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申請書> 再審申請書15篇

再審申請書

再審申請書15篇

  現今社會公眾的追求意識不斷提升,申請書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正確運用申請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一般申請書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再審申請書,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審申請書1

  申請人:劉xx,男,1974年11月4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內鄉縣夏館鎮葛條爬村許窯溝組。

  被申請人:周xx,男,1971年6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內鄉縣城關鎮諸陽大街52號附5號。

  申請人因不服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年1月11日(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現依法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一、依法撤銷內鄉縣人民法院(20xx)內法民初字第37號民事判決和和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重新審理,公正判決。

  二、駁回被申請人原訴訟請求。

  三、依法判決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原一、二審判決事實不清,所採信的證據自相矛盾。

  請注意原一、二審判決所認定的以下事件:

  (一)XX年3月11日

  劉xx向周xx出具收條一張:“收條,今收到周xx現金貳拾伍萬元(250000元)。劉xx,XX年3月11日。”

  (二)XX年7月至9月

  原一審中,張玉香(周xx之妻)出庭證實:XX年7月至9月份多次找劉xx索要借款25萬元;

  (三)XX年9月12日

  原二審中,周xx提交股份協議一份:“股份協議,今收到周xx現金叄拾伍萬元,佔豪門洗浴股份50%,劉xx佔50%,投資30萬元?劉xx,XX年9月12日。”

  (四)XX年11月份

  原一審中,劉天柱、尹建中到庭證實:其同原告周xx於XX年11月份到鄭州問被告劉xx索要25萬元借款。

  從以上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矛盾和有違常理之處:如果認定第(一)項中,也即本案所爭訟的25元為借款性質,那麼第(二)項似乎也符合常理,但在第(一)、(二)項事件的背景下,又發生了第(三)項事件,也即在周xx在明知劉xx欠其25萬元錢款,而且經其妻子張玉香多次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仍然向劉xx支付35萬元,作為合夥出資。這些違背常理之處不得不讓人懷疑上述事件的真實性。另外,再加上第(四)項事件,周xx於第(三)項事件之後繼續向劉xx索要本案爭訟25萬元借款!

  這四項事件之間相互矛盾,違背常理,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基於此,我們不難認定,將本案所爭訟25萬元認定為借款,於事實嚴重不符。

  二、本案應為合夥糾紛性質,申請人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審判決錯誤認定。

  事實上,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於XX年合夥經營“豪門洗浴人家”,本案所爭訟25萬元,正是被申請人的合夥出資款。關於該事實,申請人在(20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作出後,有證人段芳明、趙利剛的證言證實。

  同時,被申請人在原二審中提交的XX年9月12日的“股份協議”,其內容進一步印證了被申請人與申請人之間合夥關係存續的事實。

  唯有如此,整個案件才能自圓其說,也即將前述中的第(一)項事件中,即本案爭訟的25萬元認定為被申請人的合夥出資而非借款,才會合情合理地發生第(三)項當中,被申請人後續為合夥增加出資35萬元的事實。而對第(二)項和第(四)項事件,鑑於其與第(一)、(三)項事件的相互矛盾,申請人也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懷疑張玉香、劉天柱以及尹建中證人證言的真實性。

  三、原審判決判令申請人支付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再審申請書2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XXX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XXXXXX因與XXX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德州中院)於20xx年7月18日作出的(20xx)德中民一終字第65號民事判決,向貴院申請再審。再審請求:1、撤銷德州中院(20xx)德中民一終字第65號民事判決書,駁回再審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2、本案產生的一審、二審和再審訴訟費用全部由再審被申請人承擔。事實和理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十二)項規定“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應當再審。德州中院作出的二審判決超出了上訴請求事項。

  二、《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四)項規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應當再審。鑑定人沒有出庭接受質詢,鑑定結論未經質證,不應採納。

  三、《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二)項規定“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應當再審。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1款第(一)項規定“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應當再審。再審申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德州中院的二審判決。

  五、《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2款規定“對違反法定程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時有貪汙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德州中院在審理該案時有以下違反法定程式的情形,影響了案件的正確判決。綜上所述,請貴院站在“司法為民”“有錯必糾”的公正立場上,依法再審,糾正錯誤,維護再審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此致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書3

  申請再審人(一、二審訴訟地位): 職業 詳細住址 郵寄地址

  被申請人:格式同上

  申請再審人 與被申請人 因 糾紛一案,不服 法院於 年 月 日作出的 號民事判決,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向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一、再審請求:

  二、申請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 款第 項:(具體法律條文內容);第 款 第 項:特申請再審。

  三、具體事實和理由:

  1、 申請事由: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 款第 項,具體理由依據如下:

