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關於思鄉的作文彙編9篇

思鄉的作文

關於思鄉的作文彙編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鄉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思鄉的作文 篇1

  葉飄落到了樹下,那是樹的呼喚。——題記

  秋,一個悲傷的季節,漫步在大路上,一片片落葉像被撕碎的音符,又像一個個回到淨土的人……

  “飛走了,飛走了,你悠悠的音色像一首歌,在我心中最柔弱的角落,輕輕唱著,讓人割捨得……”

  一首《飛走了》彷彿唱出了秋的哀傷,唱出了秋的憂愁,傷感的季節,傷感的人,微風吹過,天彷彿落下了雪,棕葉像讓人心碎的旋律打入了人們心中,一片葉落在了肩上,仔細一看是銀杏的葉,我不禁嘆了口氣,葉落了,我拾起肩上的銀杏夾入書中,放遠望去,人來來往往,秋說不上讓人討厭,也讓人說不上喜歡,比起其他季節,它要悲傷的多,或許是秋的傷感吧,連人和天也忍不住哀愁起來,就連那葉也禁不住風吹,葉沒有了以往的生氣,但回想起來,秋也許真是天的嘆息,為何連葉也落下,抬頭看了看頭頂上的老樹,才會想起葉終究是會落的,人不也正如那葉一般,終究是要回到自己的歸宿嗎?秋的哀愁也許只有我懂,那是一種,淡而又值得去回憶去深思的感覺,想到這,我拿起書中的銀杏葉放飛了它,也放飛葉的一個夢……

  秋,是葉得迴歸,是樹的期盼,是人的回憶,葉兒隨風飄飄啊飄,飄到了遙遠的淨土——故鄉。

思鄉的作文 篇2

  尤瑟娜爾說:“故鄉是一本書”。

  也許沒有比這更傳神,更確切地來認識故鄉了。故鄉是一本鉅著,真實地記下了故鄉人的生活,它永遠沒有末頁,即使你拼命地讀,也永遠讀不完,甚至還讀不懂。

  過慣了學校的生活,突然想出來走,想找回對故鄉那塵封已久的記憶。

  殘陽如血,給小村染上了一層美麗的色彩。我默默地走著,走在這平坦的公路上,踩著辛酸,踩著希望,踩著幾百年、幾千年的先輩們留下的足跡。恍惚間,我彷彿又回到了童年,也是在夕陽裡,也就是在這條路上,我們這些農村娃拾起一塊塊石頭,用心地看著,彷彿是欣賞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那小石頭裡蘊藏著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山路曲折,藏於綠野。在祖輩不知耕過多少遍的土地上,有一個個強壯的漢子在耕耘著、灑下汗水、播下希望。他們如一棵棵青松聳立於藍天與綠野之間,挑起歲月的重擔,打著號子向命運宣戰,向貧困宣戰。

  村裡的人們喜歡喝酒,大瓷碗斟滿了自家的米酒,一飲而盡,然後,抹抹嘴,痛快地眨眨眼。那濃烈的酒洗掉了一天的勞累,燃旺了他們生命之火。號子是他們的魂,酒是他們的膽。每天,號子喊出了太陽,酒裡落下了月亮。這就是他們,實實在在的男人,這就是生活,實實在在的生活。

  夕陽已完全落下去,只剩下涼絲的晚風親吻著我的臉。家鄉的風總是給我輕柔的感覺,有點像母親的愛撫。母親一次次地對我說:“下次再到處亂跑,就別回家”。我總是把頭一甩,就迫不及待地用滿是泥土的手捧起飯碗……我一天天地長大了,母親卻一天天地衰老,但不變的依然是我對故鄉的思念。

  好想延長自己的生命,不為貪圖長壽,只為能多讀幾頁故鄉這本好書。

思鄉的作文 篇3

  鄉村的明月有著無言的靜美。

  傍晚時分,西邊的夕陽剛一落下,東邊的山坡上一輪明月便爬上來,它是那麼圓潤、碩大,猶如水洗過般的明淨澄澈。這鄉村的明月,它適於飲茶,與竹蔭共話;也宜於品酒,與荷塘共醉。窗前凝眸時,它萬千風情近在溪流;花下吟唱時,它百般柔媚又遠在江湖。

