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山西> 感動山西十大人物之一:馬懷蘭

感動山西十大人物之一:馬懷蘭

感動山西十大人物之一:馬懷蘭

  馬懷蘭,女,群眾,晉中市昔陽縣三都鄉井溝村村委會主任,與丈夫周銀柱均為癌症患者。

  出任村委會主任

  2005年6月,井溝村舉行村委會換屆選舉,鄉親們強烈要求他們夫妻倆有一人出任村委會主任。周銀柱和馬懷蘭本來身患重病,連打理自己的公司都有些力不從心,但是,想到鄉親們的那份信任,夫妻倆還是決定由在公司當總經理的馬懷蘭留下來為大家做點事。後馬懷蘭以全票當選為井溝村村委會主任。

  馬主任上任伊始,首先制定了幹部勤廉制度、村規民約和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在解放思想和改變村容村貌上尋找發展突破口。

  馬懷蘭多次組織村民到大寨取經學習,多次把大寨人請到井溝村傳經送寶,指導工作。全國人大常委、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為了弘揚大寨精神,主動提出兩村結為對子,富村帶窮村,共同奔小康,並親筆題名井溝為“大寨二村”,兼任井溝黨支部書記。周銀柱也利用企業人才與資金實力出資300萬元組建“企農合作社”,並任董事長,企業帶農村。從此“一個名人,兩個病人,三個人大代表”擔當起了井溝的主要領導角色。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寨精神建設井溝,探索出了一條“企官帶村官,富村帶窮村,企業帶農村”的“三帶”模式。

  修建致富路

  2004年國家補助村村修水泥路,為了讓井溝早日脫貧,夫妻倆當即決定捐助10萬元,幫助鄉親們先修通通村公路。工程開工了,夫妻倆不顧術後身體虛弱,帶著藥瓶忙前忙後奔波在工地上,無論是路基碾壓還是路面鋪裝的現場,處處都有他倆忙碌的身影。經過三個月的艱辛,3.5公里的通村公路終於建成。3.5公里長的大路修好後,兩人又出錢修了8公里長的村內街道。

  搬磚修水窖

  村裡修水窖和庫房需要磚瓦,馬懷蘭帶領村裡的青壯年天不亮就趕到幾十裡外的縣城,從拆遷工地上撿磚瓦。時值三伏烈日炎炎,地表溫度超過了36度,連壯小夥都有幾分吃不消。大家勸馬懷蘭,你身體不好,不要乾了,趕緊歇一歇。而馬懷蘭卻笑著說,沒關係,咱又不是紙糊的,這點苦算不了啥。就這樣,她和大家一樣,餓了啃幾口乾糧,渴了喝幾口涼水,一直從早幹到晚。一連幾天下來,馬懷蘭臉曬黑了,皮起泡了,人累瘦了,同時還引發了手術刀口的疼痛,但是,她一聲不吭,晚上回家打吊針,白天還是堅持著上工地。幾天時間,她和大夥撿了8萬塊磚3萬塊瓦,為集體省了3萬多元錢,更重要的是,用這些磚建起了村裡急需的一口2000立方米的大水窖,和10間庫房。

  脫貧致富學技術

  井溝村有380多口人,400多畝耕地,只靠一人一畝地發展生產,要脫貧致富是不現實的。為此,周銀柱和馬懷蘭出資300萬元,在昔陽縣註冊了第一家企農合作社。幾年來,周銀柱的公司先後對村裡16歲—45歲的村民進行了各種職業技術培訓,使他們分別學到了建築裝飾、電腦操作、刺繡編制、花燈製作、賓館服務、養殖種植等多種實用技術,為大夥找到了多種致富門路。同時,合作社對富餘勞動力予以支援,在村裡開發生態旅遊、鄉村民俗文化和消夏避暑、農家樂等旅遊專案。

  經典

  我覺得人受罪不怕,受苦不怕,能為家鄉父老鄉親辦點事,心裡舒坦(舒服的意思)。

  我們給了村民感動,而村民給了我們更大的感動。

  我們兩人同一年患癌症,都沒幾年活頭了,趕緊把錢花在村裡。

  咱又不是紙糊的,這點苦算不了啥。

  我們這樣做不想圖什麼回報,就是想在臨走前(指即將去世)為大夥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