  2、 申請事由: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 款第 項,具體理由依據如下:

  此致

  xx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

  申請日期:

再審申請書4

  申 請 人: 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薛村村委會第十四經濟社

  法定代表人: ×××主任

  住 址: 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薛村村委會第十四經濟社

  被申 請 人: ×××,女,1976年8月12日生,漢族,住址: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薛村九社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一案,對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於20xx年10月13日作出的(20xx)龍民一初字第1373號民事判決不服,現申請再審。

  申請 事項:

  1. 撤銷 (20xx) 龍民一初字第1373號民事判決;

  2. 確認被申請人為非申請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事實與理由:

  就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一案,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20xx)龍民一初字第1373號民事判決判令:“限申請人在本判決生效7日內付給吳慶鈴土地補償款15650元”。因申請人未能在上訴期內提起上訴,一審判決已經生效。申請人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之規定,一審判決不但“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而且“原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應予撤銷。理由詳述如下:

  一、 一審判決以被申請人“其戶籍還在海口市龍華區薛村九社”及“20xx年參加了被告辦理的海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為由,確認被申請人“屬被告的經濟社員”是完全錯誤的(判決書第二頁倒數第五行),因一審判決認定的這一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

  1. 申請人法律地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74條:“……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之規定,申請人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一種。

  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以下簡稱《農業法》)第2條“本法所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之規定,申請人作為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已將其放在了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並列平行的地位;

  2. 申請人的法律性質。《農業法》第11條對申請人性質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即“國家鼓勵農民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自願組成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堅持為成員服務的宗旨,按照加入自願、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餘返還的原則,依法在其章程規定的範圍內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有多種形式,依法成立、依法登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財產和經營自主權。”。

  3. 成為申請人的一名社員的條件。依據上述對申請人法律地位及法律性質的分析可知,加入者必須首先遵守申請人組織內的規章制度,履行自己所承擔的的各項義務,即“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才能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及各種收益。即申請人社員必須要先履行相應義務,為申請人付出一定量的勞動以便換取等量報酬,這是自然人能成為申請人一名社員的先決條件。

  4. 本案中的被申請人能否有資格成為申請人一員的關鍵,是要看被申請人是否已經履行了作為申請人一員應盡的義務。依據以下事實,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即被申請人沒有履行任何義務,不擁有成為申請人社員所必備的`條件:

  (1)從空間距離上講,被申請人不住在本村,定居於遠在幾十公里外的屯昌縣,是不可能回來為申請人履行社員義務的;

  (2)從家庭角度而言,被申請人婚後已經有了小孩,既要持家,又要照顧子女,也是不可能回到申請人處,為其履行社員義務的;

  綜上,一審法院僅以被申請人擁有申請人戶籍及在申請人處辦理了海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為由,在沒有查明被申請人已經履行了哪些義務的基礎上,就直接認定被申請人“屬被告的經濟社員”,屬於“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

  二、 一審判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認定“原告要去參與分配土地補償款,於理於法有據,本院予與支援”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所確立的“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等價有償的原則”,屬於適用法律錯誤。(判決書第十二頁第十六行)

  1.公平競爭原則的實質內容。(1)公平原則是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2)公平原則強調在市場經濟中,對任何經營者都只能以市場交易規則為準則,享受公平合理的對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權,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義務,權利與義務相一致。

  2. 依據上述分析可知,公平原則實質上是一種權利與義務對等原則,當事人享有多少權利(取得多少利益),就應當履行多少義務(承擔多少責任);反之亦然,不承擔責任(或履行義務),也就不應當得到利益(或享有權利)。

  1.公平競爭原則的實質內容。(1)公平原則是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2)公平原則強調在市場經濟中,對任何經營者都只能以市場交易規則為準則,享受公平合理的對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權,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義務,權利與義務相一致。

  對於這一觀點,被申請人在一審訴訟請求中也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即主張自己“享有與其他村民平等的權利與義務”,也就是主張成為申請人社員的前提條件是先要履行社員義務。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被申請人在實際當中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完全違背了《民法通則》所確定的公平原則。

  三、被申請人20xx年5月4日自行制定的《薛村十四經濟社土地補償分配規則》(以下簡稱《分配規則》),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確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原則。

  1.《分配規則》作為申請人經營章程的一部分,已經經全體社員大會透過,其中第一條明確規定了“合同生效後,外嫁女已婚未滿四個月的,同樣享有分配;外嫁女已婚滿四個月後,不再享有分配”。

  2.申請人為使“外嫁女不符合條件者不予分配”這一規定進一步明確化,公開化,使其更加公正,公平,公開,特於20xx年11月16日召開專門社員大會進行表決,與會社員絕大部分同意這項規定。

  以上兩點充分證明了“外嫁女不符合條件者不予分配”這項規定,反映了申請人絕大部分社員的心聲,這種心聲是合情的、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

  綜上,申請人認為,一審法院在審理本案時,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且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從而導致了錯誤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和第一百七十九條“---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之規定,特向貴院提出再審申請,懇請貴院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糾正一審法院的判決,支援申請人的全部訴求,以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利!