  小時侯,鄉村的明月是一縷炊煙拽起升高的,是一管竹笛悠然吹大的,是一彎柳樹柔媚掛亮的。那時候,我總是好奇地想著:為什麼天上有一個月亮,而水中也有一月亮呢?後來,父親告訴我:水中的月亮其實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間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我也愛水中的月亮,所以常常用小石子去投射它,你看,月亮被我扔出的小石子擊中了,它在水波中開始晃盪,碎成了金,碎成了銀,而頃刻間又復原,好像老祖母那張永遠不會生氣的臉,正平靜地望著我呢。

  明月的光芒遍佈我少年的鄉村夢境,它時常在林邊路旁等著我,聽我唱校園歌曲;時常在河谷深潭裡覬覦我,一刻不離地陪著我洗晚澡。夜讀的時候,推開窗戶,它會用一片溫情拂去我滿心的倦怠。當我步出屋外,仰視蒼穹,它會給我遐思讓我遐想:嫦娥奔月的姿勢、吳剛伐桂的艱辛、牛郎織女銀河相望的寂寞。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生活在鄉村的土地上,使我永遠懷著一份深情與感恩。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我開啟心扉,鄉村的明月就會不辭萬里而至,與我同喜同悲。我想,久居城市的人,如果有機緣在某個夜晚與鄉村的明月相逢,一定會把它當做人生中的奇遇、心靈上的朋友。

  穿過風雨,撥開雲煙,愈靜愈美的鄉村明月,此時此刻,牽魂縈夢,溫暖人心。

思鄉的作文 篇4

  芳菲四月,我站在清晨的校園裡,環顧著周圍的一切,在初夏的籠罩下,在綠樹漸漸成蔭的小路上,我慢慢地走著,風裡明顯地搖擺著過往的痕跡。藍天、白雲、暖陽,讓人感到由心而發的舒服,但是我的思緒中還是夾雜著些許的寒涼。

  這份寒涼讓我能夠感知卻無法敘說,羈絆住我前行的腳步。於是,在這樣的藍天、白雲、暖陽下的我,覺得很空洞。兩眼望去,看到的不是清新如歌的歲月,而是一重又一重的迷霧濛濛。突然間,感覺自己像是被浮塵矇住了雙眼,想擁有一份至純的清透,可是,越是拭眼,越離這份清透甚遠。

  初見清水滴石時那份清透的至喜,已經蕩然無存。現如今,總覺得生活缺少了點什麼,不再有當初清純綻透於每天那份心境。每天都在忙碌,忙碌於應該的忙碌和不應該的忙碌。只是覺得歲月是一首永遠唱不盡的歌,每個旋律在空氣中跳躍出不同的味道,或喜或悲。有天,突然覺得自己的眼睛很不舒服,原來已經落入了細細的浮塵,於是就在自己的寒戰裡,輕輕地想用心拭去那份浮塵,然後還己一份清透。

  或許是風沙的眷戀,某些浮塵已經在空氣裡輕舞了很久,最後落到我的眼睛上,落在了我那柔弱的身子上。或許,因為細小,沒有重壓於我的身心,所以一直以來不知曉這細小的浮塵,已經把屬於我的那份久遠的清透,已經覆蓋住了,使我每天在浮塵細拈下,自以為很純粹的生活著,其實那是一段蒙塵的歲月。

  肉體帶著骨骼上的精髓像浮塵一樣在空氣中漫遊,漫無目的漂浮在某一個平面上,深深地沉下,沉在一個如深潭的谷底。面對起落無聲的浮塵,而我就如那一抹沒有名稱的流。經過的都是心外的風景,移動和固定的接近著雷同,需要繞開而不是躲避。

  糾結的時候,我每做如是想。世上萬物,縱使不見其美,大約換個角度也總能說出一二好處。既然人無完人,那麼,也定沒有壞到極致的惡人。一個人的狡黠,不影響他事業有成;一個人的貪婪,不妨礙他孝敬雙親,而大忠大勇如史可法輩,也難免被世人非議。如此,這世界真是充滿了趣味,複雜,深奧,百思難得其解。

