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啟示>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指導

小學語文四年級: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指導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指導

  習作題目:大自然的啟示

  題目分析:寫“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活動經過或心得,人教版小語四下園地三:大自然的啟示指導。“習作”既可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又可寫活動經過或心得。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是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可感可發的。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廣開思路,選好角度,選好材料,指導學生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

  設計思考: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本案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透過“猜一猜”、“看一看”、採訪等環節,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始至終保持寫作的熱情。本次習作的教學重點是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教學難點是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成果,並把這次活動進行了習作指導。“習作”既可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又可寫活動經過或心得。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是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可感可發的。口語交際後,可讓學生趁熱打鐵寫下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關注自然,瞭解自然,熱愛自然。

  2、透過師生共同查詢有關人類與自然聯絡的資料,深入感受人類應按自然規律辦事,並從自然中受到啟示,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下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活動的過程與心得。

  4、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為學生今後的探索播下興趣的種子。

  課前準備:

  ①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②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一、前作文:未成曲調先有情

  ㈠、話題交流,真情融匯:吹面不寒楊柳風

  1、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我國古代的魯班,上山砍樹時,不小心被帶有邊齒的葉片劃傷了手,受到了啟發,發明了鋸子。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大自然有著無窮的奧秘,投向大自然的懷抱,擁抱大自然,同學們一定都有收穫吧。

  2、展示圖片資料,瞭解美麗的大自然。(有條件的可以製作媒體課件。)

  3、下面,老師給大家我講述一個關於兔子的故事——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鴕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裡沒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作文指導《人教版小語四下園地三:大自然的啟示作文指導》。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透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停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啟發?(同學們議論紛)

  師:(簡單小結)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設計意圖:透過生動的故事和直觀圖片資料的匯入新課,創設了一種情景,引導學生較快地進入了課程中間,營造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

  ㈡、成語點睛,詩句引趣:嘈嘈切切錯雜彈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大自然風、雲、雷、電、雨虹,讀一讀下面的的成語,說一說你最子喜歡哪一個。

  風流雲散 風起雲湧 風調雨順 風雨飄搖 風雲變幻

  亂雲飛渡 黑雲壓城烏雲翻滾 天高雲淡 浮雲飄悠 雲海茫茫

  雲浪滾滾 烏雲密佈 陰雲密佈 彤雲密佈 密雲不雨千姿萬態

  雷聲隆隆 電閃雷鳴 晴天霹靂悶雷低沉 一聲春雷 春雷滾滾

  金蛇狂舞 電似金箭 電如火龍 雷霆萬鈞 平地驚雷 迅雷不及掩耳

  淅淅瀝瀝 雨聲沙沙 大雨淋漓 大雨傾瀉 驟雨大作

  雨簾懸掛 雨過天晴 雨聲滴答 雨聲嘩啦 嘩啦嘩啦

  傾盆大雨 飄潑大雨 雨絲風面 雨花紛揚 大雨傾瀉

  半圓彩弧 長虹貫空 七色彩帶 彩虹飛架 空中仙橋

  2、讀一讀下面的詩句,體驗一下詩中的山水,說一說你最喜歡那一句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白居易《憶江南》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敖》

  設計意圖:引導了學生了解大自然風、雲、雷、電、雨虹的成語,可以使學生豐富自己的詞彙;引導學生誦讀描述山水的古詩,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情思。

  ㈢、激發情趣,遊戲引路:未成曲調先有情

  小遊戲:猜一猜、連一連。老師蒐集了一些圖片資料,考考大家,看這些設計是從哪裡得到的啟示,請連線。

  日光燈 蝴蝶

  雷達 蒼耳籽

  迷彩服 螢火蟲

  衣服上拉鍊 蝙蝠

  鋸子 有齒的葉子

  設計意圖:小遊戲以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啟迪學生熱愛科學,積累寫作素材。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㈠、奇思妙想,開啟心路:一語天然萬古新

  師:大自然魅力無窮,只要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樂於觀察,善於發現,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啟示。現在,“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成果彙報會正式開始。

  1、同學們在頭腦中“放放電影”,靜靜回想一下自己的發現或活動的過程與心得。

  2、“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驚喜嗎?說說你的發現、發現的過程或者你的感受,來和大家共享。展示自己蒐集的圖片、資料進行介紹。比一比,誰的發現最有吸引力,誰的資料最全面,誰的點子最新奇。

  △我國上海一家醫院裡的一個大夫,偶然發現一個病人在小便之後,很多螞蟻都來吃,深受啟發,經過研究實驗,發現他的尿是甜的,後來發明了今天能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

  △我覺得拱形橋樑特點很奇怪。上網查詢資料,才知道這是一種力學原理。

  △我覺得大自然太神奇了。當我們滿世界去尋找,原來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啟發。透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我的體會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和疑問,去尋找答案,一定會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

  3、你有什麼不明白嗎?可以向臺上的同學請教提問,發言者可以當即回答,也可講完後解答,還可以請臺下的老師、同學解答。

  4、怎樣把自己的觀察體驗大自然的結果彙報得更精彩呢?

  根據學生回答,啟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教師小結。 (1)說我最感興趣的,(2)說我觀察實驗的,(3)說出我的真實體驗,(4)說我的思考分析,(5)說我的收穫和啟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說後寫,透過回報交流來開啟行文的思路,引導學生理出自己的寫作思路,降低了習作的難度。

  ㈡、佳作引路,章法導寫:要把金針度與人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篇小學生觀察大自然的佳作,較好地寫出了大自然的啟發。請大家讀一讀,談一談自己的收穫。

  (1)展佳作一:

  蚌的血液是淡藍色的

  我和汪強、汪誠都喜歡玩小動物,也喜歡解剖動物。有一次,一位農民老伯伯把幾隻蚌用磚頭戳碎後吃,我看見從敲碎的蚌殼裡流出一種淡藍色液體,就問他:“這是什麼東西?”伯伯說:“是蚌的血。”我聽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紅的呀,蚌的血怎麼會是淡藍的呢?”

  這天下午,我們到河裡去摸蚌, 不一會兒,就摸到了許多。我們選了一隻最大的,決定做一次實驗。我們把蚌養在臉盆裡,等它張開了蚌殼,就把一根木棍插進去,使兩片蚌殼之間留有一條縫隙;然後我看到一顆輕輕跳動的淺藍色的心臟。我們就用鋒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開,看到從裡面流出一種淡藍色的液體。

  這時,我們相信了那們農民伯伯的話、蚌的血液的確是淡藍色的,這說明,動物的血並不都是紅色的。

  (2)師生共評析,找出有點供學習:

  △這篇作文寫的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很真實。

  △先寫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對蚌的血液顏色的興趣;接著寫實驗的經過和觀察到的結果;最後,找出規律性,得出結論:“蚌的血液的確是淡藍色的”,“動物的血並不都是紅色的”。條理清晰,語言簡潔,作者把這個過程寫清楚了,寫得很生動。別人看了一目瞭然。

  △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認真做實驗,細心觀察,值得我們學習。結論來自對事實的分析,科學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