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說明文教學設計

說明文教學設計

說明文教學設計

  說明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

  1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說明。

  2 、能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和安排好說明順序。

  教學重點 :目標 1 、 2

  教學難點 :說明文的說明語言

  教學用具 :幻燈片

  教學過程 :

  一、匯入新課 :( 3` )

  由現代生活中的圖案說起,引起學生對說明物件的仔細觀察的興趣。

  二、創設教學情境 :( 7` )

  1 .先請學生對語文書封頁進行欣賞、觀察,然後小組討論;

  2 .提問學生,語文書封頁象徵含義及圖案構成;

  3 .學生評議;

  4 .教師統一意見,給予評析。

  三、展示一枚郵票,巡迴演示,分組討論 :( 5` )

  1 .認真觀察,弄清畫面的構成,注意其中每一處細節,抓住其特徵,弄懂它的象徵含義。

  2 .注意安排說明順序,或自上而下,或從左到右,或由外到內。

  3 .注意說明文結構,分清主次,重點突出主體部分。

  4 .說明語言有主動與平實之分。

  四、各小組成員暢所欲言,教師巡視 ( 10` )

  五、教師抽籤提問,其他學生評析 ( 4` )

  六、教師歸納 ( 3` )

  七、學生動手列出寫作提綱 ( 8` )

  八、教師展示一、二 提綱欣賞 ( 3` )

  九、教師總結 ( 2` )

  十、佈置課後作 業:

  要生完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說明文。

  參考題目有:

  1 .說明某種商標的圖案。

  2 .說明某一本課本封面的圖案。

  3 .說明一張你喜歡的郵票上的圖案。

  寫作指導:

  1 .仔細觀察圖案,弄懂其象徵含義;

  2 .注間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

  3 .安排好說明順序。

  說明文教學設計2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複習說明物件及其特點,說明順序。

  一、 指明本課的教學內容:

  複習說明物件及其特點,說明順序

  二、 用問答式複習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說明文?說明文以什麼表達方式為主?

  說明文是以說明這種表達方式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常見的說明文有幾種型別?本冊課文中有哪幾個單元哪些課文是說明文?

  A、事物(形狀、構造,發展變化)         B、事理

  第一單元1-5課,第三單元10-14課,第五單元19-21課。

  3、閱讀說明文一般要抓住幾個方面?

  A、 指明說明物件及其特點, B、理清說明的順序,

  C、掌握說明的主要方法,    D、語言的準確性。

  三、 複習閱讀說明物件及其特點、說明順序的方法。

  1、說明事物必須抓住事物的特點。什麼是事物的特點?

  事物的特點是事物相互區別的標誌。

  2、指出《中國石拱橋》、《核舟記》、《隆冬話竹》、《活板》、《宇宙裡有些什麼》的說明物件及其特點。 A、《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佈很廣、大小不一、形式多樣。

  B、《核舟記》:核舟:體積小、雕刻內容多、技藝巧。

  C、《隆冬話竹》:竹子:外形典雅、氣質剛勁。

  D、《活板》:活板印刷:活。

  E、《宇宙裡有些什麼》:宇宙:物質的、無窮無盡的、運動發展的。

  3、怎樣把握說明物件的特點?以《活板》、《動物尾巴的功能》、《隆冬話竹》為例說明。

  A、 題目:《活板》:活。

  B、 首段:《動物尾巴的功能》:動物的尾巴形狀萬千,妙用無窮。

  C、 關鍵詞句:《隆冬話竹》:外形典雅,氣質剛勁。

  4、怎樣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說明中心(主要內容)?

