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熱門】書的作文500字四篇

書的作文500字

【熱門】書的作文500字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書的作文5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書的作文500字 篇1

  手捧一本書,一本喜愛的書,找一處幽靜的地方,靜靜地著、品、靜靜地體會,領悟,靜靜地走入書中的世界……

  一本好書,就像一座燈塔,在人生的海洋裡為你導航,給你指引方向;一本好書,就像一艘遊輪,帶你遊遍四方;一本好書,更像一個人生座標,帶你走向成功的未來……

  書多麼重要啊!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形容書的語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生動鮮明地把書和人捆在了一起。當你無聊時,只要一翻開書,你的面前就會出現許多精彩鮮活的畫面;當你困惑時,只要開啟書,那些難題就會迎刃而解;當你悲傷失望時,只要一翻開書,就會找回自信的勇氣……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沒有了圖書館,我們還有什麼?我們沒有了過去,也沒有了將來。”是啊!如果沒有了書,我們的精神世界將變得一貧如洗,我都聽到內心發出的一聲聲驚歎了,它是那麼強烈。

  但是,讀書不思考,猶如吃飯不消化,讀書,不是走馬觀花。對於一本好書,如果只是隨便翻翻,有口無心地讀讀,那真是一種最大的浪費了。讀一本書,首先要學會思考,學會品味,學會深入,把書書的知識存入自己的腦海中,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書中。我覺得,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書的魅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書的價值!

書的作文500字 篇2

  夜,與逝去的日子接吻,輕輕地在耳旁說道:“我是死,是你的母親,我就要給你的新的生命。”——題記

  無名的日子的感觸,攀緣在我的心上,正像那綠色的苔蘚,攀緣在老樹的周身。

  喜歡站在沙灘,瞭望漫無邊際的大海,海風吹拂,聽聽大海的'誓言,看看執著的藍天,守望逝去的時光,宛若一種心靈的震撼。

  生命輪迴,永無止境,往事如風,深深地埋藏於心底,宛如海中生物,在風平浪靜時,安然無恙,一旦暴雨來臨,就被波濤撕碎,拋在海上,於是,心底高呼:“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回望中的道路是驚心動魄的”白巖松如是說,也許生命的真諦就在於此,守望三年的初中生活,一種莫名的隱忍殘忍地吞噬著我的軀殼,離別的悵惆無法言語,懷念過去的日子,懷念留在單車上的三年生活,懷念曾經因一陣微笑而激盪起來的風,夾雜著無限傷痛和一去不復返的昨天,浩浩蕩蕩的穿越青春,穿過我凋零的心,記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告別儀式終於降下了華麗的帷幕,告別三年生活,一剎那我找到了願望。

  “我的思想隨著閃耀的綠葉而閃耀著,我的心靈接觸著,這日光也唱了起來,我的生命因為偕了萬物一同浮泛在空間的蔚藍,時間的墨黑中,正在快樂著呢。”泰戈爾是個快樂的人,沒有任何悲痛與感傷,嚮往這樣的人,可以自在的生活,快樂的飛翔,生活在別處。而我孤身獨處,寂寞,傷感無窮盡。

書的作文500字 篇3

  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一本本書始終在書桌前陪伴著我。當我用文字叩響心靈時,我聽到了花開的聲音,觸控到歲月的痕跡。我可以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可以面對面與先哲交流……過去、現實和未來似乎就是在我手指翻動處。

  走在寧靜博大的氛圍中,捧著書,你能發現種種平凡或細節的美麗,你能激動無數緘默中洶湧的勃旺生機,你能靜聽生命泉流中的歡悅奏響,你能放飛未來歲月的不滅希望。

  書籍夢幻,搖曳著年少斑斕的夢。

  從小,我們就陶醉於白雪公主的故事,有時為此傷心落淚,有時為此拍手叫好,彩色的圖繪,清晰的拼音,還有每天晚上父母所講的童話故事,都讓我痴迷。

  那時,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夢想的氣球,在我的童年放飛。

  書籍精彩,照亮著人生前進的路。

  小學3年級,我開始接觸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老人與海》……常常都是我涉獵的篇目。從中,讀懂了海倫凱勒的頑強,感悟到戴馬亭的機智,領會到安妮的倔強可愛……

  那時,每一本書,都是一聲鼓勵的話語,在我的心中銘記。

  書籍深奧,揭示著人生路上的真諦。

  上了初中,迷上了古詩詞,手中總捧著一本宋詞集或古詩集,李白的瀟灑,杜甫的豪邁,陸游的愛國……讓我記憶猶新。

  那時,每一句詩詞,都是一份古人的智慧,在我的生活中發光。

  書的韻味,不止於此,因為書,是需要大家去品味的。

書的作文500字 篇4

  看到書,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去年逝世的季羨林和任繼愈,心裡自然免不了一份感慨,卻又無從說起,只是一種飄飄悠悠的悵惋。

  說無從說起是因為連我自己都不明白到底是惋惜、悲痛還是為他們的人生而驕傲、自豪——或者兩者兼有吧。

  “大師”稱號的背後是幾十年如一日地與文字打交道——這項在外人眼中無比枯燥卻可以激起他們鬥志的工作。我無法想象他們心中有多少對文字的熱誠,是如海般廣闊還是如天般無垠,抑或是無窮無盡,源源不斷?

  書,一個人類文明的載體,或許就是有了這些文明的光輝,才使得它被世人傳誦,被世人仰望和稱讚。

  高爾基說“書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我覺得並不完整。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書籍的啟迪和教化,難道只有青年人嗎?像季羨林和任繼愈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讀書人。

  可是縱觀現代的教育,我不免悲從中來。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對於讀書的概念似乎只停留在考試、找工作上。這種錯誤的觀念和古人提出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在口頭,一個在心中罷了。

  我愈發感到兩位大師的離去是中國文化的巨大損失。我無法可想,在這種教育現狀下,再過幾十年、幾百年,中國還有幾個真正的大師?

  臧克家寫道:“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我只希望大師們在天堂好好地安息,大師們遺留下的巨大精神財富,由我們弘揚傳承,由我們的手推廣普及。

  謹以此文紀念那些逝去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