  此致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 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薛村村委會第十四經濟社

  二0xx年三月三十日

  注:附證據目錄一份

再審申請書5

  再審申請人塗 J(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住湖北省荊門市

  再審被申請人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政府(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地址:荊門市掇刀區龍井大道99號,郵編:448124。

  法定代表人劉啟華,職務:區長。

  因與再審被申請人不履行資訊公開法定職責案,再審申請人不服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20xx)鄂行終字第349號”行政判決(以下簡稱“原終審判決”),提起再審申請,請求:

  1、撤銷“(20xx)鄂行終字第349號”行政判決;

  2、指令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再審。

  申請再審的理由

  基本理由是: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

  再審申請人在原一審中提出的最本質的訴訟請求是:請求確認再審被申請人對再審申請人的資訊公開申請作出的《關於塗J申請資訊公開的回覆》違法。也就是說,對該回復的合法性審查是本案關鍵。

  原終審判決認定:“塗J於20xx年1月15日向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政府申請獲取‘20xx年9月掇刀區在團林鎮樊橋水庫設立法制教育學習班的依據及其工作人員職責’的政府資訊,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口頭及書面答覆。其後,塗J又重複提出資訊公開申請,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政府於20xx年3月26日作出《關於塗建申請資訊公開的回覆》,告知其已履行法定告知義務,對重複就此事提出資訊公開申請不再重複答覆。該回復適用法律正確”。這一認定,存在以下系列錯誤。

  第一,本不存在“口頭答覆”的事實,卻認定為“進行了口頭答覆”。

  原一審、原終審判決均無證據證明荊門市掇刀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對再審申請人進行了口頭答覆。

  第二,申請內容本不重複,卻認定是重複。

  對比兩份《政府資訊公開申請表》[見原一審證據]即知,20xx年3月30日所申請資訊公開的內容與20xx年1月15日所提申請資訊公開的內容有11點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法定告知義務並未履行,卻認定“已履行法定告知義務”。

  所謂的法定的告知義務,實指《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中的規定,即——對申請公開的政府資訊,行政機關根據情況分別作出答覆:屬於公開範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資訊的方式和途徑;屬於不予公開範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或者該政府資訊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資訊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絡方式;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而原終審判決認定的再審被申請人已履行的所謂“法定告知義務”卻是這樣——

  “對公民進行普法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區設立法制教育學習班對塗J夫婦進行法律宣傳和信訪條例學習教育是為了幫助公民提高法律維權意識,現予以書面答覆”。[見原一審證據]

  由此可見,再審被申請人所作答覆的實然狀態與法律規定中應然要求相去十萬八千里。

  由此可見,該回復分明與法相悖,是不合法的,是應當判決撤銷的,原判決卻認定“該回復適用法律正確”,進而錯誤適用《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維持了原一審判決。

  所以,再審申請人認為,原終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嚴重侵害再審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現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之規定,提起再審申請,請求貴院支援再審申請人的再審請求。

  此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人:塗J

  20xx年12月17日

再審申請書6

  申請人:魏崇敏,男,1959年10月出生,漢族,大專文化,現住址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街翠堤春曉小區19棟(暫住),聯絡電話13986213513,郵政編碼430000。

  申請人: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王曉東,職務:省長,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7號,聯絡電話 (027)87235405,郵政編碼430071。

  行政訴訟案由:不依法履行行政複議法定職責

  再審請求:

  一、撤銷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行終286號;

  二、撤銷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01行初字第105號;

  三、裁定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繼續審理本案。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因不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01行初字第105號,於20xx年8月22日向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申請人於20xx年5月11日收到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以郵政快遞形式送達的《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行終286號》。申請人對該行政裁定不服,現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請予依法受理與審查。

  申請人認為,根據本案證據與事實,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適用法律錯誤與嚴重違反法定程式。

  一、 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適用法律錯誤。

  根據本案原審法庭調查證據與事實,原審人民法院將申請人起訴原審被告“不予受理行政複議決定”具體行政行為錯誤認定為起訴“徵收土地決定”具體行政行為,並由此導致適用法律錯誤。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在其所作行政裁定書中對原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錯誤與適用法律錯誤均予以明確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撤銷或變更原審人民法院的錯誤行政裁定。然而,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維持原審人民法院的錯誤行政裁定。顯而易見,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適用法律錯誤。

