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思鄉的作文彙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思鄉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1
與其說是鄉情,卻不如說是鄉愁。對於家鄉那股斬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早已跨過愛憐的地步,變成了一種對家鄉的思念,使人牽腸掛肚,反倒成了一種愁苦,因為這是很麻煩的,這是很累的。
我心心念唸的家鄉,到底怎樣了呢?這真的是一件麻煩的事。自從搬家後,我就天天思念家旁邊的小樹林,雖然環境很差,甚至還有些貓狗的屍體,卻讓我魂牽夢繞。我曾在這裡,和閨蜜摘過桃花,摘過桑椹,這裡的點滴回憶,覆蓋恐懼,覆蓋嫌棄,似乎這片小樹林勾住了我的心。
想起那片小樹林,就想起我的那些花了!
不得不說,我的花長的並不好看,彎著腰,垂著頭,頗有些猥瑣。但這些並不完美的花,卻讓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她們的發芽我是沒想到的,隨手播撒的種子,突然長了出來,令我對她們愧疚,不由得多敬她們幾分:這花長得醜,但也不能剪,誰叫我當初沒照顧好她們呢!?隨手丟棄在野外,卻就這樣長出來了!
今天回到故居,卻不知不覺泛起了淚花,這個家,這個住了十餘年的家,就要拆遷了。
啊,再見,我的樹,我的花,我的家,我的故鄉!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2
一陣肅殺的秋風吹來,帶來陣陣涼意。張籍轉過身,突然聽到一個孩子叫:“媽媽,看,大雁!”詩人抬頭一看,一群大雁正從天空中飛過。張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陽,常年不歸。這大雁明年會回來,而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這時,街上已空無一人,只有風吹落葉的沙沙聲。
回到家中,張籍突然想到,自己雖不能回到故鄉,但可以寫信呀。可是,提起筆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詩人的腦海裡,不斷湧現著當年離別時的情景。恨自己那時年輕氣盛,與老母離別時竟頭也不回的走了,但不知這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裡,詩人不覺熱淚滿盈,一時間,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湧了出來,詩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於這一段段文字中。
終於寫罷書信,張籍又將這封信仔細地讀了數十遍,深怕自己的思鄉之情不能表達出來。這時,忽聽打更人打了三更,已是三更天了,詩人才戀戀不捨地放下信,封好,和衣睡下,可他又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是多麼想讓家人快點看到這封信呀!
清晨,詩人早早地起了床,揣著信在門口等候捎信的人。不知何時,街角傳來馬蹄聲。“來了,來了!”詩人心裡激動萬分。只見送信的年輕人跳下馬,接過信說:“您放心,我一定會送到的!”說完,正要上馬,只聽見背後一聲大喊:“請留步!”他忙回身問:“先生你有事嗎?”“我。。。我想再看一下信。”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詩人的手裡。詩人急忙開啟信,仔仔細細又查看了一遍,這才又封好交給年輕人。年輕人跨上馬,揚鞭而去。詩人站在原地,眼中已滿是淚水。一陣秋風吹過,吹落了他的淚,一滴、一滴、一滴......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3
說到自己的家鄉,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記得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帶領同學們去湖邊採風,要求回來每人寫一篇作文。我當時還埋怨自己的家鄉為什麼沒有人家杭州西湖、安徽黃山那樣如詩如畫的景色,只是那麼簡單的幾棵樹,那麼樸素的田野,實在沒什麼可以作為作文的素材。
隨著自己離開家鄉的時間越來越久,對家鄉的感情卻越來越深厚。那天看關兄拍的山西,也就是秋日的荒草、幾棵沒有樹葉的樹,以及藍天白雲,看著看著就有了淚滴......
