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生活> 難忘的高中生活心情故事

難忘的高中生活心情故事

難忘的高中生活心情故事

  我的高中生活已經過去幾十年了,現在進入了老年,常常回憶起當年的一些往事。現在寫下來,留下一些資料,也是對自己心靈的慰藉。

  我是1956年夏天考取丹陽縣中高中的,分在高一(乙)。班主任白方老師,教我們語文,當時他30多歲,武進人,個頭不高,說話乾脆,精明能幹。高一時,我喜歡上了詩,寫過幾首小詩,帶著怯怯的'心情請白老師批閱。他略作批改,在班上表揚了我。老師的器重與表揚,使我在文學的道路上蹣跚前進,我成了班級黑板報以及校刊的積極投稿人。高中三年打下了我初步的文學基礎,並養成了終身與詩歌相伴的習慣。

  1958年1月,寒假即將來臨,有同學建議:寒假一放假就到丹陽東門外的邁村去勞動一個星期。這個倡議很快得到了響應。我們下鄉一共六人,五男一女。男生住在一戶農民的樓板上,打地鋪,地鋪下面墊了稻草,晚上點煤油燈。白天留兩人輪流做飯,其餘的人參加勞動。乾的農活主要是挑塘泥積肥,另外種樹。農活不重,但對我們這些城裡長大的孩子來說,已經是艱苦的鍛鍊了。擔子壓在肩上,紅了,腫了,痛了,個個都咬緊牙堅持。種樹也不簡單,寒風凌厲,挖坑時感到冷風直往懷裡鑽。印象最深的是赤腳穿草鞋,走到丹陽城裡去買菜。剛穿時覺得腳冷,草鞋礙腳,但走了一段路以後,腳暖和了,就覺得草鞋真管用——走在雪地裡不滑,而且比較跟腳。

  1958年6月,我們班下鄉支農。當時我讀高二下學期。農村出來的同學,熟練地使用鐮刀,麥子割得又快又好。可我們這些“城裡娃”連鐮刀都不會拿,更不要說割麥子了。有人割破了自己的腿,有人手上磨起了泡,但大家肯學習能吃苦,大多數人學會使用鐮刀。沒有幾天,就把幾十畝麥子割完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同學害怕使用鐮刀,就跪在地上用手拔麥子,這在同學中成了笑談。

  高中時,我們還進行了勤工儉學的活動。高一,在教室後面的空地上開闢了幾塊菜地,種了青菜、蘿蔔等。按小組輪流澆水,從學校後面的大運河裡挑水來澆,施肥就用公共廁所裡的糞水。大多數同學比較認真,蔬菜長得很好,賣給食堂改善伙食,增加了一點班費收入。

  高三下學期我們才真正進入了緊張的複習迎考階段。我買了很多複習資料,死記硬背。當時心理壓力很大,營養又差,大姐離婚帶了幾個孩子回到孃家,住在我房間外面的走道里,這對我的複習迎考都有些影響。帶著緊張、不安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我迎來了高考。我在高二時,看了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對哲學產生了興趣,因此,在填報志願時,我的第一志願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現在想想,確實有點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