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聲音> 自己的聲音作文3篇

自己的聲音作文

自己的聲音作文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己的聲音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自己的聲音作文 篇1

  在我們的星球上,每個人、每株草、每個生命、每個非生命,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性。當我們迷茫困惑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一定會發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他,西行萬里,來到身毒國的那爛陀寺,拜戒賢法師,學成真經,不受阻攔,決意回國。他,為我們留下《大唐西域記》,以便後人瞭解西域。

  他,在西行跑上翻山越嶺,過沙漠腹地,爬雪山高原,來到邊疆哈密,面對官府的追兵,他一意向前;在通天河邊,他面對自己徒弟的白刃相向,他不驚慌,平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確認向西的志向,以理服人,說服自己的徒弟,改邪歸正;他,面對缺水不的嚴酷考驗,憑著自己一定要去印度的頑強意志,憑藉自己的冷靜、理智,見到了佛光,確認了方向。他,面對殘暴的強盜的威脅,他不屈服;他,面對榮華富貴,他不貪戀。正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到達那爛陀寺,他苦讀經書,四處遊學,儘管戒日王給了他許多,但他也始終決意回到自己的祖國,造福祖國人民。回到大唐,他見到皇帝,將畢生之學盡皆寫入《大唐西域記》一書,並主持翻譯工作,直至衰老病死。

  他,是一個有堅定信念的人,一個愛國的人,一個在西行路上能夠時刻冷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價值的人。就是玄奘法師。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路上,也難免有荊棘坎坷,但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一定會找到成功的鑰匙,發現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讓我們學會傾聽,善於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樣才能找尋到自身的生命的價值。

自己的聲音作文 篇2

  或許你的容貌並非沉魚落雁,但你同樣可以對著滿天星斗微笑;或許你的畫筆並不嫻熟,但你同樣可以為向日葵的燦爛揮墨;或許你的嗓音並不清新婉轉,但你同樣可以為朝暾夕暉歌唱。

  生命賦予我們意志,於是我們可以走自己的路,發出自己的聲音。

  何妨效仿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儘管他滿懷報國之志,但那樣一個充斥著明槍暗箭的官場,豈能容得下這樣一個心無城府的才子?小小的翰林院豈能容得下偉大的詩仙?於是我穿過時間的隧道,目送他大步走開的背影,看到他“一夜飛渡鏡湖月”,來到謝公宿處……

  真正屬於他的是山,是水,是抖摟不完的才情與詩意。倘若他不是選擇這樣的人生,不是走自己鍾情的線路,不是敢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中國史中不過是多了個碌碌無為、庸庸平平的官吏,如此大好河山更待與何人共嘆共唱共吟?

  光彩人生如李白,歷史記住了他,記住了他的瀟灑狂放,記住了他的獨特別樣,因為他有自己的歌唱,有著自己的聲音。

  十九世紀荷蘭畫家霍貝瑪牽著他的牛羊在荷蘭牧場中開創了寫實主義的先河。然而,他不但沒有受到推崇,相反,他受到了幾乎所有畫家的攻擊。他默默無聲,走進自己的黑暗的小屋,緊緊牽著他的一群牛羊,在沉默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堅持,在堅持中挺進。

  有生之年,霍貝瑪是一個異數,沒有榮譽,沒有鮮花,沒有地毯,他一直處於傳統畫風的視線之外,處於默默無聞的小畫匠的影子下,處於艱難困苦的窘迫之境,但是他是他自己,他沒有重複別人的色彩與線條,他沒有重複別人的風格,他沒有亦步亦趨順應時代的風尚。

  幸運人生如霍貝瑪,時代記住了他,記住了他牽的那一群牛羊,記住了他的獨特題材與色彩,因為他有自己的歌唱。

  不要附和世俗的聲音,聲音是自己的,應該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別人的心境。史鐵生的寫作只為了生命而存在,寫作與生命聯絡在一起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為殘疾,他除了面對生存的最根本的真實,成就高傲而卓越的靈魂外,別無出路。所以,他的作品是真正的對心靈的搜尋與詰問,他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思索著給出答案。每一個問題,都讓我們對習以為常的生活頓生惶惑,每一個問題,都讓我們聽到靈魂深處的思考。

  如果給陶淵明一個機會,他一定依然選擇“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他一定還願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果給布魯諾第二次選擇,他只會在火刑之前向更多的人宣傳日心說;如果給畢加索重新走一次人生,他的畫還會是那樣扭曲,展現一個異化的世界。

  仰望遠古那個執著奔向太陽的脊樑,為著自己的歌喉,為著自己的風采,他一路歌唱。揮手處,手杖成為一片鄧林。

自己的聲音作文 篇3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小麻雀站在枝上唱歌,他見到小狗“汪汪”叫,鸚鵡說話都特別得羨慕,於是小麻雀天天刻苦的開始練習小狗和鸚鵡的聲音。

  一天小麻雀的爸爸媽媽呆在家裡聊天,突然門外傳來了汪汪地叫聲。這可把麻雀爸媽嚇壞了:“狗什麼時候進化成會爬樹的?”爸爸走到門邊,透過貓兒眼發現並沒有狗,而是一隻小麻雀,他們緊張的神經一下子舒展了,他們叫小麻雀進來,然後問哪來的狗叫聲?“是我”!小麻雀汪汪地叫了兩聲。

  “呀!你怎麼會……?”

  “我自學的!”

  “別學了!別學了!這會鬧出大事的!”

  “不行!不行!我才不要!”小麻雀氣呼呼地走了,她又飛到了樹上,汪汪地叫了起來。

  一天、兩天、三天……不知過了多少天?小麻雀還是堅持地在那裡叫。有一天,一隻大狗走了過來,小麻雀又汪汪地叫了起來,因為小麻雀不懂這狗叫聲的意思,被狗大哥給誤解了,以為是在罵他,氣的他向小麻雀撲來。小麻雀嚇得飛了起來,一路被狗大哥追趕,最後小麻雀越飛越累,終於倒在草叢中,狗大哥追上來正準備把他拎回家。誰知正好麻雀爸爸媽媽碰見俯衝下來,狠狠地直啄大狗,狗大哥只好放下小麻雀逃跑了。

  第二天,小麻雀醒來,看見父母感到很慚愧。

  爸爸先發話:“小小啊!我們的聲音很好聽嘛!你為什麼不喜歡?”

  “因為別人的聲音更美!”小麻雀說。

  “那你為什麼不欣賞它,瞭解它,懂得它呢?”

  “對呀!我從來都沒有這樣做過!”

  於是以後,每一天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她覺得越來越喜歡自己的聲音了。

  爸爸說得對,一個人要珍惜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只有欣賞它,瞭解它,懂得它,才會覺得這個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