  二、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嚴重違反法定程式。

  (一) 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沒有依法開庭審理案件。

  原審人民法院以申請人的行政起訴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範圍為由裁定駁回起訴,即原審人民法院對申請人的訴訟請求及相關證據未作實體審查。而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在其所作的行政裁定書中卻對申請人的訴訟請求及相關證據進行了實體審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三條、第八十六規定,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開庭審理本案。然而,申請人從遞交上訴狀至收到二審行政裁定書,從始至終未收到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送達的任何法律文書(包括向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或詢問傳票)。顯而易見,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將未經法庭調查與證據質證的證據或事實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其行政裁定嚴重違反法定程式。

  (二) 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嚴重超期結案。

  申請人於20xx年8月22日向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遞交行政上訴狀,而申請人至20xx年5月11日才收到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以郵寄形式送達的行政裁定書。二審期間長達八個月十五天,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嚴重超期結案,其行為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八條規定。

  鑑於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在審理本案過程中存在適用法律錯誤與嚴重違反法定程式錯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九十一條第(一)、(三)、(四)、(五)項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xx]8號)第六十八條規定,申請人請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再審本案並依法撤銷湖北省高階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行終286號;依法撤銷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20xx)鄂01行初字第105號;依法裁定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繼續審理本案。以上再審申請與訴求請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受理與審查並予支援為盼!

  此致

  最高人民法院

  再審申請人魏崇敏

  20xx年8月7日

再審申請書7

尊敬的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再審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姓名xx,性別x,x年x月x日出生,民族,職業,住址xx省xx市xx路xx號。聯絡電話。郵寄地址:xx省xx市xx路xx號。

  委託代理人:xx,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xx有限公司。郵寄地址:xx省xx市xx路xx號。聯絡電話。

  法定代表人:xxx,經理。

  原審被告:姓名xx,性別x,x年x月x日出生,民族,職業,住址xx省xx市xx路xx號。聯絡電話。郵寄地址:xx省xx市xx路xx號。

  申請再審人xx與被申請人xx因xx糾紛一案,不服xx中級人民法院於x年x月x日作出的(xx)xx終字第xx號民事判決(裁定),申請再審人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之規定,向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一、再審請求

  1、請求撤銷xx中級人民法院(xx)xx終字第xx號民事判決第x項;2、……;3、……。

  二、申請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x項:(具體法律條文內容)

  第二款:(具體法律條文內容)……特申請再審。

  三、具體事實和理由

  1、申請事由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x項,具體理由如下:

  2、申請事由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x項,具體理由如下:

  綜上所述

  此致

  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xx

  xx年xx月xx日

再審申請書8

  申請人:曾國明,男,生於1947年XX月25日,個體工商戶,住萬州區分水鎮三正場國興路158號

  申請人因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對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於20xx年6月29日作出的(20xx)渝二中法民終字第386號民事判決書不服,提出再審申請。

  請求事項

  1、請求依法再審,糾正原判不當。

  2、請求依法撤銷(20xx)渝二中法民終字386號民事判決

  事實及理由

  二審判決置一審所查明的事實不顧,錯誤認定事實

  二審判決在對一審判決所查實的事實依法予以確認的基礎上,在本院審理認為又作出“曾國明按照慣例僱請駕駛員陳天軍”錯誤認定,該判決在隨後的認為中“至於曾國明與駕駛員陳天軍之間的運輸合同關係事案不作調整”,申請人認為二審判決認定事實上前後矛盾。對此,申請人不服這一認定。因為申請人與陳天軍根本不是僱請關係,只能是“運輸合同關係”。

  一、二審法院在事實上認定運輸合同已經終結錯誤,因為交付是在貨主庫房清點後,方才履行完畢。雖說卸貨屬於貨主的義務,但卸貨時陳天軍的作為承運人仍然有安全保障的義務。

  就一審、二審已經查明認定的事實是“由於車廂板無法開啟,被告陳天軍使用一木棒到車上去撬車廂板,賀永常與盧雲貴等人用手將車廂板撐住,防止車廂板突然開啟與車身撞擊受損”這一行為,一是屬於陳天軍本人應盡義務;二是為了陳天軍的財產利益。

  陳天軍直接致人損害的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況且原告已經將陳天軍以侵權之訴為被告起訴,二審法院在人民法院未盡釋明義務,應當告知原告作出選擇,在未告之原告的情況下,對侵權之訴,不予調整是錯誤。

