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汗水,收穫成功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付出汗水,收穫成功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付出汗水,收穫成功作文1
付出就會有收穫,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收穫了金黃的稻穗;建築工人的日曬雨淋收穫了高樓棟棟;鐵路工人的嚴謹細緻收穫了家人團聚;清潔工人不畏辛勞收穫了美麗的城市。而這一滴滴汗水也給我帶來了成功的喜悅!
那是六年級運動會前幾天,老師一手拿著名單一手拿著報名表,大步流星地走進教室:“同學們,過幾天我們即將迎來運動會,這就是你們在母校最後一次運動會,“話音剛落,同學們就小聲地討論起來。“安靜一下!”老師拍著桌子示意我們安靜,“下面我們來統計一下參賽人數。”“要賽跑四百米女子組的同學舉手!”不知是為了留個紀念,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我的手竟不聽使喚地舉了起來。“好,就你了”老師在報名表上寫下了我的名字。
剩下的幾天體育自由活動,放學後,我總是圍著操場一圈圈地跑著。陽光打在我的身上,投下了些殘缺的影子在跑道上,汗水順著脊背就往下流,眼睛被照得睜不開,只得眯著眼睛向前奔去。一圈,二圈,我征服了一圈圈的跑道,每一次總大喘著粗氣,汗水侵透了衣衫,每次跑完也總能一口氣喝完一大瓶水。
懷著興奮和些許顧慮,我終於迎來了運動會。
“請參加四百米跑步的同學,在起點作好準備”我快步走向起點,三下五除二穿上號碼背心,繫緊鞋帶,半蹲在起點等裁判員,只聽“呯—————”的一聲槍響,我像一支離弦的箭似的衝了出去,樹葉散落下來又被我們跑步時帶起的風直勢衝了上去,小草也低下了頭。“加油只有一圈了!”我聽見心底有個聲音在說,我用上了最後一點力量向終點衝去,十米,八米,六米。“超過了!超過了!”同學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我得了第一名!
在跑步上揮撒的汗水,變成了一張獎狀,一份榮譽,也是一份喜悅。它為我的成才劃上了難忘的一筆,也讓我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付出汗水,收穫成功作文2
“有了勞動,才會有收穫”這是我自創的格言,我覺得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只有付出了汗水和心血,才能收穫成功的果實。
國慶時,有個遠方的朋友要到我家玩,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呀,別人來我們家玩,我們家裡這麼亂,怎麼好意思啊!”我一看,還真是的,家裡已亂成了一鍋粥:電腦室裡有沒有收好的棋,書桌上有橫七豎八的書,客廳的沙發上竟然有爸爸的臭襪子,我的天哪……”我想了想,對媽媽說:“還真有點不好意思,那就交給我吧。”常言說得好“說到不如做到”,我立馬行動了起來,我迅速地將書全部整齊有序地擺放到書架裡,把襪子扔進冼衣機裡,再把棋收好……整理的工作容易完成。接下來我開始擦灰,我拿起抹布東擦擦西擦擦。不擦不知道,一擦嚇一跳。沒想到自己居住的家裡那麼髒!,剛才還是雪白的抹布,現在已變成黑乎乎一片。抹布髒了我就洗,洗了再擦,擦了再洗……我心裡想弄好衛生,好到來,心裡樂得像開了花,口裡還哼著“洗涮洗涮……”的.歌曲,在我如此反覆N次後,終於窗明几淨。
結束了擦的任務,我便開始掃地。掃地簡單,我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開始拖地了,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沙發底、桌下、床底等衛生死角都沒放過。咦?這怎麼拖不動呀,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泡泡糖粘在地板上了。這都是我平時不注意的結果。哎!沒辦法,我只好蹲在地上,一點一點用手把泡泡糖從地板上摳下來。繼續拖,這怎麼那麼髒啊!我左拖拖、右拖拖,拖了N遍之後,我把拖把往水裡一放,水立刻變了黑色,看來想要這地板乾淨還真的不容易啊!經過反覆的拖洗……經過反覆的拖洗……果然,剛才油汙汙的地板,被我拖得發亮,我在心底為自已高興。
買菜回來的媽媽看到這這潔淨的家,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真想不到我們家的寶貝兒子還真行啊!居然會整理家務了……”雖然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有氣無力地坐在沙發上,但是看到這乾淨明亮的家,我也笑了。
“有了勞動,才會有收穫”,我的家如此潔淨,都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我們在家庭這個大課堂中生活學習,生活課堂是如此的奇妙,讓我們一起加入到這個美妙的生活課堂吧,讓咱們一起勞動,一起收穫……
付出汗水,收穫成功作文3
星期天,我做完作業,媽媽就在我耳邊敲響了警鐘:“考試沒考好,不要為自己找理由,應該檢討一下,為什麼沒考好?以後該怎樣做?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能害怕,更不能退縮,想想那些殘疾運動員是怎樣克服困難的,你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了……”我飛快地開啟電腦,如飢似渴地搜尋著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孫長亭、王冬人、何軍權……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賽場上,他們用自己的拼搏,為自己和祖國爭得了獎牌、榮譽和尊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一個女孩的身影。
她,就是殘疾人“乒壇皇后”張小玲。她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21歲那年,災難降臨在這個熱愛乒乓球運動的女孩身上。張小玲的右腳患上惡性腫瘤,只有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她截肢了,但她並沒有放棄生命,放棄希望。當她知道“原來殘疾人也可以參加比賽!”時,生性堅強的她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在乒乓球檯上開始了新的生命征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她用平時節衣縮食省下的錢請人做了一張乒乓球檯,在賣貨的間隔不停地練球。由於運動量太大,她的殘腿處肌肉慢慢收縮,原來的假肢變得寬鬆,扣不穩,需要換新的假肢。而新假肢與殘腿每摩擦一次,鮮血就直往下流,換一次假肢,疼痛就像絞心一樣,教練和隊友看了不忍心,勸她休息兩天,可她心裡明白,關鍵時候一分鐘也不能休息,稍微放鬆一下,手腳不聽使喚,球藝就會下降。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五次站在了殘奧會乒乓球的最高領獎臺上,創造了歷屆殘奧會迄今為止唯一的五連冠,被圈內人士譽為“乒壇常青樹”。
不僅僅是一個張小玲,在殘奧會賽場上,我們常常被感動著——眼睛看不見,他們依然可以踢球;失去了雙臂,他們照樣可以游泳;沒有了腿,他們同樣也可以跳得更遠。殘缺的生命奏響著更高亢激越的生命交響曲。看著這些,身心健全的我不時感到汗顏。我應該像他們一樣,無論處在怎樣的境遇裡,都不虛度年華,不自怨自艾,而應該積極進取,付出汗水,一定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