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親情> 高中生描寫親情的作文

高中生描寫親情的作文

高中生描寫親情的作文

  親情

  親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親情,就像一盞燈,照亮你應走的人生;親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溫暖你的心靈。

  我的媽媽是一位平凡的婦女,但在她平凡的一生中,我看到了她不平凡的一面。

  記得小學一年級是,我與同學一起在操場上玩。突然,我的手突然一陣巨痛,我當時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老師知道了,就把我送到了醫院。

  媽媽得知這個訊息後,放下手中的家務,以"超光速"衝到醫院。

  在病床上,我十分害怕。我看到醫生正在擺弄一根針,頓時,害怕化作了無數淚水湧出眼眶。

  此時,媽媽跑進病房,拉住我的手,不停地安慰我說:"別怕,不會有事的!媽媽在你的身邊,我會永遠陪你!"我停止了哭聲,轉過頭望著媽媽的眼睛。我第一次發現,媽媽的眼睛是那麼大,那麼明亮,那麼迷人。漸漸地,我進入了夢鄉。

  我只依稀記得,我躺在一個溫暖的,結實的背上。它在輕輕地搖動著,就像一個搖籃,卻沒有把我吵醒。

  醒來是,我已經躺在家裡柔軟的床上。此時,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是誰將一小勺甘露放進我的口中,是誰用關懷的眼神化解我傷口的痛。是她---我最敬愛的媽媽。

  雖然她問了我很多問題,我卻沒有回答。我不想讓自己的說話聲打破這時的寧靜。我在想,如果時間能停留,就請讓它停留在這一刻。

  窗外,星星睜著眼睛注視著這裡,月亮將最皎潔的月光灑進這個溫馨的小屋。他們很安靜,似乎也不想打破這份寂靜。

  親情,舊像一顆蜜糖,給你甜蜜的味道;親情,就像沙漠中的一汪清泉,可以在你困難時幫助你;親情,就像一艘輪船,載著你起程遠航。

  親情,就是陰雲永遠也遮不住的一片晴空!

  論親情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臥。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由此可見,親情是一種溫暖的力量。

  親情是一泓溫暖的泉,緩緩流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莫懷戚的《散步》,田野上的漫步,一家人的春天,祖孫間的分歧,背上的整個世界。作者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一種不需要華麗豪放的文字去謳歌,不需要整篇整篇的排比去強調,不需要整飭有致的斷句去裝飾,只是用平平淡淡的語言,精美的詞句,去記敘一種緩緩流動的溫暖的親情。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的來臨讓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一切就像午後陽光般的舒適,一樣的溫暖,那是充滿著親情的氣味在空氣中流動。    親情是一輪溫暖的月,灑下思念。

  親情是杜子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憶弟思念,親情是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思念,親情是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的離別思念,親情是無名氏“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的難寐思念,親情是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情人思念,親情是呂本中“恨君不似江樓月。恨君卻似江樓月。”的漂泊思念,親情是蘇東坡“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離合思念,親情是柳卿“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的愁苦思念,親情是……親情是皎皎月光下的遊子思念的影子,悽清卻不淒涼,抬頭望月時的溫暖。

  親情是一顆溫暖的心,包納萬物。

  虞舜,黃帝的八世孫,為傳說中的聖王。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裡,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儘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這不是一顆溫暖的心在“作祟”麼?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可以包納萬物,感受人間親情。比之於象,重華沒有責怪的弟弟的“落井下石”,從早就挖好的地道逃出後,不動聲色的回了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仍舊對弟弟好,仍舊對繼母好,這種溫暖成就了一個以“孝行”著稱的帝王!

  親情是一種溫暖的力量,誠哉斯言!

  親情隱藏在我身邊

  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親情,就好比在漆黑的道路上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親情,就好比在八月十五的夜空中尋找不到溫馨的圓月。

  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親情,就好比在春天裡失去了春雨來滋潤萬物。

  嚴冬裡的溫暖

  一個冬天的深夜,夜深人靜,四周圍一片寂靜。我躺在床上溫暖的厚厚的被子蓋在我身上。朦朧中我慢慢地睜開眼睛。我發現房間裡的燈還亮著。我望著窗外被寒風吹著的樹枝心想這麼晚了“媽媽怎麼還不睡呢?”我披上大衣來到媽媽的床前關切地問:“媽媽您怎麼還不睡呢?”媽媽聽見了慢慢地抬起頭望著我說:“天氣預報說明天要下降到兩三度了,我擔心你的手凍著了,給你做一雙手套罷了。”我搖了搖頭說:“媽媽,我不冷的您勞累地工作了一天,也該早點休息了。”媽媽溫柔的手摸了摸我的小腦袋搖了搖手說:“明天你的小手凍僵了,又怎麼能把字寫好呢?作業做不好會影響成績的。你還是別管我快去睡覺!”我無可奈何地只好再次躺在溫暖的床上,可是我怎麼也睡不著。腦海裡總是浮現起媽媽又紅又腫滿布血絲的眼睛。媽媽您多好啊!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事。

  迷糊中的溫暖

  記得那是在一個深秋下午,放學的時候,天正下起大雨,我冒著大雨走回家在路上我總覺得頭重腳輕,到家就倒在床上。 傍晚媽媽下班回來,見我躺在床上,走了過來摸了摸我的頭,我想一定很燙手。媽媽看著我痛苦的神情,便望了望窗外的大雨急急忙忙地披上雨衣抱起我就向醫院走去。雨越下越大,無情的雨水不停地襲下來,媽媽怕我被雨淋著把雨衣的大半都蓋在我的身上。不知道為什麼醫院本來離我們家很近,但現在卻好像很遠似的。媽媽被雨水淋著了,但她給我辦住院手續。醫生給我打了針,服過了我藥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我醒來了看見媽媽扒在我的身旁睡著了,我默默地想到小時候爸爸教我的一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逢,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心靈感觸

  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女了,但每次看到珍藏著的小手套心中總要浮現出當時感人的畫面。然而,我要怎樣報答母親呢?我和母親之間的親情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將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