  綜上所述,二審錯誤認定事實,導致適用法律錯誤,為此申請撤銷二審判決,依法改判。

  此呈

  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再審申請書9

  周某為個體戶,從事家裝業務。某日承攬許某家防盜網安裝業務,指派其店內僱員張某前去安裝,並僱傭街頭拉活的個體運輸司機李某將防盜網拉至工程所在地,由李某協助安裝。具體由張某負責安裝,李某協助固定繩索,許某在樓下指揮。安裝過程中,張某不慎掉下摔死。後該地事故調查小組認定:張某對事故的發生負直接職責,周某負主要職責,李某負重要職責。周某與死者張某家屬達成賠償協議,由周某賠償張某家屬22萬元人民幣。後周某向李某追嘗,將李某訴至法院,要求李某承擔40%賠償職責。

  民事再審申請書

  申請人:李國平,男,1969年10月22日出生,漢族,三輪車司機,住岳陽市芋頭田社群居委會,電話:13501386270

  委託代理人:朱木軍,北京市佑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周正兵,男,1968年9月28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岳陽市梅溪橋洞口,電話: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年8月1日作出的(20xx)嶽中民一終字第227號民事判決,現提出再審申請。

  請求事項

  1、請求依法再審,糾正原判錯誤;

  2、撤銷(20xx)樓民初字第460號民事判決和(20xx)嶽中民一終字第227號民事判決;

  3、駁回原審原告的無理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

  湖南省岳陽市兩級法院的審判違背基本法律原則和精神,違法認定相關事實和證據,審判程式嚴重違法,而且在審判中粗俗地對待申請人,該案的審判人員法律職業道德缺失,法律業務水平低下,不僅僅使申請人為本不就應受理的訴訟所累,還錯誤地判決申請人承擔職責,這是對法律的褻瀆,是對申請人利益的嚴重侵害。

  一、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其起訴是濫用訴權,立案時應不予受理,受理後應裁定駁回其起訴。

  1、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僱員從事僱傭活動受到傷害,僱主應承擔賠償職責。被申請人是死者僱主,是人身損害的賠償義務人,不是受害人,其起訴不貼合法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其當然之意就是原告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且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本案中的被申請人,是侵權行為的加害方,其作為原告起訴,與法律的精神原則不符,是濫用訴權的行為,人民法院對其行為應予以制止,立案時應不予受理,受理後應裁定駁回起訴。

  2、被申請人作為僱主行使追償權的前提不存在。《解釋》第九條:……僱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職責;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職責的,能夠向僱員追償。可見僱主行使追償權的前提是承擔了連帶職責。需要強調的是:連帶職責是一種判決職責,透過訴訟由法院判決承擔。被申請人私自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不構成連帶職責的承擔,其行使追償權的前提不成立。

再審申請書10

  申請再審人(一、二審訴訟地位):職業詳細住址郵寄地址

  被申請人:格式同上

  申請再審人與被申請人因糾紛一案,不服法院於年月日作出的號民事判決,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向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一、再審請求:

  二、申請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法律條文資料);第款第項:(具體法律條文資料)。。。。。。特申請再審。

  三、具體事實和理由:

  1、申請事由:一:貼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理由依據如下:

  2、申請事由:二:貼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款第項,具體理由依據如下:

  ......  綜上所述......

  此致

  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

  申請書當事人數量+5,並且提交隨身碟,把原先的判決書做成電子版。

  原一、二審判決書原件,或核對無誤的影印件一式五份。

再審申請書11

  申請人(原審被告):XXX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渝北區……(通訊地址:江北區紅旗河溝通中信銀行大廈8樓<重慶華之嶽律師事務所>、廖正遠律師轉);聯絡電話:1366XXXXX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周某某。被申請人(原審原告):唐明,男,出生於1972年8月7日,住 所地:潼南縣別口鄉飛鳳村9組158號。 申請人因不服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20xx)沙法民初字第35*9號《民事調解書》,特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之規定,現提出申請再審。

  再審申請請求:

  1、撤銷(20xx)沙法民初字第3509號《民事調解書》;

  2、改判駁回被申請人訴訟請求;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現有證據證明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20xx〉沙法民初字第35*9號《民事調解書》協議內容:雙方從20xx年10月28日起建立勞動關係,違反法律規定,應當再審。

  一、原審調解在程式上沒有遵循《民事訴訟法》第7條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主持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與事實完全不符。

  1、本申請人並未將該工程發包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 申請人透過招標方式將承建的某某住房專案部分勞務分包給重慶碩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碩豐公司),碩豐公司委託代理人為王小碧。碩豐公司的所有簽章也是真實的,是該單位曾經使用的公章。而碩豐公司系透過報紙公告宣告原公章作廢,本單位顯然沒有能力核實該公章真假。