  似是而非的了悟中,依舊糾結著。不乏其人為了蠅頭小事,往往不能釋懷,在“得”與“舍”之間的掙扎,徒勞而無望。每當這種時候,卻失去了反觀自己的能力,只是一味地由著靈魂沉溺,沉落,直至沉沒。被太多的慾望左右著,而又缺乏自我救贖的本領,這是人類一大悲哀。一輪又一輪的反覆無常肆虐過後,都會影響到我的心情,移動時光也就移動了風景,移動了風景也就移動了心境。

  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許,有人覺得生活太過於清透也是人生的一種悲哀,覺得朦朧也是人生的一種難得的極致,不會讓一切都處於昭昭然之下。太過清透,未免讓一切都失去了圓滑的味道,但我不這樣認為。我喜歡生活簡單純粹而又坦然,放鬆且悠閒。有著屬於我的那份自然、隨意、淡泊和歡愉。我認為所有的清透,能讓所有的生活處於一種最為簡單的狀態,不用太多的去思考所有繁瑣帶來的無趣,喜歡在清透裡簡簡單單的每一天。

  陽光下的清透是每個人至死不渝的追求,誰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清透,誰都想擁有至純至善的歲月。那麼,當浮塵覆蓋住我們生命中的點滴時,我會撫著心口對自己說:“為了心中那一絲希望,還是要在難以隱忍的詭計中堅守善良,然後還己一份難得的清透”。

  細細碎碎的清透,碎碎念念的生活,這或許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想久留和尋彌回來的味道。雖然,這味道已經遠離了我,而且讓我甚是懷念,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還會回來的。

  信仰在我的心界裡一直自造著一片沒有浮塵的世界,那樣的輕靈通透,那樣的清晰瀲灩,而那一抹陽光可以從心底照亮一片連線一片的天空。

  拂去浮塵,讓它們重新飄落。我知道,那只是一個季節,只是一種經歷。

  繁華盡頭,總有落寞相隨。於心,足矣。

思鄉的作文 篇5

  每當看到那一隻只紅彤彤的柿子時,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家鄉的那一片柿子林來。

  正值金秋,家鄉的那柿子便火紅起來了,那座柿子林所在的山,滿山都是柿子映出的紅色,一排排、一行行,頗為壯觀。那時我們便隨著農民伯伯上山摘柿子,那一隻只柿子又大又甜,掛在高高的柿子樹上,好似一個個小燈籠一般,看了就叫人眼饞,這時,我們就一人手拎一個籮子,爬上樹去,男孩子三兩下就躥了上去,把籮子架在樹杈中間,挑大的去摘,不一會兒,籮子裡就裝滿了大大的柿子。這會兒,男生就往下吊籮子,我們接住,再送去給農民伯伯,伯伯一高興,就獎我們幾籮,我們一接到就平分,人人有份,講究公正。每人都把柿子放在一邊,我們就在林子裡打鬧起來。

  在林子裡最常玩的是捉迷藏,男孩們通常會躲在樹叢裡,還有些藏在樹上,我們女孩嘛,就躲在樹後,很容易被發現,獎品當然是輸者的柿子了。

  多美的柿子林,多美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柿子林!

思鄉的作文 篇6

  在這個臨至金色九月的轉角處,月色伴隨著桂花香攜帶中秋而至。夜如柔水,本該歸鄉與家人團聚共賞秋月,而今卻孤身獨處異鄉在這月圓之夜獨醉歸臥。月光傾灑而下,似乎帶著親人對身處它鄉的遊子最真摯的歸盼,同時也帶去了遊子對故鄉和親人深深的思念與祝福,雖然身處千里之遙,卻在這輪明月下彼此相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曾經中秋閤家歡聚共渡中秋是觸手可及的事,獨處異鄉四載,不知故鄉的中秋日是否依舊如從前那樣的歡聲笑語,不知家中那豐盛的團圓飯是否依舊如從前那樣吃的開心,不知家中的親人是否為我這個遊子不能歸鄉而黯然。身處它鄉,佳節的歡聲笑語已不復存在,看著身邊與家人團聚而高興的'異人,我卻提不起高興的心情來迎接這個節日,也只能獨自在這個夜晚思親思鄉醉月而嘆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身處異鄉雖然是在同一輪明月下共渡佳節共賞秋月,卻終究感覺不到故鄉的那輪明月所帶來的韻味,故鄉的明月承載了我對中秋所有的美好回憶與期盼,而如今高懸於頂的這輪明月帶來的卻是無助的思念無孤寂。習慣了故鄉那輪明月伴隨著幽靜的黑夜帶著平和與素雅氣息,再相較於這繁華都市的五彩霓虹燈想伴而來的明月,在這個中秋賞月的夜晚思鄉思親之情不由再增添了幾分,“月是故鄉明”明的不再是那輪圓月,而是那輪圓月所寄託的思念之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至中秋,相系兩地,一邊是故鄉的親人好友,一邊是離鄉的遊子,兩兩相望,卻遙不可見,相隔千里卻因為這輪明月而彼此心繫彼此。也唯有在這樣的節日裡才能找回那早已模糊的回憶,才能記起還有牽掛自己的親人。

