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世界遺產> 關於寫世界遺產作文7篇

寫世界遺產作文

關於寫世界遺產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世界遺產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1

  九寨溝,以它優美的山水,誘人魅力給旅遊的每一位客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國慶節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坐上開向九寨溝的汽車.汽車開動了,坐在前面的一位導遊叔叔在給大家講九寨溝的傳說.

  我還在無窮無味的時候,汽車已經駛進了九寨溝的所在地——九寨溝縣.

  當天晚上,我們在九寨溝中油避暑山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乘車向九寨溝旅遊風景區駛去.

  一路上,我的心情特別好.我的目光一遍遍溫柔地觸控著五顏六色的海子,難怪人們說:“九寨歸來不看水.”我們好像進入了水晶宮一般.

  上午,我們遊覽了珍珠灘、珍珠灘瀑布、火花海、蘆葦海、熊貓海、箭竹海、孔雀海和鏡海.我覺得最特別的別是珍珠灘瀑布和鏡海.珍珠灘瀑布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雄偉,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鏡海,非常寂靜,像一面大鏡子.天上的白雲、山上的綠樹紅花、人們的倒影都映在了鏡海之中.真是“樹在水中生,水在林中流.魚在天上飛,鳥在水裡遊,人在畫中走.”

  下午,我們遊覽了長海和五彩池.長海像一條碧綠的走廊,一眼望不到頭.五彩池像一顆顆寶石,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呈現出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

  九寨溝的景色美不勝收,九寨溝的景色絢麗多姿.

  愉快的旅遊束了,可我的心卻留在了令人神往的九寨溝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2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們將要遊覽的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遊覽時請大家自覺保持它的清潔。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利用這一段時間,我向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裡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裡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裡,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裡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裡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裡改名為頤和園。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頤和園最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多美啊!這長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間。每一間的橫欖上都有五彩的畫。你們相信嗎?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現在我們已登上萬壽山山頂,這裡是欣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說他像鏡子,像碧玉,下面我們就去昆明湖邊仔細遊賞。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圍的堤岸更長。看見湖中心的那個小島了嗎?走過這個常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請仔細看這座石橋,它就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各異,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我說也說不盡,剩下時間大家就細細遊賞吧!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3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陽光旅遊社的導遊,叫楊國樑。今天由我帶大家到長城遊玩。

  遠看長城它是不是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呢?告訴你們吧。長城共有一萬三千多里,不魁為“萬里長城”。

  請大家收回視線,我們可以看到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著方磚,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成排的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那些方形的東西叫什麼呢?告訴你們吧。垛子上那些方形的東西有的叫?望口,有的叫射口,供?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里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互相呼應。

  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我相信你們一定和我有同感。一定想起了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那時沒有火車,沒有汽車,也沒有起重機。就靠這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步抬上那陡峭的山嶺,有多少人的屍首被埋在長城下,其中還有一個關於長城的故事呢!叫《孟姜女八百里哭長城》,傳說孟姜女有一個丈夫叫範喜良,秦始皇為了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就把她的丈夫範喜良給抓走了,孟姜女盼了丈夫範喜良一年的多,孟姜女就決定不遠萬里去尋找丈夫範喜良,她一路上風餐露宿,見一個人就問一個人看見她的丈夫範喜良沒有,最後一個監工模樣的人告訴她,她的丈夫範喜良在半年前就累死了,孟姜女聽了號啕大哭,頓時,電閃雷鳴長城被哭倒了八百里,孟姜女轉身向東奔去跳進了大海。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它。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3時我們在這兒集合。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4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長城,看那雄偉壯麗的長城。

  我和媽媽坐車來到長城腳下,只看見長城連綿起伏像一條巨龍,慢慢蠕動著,一直伸向遙遠的天邊……我們一邊登長城一邊瞭解長城的歷史和方位。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跨群山,它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八達嶺長城上一共有六個烽火臺,聽說這些烽火臺在古時候可以在兩到三個小時之間將情報傳到數千裡之外的地方。烽火臺分為兩層,上層是眺望臺,下層是士兵吃飯和睡覺的地方。一旦發現敵情,便可點燃烽火,將訊息傳到遠方。可見它在當時的軍事中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長城下是茂密的樹林,不時地聽見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和遊客們的議論聲,他們為這偉大的建築感到驚奇。我想為什麼經過了兩千多年雄偉壯麗的長城還是那麼堅固嗎?它真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長城實在是太壯關了!它讓人聯想起偉大的祖國,祝願我們美麗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5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西安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黃敏!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35公里處,在進入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20xx多年前秦始皇陵園的一處大型兵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蹟媲美。在1974年3月西楊村農民們在打井的過程中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現震驚世界,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號坑東西長3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4260平方米。坑的最東端是面向東的武士,每排7個,共210個捅。他們是部隊的前鋒。前鋒部隊的後面為部隊的主體,他們被排成38路縱隊,站在11個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備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們分別是部隊的右翼、左翼和後衛。現在,1號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據推測.全部發掘完後.僅1號坑就將出土6000多個兵馬桶。2號坑。它是由車兵、騎兵和步兵構成的曲尺形方陣。佔地6000平方米。3號坑,它位於2號坑西邊25米處。這個坑是1976年發現的。佔地520平方米。