  2、被申請人受僱於李明全,與李明全一起從吳飛、胡小羽處承攬基礎孔樁水鑽勞務,不屬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定之不具備用工主體的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 代表碩豐公司與申請人簽訂《勞務分包合同》的是王小碧。而與李明全作為乙方簽訂基礎水鑽工作分包合同的是吳飛和胡小羽私人,並非碩豐公司,更非王小碧。雙方簽訂的《基礎孔樁水鑽部份勞動分包協議》約定,甲方將挖孔樁、獨立樁柱基及條形基礎部分的水鑽勞務以包乾價方式承包給乙方。被申請人與李明全是表親,受僱於李明全。被申請人妻子王元翠還代表李明全領取勞務費用,在其領款時出具給胡小羽的《擔保證明》的前言部分載明:"某某專案5-10#樓挖孔樁水鑽部份承攬人李明全班組的全權代表王元翠承諾"。 顯然,《基礎孔樁水鑽部份勞動分包協議》和《擔保證明》充分證明被申請人與吳飛和胡小羽等人之間系承攬關係,既非受僱於吳飛和胡小羽,更不是吳飛或胡小羽招用的勞動者。 因本申請人並非《基礎孔樁水鑽部份勞動分包協議》的當事人,也不知曉《擔保證明》證據,故在原審中未能舉示這兩份證據材料,以致原審法院未查清案情。

  二、原審調解達成的協議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

  1、被申請人與申請人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係,更不存在直接的勞動關係。

  2、新證據證明的事實是:被申請人僅僅是受僱於李明全,與李明全一起承攬了基礎孔樁水鑽部分工作。因此,本案不能適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定,認定申請人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三、原審調解的履行,將給本申請人造成經濟利益不當受損的後果,悖離了民事訴訟調解應當貫徹程式效率與實體正義兼顧的價值取向,也違背了民事訴訟調解制度主要在於解決糾紛、恢復秩序、實現和保障社會和諧的目的。 但是申請人卻根據原審調解協議在認定工傷後,以其承包的勞務費收入9000餘元作為每月工資標準要求本申請人賠償其傷殘八級的工傷待遇26萬餘元--按正常的社平工資標準,八級工傷待遇僅有10萬餘元。 無論是承攬關係,還是僱用關係,被申請人在工作中受傷都完全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獲得相應的賠償。申請人在與被申請人不存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勞動關係之基礎的情況下,在原審主持下與被申請人達成調解協議,自然悖離了民事訴訟調解應當貫徹程式效率與實體正義兼顧的價值取向。

  綜上,原審民事調解書未對基本事實進行認定,導致調解協議內容意思表示不真實;在實體處理上沒有遵循《合同法》第4 條、第5條之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導致當事人履行民事調解協議內容後顯失公平,違反法律規定,應當予以撤銷。 此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

  20xx年10月6日

再審申請書12

  申請人:xxx,男,1974年11月4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內鄉縣夏館鎮葛條爬村許窯溝組。

  被申請人:xxx,男,1971年6月20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內鄉縣城關鎮諸陽大街52號附5號。

  申請人因不服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xxxx1年1月11日(xxxx1)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現依法申請再審。

  請求事項:

  一、依法撤銷內鄉縣人民法院(xxxx1)內法民初字第37號民事判決和和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xxxx)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重新審理,公正判決。

  二、駁回被申請人原訴訟請求。

  三、依法判決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原一、二審判決事實不清,所採信的證據自相矛盾。

  請注意原一、二審判決所認定的以下事件:

  (一)XX年3月11日

  xxx向xxx出具收條一張:“收條,今收到xxx現金xx萬元(xx元)。xxx,XX年3月11日。”

  (二)XX年7月至9月

  原一審中,張玉香(xxx之妻)出庭證實:XX年7月至9月份多次找xxx索要借款25萬元;

  (三)XX年9月12日

  原二審中,xxx提交股份協議一份:“股份協議,今收到xxx現金叄拾伍萬元,佔豪門洗浴股份50%,xxx佔50%,投資30萬元_xxx,XX年9月12日。”

  (四)XX年11月份

  原一審中,xxx、xxx到庭證實:其同原告xxx於XX年11月份到鄭州問被告xxx索要25萬元借款。

  從以上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矛盾和有違常理之處:如果認定第(一)項中,也即本案所爭訟的25元為借款性質,那麼第(二)項似乎也符合常理,但在第(一)、(二)項事件的背景下,又發生了第(三)項事件,也即在xxx在明知xxx欠其25萬元錢款,而且經其妻子張玉香多次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仍然向xxx支付35萬元,作為合夥出資。這些違背常理之處不得不讓人懷疑上述事件的真實性。另外,再加上第(四)項事件,xxx於第(三)項事件之後繼續向xxx索要本案爭訟25萬元借款!