  如:《宇宙裡有些什麼》第12-17段(P169-170)的主要內容。

  說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

  方法:說明中心=說明物件(宇宙)+特徵(無窮無盡)

  注意:如果一段說明文將說明物件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說明或列點說明某一物件的特徵,概括時不可以偏概全。

  如:《向沙漠進軍》第五段(P100)的說明中心。

  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培植草皮。

  5、我們學過的'說明順序有哪幾種?每種還有哪些小類?以學過的課文為例說明。

  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記》:頭-艙-尾-背。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多在事物的發展變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國石拱橋》:古-今。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的內在聯絡。

  A、 先總說後分說:總-分:《向沙漠進軍》第4、6段;

  分-總:《宇宙裡有些什麼》第3-6段;

  總-分-總:《中國石拱橋》第5段趙州橋,《核舟記》全文,

  《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全文。

  B、 先主要後次要:《向沙漠進軍》第5段。

  C、 先原因後結果:《中國石拱橋》第9段。

  D、 由現象到本質:《什麼是生態平衡》。

  E、 由效能到功用:《隆冬話竹》。

  F、 由一般到特殊:《隆冬話竹》第9段竹子的種類。

  G、 由整體到區域性:《中國石拱橋》第6段盧溝橋。

  注意:⑴時間順序:有表示時間的詞語,如:朝代、數字等。

  ⑵空間順序:有表示方位的詞語,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幾種不同的說明順序,應分別指出。

  6、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⑴把握該段(篇)說明的中心和重點,分析思路。

  ⑵概括要全面,要抓住重點,語言要簡潔,格式為:說明了什麼。

  ⑶劃分標準要統一,或按時間或按空間或按邏輯。如,總分總結構分三層,總分、分總結構為層。

  四、 課外練習。

  第二課時

  內容:複習說明方法,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一、複習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及學到的方法,指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複習說明方法,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二、複習說明方法。

  1、本冊學過的說明方法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⑴下定義: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如等邊三角形是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如河系的定義169頁、生態平衡的定義122頁)

  ⑵舉例子:舉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或事理。(如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課舉了趙州橋、盧溝橋,《隆冬話竹》第二段,為了說明竹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作者舉了許多巧妙地提到了竹的成語,《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4-7段。)

  ⑶分類別:按一定的標準,不能有從屬或交叉關係,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內容都分完。如人分為男人、女人。(如《宇宙裡有些什麼》中第3-5段大、小、中恆星,《向沙漠進軍》中第4段游擊戰、陣地戰,《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二段分類。)

  ⑷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辭把抽象、複雜的事物說得深入淺出、具體生動。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作者把它比作什麼?(虹)《向沙漠進軍》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把風沙化作沙漠逞強施威的武器,把水當作征服沙漠的武器。《宇宙裡有些什麼》第2、9、12段。

  ⑸作比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說明的事物相比較,一定有兩個方面。《宇宙裡有些什麼》密度小: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空”還要稀薄得多,《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5、6段。

  ⑹列資料;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點最準確、最有說服力的方法。

  竹子的種類95頁,趙州橋、盧溝橋的長度、寬度,恆星的表面溫度。

  ⑺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中國石拱橋》中引用張嘉貞、張族的話,《隆冬話竹》引用蘇軾、李白的詩句。

  2、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打比方:像、是、當作,就是比喻。

  ⑸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⑹列數字:數詞,概數、確數。

  ⑺引言論:引用,標記是引號。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共同的作用是說明事物的特徵,但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如打比方:形象生動;列數字:準確;舉例子、作比較:通俗、具體;引言論:印證;分類別;條理清楚。

  注意:說明方法一般用三個字表達,不要與修辭方法、表達方式混淆,表述要規範。

  五、複習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1、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體現在修飾、限制性的語言運用,同義詞的選擇上。如課文104頁第二、三題,172頁第三題。

  2、方法:⑴修飾、限制性語言:用刪除法,去掉有什麼不好?

  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不能刪去,該詞說明了什麼,如刪去有什麼不好。

  ⑵同義詞的選擇:用置換法,換了有什麼不好?

  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茫無涯際)。

  辨別同義詞的細微差別,如詞義、搭配、範圍、感情色彩等方面。

  六、 說明文的閱讀探究能力。

  說明文的閱讀探究主要是對資訊的處理。

  1、資料分析:《祖國的大豆》運用資料分別說明了什麼?

  2、圖表閱讀:⑴看清圖表;⑵從圖上找規律;⑶用簡潔的文字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