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大全> 一日千里成語解釋

一日千里成語解釋

一日千里成語解釋

  成語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傳承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漢語詞彙系統中重要而又極富特色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日千里成語解釋,歡迎閱讀參考。

  一日千里成語解釋

  【注音】yī rì qiān lǐ

  【典故】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莊子·秋水》臣聞騏驥盛壯之時,—日而馳千里;至其衰老;駕馬先之。 《史記·刺客列傳》

  【釋義】原形容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展極快。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進展極快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日新月異、風馳電掣、逐日追風

  【相反詞】停滯不前、慢條斯理、每況愈下

  【押韻詞】衣不遮體、事不關己、蓋棺事已、紫髯如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偷雞不著蝕把米、聞義而徙、臥床不起、概不由己、簡絲數米。

  【年代】古代

  【燈謎】重陽;朝辭白帝,暮到江陵

  【歇後語】關公的赤兔馬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同在趙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與秦國嬴政相處很好。嬴政後為秦王,對來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百般刁難。太子丹逃回燕國找田光商量對策,田光說他已經不是一日千里的駿馬了,但能推薦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

  【成語舉例】由於負責幹部的艱苦奮鬥,業務更一日千里,異常發達,不到一年,全國分店已達五十餘處。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成語造句】

  ◎ 但當時民族資本的發展剛剛開始,力量十分微弱,同資產階級民族運動一日千里的形勢,相距甚遠。

  ◎ 科技進步一日千里,而這些進步反映到文藝傳播上來,就會使文藝消費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經濟領域創新層出不窮,社會發展一日千里,傳統的教育學理論日益受到嚴重的挑戰。

  ◎ 隨著文化科學一日千里的發展,學校亦應不斷髮展。

  ◎ 我國廣大農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前進的速度真是一日千里。

  ◎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一日千里地向前躍進,文化藝術事業也在隨之不斷地向前躍進。

  ◎ 攝影氣勢輝煌,畫面切換之繁複瑰麗,燈光變幻之神秘詭譎,真讓人感嘆技術革命之一日千里。

  1、“一日千里”這個成語見於《荀子.修身》,故事出自《湘山野粟》。

  2、北宋年間,洛陽鎮守錢惟演在城裡修了一座驛舍,特請本城文豪謝希深、尹師魯和後起之秀歐陽修,各寫一篇記事文。

  3、3人各顯其能,半日成文,大家圍定一看,謝文七百字,歐文五百多字,尹文最少,只用了三百八十個字,而且洗練生動,敘事完備。

  4、歐陽修暗暗稱讚尹師魯比自己寫得好,當晚便去向尹師魯虛心請教。

  5、尹師魯誠懇地對他說:“您的文章雖然也寫得好,但結構尚欠嚴謹,語言也不夠精練。”

  6、歐陽修接受了尹師魯的意見,對自己的文章逐字逐句地仔細推敲,重新改寫了一遍。

  7、尹師魯看後,覺得歐陽修改就的文章一個字也難於改動,便感慨地對文友們說:“歐陽修進步真快,簡直像一日前進一千里一樣!”

  後來,人們便用“一日千里”這個成語,來形容人的進步和事物發展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