  月至當空,秋風攜帶桂花香不斷襲來,飲盡杯中物,在月光的輕撫下漸漸入眠,也許在唯有在夢裡能夠歸鄉與親團聚,閉上眼睛,在心裡送出對親人的祝福與思念:願你們身體健康,中秋快樂。

思鄉的作文 篇7

  我靜靜的坐在草坪上,看到足球場周圍邊上的那一排排樹木搖拽著的綠葉,她們被那柔和的陽光照在身上,那陽光將他的影子印成一片片的斑駁,仿如水墨畫。此時的我,在與風姑娘輕輕的商量著,問她可否將我那對家鄉的思戀,帶到家鄉的上空。

  一場雨的來臨,讓家鄉不知所措的進入了新的一年;一場雨的來臨,讓萬物復甦了;一場雨的來臨,讓我不得不思念這座城市的夜晚。我的家鄉雖然不大,不算繁華,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遊客,對這裡的印象卻是很深的。

  興義,也許有很多人沒聽說過,但只要提到萬峰林和貴州醇酒廠的春天,無人不知。在春天,迎春花在道路兩旁的迎接,像是帶著笑臉的女孩在歡迎大家的來臨。柳樹發芽了,有的更是長出了枝條,風一吹便好像在梳頭髮。各種花,爭奇鬥豔的,讓人目不暇接,採擷幾朵,不知不覺也已陶醉其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像這樣的春天是充滿詩意的,詩人愛春,贊春,正是因為春景美,春天醞釀著不少大自然的詩。這樣的美,怎麼會讓人不喜歡,不留戀?

  初夏,擁有美好回憶的季節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偏愛夏季。7月,透藍的天空,掛著火球似地太陽,炎熱像一條鞭子,把行人都去感到樹蔭下。蟈蟈與蟬的叫聲嘈雜的混在一起,春隨落花而去,夏呢,也披著一身的綠葉從暖風中蹦跳的走了出來,故鄉初夏的陽光,透著淡淡的暖意。夏天,最宜下棋在那荷塘月色下輕搖著扇子,是再美妙不過了。“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在家鄉,我時常抬頭仰望星空,我將手抬起,彷彿星星在我指尖,我喜歡這種感覺。在小時候,我在夏天的回憶最多,夜晚捉蟬,白天到小河邊看小朋友“咕咚”一聲跳下去。這些回憶,是最美好的。秋高氣爽可以說秋天在我的家鄉是這樣的一個季節,睡覺的時候,秋風時不時地吹過來,紗窗明明很髒,可是透過來的風還是那麼純,吹得枕頭都涼了。在夜晚,有許多老年人和小孩都出來散步,跳舞。

  秋天,樹木脫去了綠裝,一片片葉子落下來,宛如漫天飛舞的蝴蝶,鋪成一條條金色的小道兒。而楓樹的葉子卻是殷紅的,像一團火在秋風中燃燒,一些鮮豔的花兒凋落了,可菊花卻迎著朝霞,爭妍開放。黃色的淡雅,白色的高潔,紫色的深沉,紅色的熱烈……絢麗多彩、千姿百態。雖然看似寂寞,荒涼但卻預示著收穫,它慷慨的將自己的果實毫無保留的獻給人們,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晶瑩透亮,一顆顆紅瑪瑙似的山楂光彩奪目,一排排沉甸甸的稻穗金光閃閃。農民伯伯們滿載著豐收的果實,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多麼的懷念,在秋天時與小夥伴們一起在田裡,偷已熟了的農作物。那個場面,讓我原本思鄉的感情味道便得更加深了。