  秦兵馬俑一經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現代人。無論武士還是軍吏,都留有鬍鬚。說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無窮。他們中間有氣宇不凡、魁梧穩健的將軍;有威武剛毅、身經百戰的軍吏;更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計程車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或開朗灑脫,或神情凝重。他們身穿戰袍的輕柔,衣褶zhě的飄動,飛揚的鬍鬚,絲縷可辨的髮髻,粒粒可數的鞋釘,都會使你感受到真實生活中的氣息。大家看,瞧這位,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戰勝敵人;再看這一位,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分明在暗下決心,誓為統一天下而戰;再看他,緊握雙拳,待命出征……啊,快來看看這位戰士,雙眼凝視遠方,像不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一點,來,小朋友,有沒有聽到他輕微的呼吸聲?”秦俑坑中陶馬形象的塑造同樣逼真傳神。馬頭方正,稜角分明,四蹄躦地,矯健有力,兩耳短促,張口嘶鳴,十分神俊。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說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說:“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裡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

  秦始皇——贏政早已去世20xx多年了,但是,他的偉績,以及現存的兵馬俑留給人們的思考是什麼呢?或者說,我們能從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麼呢?我想,敢創歷史先河、為國家統一不懼死亡的鋁賂和勇氣是我們應該吸取和仿效的。一代偉人贏政橫掃六國、統一中國的非凡氣度和魄力仍不失為我們今天克服前進路上的障礙的巨大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想要富強,沒有這種氣魄是不行的!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6

  當汽車行駛在鄉間小道時,作家馮驥才再也沒有了寫作的衝動。往日白磚青瓦的農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頂和閃著異光的馬賽克,炊煙裊裊,小橋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夢。馮先生開始四處奔波,大聲疾呼:救救我們的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博大而寬廣。她無處不在——溶於書本,徜徉於江南小道,盤旋在峭壁飛簷。我們被這種濃厚的文化資訊包圍著,卻道貌岸然地做著蟪劊子手。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我們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秦始皇的兵馬俑至今氣宇軒昂地挺立著,隋朝大運河的波瀾依舊拍打著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聲悽婉悲慟,縴夫的號子似乎仍在耳邊縈繞。沉澱了千年的沉浮、繁華、屈辱、悲憤,這些文化遺產燙帖了坎坷的心靈,將肅穆呈於世人。刀光劍影去了,長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廝殺消逝了。一切隨著大江東去,只有千年松柏和著輕風耳語。

  我們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魂。當你徜徉於天壇,遙望天穹,你便被賦予了寬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飛,一股浩然正氣便向你襲來;當你登上泰山而小魯的時候,天地也便豁然開朗。我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呼吸、成長是幸運的。我們的祖先舉著火把從遠古走到了現代,磨鑄了寬廣、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這些文化遺產便趁了我們民族奮鬥的雕塑。

  我們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人的根。君不見,每年都有浩浩蕩蕩的海外遊子尋回家來,在黃帝陵前捧上一回黃土;君不見,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同胞回來拜祭媽祖。我們的文化遺產情牽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這種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摧毀的。

  歷史的見證,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們的文化遺產歷經千年而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當你讀懂了他們,千年古樹便熠熠生輝;當你走近他們,泛黃的古籍便不再晦澀;當你正視他們,一切陰晦的色彩就會消逝,建築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難怪馮先生寧可放棄寫作,也要文化遺產從人們視線的邊緣拯救出來,可謂良苦用心啊!

  我們早已走出了閉關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切忌破壞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國的文化遺產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們光輝燦爛、震古爍今的文明,更需要我們炎黃子孫細心呵護。惟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復興,像鯤鵬驚世,“直掛雲帆濟滄海”。

寫世界遺產作文 篇7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築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我國曾經出現了三個修築長城的高峰,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並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萬里長城。漢武帝也是為了加強防禦,“不叫胡馬度陰山”,修築了一條近兩萬裡的長城,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全長6350公里。明長城具備三個特點,築構完備,管理完善,佈局嚴密。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著名的民間傳說:烽火戲諸侯和孟姜女哭長城也是發生在萬里長城上的。如今,長城在經過幾次修整之後,基本恢復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你們向遠處看,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蜓盤旋,景色十分壯觀。我們大家一起來登長城吧!你們看,這城牆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城牆外沿成排的垛子,有兩米多高,垛子上這是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前方一座座方形的建築是城臺,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是當時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這些建築是古代勞動人民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建造而成的,它凝聚著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我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清平樂·六盤山》一詞中寫道:“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世界友人也慕名而來參觀瀏覽,對長城進行高度的讚揚。美國前總統里根:“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遊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徵,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出新的生機。以更優質的旅遊服務、更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著大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