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親情> 關於親情的議論文

親情的議論文

關於親情的議論文

  【例一、議論文:協議下的親情】

  很多人眼中的親情便是孝。古有黃香在天寒地凍是為父溫席,有花木蘭替父從軍,有王祥為繼母臥冰求鯉。什麼是孝,這就是孝。也有很多人眼中的親情是父母對兒女的愛。有感動中國人物陳玉蓉為救自己患奇怪肝病的兒子,不惜長跑萬米,有錢學深的母親,為培養兒子,從小的時候便花去大把青春。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文明的建設,我們的親情應該不能止於一味的愚孝與溺愛。

  據報載,一位父親與兒子簽訂了一紙“父子協議”,主要內容是:兒子全部自籌高等教育經費,自己解決謀業、創業、結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決養老費,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種事宜。有人說這違背了中國傳統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父母的傳統道德。毫無疑問,這是幾千年傳下來的美德。敢問,這個時代是否在進步?社會是否在發展?這種親情關係能一成不變嗎?能適應這個時代嗎?

  這個協議與其說是“父子協議”,到不如說是經濟協議。這個經濟協議是符合這個社會發展的,但是經濟上的協議並不意味著親情的協議與愛的泯滅。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是親情而不是經濟。兒女始終是父母的心血,無論你是不是滿18歲或是成年,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一生的,他們無怨無悔。

  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陳玉蓉,55歲的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然而為了割肝拯救患有先天性肝臟功能不全疾病的兒子,她從2009年2月18日開始,風雨無阻,每天暴走10公里。7個月下來,陳玉蓉的體重由66公斤減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醫生連稱“簡直是個奇蹟”。2009年11月3日,陳玉蓉接受了肝臟割離手術,隨後兒子葉海斌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暴走媽媽”無怨無悔。他所希望的是兒子能健康快樂的活下去而不是要求兒子能為自己做多少事。因為愛,不是金錢能所衡量的。親情就這麼簡單而又複雜。

  “誰眼寸草心,抱得三春輝”一個兒子用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是大孝。山東棗莊的田世國的70多歲的母親,一個普通的人家母親,可是卻得樂不普通的病,而這個病——尿毒症,對她以及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田世國母親的了尿毒症後,住在醫院,每個星期都要做腎透析,非常痛苦。她的手臂上扎滿了針孔。不僅如此,連水都不能喝,饞了,拿黃瓜片在嘴邊含一含,渴了,拿礦泉水瓶蓋舔一舔。看著母親如此,田世國寧願得尿毒症的是自己,而不是飽經風霜的母親啊!當田世國聽說可以換腎時變當機立斷,自己的可以換。可是這卻被母親無意知道,母親說,這樣她便不活。可是田世國為了母親,要換自己的腎,撒下了謊,說是醫院有腎源。就這樣,醫院的所有人都被感動了,一起為田世國維護著這個美麗的謊言。最愛不過如此。

  想想現在,多少人多麼幸福。千千萬萬的父母們不是不知道,撫養孩子的義務只需要到18歲,但是他們無怨無悔地為了孩子付出一生——是因為愛,而不是協議。所以,作為孩子,我們要做的是感恩,真的去愛父母——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最多、最好的不是那些錢,而是他們的愛。

  是的,相比之下。如今的年親人需要的是獨立,而不是永遠在父母的翅膀下。需要的是更高,更遠的飛翔。父母亦是,還能飛得時候,就飛的高些,遠些,而不是守著長大的兒女愈飛愈慢。因為他們也有兒女要呵護些時段。也不用擔心,因為當父母累了,兒女一定會陪在身邊直到永遠。

  協議,更多的是親情。

  【例二、議論文:親情的力量】

  親情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親情的力量是什麼?是老麻雀拼死抵抗大黃狗以保護自己的幼兒;是兩位老人永遠不承認兒子已死的事實;是使窮兇極惡的歹徒放走人質而自首的勇氣。

親情=無私

  一天,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梧桐樹,一隻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裡掉下來的。

  獵狗慢慢地走進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批撲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準備一場搏鬥。在它看來,獵狗是個龐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毫不猶豫地飛下來。

  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麼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然後急忙跑開了。

  這是一種什麼力量呢?是親情,是無私的親情!

親情=永恆

  一個寧靜的冬夜,白色的小精靈們陸續從天上飄下,房外很靜,房內傳來兩位老人的對話:

  “唉,就要高考了,不知兒子複習的怎麼樣了,但願他能如願的考上他自己滿意的大學。”老婦人說。

  “老婆子,別太著急,相信我們的兒子,他是最棒的。”

  “老頭兒,你看天氣這樣冷,我去給兒子倒杯熱茶吧!”

  “也行”老頭兒說。

  過了一會兒,老婦人說:“你看我們的兒子,多懂事啊,我昨天給他倒的茶他還沒喝,這孩子。”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冬夜的寧靜。從門外闖入了一個持刀的強盜。他說:“兩位老人,我不會傷害你們的,只想找點錢花花。”

  兩位老人沒有理睬,仍然安詳的坐在哪兒。

  強盜在樓下翻遍了每一個角落,準備上樓,可是遇到了兩位老人的拼死抵抗。最後,兩位老人死在強盜的刀下。可是樓上卻什麼也沒有。

  那麼,兩位老人為什麼要拼死阻止強盜上樓呢?原來,他們一直認為他們的兒子在樓上學習,生怕強盜傷害了他們的兒子,而他們的兒子早在數年前的一個冬天死了。可他們卻卻永遠不肯承認這個事實。是什麼力量使他們不肯承認兒子已死的事實?是親情,是永恆的親情!

親情=博大

  一位歹徒,在走投無路時去搶劫銀行,結果被警方發現,便挾持了一名女營業員,準備逃跑,然後殺死人質。

  歹徒和人質被警方包圍著,長達一個小時,這個十八歲的女營業員知道自己今天凶多吉少,便想完成自己的最後心願,給她哥哥大個電話。她撥通了電話,笑著對她哥哥說了一句話後,歹徒說:“我也有像你一樣的妹妹,我很愛她,不希望她受到任何傷害,我想你哥哥的想法也和我一樣吧!所以,為了每個哥哥對妹妹的這芬感情能永遠存在,你走吧!”女孩抬頭看了看那個歹徒,她看見了一滴眼淚,一滴充滿人性的眼淚。她絕沒有想到是她的一句:“哥,天涼了,你多穿件衣服”喚醒了歹徒心中的善良。

  這一句話中的親情的力量喚醒了沉睡的善良,這種親情,是博大的。

  親情是無私的,是永恆的,是博大的,親情的力量更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