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四年級啟示作文彙編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啟示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1
進入二年級,我發起的第一項活動就是“競選中隊幹部”,沒想到學生家長參加的熱情出乎我的預料的高漲,光參加競選的學生達到42人次,這讓我再一次體會到家長的期盼和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所以我原準備一節課完成的競選活動持續了3節半課,就這樣還有的學生餘猶未盡,還想進行兩次演講,以求得到大家的選票。但是就這次競選活動,我發現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不知為何而競選】
畢竟6、7歲的小孩子,看到別人準備稿子,也鬧著家長幫自己準備,可是家長費盡腦汁準備好的稿子,交到孩子手裡就只是一份稿子,既沒明白稿子表達的意思,也不清楚競選稿子對自己的責任要求到底是什麼,只是人云亦云。到了競選現場,別人昂首挺胸站在講臺上演講的是自己的誓言,而有的學生則是磕磕巴巴,連稿子都讀不通,甚或連裡邊的字都不認識,還得老師現場“教生字”,結果自己讀的滿頭大汗,學生聽得懵懵懂懂,為了保持競選的嚴肅性,老師還不得不時不時的維持紀律。
說實話,這麼小就讓孩子學習競選,其實就是為了鍛鍊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因為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優越,無須努力幾乎可以得到所有的一切,所以學習做事都很被動,似乎上學就是在給老師家長“扛長工”,很被動、很無奈,別說主動動腦思考了,就是把老師同學講的東西說一遍都懶得張口。而隊幹部競選就很能激發小孩子的競爭意識,同時藉助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那種“要我做”為“我要做”的意識,試想當一個人有了努力地目標,有了發自內心的努力方向,有了站在大家面前宣讀的誓言,那麼何嘗不會激起自己的鬥志,只有自己用心了,何愁孩子不在各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
可是如果孩子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家長也沒有在孩子的第一次競選中加以引導,連稿子都是從網上下載一份應付孩子的,那麼這次活動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次失敗的經歷,就失去了活動的本意。
【競選的功利性太強烈】
請看一組數字:12人競選中隊長,
8人競選副中隊長,
10人競選紀律委員,
10人競選學習委員,
1人競選衛生委員(還是最後添上去的),
體育委員和文娛委員空缺。
從這組數字不難猜測家長們的想法,就是想讓孩子當管人的“官”,實在不行也得當一個管學習的“官”,至於衛生委員似乎就是幹活的,最好不幹,體育委員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象徵,文娛委員只不過是混著玩的,所以儘量不選。於是本次競選出乎意料的出現了空缺,而一些“熱門委員”則是人才濟濟。
看著這樣的競選盛況,我真是啼笑皆非,我面臨的可是一大批6、7歲的娃娃頭哎,怎麼這麼小一點兒就如此功利呢?看來是家長們起的作用,所以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班級、為了孩子的以後,我想給大家說說我的想法:
這麼小就嘗試讓孩子學會競選,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給每一個孩子一次展示的機會,讓孩子樹立主人翁意識,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最終達到讓孩子們“我的事情我做主”,為孩子的一生奠基。另外還要讓孩子們學會認識自己,我最適合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競選的職務適不適合我等等,從小就學習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麼也許對孩子的一生都有益。
可是家長們卻是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孩子的思考,用自己的人生哲學代替孩子的幼稚想法,說實話這就失去了競選的本意。別忘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我們可以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可是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敗筆,所以培養孩子的幸福人生,就要從現在做起。
不過這次活動卻是真真正正讓孩子們擺在了檯面上,現場氣氛熱烈緊張,一些坐不住的小調皮也都瞪大了眼睛,緊張兮兮的等著自己登場,恐怕給大家留下惡劣印象而沒人投自己的票。那些個沒有競選的孩子們,則是一幅羨慕的表情,再加上我在旁邊旁敲側擊,不停的對一個個上臺的寶貝鼓勵吹噓,更是讓現場情緒高漲,也許第一次競選有敗筆,但是更多的則是成功,真的起到了我想達到的目的。
引用一句許多孩子競選的名言:“給我一次機會,我將還大家一個奇蹟”,我想改成“給孩子們搭建一個舞臺,孩子們一定會展示無盡的風采”。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2
今天是個好天,我帶了一把撈子去紅花湖捉螃蟹。
一隻穿著黑衣裳,長了6只腳的螃蟹從洞裡鑽出來,我伸出雙手,探進水裡,瞄準目標,迅速把螃蟹抓起,把它放在岸邊,我坐在地上,觀察著螃蟹,它有一雙黑眼睛,白色的腹部,尖尖的嘴,棕色的鉗子。
突然,螃蟹的嘴動了動,又用鉗子指了指水,彷彿在說些什麼,我聽見了,它在說:“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螃蟹這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只好點了點頭放了它。螃蟹邁步向水裡奔去,這時候,螃蟹一定很高興,它跳進水裡遊走了。
我在也不捉有生命的東西了,每個動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園,它們會想念家園,盼望家園,所以我們每個行動起來,在也不要傷害無辜的動植物了!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3
大自然中的事物非常奇妙,我就從中獲得了自然啟示。
這一天,烏雲密佈。天空被烏雲籠罩了起來,整個縣城一片黑暗。天空中不時出現耀眼的閃電。震耳的雷聲和耀眼的閃電交織在一起。
我在院中亂跑,我來到屋簷下,坐到臺階上,仰望著天空,發出了嘆息。我搖了搖頭,我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個爬行的小動物。我摸了摸眼睛,一看原來是螞蟻,咦!這不是大米嗎?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它們的卵。我在它們手中拿了一個像米粒一樣的卵。我見它們都止住了腳步,看來它們想要回這個小生命。
我輕輕地把卵放了回去,生怕捏死這個小生命。眼前的這一幕,使我感動萬分,充分體現了父母對子女偉大的愛!下雨了,我跑進了房中,可是這些螞蟻群隊還在傾盆大雨中受著折磨!