  這四項事件之間相互矛盾,違背常理,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基於此,我們不難認定,將本案所爭訟25萬元認定為借款,於事實嚴重不符。

  二、本案應為合夥糾紛性質,申請人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審判決錯誤認定。

  事實上,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於XX年合夥經營“豪門洗浴人家”,本案所爭訟25萬元,正是被申請人的合夥出資款。關於該事實,申請人在(xxxx1)南民一終字第801號民事判決作出後,有證人段芳明、趙利剛的證言證實。

  同時,被申請人在原二審中提交的XX年9月12日的“股份協議”,其內容進一步印證了被申請人與申請人之間合夥關係存續的事實。

  唯有如此,整個案件才能自圓其說,也即將前述中的第(一)項事件中,即本案爭訟的25萬元認定為被申請人的合夥出資而非借款,才會合情合理地發生第(三)項當中,被申請人後續為合夥增加出資35萬元的事實。而對第(二)項和第(四)項事件,鑑於其與第(一)、(三)項事件的相互矛盾,申請人也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懷疑張玉香、xxx以及xxx證人證言的真實性。

  三、原審判決判令申請人支付利息,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其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根本不存在借款糾紛,支付利息一說更無從談起。

  其二、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綜上所述,原一、二審法院僅依據本屬於為合夥出資的收條和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證據,便草率地判決申請人承擔並不存在的借款債務,實在難以令申請人服判。為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特向河南省高階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懇請省高院依法再審,予以改判。

  此致

  xx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

再審申請書13

  申請再審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漢族,職業,住址(省市縣路),聯絡電話,郵寄地址。委託代理人: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公司,地址,聯絡電話。法定代表人:***,經理。原審被告:申請再審人**與被申請人**因**糾紛一案,不服**中級人民法院於*年*月*日作出的(**)**終字第**號民事判決(裁定),申請再審人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之規定,向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一、再審請求

  1、請求撤銷**中級人民法院(**)**終字第**號民事判決第*項;2、……3、……

  二、申請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項(具體法律條文內容);第二款:(具體法律條文內容)……特申請再審。

  三、具體事實和理由

  1、申請事由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項,具體理由如下:……2、申請事由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項,具體理由如下:……綜上所述……

  此致山東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親筆簽字並加蓋手印)(企業公司等加蓋公章)

  **年**月**日

再審申請書14

  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xxx,男,漢族,1974年10月30日生,現住xx縣x鎮x村

  聯絡電話:13514842829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xx縣xxxx公司 住所地:xx縣x鎮

  法定代表人:xxx,公司董事長

  申請人認為xxx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年10月21日作出的(20xx)x民終字第367號民事判決書,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的“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等事由,特提出再審申請。

  請求事項:

  一、請求撤銷xxx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x民終字第367號民事判決;

  二、判令駁回被申請人的上訴,維持原一審判決;

  三、判令被申請人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

  一、第二審生效判決適用法律錯誤

  1、xx是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她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意外傷害,應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範圍。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被申請人公司屬於中國境內的企業,兩審法院也都已查明xx是被申請人公司的員工(原告即便不是被申請人單位的正式員工,但在被申請人處定期領取報酬,與被告形成人身隸屬關係,也當然構成事實勞動關係。),xx無疑是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此,xx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意外傷害,應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範圍。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三款的規定,被申請人公司不能適用該條一款的規定行使追償權。

  因此,二審法院僅僅以被申請人與xx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沒有辦理工傷保險為由,就否認xx所受傷害屬於《工傷保險條

  例》調整範圍,進而支援被申請人單位行使追償權是錯誤的,是對法律規定的斷章取義和錯誤解讀。

  二、二審法院支援被申請人的追償權,剝奪申請人作為最終責任承擔者的質證權和辯論權。

  在xx訴被申請人單位人事損害賠償糾紛(該案判決書確定的案由)案中,因xx沒有將申請人作為被告一同起訴,xx縣法院也沒有追加申請人一同參加訴訟,該案定案的主要證據如住院病歷、司法鑑定意見等,都沒有經過申請人質證,xx受傷與申請人行為的因果關係也沒有經申請人參與辯論,現在要求申請人承擔最終賠償責任,事實上,剝奪申請人的質證權和辯論權。

  此外,二審判決以xx縣法院作出的“僱主”承擔責任的(20xx)鑲民初字第6號判決書為依據,將用人單位應承擔的工傷賠償責任58708.24元直接轉嫁到申請人身上,是極其錯誤的。我們知道工傷責任是無過錯責任,是不問勞動者過錯的;而一般侵權責任是過錯責任,是按過錯劃分責任的。申請人即便對xx承擔責任,也是承擔一般侵權責任,是根據自身過錯大小承擔的。xx受傷,自身是有相當過錯的,應該承擔一定責任。況且,當時申請人夫妻也受傷,雙方在新寶拉格鎮派出所民警主持下籤調解協議,雙方決定各自看病,互不追究。二審法院卻將用人單位應擔的責任,直接轉嫁於申請人身上,顯然是不公平的。