想想是什麼原因呢?一是感受到自己和別人的區別很大部分來自於家鄉的影響,也就是地方文化的影響。記得剛上大學時,一個宿舍有各個省份的同學,在一起就有比較,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有不同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事的方法。那麼我和同學不同的地方是怎樣形成的?是地方文化的影響。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受自己生長的地方以及家庭背景的影響而形成的。因此你會對自己成長的地方深深懷念和感恩。
二是離開家鄉後對家鄉有了更多的瞭解。瞭解了家鄉的歷史、人文,知道了每一個普通的村莊都有著久遠的故事和傳說。比如一個熟悉的開柵村,竟然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中國古代建築流連過的地方。那是讓梁林和村人一起驕傲的地方。一個普通的上賢村,是孔子學生子夏到山西后在隱唐洞中講學的地方,開設了子夏書院。由於這裡的人接受了他的教育,紛紛以“賢”命名自己的村子。上賢則是子夏來後取的名字。
三是不管家鄉是貧窮還是富裕,你的親人、老師、同學、朋友都依然生活在那個地方,依然在那個地方生活著、奔波著。那是你的血脈、你的根。抗日戰爭期間,山西汾陽的銘義中學南遷至詩人流沙河的老家四川金堂縣,流沙河對這一批山西老師印象很好。教物理的,教化學的,都是一派民國範兒。循循善誘,春風化雨。多會兒問問題,就沒有不耐煩的時候。中學時代遇上一個好老師,往往終身受益。流沙河時常感念少年求學的好運道。只是不理解,四川那麼好的地方,怎麼留不住山西人。一次說起故鄉山水阻隔,老師禁不住背過臉流淚。那一刻,流沙河理解了山西人的戀家。再窮再遠的老家,山西人都有無盡的牽掛。
所以無論我看到家鄉的照片,還是聽到那一聲聲山西民歌,都會讓我想起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那群人,就會潸然淚下。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4
我的故鄉雖然沒有名山大川,雖然並不富裕。但是我想故鄉,我想要回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眼看到的是我的故鄉——江西。我學的是當地的方言。唱的是當地的民歌、民謠。
而如今我離開了家鄉,只有春節才能回家,而在家只能待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年是多麼漫長,而思念有是多麼痛苦,我好想回故鄉一趟,好想能夠看到故鄉的那些讓我魂牽夢縈的親人。
回想起過去的一幕幕往事,在故鄉的生活是最快樂的,也是最充實,美好的!
想想以前暑假的時候雖然要割稻子;雖然會被太陽“烤”得面紅耳赤,汗流浹背,但是我覺得這些並沒有什麼。反而覺得這是一種樂趣。也許這是因為我愛家鄉吧!
是啊!十一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一年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也在不知不覺中我與這片土地,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新年到現在已有十多個月了,思念是斬不斷理還亂的,常常會因此而流淚。
我想我的故鄉,我想我故鄉的親人,我好想要回故鄉,回到親人們的身邊!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5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句陶淵明的《歸園故居》讓我腦海裡浮現出了故鄉的一幕幕情景。
在我五六歲的這個季節跟爺爺在田野裡挖花生時,總會看見一株株奇特的植株,高高的立在土地上面,植株上掛著一顆顆的小燈籠,那是果實,它的外面總是包著一層黃黃的、薄薄的皮,剝開果皮裡面就是跟小黃番茄差不多的果實,咬一口滿嘴都是甜甜的味道,那是故鄉的的味道。
煙囪裡的炊煙,隨風飄揚,奶奶做的可口飯菜,馬上就可以上桌了,嘎嘎叫的鴨子在招呼朋友一起回他們的家,新生的小羊羔還在媽媽身邊一蹦一跳的喝羊奶呢!奶奶的飯菜也是無比的美味。吃飯時小檸檬在我身邊一蹦一跳的,有時還在我身上一蹭一蹭的,好玩極了。
當冬天如期而至地走來,大雪紛紛,哈氣成霜,把我們這安詳的家鄉打扮得銀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房頂上、大樹上和田野裡堆滿了積雪。當北風呼嘯時,裸露的皮膚如刀絞,使人生痛。風停後,我和幾個小夥伴會在雪地裡翻跟頭、堆雪人、滾雪球,分為兩派打雪仗,留下了歡快的笑聲。
大自然賜予給我們的一切,就像爺爺的`手給我非常幸福的感覺,又覺秋意來襲,讓我又想起了家鄉。故鄉,你好嗎?爺爺奶奶你們好嗎?……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6
