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生命> 讀生命中最好的語文課的作文

讀生命中最好的語文課的作文

讀生命中最好的語文課的作文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讀課文、知背景、明內容、品語言、悟情感”的基本模式,以為語文課也無非如此,只要把這些環節都走一遍,就達到了這一課的教學目的。幹老師的《生命中最好的語文課》讓我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以朗讀促閱讀

  我們在課堂上也經常要生先把課文讀幾遍,一遍一個要求,比如,第一遍要梳理文中的生字詞,第二遍要做到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三遍要求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之後也多次進行朗讀,可謂是課堂上讀聲不斷。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的目標真正達到了嗎?或者說是否走向了一個深度?我們好多情況下總是為讀而讀,把一個外在的感情整體外貼進文字,而不是依據語言文字細微的差異,及對這種細微差異的理解,用聲音把它演繹出來,也就是說並不能真正的進行理解性朗讀。

  幹老師十分注重理解性朗讀,如《小露珠》一文第六段內容,幹老師先讓學生思考:誰光彩熠熠?誰生機勃勃?誰格外精神?之後又引導學生透過分析三句話“寫的是什麼”來學習朗讀這段話,緊跟著追問下去:怎麼樣讀出味道?怎麼樣讀出畫面?接著根據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指導,但不是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悟。

  以寫作促理解

  文段中運用了三個比喻句,幹老師循序漸進,先讓學生自己體悟比喻句的前提是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然後讓學生進行三個比喻句的'仿寫:早哇, 的小青蛙;早哇, 的小蟋蟀;早哇, 的小蝴蝶。學生在仿寫是答案可謂五花八門,幹老師又適時引導,比喻句不但要注意“準確”,還要注意“貼切”。學生在簡單的仿寫中已經對比喻句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也對文字中的比喻句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在閱讀文字時,幹老師總能讓學生讀得投入,悟得深刻。孩子們在散文的時空中經過與穿越,感悟“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都是應追求永恆來實現其生命意義的”,懂得“真正愛鳥,就要讓它迴歸大自然”,明確“人,不能丟失想象力”……在這樣的深度閱讀中,學生的思維得以啟用,情感得以激發,素養得以提升。語文一定要進行深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