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趣事> 精選秋天的趣事作文三篇

秋天的趣事作文

精選秋天的趣事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趣事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秋天的趣事作文 篇1

  一個秋天的傍晚,我和鄰居佳佳在院子裡玩。夕陽照在東鄰朱大爺家的柿子樹上,陽光給那些又圓又大的柿子塗上了一層金色。黃橙橙,光閃閃,惹得人直淌口水。佳佳望著柿子說:“柿子已經熟了,可以吃了。”我說:“不行,成熟的柿子是紅色的。”我們倆就爭論起來。佳佳說:“你不信,我們就打賭。誰輸了,就刮三下鼻子。”我答應了,和佳佳勾了手指,決定去摘一個下來嚐嚐看。

  我們拿了竹竿來到朱大爺家的柿子樹下,看看他家的門關著。我說:“朱大爺不在家,偷摘不大好。”佳佳說:“我們只摘一個,是用來比輸贏的,就是朱大爺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的。”於是,我們倆就舉起竹竿敲柿子,可是,我們人矮,竹竿短,柿子長得高,夠不著,我回家搬了個方凳來,人站在方凳上,可還是夠不著。佳佳說:“我爬上去摘。”只見他兩臂抱住樹幹,兩腳一蹬一蹬的,很快就爬上了樹枝,他伸手去摘,還是夠不著,我把竹竿遞給他,他舉起竹竿,往柿子結得最多的枝頭捅去,只聽得咕的一聲,柿子沒有捅準,卻捅著了馬蜂窩。頓時飛出大群馬蜂,直向佳佳和我頭上撲來,佳佳被蟹得哇哇直叫,連滾帶爬從樹上下來。我在樹底下,跑得快,沒被馬蜂蜇住。我們躲了一會兒,看到馬蜂漸漸飛走了,才回去把竹竿、方凳拿走,再也不敢上樹去摘柿子了。

  於是,我和佳佳硬著頭皮到朱大爺家。這時,朱大爺已經回家了,正在餵豬食。我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並且承認了錯誤。朱大爺樂呵呵地說:“傻孩子,你們要品嚐柿子,可以到我家裡來,何必上樹去摘呢?”他一邊說,一邊開啟用塑膠薄膜封住的壇口。一股難聞的氨水氣味直往鼻子、眼睛裡鑽。大爺倒了一碗,急忙用藥水棉絮蘸了往佳佳璽傷處抹。過了一會兒,佳佳說疼得好一點了,朱大爺又搬出另一個罈子,從壇裡掏出四隻又紅又大的柿子,遞給我們說:“柿子剛從樹上摘下來就吃要澀口。你們不懂,可以多問問大人,以後可不能湊熱鬧。”我們接過柿子,謝了大爺。

  走出朱大爺家,柿子樹梢的夕陽光已經沒有了。樹上的柿子現出了它青裡帶黃的本色。我對佳佳說:“你看怎麼樣?我說樹上的柿子還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佳佳難為情地點了點頭,服輸了。我看了看他那紅腫的眼皮說:“這次打賭,你輸了。不過,我不要刮你的鼻子,因為你已經受到了馬蜂的懲罰。”佳佳撲哧一聲笑了,我也禁不住笑了。

秋天的趣事作文 篇2

  星期六,我和幾個小夥伴還有哥哥相約去永寧公園放風箏。剛走進大門,迎面撲來一陣清香,原來是丹桂花開得正歡呢!它們一簇簇、一叢叢的藏在茂密的枝葉中,猶如一片片碎金子灑在綠葉叢中,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

  廣場上已經有很多人在放風箏了,我們找啊找啊,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找到一塊空地。開始放風箏了,我用手託著蝙蝠風箏,哥哥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鬆,風箏就騰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哥哥飛快地跑起來。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其它幾個小夥伴的風箏也陸續飛上了湛藍的天空。我的蝙蝠風箏在空中做著高難度的動作,一會兒翻飛,一會兒飛上藍天,一會兒又直衝地面,真像一隻活生生的蝙蝠。我為哥哥放風箏的高超技術而鼓掌。

  突然,石磊“啊”地叫了起來,我和哥哥朝那個方向看去,原來是石磊的老鼠風箏落到了巨大的`岩石上,真像一幅“老鼠愛大米”的圖畫呀!惹得我們捧腹大笑。笑完之後,我們都在為風箏下不來的問題而著急。這時,吹來一陣風,風箏又獲得了自由,落到了地面上。我們歡聲一片,對吹來的風表示感謝。大概又玩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父母來接我們回家了,我們依依不捨地互相道別。

  在回家的路上,天彷彿格外的藍,陽光彷彿更加燦爛,我忘不了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讓我意猶未盡!

秋天的趣事作文 篇3

  金秋時節,秋風涼爽,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人民廣場放風箏。

  一到人民廣場,我就看見許許多多的人。有的跳廣場舞,有的在踢毽子,還有的在放風箏。啊!這裡有好多風箏啊!有美麗的“花蝴蝶風箏”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有可愛的“小鳥風箏”像是在雲中捉迷藏,還有展翅欲飛的“老鷹風箏”,它一下左邊,一下子右邊,又一下子不見了,像是去抓小雞了。

  看著這些風箏,我也想放了。我拿著線,爸爸拿著風箏,我說聲“放”。風箏就飛了起來,可飛起來才幾秒就落了下來。後來,爸爸告訴我要在風大的時候放。我聽了爸爸的話,對著天空大叫:“快來一陣陣秋風吧!”果真,過了一會兒,颳了一陣秋風,風箏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在空中自由地飛了起來,越飛越高。“風箏終於飛起來了!”我高興地蹦了起來。

  在美麗的秋天裡,放風箏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不放棄,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