每年夏天,我都隨媽媽去外婆家。外婆家在隴南徽縣,村名叫楊河村。村子不大,百餘戶人,可數目不少,都是參天大樹。村子中央有一條終年不斷的小河,就像象棋中的河界一樣,一下子把村子分割為上村、下村。
小河的水很清,清的發綠,不知名的小魚,一個個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河面上常有野鴨、小鳥嬉戲逗留。調皮的兒童扔一個小石子,野鴨、小鳥便奔出好幾米,換個姿勢繼續做遊戲。小河順村而下,拐了好多彎。有的淺水處,孩子們在游泳、打水仗,我怕水,只能站在岸邊,隨他們遊劃的動作一起歡樂。
小河的旁邊,有外婆家一塊菜地,用水盆從河裡盛水,一轉身,便澆到地裡,用不了幾天,鮮紅的番茄,碧綠的辣椒,燕子的茄子,就到了廚房,多的吃也吃不完。
村子的邊緣就是漫無邊際的大山,一到夏天,滿山的草莓、野果,吃得我嘴都是紅的。等回家的時候,再做上幾瓶草莓醬,夾在麵包上,上學時,就是可口的早點。
我常盼望暑假,好再去外婆家,那兒還有我養的小刺蝟呢!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7
早上起來,看到滿桌子的沙土,油然憶起了家鄉的西北風。
我的家鄉貧瘠的黃土高原上。在冬天,幾乎三分之二的日子有風。呼呼的西北風夾雜著飛沙走石,常常掀翻屋頂,拔起樹幹,掃蕩田野,似乎想要吞沒這塊土地。風,無情地吹裂了人們的皮膚,吹乾了黃土地,吹老了歲月。累彎了腰的人們,頂著西北風揀糞肥田,挖萬根填肚子就這樣,在鋪天蓋地的黃沙中,一代又一代地走過這艱難的歲月:
幾天前,當我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時,我不僅為她的綠和新而感到驚訝,一片片蔥綠的小麥,一排排翠綠的冬青,加上遠處近旁紅梅的點綴,我幾乎忘了此時正是寒冷的深冬。
市場上賣青菜的攤子擺了一溜又一溜,韭菜、油菜、菠菜、西紅柿……應有盡有、我忽然產生了一種要擁抱冬天的豪情,是啊,我什麼時候可曾見過黃土高原這麼綠的冬天呢?
是神仙下凡,還是菩薩造福呢?不,都不是。抬起頭來看看,那無數聳立的高空中的齒輪機使我明白了一切,是風力發電機,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小小的風力發電站。正是這些發電站藉助大自然的威風,把黃土高原吹成了綠洲我似乎看到了飛速運轉的磨面機,聽到了抽水泵輕鬆的哼唱;我似乎感覺到溫室裡電熱片的溫暖啊,是風!它終一於吹散了在人們心頭壓了幾百年的憂愁。
小學思鄉的作文 篇8
鄉愁如煙,鄉愁似夢,鄉愁是一縷青絲常系在心頭。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身在遠方的遊子們,你們的心中可有一點感傷?你們的心中可有一絲牽掛?你們的心中可有一縷淡淡的鄉愁?“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不到中秋,雖然還遠離元宵,但是心中那股對家鄉的景,對家鄉的物,對家鄉的人的思念之情卻久久徘徊於心中。鄉愁如煙,在遠遊的人的心中冉冉飄起,在他們的腦海裡翻騰,在他們的身邊纏繞,在他們的腳下駐留。鄉愁如煙,隨風飄散,帶走的是他鄉遊子無盡的思念,帶來的是遠方親人真摯的問候,更有家鄉好友的點點祝福。故鄉啊,故鄉,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何時我才能重返你的身旁?
月夜時分,萬籟俱寂。獨倚窗頭,淚水暗流。舉頭望月,低頭鄉愁。無論在皎潔的月光下,還是在璀璨的星光中,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中長久地停留。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在呼喚聲中驚醒;又有多少個黃昏,在嘆息聲中默默淚流。鄉愁似夢,悄無聲息地勾起遊子對故鄉的思念,對眷屬的牽掛,對老宅的依戀。夢迴故鄉,那些花兒依舊在開放,那些鳥兒仍然在歌唱,不知道古道旁的那些人兒是否還在遠望。故鄉啊,故鄉,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何時我才能回到你的懷抱?
難捨故鄉親,更難捨故鄉情。遊子們寄鄉愁於酒上,託感情於杜康。“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在微弱的燭光下,伴著淚水,帶著惆悵,飲下對故鄉濃濃的思念。鄉愁是青絲,常系在心頭。心中有淚,只感到故鄉的親切,只感到故鄉的溫暖,只感受到故鄉的奼紫嫣紅。故鄉啊,故鄉,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何時我才能再次走進你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