螞蟻的事讓我受益匪淺。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4
星期天,我和幾個好朋友到慈溪河頭村遊玩。
這時,我們走到了一個水池邊。這個水池中間蹲著一隻石蛤蟆,遍遍的嘴,鼓鼓的大眼睛,看起來好笑極了。我的好朋友王榆樂向他爸爸討硬幣,想投中蛤蟆扁扁的嘴。我暗笑,這景點騙錢也太好騙了。
我感興趣的是池中一尾尾的.金魚。這些金魚有的通體金黃,有的白紅相間,有的是金紅色的……。當遊人撒下餅乾屑時,金魚便“呼啦”一下子游過來就搶。我發現,這些金魚明顯都是營養不良,廋廋的,都像生了病似的病懨懨的,不投食,也尾巴都懶得動。這時,我看見池裡有許多枚硬幣,都是無聊的遊人扔的。別人都雲玩了,我在魚池邊陷入了深思……。我感慨萬千,人們隨手將大把的硬幣往魚池裡投,但是,這些魚得到了什麼?它們只是想有一些食物,這有什麼不對嗎?當然是對的。雖然這些錢可以夠魚吃上幾星期飽飯,但錢對魚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它們最多隻是用鼻子去拱一下罷了,它們不懂錢的價值。那麼它們為什麼要去爭取呢?事實上,真正獲利的是景區老闆,他們每天都能有一大把的硬幣揣進腰包,但他們從來沒有給魚吃飽過,魚只是它們的傀儡罷了。那麼魚不就變成了景區老闆的一件賺錢工具,一個獲利渠道嗎?
其實,你又是不是生活中的那條“魚”呢?在沒有自由的天地裡,你貪婪地尋找著那點小小的利益,卻不知道你背後正有人靠你大把大把地“撈錢”。這樣不是很可悲嗎?別做生活中的“魚”了,看清這一切,然後“鯉魚跳龍門”吧!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5
一天晚上,我在寺山燃燈寺臺階上玩,突然發現地上有塊拳頭那麼大的麵包,上面有很多小黑點。我好奇地走過去看,原來上面有許多小螞蟻。看樣子,它們想把麵包搬走,可是搬不動。它們其中的幾隻走了。
我還在原地觀察,小螞蟻很小,前面有一對觸角,不停地揮動著,還有一對大顎,用來咬東西用的。
不一會兒,我看到不遠處地上有一大隊芝麻,定睛一看,是螞蟻大軍來了。它們一起努力,把麵包搬起來了。我在後面跟著繼續觀察。因為我離得太近了,鼻子裡撥出的氣吹到它們了,它們發現了我,停止了搬運,直到確定我對它們沒有危害又開始抬起麵包往前走。走了一會兒,我發現前面兩個水窪中間的路上,橫躺著一條受傷的十幾釐米長的蜈蚣。螞蟻們也發現了這條蜈蚣,它們把麵包放下,去和蜈蚣開始了大戰。螞蟻們一起衝上去,蜈蚣應付了這隻應付不了那隻,最後被咬死了。螞蟻們分成兩隊,一隊抬麵包,一隊抬蜈蚣。走了不一會兒,就到家了,原來它們的洞口就在臺階旁邊。洞口很小,這麼大的獵物抬不進去。不過,這可難不倒它們,它們很快把麵包咬成渣,然後搬進去。蜈蚣嘛,也在外面解決了。
螞蟻是靠什麼取得了勝利?是堅持和團結。是堅持,搬回了麵包;是團結,戰勝了蜈蚣。是啊,螞蟻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
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只要你認真地去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四年級啟示作文 篇6
幾天前,爸爸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的腳踏車,就是黑色的底加上紫色和白色的花紋。第一次騎腳踏車,難免有些害怕,可就是我就是不會向困難低頭的。
爸爸說:“先握好車把,坐上去,然後再把腳踩在踏上,用力蹬就行了。”我迫不及待地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我左腳穩穩踏著,右腳剛踩上去,腳踏車就往前衝,此時爸爸一鬆手,車一歪,隨著我“啊……”的一聲,人和車重重地摔到在地上。我氣得要命,正想打退堂鼓,爸爸親切地對我說:“女兒,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耐心,人不就是天生什麼都會的,而要經過自我努力學習和奮鬥。”我聽了爸爸的話,頓時信心百倍。
接下來幾天裡,只要我一有空就會和夥伴們在樓下學習騎腳踏車,經過日積月累地練習,我分別學會了直行、轉彎、下坡和上坡。隨著車技越來越好了,此時每當看到別人投來羨慕的眼光時,我的情緒無比高興。
看似簡單的騎車,讓我懂得了一個大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工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你持之以恆,就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樣會見彩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