  不一定要銀裝素裹才最美在我家鄉興義這個地方很少下雪,有時可能會羨慕那些被雪覆蓋的景象。但是我還是認為不一定銀裝素裹才是最美的,雖然沒有春天迷人的鳥語花香,沒有夏天壯觀的閃電雷鳴,沒有秋天誘人的豐碩果實,可是它卻可以散發那種出自然含蓄的美。對於家鄉的冬天,我沒有華麗的語言來描繪它。我只認為,它像一個性格乖戾的男孩,時而溫順伶俐,時而搞些惡作劇。他高興時陽光普照,不高興時烏雲蔽日。讓人琢磨不透。

  這就是我家鄉的四季,在這四季中留下了我許多快樂的回憶,在我成長的14年中,我也明顯的看見,它也在成長,我和它一起經歷,長大。

思鄉的作文 篇8

  塞外,濃郁的月色籠罩著大地,征戰沙場的戰士伴著寂靜的月夜遙望著千里之外的家鄉……

  聽,樂聲響起,連綿起伏,柔剛並重。似高山流水,如溪水潺流,無不令人陶醉。琵琶偏偏今夜奏出了新的曲調,如詩那般幽靜,極富有意境,讓人沉醉在清幽曠遠之中,想象這婀娜多姿的舞蹈又怎樣呢?應該如琵琶曲那般富有詩情畫意!此刻詩人的心情也許會隨樂曲平靜嗎?不過樂曲多聽也會乏味的,曲調此時聽得人們心煩意亂.這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讓詩人王昌齡又怕聽,又愛聽。哎,北方邊患末消除,尚不能盡息甲兵,怎能不心煩呢?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如巨龍臥地,等待騰飛,秋月高照,似乎免不了秋日淒涼的感覺,免不了秋月嫵媚冷落之情……景象壯觀而又悲涼。此時此刻詩人是無限的鄉愁;立功邊塞的雄心;對於現實的憂愁;還是……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早日能夠平息這些大大小小的戰爭。

  詩人王昌齡遙望家鄉,想家的心情一刻也末停止。他心潮澎湃揮筆寫下千古流傳的名詩《從軍行》: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淚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

思鄉的作文 篇9

  不緊不慢,淅淅瀝瀝,如酥的春雨在夜的舞臺上抒情演奏著酣暢淋漓的心曲。我不能想象,當年的春天,怎麼可能有今夜這般如此閒適之意,去悉心傾聽春雨的潑灑。我只是依稀記得,孩提時代春雨之夜,多半都是在鄉下那漏雨的老屋裡,湊著昏黃搖曳的油燈溫習著功課,抑或啃著從鄰家早先教過私塾的跛腳大爺處央求而來的長篇小說。今夜無眠,我在都市的一隅,和著春雨的韻律,流淌著不曾止息的文思。

  雨水敲擊著街坊屋簷下的鐵皮,叮叮咚咚,仿若大合唱中極富磁性歌喉的領唱,悅耳動聽。喧囂的城市,不知何時已陷落於風雨奏鳴,只是有一種類似爵士鼓的聲音加入了雨夜的交響樂中,那是別家沒有關緊的窗扇間或被風叩動時發出的聲響。我弄不明白,為何室外春雨瀟瀟,室內反而靜得出奇,乃至可聽到香菸燃燒的絲絲之音。

  我為春夜的雨聲所打動所誘惑,索性放下手中之筆,離開案頭坐於書房窗前的木質沙發上,平心靜氣的聆聽夜雨的喧洩與傾訴。刷刷雨聲裡,我陡然憶念起故鄉的湖汊與小河,回想起少小歲月冒雨赤足走向學堂的往事,腦海裡浮現的是雨後渾濁流急的河湖和那些趕早捕魚的人們。在老家,一夜春雨過後,晨起的人們都會去用各種方法收穫夜雨的饋贈――那是一簍簍隨春汛湧來的活蹦亂跳的鮮魚。

