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點亮生活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用書點亮生活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用書點亮生活作文1
鄭成功曾說:“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是的,我也深有此感,十四年來,書已成為我旅途中最好的伴者,陪我度過這熠熠年華。
幼時孤僻,父母又工作在外,自卑與寂寞像層層細絲將我包裹起來,讓我像個格格不入的繭,沒什麼朋友,卻只有書。那時的簡寫本《小婦人》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堅強,什麼是執著與爭取,使我漸漸開朗起來,從而打開了我的世界。後來又讀維克多的《悲慘世界》,女人若汀使我深感同情憐惜,也知道了一個母親的艱辛與不易。當為女兒剪去一頭如瀑金髮的若汀被敲掉了門齒之時,我不禁為這母愛所動容。
隨著時間推移,我也讀了越來越多的書,偶感生活枯燥之時便拿起一本書來讀,世界也就似乎隨之而亮起來。有段時間心情陰霾,便讀了一些謝婉瑩的詩,那些絕不同於席慕蓉的悲慼與安妮寶貝的陰鬱的文字,清新而純摯,仿若拂面而來的一股微風,撫平了我心中的傷痛。
十二年華時曾嚮往愛情,讀了許多可悲可泣的著作,曾為愛斯梅拉達的慘死不值,也曾為羅密歐與朱麗葉哭泣;曾為《失樂園》中愛到極致卻雙雙赴死的主人公疑惑,也曾為“楊宗回馬楊妃死”的玉環不甘。直到後來讀的納蘭詞,容若與盧氏賭書看花,最終她欣然而去,他立於殘陽之下,為她寫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千古名句。直到那時我才恍然,原來一場愛情也可以這樣,平淡,卻也頗得茶香,淺淺嫋嫋,相守不疑。
但當然也要等到一個適當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感情。想到這裡,我豁然開朗,心中彷彿射進一股金色光束,“騰”得溫暖明亮起來。
現在初三的學習生活日漸緊張,但我仍會擠出讀書的時間,每當受到打擊,便用《飄》中斯佳麗那句著名的“明天就是另一天了”來鼓勵自己;每當怯弱,就讀讀《簡·愛》;每當懷舊思念,便拿出那部《東京塔》。每當我的目光遇見文字,心與世界便變得不再一樣,如雪後新陽,初光熠熠。
書,點亮了我的世界,點亮了我的生活。
用書點亮生活作文2
若說風令人清爽,雨令人銷魂,月令人纏綿,書則寧靜而淡雅,用淡淡的書香撩開我心中層層的戀意,點亮那枯燥單調的生活。
在“淺草才能沒馬蹄”的三月裡,我們初次相識,你讓我看到生活中的樂趣。
記得爸爸給我講得第一個故事就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剛開始我還聽得津津有味,聽了幾遍後就發現了玄機,我要求爸爸再講講其他的故事,爸爸不說話,走到書櫃旁說:“看書吧,書裡有看不完的故事。”從此以後,我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份讀書的樂趣。我總愛一個人坐在地板上,陽光斜斜地照射到書面上,當看到巫婆用詭計陷害公主時,我會氣得直跺腳;當看到白雪公主和王子過上幸福生活時,我會吱吱的笑出聲來。就這樣在書的映照下,我走過充滿陽光的童年。
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六月裡,我們再次相會,你讓我的生活中充滿夢的幻想。
花季是個多夢的年齡。在夢中,我和李白、杜甫暢談唐詩;我與李清照、蘇東坡共寫宋詞;我和林黛玉一同葬花;我與孫悟空一同去西天取經……我常想,那個在柔波照映的康橋上,是否還有一位詩人在輕輕的吟著:“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地走。”那個荒無人煙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是否還有一位女人在竭力地描繪她的“夢中小屋”……就這樣,在書的陪伴下,我走過充滿幻想的夢的花季。
在“晴空一鶴排雲上”的九月裡,我們廝守在一起,你讓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成熟。
上了中學後,你更成為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在一段段飽含心酸的文字,我讀出了張愛玲的痛苦;在一幅幅詩意的畫面中,我讀出了池莉的清新;那些衰敗地壇中的新綠,不僅激起了史鐵生對生的渴望,也喚起我對未來的無限希望;還有那個為了事業不懈追求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更教會了我如何奮鬥,讓我不再是一個對著霞光幻想的人……就這樣,在書的指引下,我正朝著未來不懈的奔跑著。
書,讓我的童年充滿樂趣,讓我的花季充滿夢想,讓我的青春多一份成熟,書,你點亮了我的生活,讓我的`生活陽光普照。
用書點亮生活作文3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的確是這樣,假如生活中沒有書籍,就沒有教室中的書聲朗朗,就沒有新世紀年輕人的熱情奔放,也沒有我們對知識的渴望。所以說,書籍點亮生活。
我的童年沉浸在書的海洋。一個個變幻莫測的故事,一個個形象生動的人物使我陶醉。我時常有過這樣的幻想,我幻想著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我一起出海;幻想著我與魯濱遜一起大鬧天宮。童年因書香而快樂,童年因書香而精彩,我童年的生活被書籍點亮。
長大一些自然也離不開書。一次,我考試落第。我孤獨地站在窗前,眺望著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我突然聯想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於是我重新振作,努力向前。每當我與朋友惜別內心悲傷時,我就會聯想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每當我放棄的時候,書給我指引了方向。讀了《項鍊》《羊脂球》等海外名著後,我不禁對當時的社會痛恨之極,同時明白了正義與邪惡,好與壞,醜與善。正是因為有了書籍,我才明白了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應該思索未來,學會堅強不屈,像保爾一樣為國家獻身,勇於承擔歷史任務,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太陽。
我站在幽暗古老的街道上,手裡拿著一把生鏽的鑰匙,毫不疲倦地敲擊著堅硬的牆壁,欲開啟通往知識的大門。是書籍讓我穿到牆那邊,遨遊知識的大海,那飄飛的一絲絲書香,那是我的心靈在飛。
我的生活被書點亮,書讓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給予了我快樂,給予了安慰,給予了我向前的動力。在寧靜的月光下,我拿著一本書,無聲無息地讀著,思索著書中的內容,思索著人生,思索著未來,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伴著書香,我走向希望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