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抒情> 關於清明節的抒情作文(精選10篇)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抒情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抒情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1

  野草默默地泣著淚,山風撕卷著酷冬沒有摧落的殘葉,山野外不時傳來一陣鞭炮的響聲,四處平常都掩沒在荒草叢中的墳塋,也因了墳飄的舞動而昭示著它的存在。

  哦,清明瞭,人們都在忙著祭墳懷祖了。我獨自在山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出來走,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要走到哪裡去。身在異鄉,遠離家園,逢年過節的那孤獨真是莫可名狀。今天一大早,總覺得心裡憋悶得慌,便不自主地走上山來。

  密密的細雨交織成一張死寂的網,網住了遠山遙村,也網住了我的眼睛,網住了我的思緒和記憶。幾百裡之外老屋後那一片松林中祖母的孤墳,此刻似乎也模糊了。曾幾何時,墳邊有幾顆樹,墳頭有幾株草都是那麼清晰可數的。我才意識到,我真的好久好久沒回老家了。

  我怕見行人!我避開了行人,專揀那僻靜荒蕪小路走,任草樹上的露水滴落在頭上身上。鑽林入草,衣服都要溼透了。突然,眼前出現了一群野蘑菇,那麼鮮活,那麼新嫩,而且正是祖母和我都特愛吃的奶漿菇!有的正頂著泥土從地地裡鑽出來。

  那蘑菇似乎正笑著向我招手!我忙忙地脫下外衣,揀採起蘑菇來。我的思緒不禁又回到了童年。我的童年是在祖母的手中度過的。父輩兄弟三個,我父親是老大。我是孫輩中的老大,又是兒子,祖輩父輩都拿我當珍寶。祖母更是珍愛有加,像是用手捧著我似的,走三步遠也要帶上我。

  那時生活困難,祖母便常常領著我上山採蕨折筍,揀蘑菇。我就隨她穿林入蔓,翻山越嶺。困了就在她懷裡睡;累了她就揹著我走。我於是從祖母那兒知道了好多蘑菇的名字:蜂窩菇、九月香、奶漿菌、大腳菇、刷把菌、絲茅草菌……,還知道哪些蘑菇最好吃,哪些有毒,哪兩種蘑菇不能和著煮……老家的幾山幾嶺,哪兒長什麼蘑菇,什麼時候該長什麼蘑菇,我都還記憶猶新。而至今記憶最深的莫過於祖母親手煮出來的蘑菇,特別是春天長的奶漿菇。那湯沾稠稠的,那滋味真讓人垂涎三尺,如今只在夢中偶爾能嚐到。祖母對蘑菇也似乎有特別的嗜好,蘑菇和著肉煮,她總是專挑蘑菇,卻把肉留給我;而我也總要跟她爭著蘑菇吃。長大了我才真正懂得她愛吃蘑菇的原因。後來生活好了,我發現她對蘑菇仍然是情有獨鍾,只要我一回家,她總要弄幾頓蘑菇讓我解解饞,我也時常陪她上山揀蘑菇。而她自己也從這揀、煮、吃中得到了莫大的享受!

  記得那個難忘的秋天,我突然接到家裡的電話,祖母不行了。我風火急急地趕回家中,祖母渴望已久的眼睛終於在看上我一眼後放心地閉上了。後來聽大人說,祖母啞口之前,還唸叨過想吃蘑菇。可那年秋天,老天出奇地幹,山上就是長不出半點蘑菇來。祖母終於還是帶著一份遺憾走了。然而,我卻明白,祖母並非真的想吃蘑菇,而是想看著我吃蘑菇的那個饞樣兒,想品味帶著我一起採蘑菇的那份溫馨。不然,她的眼睛何以在見到我後閉得那樣安詳呢?我就是她心底的那株蘑菇!以後的日子,每到清明或是她是忌日,我總也學著人們,給她燒錢化紙,以寄託我的思念。可卻從沒有想到過她想要蘑菇。

  今天,也許真是天意,讓我誤打誤闖,遇上這麼一群我和她都愛吃奶漿菇!我匆匆回到家裡,仔仔細細地挑揀,認認真真地清洗,也按著從祖母那兒學來的方法,把蘑菇烹煮好。然後,盛在缽裡,虔誠地供奉在臨時設立的祖母牌位前。我跪著恭恭敬敬地化錢燒紙,叩頭,舀著蘑菇湯酹向牌位前……

  祖母的墳塋也在這酹祀中逐漸清晰起來,我也在心中把一束墳飄插在祖母的墳頭。墳飄在清明的風中搖曵著,傳遞著陰陽兩界的親情。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下了一場大雨,估計是蒼天對死去的親人思念而傷心流淚吧。這時候你們應該在掃墓了吧。我也不例外,已經坐上爸爸的車子去掃墓了。

