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1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媽媽和爸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裡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爸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爸爸的手裡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爸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瞭望爸爸。

  “爸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著鞭炮來的啊?”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說:“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爸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爸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說:“那是因為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裡,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這裡,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2

  今天,媽媽帶著我出來踏青,目的地就是烏龍山公園。

  走進公園,才發現公園在整修,但是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公園的景色。走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迎面吹來的風中,摻雜著小小地,密密地雨點。小雨點打在臉上,一點也不覺得疼,反倒還有那麼一點癢酥酥的,真是舒服極了。我一邊沿著鵝卵石小路前進,一邊享受著春天獨有的清新空氣。“咦?那是什麼?”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只見綠油油的樹葉下面還隱藏著什麼。走近一看,一個個橢圓形的小果實裹著灰色的外衣,還長著淡淡的絨毛,有的果實還泛著淡淡的青色,就像是小孩子羞紅的臉蛋,粉嘟嘟的,可愛極了。望著這眼熟的果實,我恍然大悟,不禁一口叫出'小桃子’我並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能碰到小桃子,真是太驚喜了,看來春天早已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順這小路走下去,我來到了亭子裡,亭子坐落在湖畔,湖中的水,應為風吹過,漾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出了亭子,我來到了櫻花林裡,一陣微風吹過,星星點點的櫻花花瓣像飛雪一般飄落下來。有的落在我的頭頂上,有的落在了我的肩上,還有的正安安靜靜地落在我的手心裡呢!這粉色的櫻花花瓣像蝴蝶一樣飛舞在公園裡,草地上,樹上,路上,都有它們舞蹈的身影。當然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紅的是那樣的鮮豔,彷彿是天空中最豔麗的那一抹晚霞。白的是那樣聖潔,彷彿又會到了冬日裡白雪紛飛的景象。真的很令人陶醉啊!我慢步在櫻花林裡,不禁讚歎起春天奇妙的色彩'紅似火,白如雪,粉似霞,哪一個畫家可以調出這麼充滿活力的顏色呢?春天真美!

  時間逝如流水,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櫻花,湖亭,還有可愛的小桃子。真希望下一次的踏青還能發現春天別樣的美。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3

  天空下著綿綿小雨,我們還是踏著一條幽靜的小路去拜太公太婆。

  來到山腳下,雨兒早已溼潤了泥土,風中帶著山上草兒`花兒的氣息一下子瀰漫了整座山。我走在前面,父親母親、姥爺姥姥拿著一些用品一起上山了。山路十分難走,鋪滿了落葉和一些已枯萎的植物,旁邊的雜草也有我一半高了。我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絆倒了。這讓我見識到爬山這麼難。

  終於到了目的地,我已累得氣喘吁吁。“安琪,把這裡的落葉掃乾淨。”母親說道。這麼髒,讓我掃。唉,沒辦法,誰叫我要急著來。只能拿起掃帚掃了。雨仍然下著,一滴滴打在我的臉上,冰冰的、涼涼的。不時刮來一陣風,落葉開始調皮起來,在空中跳起舞來。我好不容易掃成一堆的落葉又鋪成了一條毯。“討厭的風,我恨你。”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放下掃帚坐在一邊發呆,還嘟囔著“我不幹了”。母親看見我這樣笑的合不攏嘴,沒有辦法,只好自己來掃。

  一切終於準備就緒,開始拜太公、太婆了。我站在墳前,學著老一輩人的樣子“雙手合併,並說‘太公、太婆,今天做清明,有客人自己帶來,吃後鈔票自己拿去’。然後再拜幾拜。”

  燒紙錢了,姥姥總是把紙錢分成三份,再點燃紙錢燒給太公、太婆。

  放鞭炮了,我總是躲得遠遠的,怕打到我自己。可母親卻說:“不要怕,沒事的。”我還是不相信,自己顧自己的。

  掃墓結束了,我們匆匆下了山——因為雨越下越大了。

  清明節,一個悲哀的日子——連老天也流淚了。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4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面對著鮮紅的國旗緬懷革命先輩們。在我們眼前的紅旗凝聚著民族之魂,振奮著我們的精神。

  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族、國家為著這面旗幟受過多少屈辱,蒙受多少災難。在弱國無外交、弱肉強食之下,大清國無奈中扯出皇帝的龍袍掛上旗杆,被西方列強談做笑柄。十七星的武昌起義旗,宣告一個歷史的結束,開闢出新的天地。但是群雄逐鹿,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誰的旗幟能讓國人揚眉吐氣。倒是星條旗、米字旗、膏藥旗以及形形色色的虎狼之旗霸佔我們的土地,玷汙著祖國的天空,奴役著苦難的人民。老舍先生筆下,淪陷區的學生,被身後的刺刀逼著,舉起敵人的旗幟,去慶祝敵人的勝利,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悲慘情景!