  三、申請人並沒有打xx,原判決認定的該事實缺乏證據證明。

  xx縣xx鎮派出所民警形成的筆錄材料顯示,申請人並沒有打xx,xx的傷情並非申請人行為導致,要求申請人承擔最終賠償責任沒有事實根據。

  綜上,原二審生效判決適用法律確有錯誤,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申請人質證,剝奪申請人的辯論權利,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故提出再審申請,請求撤銷xxx市中級人民法院(20xx)x民終字第367號民事判決,判令駁回被申請人的上訴,維持原一審判決。

  此致

  X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xxx

再審申請書15

  申請人(原判被告、終審上訴人):李介有,男,×歲,漢族,農民。住內蒙扎蘭屯市中和鎮庫堤河村;郵寄地址——。

  被申請人(原判原告、被上訴人):吳再富,男,×歲,滿族,村長;郵寄地址:扎蘭屯市中和鎮庫堤河村二街。

  第三人:荊樹貴,男,×歲,漢族,幹部,住中和鎮庫堤河村一街。

  申請事由:

  再審申請人因債務糾紛一案,不服呼盟中級法院在內蒙高階法院裁定指令再審情形下,做出駁回再審請求的判決;理由如下:

  1、民案原判,定性不準,實體錯誤!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

  2、民案終審,違背法定程式,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維持原判。

  3、民案再審,無視案件性質,覆轍原判錯誤,做出駁回再審訴求。

  本案三審判決的錯誤,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第一款第1項、2項、3項、4項、6項、10項、11項規定的: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據是偽造、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原判決遺漏以及第二款違反法定程式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當再審的事由。

  請求事項:

  1、撤銷兩級法院初、終、再審判決;駁回被申請人的訴求;判令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2、判令被申請人給付拖欠款(原判遺漏)×元。

  3、被申請人的訴求屬於惡意,應於懲罰,判令由此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害(車旅誤工等)賠償人民幣×元。

  糾紛事實:

  申請人與銀行約定是70平米土瓦結構房。簽定《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被申請人購買後,索要115平米臨街的磚瓦結構住宅房;不顧民事行為主體和約定標的,訴求法院判給該房。

  民案原判:

  故意違背基本事實和法律用債務曲解立案、規避約定審理、做出與約定相悖的判決:被告給原告倒出臨街的土瓦結構房。

  1、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抵押合同書》、《賣房契約》、《還款憑證》、房屋照片,是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的關鍵證據;法院原判未予認證質證!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一項“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規定情形。

  2、原判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認定的事實是偽造的,沒有質證。

  糾紛源之房產抵押買賣;認定債務糾紛,沒有證據證明。

  署名潘振林、標明63平米土草房的《房照》,來路不明;村委會代簽的日期是在此房出賣並且建成磚瓦結構房之後,是廢棄無效證件;不具證明力。做定案依據未質證。

  如此審判錯誤,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的2、3、4項規定情形“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是偽造的”以及“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3、原判適用法律錯誤:房產抵押買賣糾紛用《民法通則》債權條款判決,明顯與糾紛性質不符。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6項“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規定情形。

  4、原判決遺漏:庭審時,被告反訴原告欠款事項沒有認證。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一款第12項“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超出訴訟請求的”規定情形。

  民案終審:

  對上訴案件,不審不問判決維持,違背《民訴法》第152條“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詢問當事人”的法定程式。符合《民訴法》第179條二款“對違反法定程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和第179條一款10項“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力的”規定情形。

  民案再終審:

  對確定糾紛事實、案件性質、約定標的、民事行為主體,足以推翻原判的關鍵證據仍不質證認證;覆轍原判錯誤,主觀臆斷做出駁回再審訴求的判決。

  綜上所述:

  兩級法院,對債務案的“兩審一再”的審判,是在故意違背房產抵押買賣基本事實和相關法律法規情形下做出錯誤判決的。

  被申請人,違背依法訴權,惡意訴求;本訴與本訴之外均沒有證據證明!是以非常手段干擾破壞司法公正,陷無辜的申請人於訴訟中;蒙受人生各方面的慘重損害與精神折磨。由此造成的侵害必須賠償。

  惡意訴訟,禍國殃民法理不容!為有效制裁和遏制民事惡意行為,彰顯正義維護法律尊嚴;故此依法訴求。

  此致

  XX省高階人民法院

  申請人: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