  等我們下車到達了大楓的雙山前,還在下面,我們開始上山了,撐著雨傘,踩著稀泥向上爬,“為什麼要在這種天氣上山呢?”我想,前面突然有一個小山坡,這個小坡別看它小,但路挺滑的,你如果踩一腳,另一隻腳一鬆,一定會摔上一跤,我是怎麼上去的呢?我是這麼上去的。我腳一抬,左手一把扶著旁邊的樹木,再抬另一隻腳,把右手伸給爸爸,上了這個小坡。但手有一些髒了,山上的風景可真美啊,遠處是茂密的野草,漂亮的野花。你瞧,映山紅,一眼望去,嗯,不錯,像一塊紅色的地毯。蒲公英,一眼看去,嗯,也不錯,像一塊白色的地毯。遠處有葉子像針一樣的針葉松,松樹上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鳥啊……再加上雨水,真是天衣無縫哇。

  哎呀,正在欣賞山上美麗景象的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背後滿滿的泥巴。媽媽笑了起來,看來我得小心呀。真是奇怪呀,路上有很多的枯死的樹木但都被踩成渣滓了。路上還有一些石頭,總會讓你摔上一跤,但還是阻止不了我們堅定的步伐,最後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終於爬到了山頂。我們拜祭,磕完了頭,燒完了香,就下去了。我突然覺得有點想哭,但憋住了……

  奶奶,我想你,願你在天堂過的很好。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3

  兩年前,太外婆走完她的第90個年頭,就匆匆離去了。

  在我的記憶中,太外婆滿頭白髮,臉上滿是皺紋,笑起來很慈祥。

  每次過年,我們總是回到老家看太外婆,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齊聚太外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太外婆坐在那,飯也不吃,看著自己一個個兒女,招呼他們吃這個那個,好像別人吃,自己就已經飽了。飯桌上,她問著問那,看看自己兒女的生活如何。

  每次到她家她總是把收藏已久的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吃,我總是推託不想吃,但是看著她期盼的眼神,只好開始吃。

  臨走時,他把家裡曬得大魚大肉拿出來,說:“我們家的肉太多了,這些留給你們吃吧!”我們搖搖頭,但經過她的再三勸阻,我們只好收下了。這時她又拿出我們沒吃完的零食,說:“帶回去吧,我不能吃,留給你們吃吧!”於是我們又收下了。

  直到那一天來臨,一切歡聲笑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外婆躺在床上,咧了咧嘴卻在無力說話,用盡了彷彿全身的力氣,捏了捏我的手,好像再說:“別哭哦。”我趴在床頭嚎啕大哭,希望能挽留住太外婆,但是以沒用了,太外婆永遠閉上了雙眼。

  今年清明,我來看望太外婆,我站在她的墳前,心裡默默的說:“太外婆我來看你了,我祝你身體健康,在天堂永遠幸福!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4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你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你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和路上曬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著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5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來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聽著清明前夕的雨,這雨似乎變了味兒,以前那小小的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的。彷彿一個脾氣級好的人,突然變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為什麼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的描寫為心跳,如今這健康的心跳變成了心臟病人狂燥無序的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寫為天的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的像一群罵街潑婦橫飛的口沫……

  雨聲這大地的精靈,這樣變質了。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的瘦小的狹小的空間裡,人類的視覺享受被剝奪了,聽覺的享受也被無情的剝奪了。

  其實雨是委屈的,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淨的,原生態的總是嘩嘩嘩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瀝瀝的,無言無聲的。當細細輕柔的雨無聲地洇入幽綠的草地,它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的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的聲音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的雨聲中我好像領悟了一些什麼:面對這雨聲那細柔的雨早已成為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6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詩人的這首詩的時候就想到清明快要到了,清明節的腳步不遠了。

  清明節有個風俗,節日時要去掃墓,給逝去的故人祭奠,表示對他們的懷念

  記得去年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去給我的奶奶掃墓,我們準備了祭奠用的香燭和祭品,經過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墓前,幾個姑姑已經在等待了,爸爸拿了一個鐵鍬,把已經買好的兩棵柏樹栽倒了墓兩邊,並用鐵鍬挖了一些土,給奶奶的墓前撒上一些,象徵著全家來看望奶奶,幾個姑姑把祭品擺好,把帶來的紙錢點著,然後我們一起給奶奶墓前磕頭,祭拜時姑姑悲從中來,不禁哭了出來,哀傷的氣氛傳播開來,大家都止不住悲哭出來,我一邊流淚一邊勸姑姑們不要哭了,漸漸地大家止住了悲痛,掃完墓,依依不捨得走了!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祖的傳統節日,這代表後輩對前輩的尊敬和孝心,是對去世的親人的思念和奠懷。今年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我還會和父母一起去給敬愛的奶奶掃墓!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7

  《清明》這是唐代杜甫寫的《清明》今天,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同學每個人佩戴這一條鮮豔的紅領巾和一朵朵雪白的白色花朵,排著整齊的隊伍一起前往‘南大山’。

  到了烈士陵園以後,學校的副校長、老師和少先隊員代表一起上臺講話。過後,我們上到山上,在烈士的墳前擺放了一朵朵小白花。每走到一個墳前,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一次的鞠躬,表示對烈士的敬意。

