偷果,會爬樹,她也都樣樣在行,而且還是那一群野孩子的首領呢!

  在媽媽的童年,還鬧了一個大笑話:大年三十,張燈結綵,都穿上了新衣服,紅紅火火的,還一起包餃子,湯圓,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賀壽,媽媽的童年趣事。吃飯時,不但會有魚有蝦,而且還會發壓歲錢。媽媽的外公總會給他們2元~5元的壓歲錢,他們總會像變戲法一樣地把它花掉。可這回,我的媽媽不想這麼快的花掉,只好想辦法,她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來,她忽然想到一句成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到這裡,媽媽高興得直拍手,還說了一句:“我真夠聰明的,這麼簡單,我剛才咋沒想出呢!這真是“種錢得錢”,還可以長成搖錢樹,那我就有好多好多的錢了。”說幹就幹,她就拽著錢,飛快奔下去。在田裡挖了一個小坑,,小心翼翼的放下去,她還抓了幾條蚯蚓來,放在裡面,併為它鬆鬆土。有人走過來,她還用手遮住,像藏寶貝一樣。

  第二天,我媽媽早早起來了,想為“錢”種子去澆水,來到田間,卻找不到藏錢的地方,就“哇哇”的哭起來,邊哭邊用手敲地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我買東西,還有幾粒糖,現在倒好一分錢都沒有了!”外公,也被吵醒了,聽了媽媽的訴說,外公也笑了,不過看到她那麼的傷心,就騙她說:“土地爺爺缺錢,所以拿走了。”聽說錢沒丟,她馬上不哭了,還指著地說:“土地爺爺,要記得還我。”外公又笑了。

  啊!多有趣的童年,多麼讓人流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