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閱讀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收穫閱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收穫閱讀作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也是我們成長需要的精神糧食,它讓我們的心靈得以滋潤,靈魂得以洗滌;書,更是我最好的人生伴侶!
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好的朋友,我曾靜靜品茗過《愛的教育》這本書,它就像是一道印痕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讓我收益匪淺。書中講述的是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安利柯的學習與生活,他透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娓娓地記敘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其中,有一件事令我特別感動:安利柯與柯萊蒂是好朋友,一次,柯萊蒂不小心把墨水濺在了安利柯的本子上,他們倆因此大吵了一架。放學後,安利柯最終決定去向柯萊蒂道歉,不料,柯萊蒂卻先拍了拍安利柯的肩膀,並向他道了歉。這時,安利柯才明白這份友誼是多麼值得他去珍惜啊。這種濃濃的朋友之誼,也讓我更懂得去珍惜,更讓我明白朋友的愛永遠是最珍貴的,因為一個真正懂得珍惜友誼的人,是不會把它掛在嘴邊的,而是永遠的珍藏在心底!當我閱讀完這本書時,我彷彿在聆聽來自天籟的聖歌,啊,多麼美妙!
閱讀,是一種樂趣。在閱讀中收穫知識與真知,讓我走進書的世界,讓我在書的世界中感受快樂,讓我“沐浴”在書的世界中……我領悟到了:書的世界給予了我豐富的:“美食”哺育了我的靈魂!
閱讀,是一種享受。在閱讀中感受,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得到啟迪與智慧,讓我享受閱讀所帶給我的智慧與快樂,享受閱讀帶來一次又一次新的感受,新的收穫……因為它可以讓我常讀常新,百讀不厭,讓我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喜歡閱讀,就是從書中汲取營養,養成愛讀書的習慣,與書成為知己,成為伴侶,每個人都閱讀過書,感受過讀書的樂趣,但是每個人的閱讀經驗,閱讀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人都有個性化的讀書方式,收穫也是獨一無二的,以自己的方法閱讀,對書有讀到的正確,才能真正地讀好一本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真正讀懂一本書,才會有收穫與積累呀!讀書雖苦,雖累,但是,你享受書本卻是美妙的,收穫知識更是快樂無比的,希望大家能永遠記住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收穫閱讀作文2
細讀完這篇課文,我不由得感到震撼。一是為老人對海鷗悉心地照護、將海鷗看作人一樣平等對待和不辭辛勞的無私奉獻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敬佩。課文裡就三次提到”褪色“,說明老人喂海鷗很久。”他的背已經駝了“說明老人以前常常做彎腰的動作。”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反映出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他只是一位老人,卻由內而外的散發出朝氣蓬勃的正能量……難道他不令人敬佩嗎?二是為海鷗重情重義、懂得知恩圖報和弔唁老人的行為感到一種微妙的心情。文中提到:”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海鷗對老人的敬意和愛戴。而”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這句話說明了海鷗對老人的不捨,不願意離開老人。兩相對照,無不歌頌了人與動物的深厚情誼。我彷彿看到海鷗一年後再來到翠湖,翠湖水平如鏡的湖面泛起漣漪,呈現出一位老人安詳的微笑……
其實,人與動物之間是沒有隔閡的'。他們本就該是一對朝夕共處的朋友。動物和人類之間有一條無形的鏈條時刻捆綁著,讓他們有一種相互聯絡的朦朧美。一切本是如同夏日開遍的花朵,到處瀰漫幽香,但一切好像讓烏雲把太陽遮住了。
湛藍的天空聆聽著潮起潮落,苦澀的海水一直不斷地控訴著人類的兇殘。海綿暈染出一片紅色,陸陸續續向四周擴散開來。血的來源就是一隻被割掉鰭的鯊魚。貪心的商家殘忍地利用動物對人類的信賴,將其捕殺。鯊魚沒了鰭,就不能遊動,自然沒有了食物,只好等死。這對動物是很不公平的。這也是為什麼動物會屢次對人類慘下毒手的原因。
動物本不想傷害人類,它們心中潛移默化地認為人類等於死亡。難道老人與海鷗的深厚友誼只是人們美好的期盼嗎?當然不是。我們應該細心呵護這些人類的夥伴,讓他們與我們共存亡!
收穫閱讀作文3
今年暑假,學校和新華書店共同舉辦了“親子共讀”活動。我們積極響應,媽媽給我買了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稻草人》。
新書到手以後,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書中還收錄了《英雄石像》、《快樂王子》等多篇中外知名童話,還是彩圖拼音版的,更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如果有誰問我,最喜歡哪一篇,我會脫口而出《一粒種子》!
故事說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粒特別的種子,像核桃那樣大,綠色的外皮很可愛,凡是看見它的人,沒一個不喜歡它的。會長出碧玉一般的芽,開出最美的散發濃郁香氣的花朵,可是從來沒人種過它,自然也就沒人見過它的美麗的花,聞過它的花的香氣。國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後得到過這粒種子,他們以不平常的心態對待這粒種子,精心地看護、培育,小心翼翼地,盼望這獨特的種子早日發芽、開花,希望能帶給他們榮譽、財富、地位,而這粒種子就是不發芽。農夫在耕田時很偶然地得到這粒種子,他把種子隨意地種在田裡,該耕就耕,該鋤就鋤,該澆就澆,沒有把它看成是什麼特別的寶貝,結果這粒種子開始鑽出碧綠的嫩芽,不久長成了小樹,並且很快開花了,發出濃厚的香氣。所以這粒種子既獨特又平常,要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給它土壤、水分、陽光、肥料,就能發芽、開花。我們是祖國的種子,不需要在溫室裡長大,我們要在陽光裡健康地成長,長大後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
媽媽讀了這篇童話,也收穫多多。說是“和孩子一起閱讀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讀這些書籍,能讓我們在閱讀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一粒種子》也告訴作父母的一個道理---種子就是種子,不管怎麼珍貴、異常,只要以平常心對待它,給它土壤、陽光、水等,就能發芽、成長。我們對待孩子不也應該如此嗎?!”
一篇優秀的童話,能帶給我們如此多的快樂和啟迪;好的閱讀習慣將受益終生。同學們,朋友們,我們都來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