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那些年,那些書作文

那些年,那些書作文

那些年,那些書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那些年,那些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那些年,那些書作文1

  五歲那年,一本《海蒂》使我愛上了讀書。當時,奶奶給我講裡面的故事,又不肯講完,吊我的胃口,讓我讀書,就這樣,書走進了我的生活。在我三年級時,也有件讀書的趣事,使我更加愛惜這些書了。

  三年級,也就是在我八歲的時侯,中午午休時我從睡不著覺。“在老師和同學們都睡著的時候,我不如讀書吧!”我在心裡打定主意。“但書要小,不然會被發現的······”我一邊想,一邊推著購物車和媽媽在超市裡亂逛,直到目光落到那個盛滿小書的架子上······“就是它!”我推著車,飛奔過去······“砰!”的一聲,購物車重重地撞上了架子,周圍的人都轉過頭來看我。我可顧不了這麼多,埋頭在書堆中猛挑。媽媽也趕了過來,見我這麼火急火燎,就問什麼事。“買兩本書唄!”我頭也不抬地說。“不買,這麼小的字,傷眼!”“求求你啦······”我使出渾身解數,媽媽可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只好答應了。

  我選定了《心靈雞湯》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二天,我就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到了學校,哎呀,好不容易盼到午休時間,我是又高興又害怕。

  看他們都睡著了,我悄悄把書拿出來,用被子矇住頭,幸好,我的被能透點光。我如飢似渴地讀起來,漸漸地,眼痠了,手也麻了,休息會,接著看!起床鈴響了,我只好把書收了起來。

  就這樣,天天看,月月看,我發現腦子裡的好詞好句多了起來,作文的分數也步步高昇,當時的兩本書有些舊了,角也捲了,但我仍像寶貝一樣,把它們收起來,放在我的小書架最顯眼的位置上,我天天都能看見它們,這時,我總會想起那些年,那些書,它們曾和我發生的那些趣事,我難以忘記,從書中學到的那些知識,也將使我受益終生。

那些年,那些書作文2

  “人是奇怪的,有些對別人無所謂的'事物,於己卻珍貴無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議。”我合上書,抬起頭,細細地品味著這句話……

  清冷的月光透過窗欞撒在窗臺角落裡的箱子上,我愣愣地盯著它,箱子裡擺放著我的小學課本,整整齊齊的,那一道道用稚嫩的筆觸劃過的地方就像一把把鑰匙逐一開啟我成長的記憶。

  一張刻著“我不甘”三個大字的紙從書頁間悄然滑落,思緒隨著它一齊飛到三年級的最後一節課……

  我趴在課桌上,下面墊著的是一張“97”分的數學試卷,耳畔傳來同學們因數學滿分而歡呼雀躍的聲音。我一動不動地呆在那裡,只覺得臉頰涼涼的,一摸,原來是淚。我腦袋裡像開了迴圈按鈕的播放器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播放著這個學期因考“100”而被老師表揚的場景,我的心亂得發慌,只是有一種不甘的情感促使我想要發洩,隨手扯下期末試卷的一角,用顫抖稚嫩的筆觸地寫下“我不甘”三字。淚水滴落,墨跡氤氳。

  我把那張紙又夾回去,瞥見最底層已被分成兩半的語文書,細細撫著,記起那痛苦的一幕。

  “喂,老媽你要幹嘛?”我看著手忙腳亂的媽媽正拖著一大袋很沉的東西往外走。但她卻只對我笑笑。好奇心驅使我向那袋東西走去,竟然是我的課本!我瞬間不淡定了:“你幹什麼,憑什麼拿我的書!”她拍拍我的肩,語調輕鬆地說:“家裡都是你的這書那書,都快沒地了,況且都畢業了,就賣了它吧。”我的怒火霎時被點燃,衝她吼道:“這些書上的筆記都是我認真記下的,它承載著的我成長與汗水,憑什麼說賣就賣!”媽媽變得暴躁起來,抓起一本書就撕成兩半,“你喜歡,自己整理!”我憤憤地轉身,把它封藏起來。

  輕輕地撫著這些承載著我記憶的心愛之書,嘴角微微揚起,心底裡暗念著這些於我而言珍貴且美妙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