  戰爭年代,紅紅的旗幟召喚著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十五歲的劉胡蘭面對紅旗舉手宣誓,她無怨無悔;江姐和戰友們含著眼淚繡出五星紅旗,她們赤膽忠心;千千萬萬英烈舉著紅旗、冒著槍林彈雨、撲向死亡,身後只是覆蓋著一面樸素的紅旗。今天,祖國蔚藍的天空中到處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國際賽場上,一面面五星紅旗高高升起;聯合國大廈前,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今年五星紅旗將迎來自己_週歲的.生日,它也將飄揚在澳門的上空。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我們就是跨世紀的一代舉旗人。

  五星紅旗是祖國的象徵,不管風雲怎能樣變幻,我們對祖國的眷戀矢志不移,如果對著千百種選擇,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擁進你的懷抱。用你的風雨之聲做語言;用你的自然之形做文字;以你的土地做膚色;以你的五嶽做骨骼;選擇你的辛勞當痛苦;選擇你的幸福當快樂。

  國旗,我們永遠的信念!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5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清明節已經來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我和家人準備去掃墓。

  清明節是這樣來的: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幫助他的人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最後想起來了便去找他。但是晉文公沒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可是他們沒出來,上山一找他們死了。所以他就把這天設為寒食節,也叫清明節。

  我和家人到了山上,看見了爺爺,姥姥,姥爺的墓。我們全家肅然起敬,默哀了好長時間。沒過一會便開始燒錢,我想您們走的那麼早,我還沒孝敬你們的。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好好孝敬你們。還對著他們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然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

  走的時候我還默哀了好長時間並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清明節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父親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著從車裡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父親的眼裡閃著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時,父親還在唸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著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著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父親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哽咽地說著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著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7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老師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同學們都身穿乾淨的校服,胸前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來到學校。

  看,車來了,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了車。沒多久就到了目的地。

  下車了。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烈士陵園走去。烈士陵園路兩旁種植著松、柏、四季青和廣玉蘭四種植物,顯得莊嚴而肅穆。原來,這四種植物都是常青樹,象徵著革命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接著,我們上了臺階,來到了人民紀念碑前。紀念碑上刻著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紀念碑前面還豎著一面紅旗,在空中高高飄揚,我們在這默哀了三分鐘。革命烈士為了保衛祖國,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雖然他們死了,但他們卻永遠的活著我們心中。

  然後,我們舉起右手,握緊拳頭,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地宣誓:“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我們把親手製作的小白花輕輕地獻在了革命烈士碑前,雖然小白花做得有點稚嫩,卻表達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懷念和崇敬之情。我們應該繼承他們的遺志,以他們為榜樣。我暗暗下決心,要發奮學習,學好本領,長大以後保衛祖國,為國爭光,讓祖國以後再也不受其他國家侵略。

  最後,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陳列館陳列了湘潭38位烈士的相片、資料,還有羅亦農,黃公略的上身雕塑,我們還看了楊昭植烈士墓,並在他的墓前三鞠躬,寄託了我們的哀思。

  幾個小時像風一樣的過去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烈士陵園。

  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8

  今年是清明節休假實施的第一年,我也能夠和爸爸媽媽一齊去掃墓。清明節掃墓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是莊嚴、肅穆的。清明上山祭拜先人雖然十分累,有時還會摔幾跤,山路又十分難走,但祭奠親人的情緒卻是虔誠的。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上奶奶的墳。奶奶去世時才50歲,我那時還沒出世,雖然對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懷念奶奶的感覺卻沒減少,所以我更加珍惜這一次的掃墓行動。爸媽每年都來祭奠,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雜草。但是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我連忙拿起鐮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沒砍下,我的手指頭都要砍下了。這時,爸爸便過來幫我,他說:“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順著爸爸的方法,我還真會砍了!在我和爸爸媽媽的努力下,最後把草清除乾淨了。我還幫忙媽媽掃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讓奶奶的墳地也變成一塊綠色環保的淨園。

  清明定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儘管大家都能夠有時間上墳了,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堵了一小時的車,看那些交警叔叔也指揮得夠累,我想以後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個規範吧。

  這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9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4月5日,在交投公司團委的組織下,一群年輕的職工在稍許變得沉重的空氣中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鳳凰山腳的烈士陵園墓前,祭奠長眠在這裡的先烈的英靈。

  紙做的花圈,倚靠在墓前輕聲地哭泣著,頓時,我彷彿感受到了烈士們那如花般燦爛的生命都撒在了神州大地這片熱土之上的陣痛。我想,鋪往烈士墓前的這些石階應該是有感情的吧,他們沉默著,顯得那麼哀傷。

  這片林園,是烈士們拋灑熱血後的棲息之地,陽光沉重地穿透那些密佈的樹木,讓一條條寧靜的小路充滿光亮。可能是我們來得太早,沒有看到前來燒紙錢的人們,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人來祭奠,因為沒有語言,並不代表沒有思念。

  那片灰色的硝煙,讓烈士們什麼也來不及留下,就匆匆地迎向炮火橫飛的戰場。現在已經是一個和平的年代,這麼多年都沒有戰爭了,這些刺耳的金戈之聲,是否,還常在他們耳旁迴盪?

  是他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毅然挺身而出;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是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前赴後繼,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又是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一次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他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

  戰爭年代造就了他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祖國增光添彩!

小學生清明節見聞作文500字10篇10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就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就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您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您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就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與路上曬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就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您不讓我,我不讓您,都搶著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就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