  雖然這是一朵微不足道的小白花,但是,它包含了我對烈士的敬意。一朵花代表一個人的敬意,那麼,無數朵小白花就代表無數個人對烈士的`敬仰。

  想一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一個個烈士的鮮血換來的,那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的繼承烈士們的精神,來報效這次用鮮血換來的生活。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8

  幾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地方,點在那“欲斷魂”的節氣中,而我的思緒飄在那更遠更遠的空中,猶如斷線的風箏,終究會落在不知是什麼地方的地方。

  從小,清明節在我的心中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節日,應該說是不熟悉,什麼時候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過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煙雨一般,飄過則過,渙散則散,不會觸到我內心的任何角落。

  這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彩色氣球、沒有歡笑的節日。鮮花的美麗不是讓我們觀賞的,它們將飛向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到爺爺奶奶飛到的地方。

  煙火,打開了人世間的另一扇門,那些話語那些淚水,都走進了那扇門。這扇門啊,多少年前我們看著那些此時令我們緬懷的人都走了進去,是緩慢的,以後的每一年,我們都要讓火焰親自開啟這扇門,沒有人的進出,只有那些被我們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論兩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們有著同樣的行路方向,多麼寬廣深遠的路,永遠只會是單行道。

  十歲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時分去做了這個節應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爺爺奶奶的墓園。記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開得格外燦爛,掛滿金黃色花朵的枝條在園中變得分外詭異,此時似乎已經不是生的權力使花朵開得這樣亮麗,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綻放。

  一個穿著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襯托著一雙白皙而修長的手,這手中有一束這樣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聲音是沒有呼吸的聲音。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時豔然綻放在我的身邊。我看著他,沉默。無話可說的風靜得像我與花之間空氣的靜,我與花同時都是這個世上還在呼吸的生靈,我卻感覺這花並非來自人間。

  滿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滿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這樣森嚴;滿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這般淒涼。

  清明,十歲的清明節。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間的一切光亮刺眼。這兩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像墓園中的墓碑與花朵,但它們確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緒這樣飄飛。從小很少有放風箏的習慣,更沒有在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經歷了,而真正放飛過的幾次中有一次風箏很美麗地自由了。我在清明節的思緒如同那放飛了卻永不歸回的風箏。

  在這“欲斷魂”的節氣中,思念是永不熄滅的燈火,而懷戀是那個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謝的花朵,那樣使人心碎。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9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傳統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傳統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總之,傳統清明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這個想法,於是我就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走出了家門,來到了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我的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了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著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花的,那一朵朵的花,從樹叢間鑽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了一點點紫色的小花蕊,彷彿是在說,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了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著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裡,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清明節的抒情作文10

  一陣細雨,迷茫了我的心。還沒有到清明,就出現了“雨紛紛”.遙望細雨飄來的天空,伸手接住,涼涼的,在這四月的第一天,涼透了我的心!

  四月,春暖花開的日子,卻也是我最不喜歡的季節。因為四月的清明,是一個讓人傷感的,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我的心都會沉浸在不能言表的悲傷之中。那種心靈的痛苦,讓人難以呼吸,有種想要窒息到沒有力氣再看看這個世界的感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種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遺憾,曾經讓多少文人志士感懷萬千,賦出無數傷感的讓人肝腸寸斷的詩詞。來不及感懷流年歲月帶來的漣漪,平靜的生活就在這裡終止。紅紅的蠟燭襯托著黑暗的顏色,一生一世被濃縮在閃爍的燭火裡。我不知道走了的人是否還能感知親人的思戀,而活著的人卻毅然堅守著這個古老的習俗,用自己的方式,抒發著對遙遠地方逝者的感懷!

  天空中的雨下的越來越大,好像要把這個悶熱的世界洗刷一遍,雨聲夾雜著樹葉的沙沙聲,揪的我的心一陣一陣地痛。十八個風雨飄零的歲月,我一直活在對親人深深眷戀的夢鏡中,時時夢迴故鄉,站在故鄉炙熱的黃土地上,花空心思想要把熱土忘懷。可是,夢隨時跟隨著我,成了我生活中的三分之一。還記得那個叫做“梅花山”的地方,山上沒有梅花,聽說哪裡曾經打過仗,父親活著的時候,最愛在雨過天晴的時候帶我們幾姊妹去撿彈殼。深過膝蓋的野草叢中,我們撿到了生鏽的彈殼還看見了長長的蛇,驚喜之餘更多的是驚嚇。可是,戰戰兢兢的我們,還是熱衷於雨後撿彈殼的生活,那種刻骨銘心的驚險,讓我們做夢都在和蛇搏鬥。

  美好的歲月總是失去的太快,在我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我們,獨自一個人躺在了山坡上冰冷的土地裡。我不知道四月的天氣他們哪裡下雨沒有,是不是也吹了風,吹的心都涼了;是不是也下了雨,浸溼了眼角!都說那是一個沒有痛苦的地方,我也希望真的是這樣。至少要有一種花在開,這種花的名字叫“思戀”,白白的,沒有一絲汙漬。開在每一個親人的心裡!

  清明時節,看花開花落;清明時節,悟人生之道,自古忠孝兩難全,百字孝為先。做一個有孝心的人,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