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一本書的漂流作文

一本書的漂流作文

一本書的漂流作文

一本書的漂流作文1

  我是一本書,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我不知道印刷廠的工人們在我身上印了些什麼,不知道我的肚子裡有多少人生哲理還是生活笑料,也不知道在黑暗的顛簸中,我會被運向哪裡。

  我好像被運到了書店,學著其他的夥伴靜靜地等待。我等了很久很久,睡了很久很久,睜眼卻只看見一個男孩嫌棄的神情。他的媽媽把我堆上了他手中的厚厚一疊書。我開始了我的旅程,我的漂流記。

  我已疲憊不堪,我滿身都是傷痕,那男孩每天像是發洩似的,在我身上劃了一筆又一筆,撕了一頁又一頁。

  終於,轉機來了。一天,我在他的書包裡聽見老師這樣說:“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共享”吧!”“共享”是什麼?我不明白。“現在,學校也要開展圖書共享的活動,請大家每人捐一兩本書。”我感到那雙手伸向了我,毫不猶豫地將我扔向了講臺。他的臉上浮現出喜出望外的神色,我也是。我想,“共享”是個好東西。

  很快,我來到了我旅途的下一站,她對我很好,總會輕輕地撫摸我,傷痕也被她用膠帶粘好了。

  然而,不多久,我又被她還回了書架。“為什麼?為什麼把我還回來?我難道不屬於你嗎?”我真想問問她。又隱約聽到了“共享”兩個字,我似乎明白它是什麼了。

  我又被下一位主人借走,還回來,再下一位借走,還回來,再再下一位……

  有人對我愛不釋手,有人對我置之不理;有人對我百般疼惜,有人對我又劃又割。無論他們對我如何,我總能從他們口中聽到“共享”這個字眼。我總算明白它是什麼意思,“共享”應該就是我的一生。

  在幾年的漂流生涯中,我無數次想表達對“共享”的不滿與厭恨,傷痛反覆的感覺並不好。可當我結束我的漂流記,歸於平靜時,才發覺“共享”已成為這個時代的熱門詞彙。不僅僅是共享圖書,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商店……人們習慣於共享的一切,共享已經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人類渴求更加便捷、快速的.生活,於是他們選擇了“共享”,在時代與思想的雙重背景下,選擇了“共享”。

  我懂了,“共享”不過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態度與理念,我沒有資格去評價它,也沒有理由去厭恨它,我只有默默地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龐大的共享時代。

  我依舊在等待我的漂流。

一本書的漂流作文2

  小說令人驚魂,名著使人沉醉,史書讓人讚歎……最令我感動的一本書,非《魯濱遜漂流記》莫屬。

  《魯濱遜漂流記》講述了一個具有冒險主義精神的英國人去海外歷險,不想卻困於孤島,但他依靠著智慧活了下來,並教化了野人“星期五”,最終經過28年的等待初中,找機會迴歸了祖國。

  當我合上書本,沉浸在為魯濱遜成功獲救的高興之餘,不禁有種深深的感動與思考,這到底是為什麼?對,是他的精神感動了我,是那種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魯濱遜出生在一箇中產階級的家庭,本可以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優裕的生活。然而他卻一心想外出闖蕩,與風流搏鬥。想想我們現在的處境,不愁吃、不愁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這麼好的條件出去闖蕩無不顯得很傻,但當我越往後讀時,我越發現我的想法是錯的。出海遠行,奴隸生活,海上求生,創立家園……魯濱遜的外出是對自立的渴望,對自己的信任。對比現在的我們,整天住在父母營造的避風港裡,不怕風浪,不愁吃穿,但卻喪失最因得的精神—自立。魯濱遜留給我的不僅僅是回味,還有他那自強不息而帶給我的感動。

  魯濱遜的離奇遭遇也給訴人們:當遇到困難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