  倏忽間,我似乎聽到了夜雨的嘆息,那嘆息真像村東頭二苟叔每每詛咒過後的話尾。我這才想起年前一位進城鄉親對我所說的事情:老家的湖汊早已淤塞, 水 閘失修不暢,小河細如豬腸。常常是一夜驟雨,翌日到處濁水橫流,哪還見魚的蹤影?想到這裡,我心底立時泛起一陣渾濁,一如雨後的水窪泥凼。我下意識的點上一支菸卷,默默燃燒起這被夜雨淋溼卻又怎麼也剪不斷的鄉愁。

  此刻,置身都市,我的心被這夜雨洗禮著、漂白著。儘管我從來沒有這份閒情雅趣去醉心聽雨,可我今夜陡來興味。於是,從我走近窗臺的那一刻起,我便明白,我聽雨實際上是在傾聽自己心靈的訴說。於是,我竟然從潑潑灑灑、滴滴嗒嗒的雨聲中聽出了哪是歡快的歌吟,哪是愁苦的唏籲,哪是無奈的嘆息。這決不是衣食無虞之境下的矯情,也不是酒足飯飽之時的作秀,而是那顆篤守寧靜但略嫌疲乏之心的奇妙感應。其實,我厭倦了某些舞文弄墨者們矯情作秀的呤詠春雨的詞章詩賦、華詞佳句,在我眼中,那雖是“陽春白雪”,但多少有些蒼白與雕飾之氣。

  因為同樣的四季風雨,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感受。今夜聽雨,我分明是在撫慰思鄉之情,分明是想排遣現實的紛擾。伴隨著菸捲燃燒時升騰的淡蘭色煙霧,我細細分辨著雨的喧譁、風的呼號。然而我並非悲情主義者,試圖竭力從夜風夜雨中聽出和諧,聽出慰藉,聽出些許詩意來。不用搜索枯腸,便很自然想起那首幾乎婦孺皆知的《春夜喜雨》的古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敢說,自這絕佳之句出現以降的千百年來,沒有任何描寫春雨的文字能夠與之匹敵。我聽說爺爺的爺爺在私塾裡唱歌似的背誦過它,我七旬老父至今也依然能背誦,我是在上小學一年級時父親告訴我背會它的,而我的兒子學齡前就已能背誦這一首詩。不過,今夜之雨,大而急促,似乎缺了些許詩意,可倒也痛快舒爽。即便歲月不拘,多少代人在這首七絕的引領下,走近文字,走進春天,走過生命的四季。因而,無論貧窮也無論富有,無論開心也無論傷悲,誰都會懷揣春的希望與暢想。

  聽雨的時候,溼漉漉的思之駿馬在雨中狂奔。雨夜一如多愁善感的尤物,它讓你的鄉情、親情、友情還有愛情,像雨中的河水澎湃暴漲。夜雨聲裡,我仿若又聽到母親蒼老的咳嗽聲,父兄低沉的責備聲。或許他們在這夜雨裡又一次撿拾著發黃的往事,或許壓根兒就是關於我的故事。片刻間,我已然分明感知到,那陣陣夜雨的訴說就像父母那不無嘖怪的數落。原諒我吧,兒子年輕氣盛時曾經對你們不恭與叛逆,也原諒遠在他鄉打拼的兒子,那離家的路愈來愈長,寄往家中的信札也愈來愈短、愈來愈少。請允許我,借這瀟瀟夜雨捎去綿綿無盡的祝福:做個好夢吧,我至愛至尊的雙親!

  ……夜雨依舊不停潑灑,依舊醉心演奏著長部抒情曲,有風的鼓動與助陣,它時而雄渾激越,時而舒緩悠揚。在這無人紛擾、絕無爭鬥的時辰裡,我醉心於傾聽它毫無顧忌的訴說與汪洋恣肆的渲洩,也暫時忘卻了苦痛,忘卻了憂煩,索性盡情舒緩和鬆弛著疲乏的身心。寂寥之中,我又聽到了那和著夜雨節拍的心跳,似乎還有那春苗拔節的聲音。我想,生活於塵世中的人們,需要陽剛豪情,也需要多愁善感,尤其在這浮躁虛泛的年月,更應有一份閒情逸致。管它什麼苦難、什麼寵辱,至少在這種春夜聽雨式的小憩裡,可以獲得哪怕片刻的恬靜以及難得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