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回老家掃墓作文

回老家掃墓作文

回老家掃墓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像清明節快要到了。下面我們來看看回老家掃墓作文,歡迎閱讀借鑑。

  【篇一:掃墓】

  每年的四月三號就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我們都要在家鄉的山上掃墓,燒香紀念我們的親人和長輩。

  這次我們坐飛機回到了老家,晚上我們睡了一覺。第二天,還沒等太陽昇起我們就帶著工具和香,跑到老家不遠的山上外公外婆的墓前面,幫他們拔掉墓前的雜草,這些雜草非常多,好先是在墓前搗亂一樣,給外公,外婆的墓前增加雜物,於是,我們們伸出了自己潔白如玉的雙手,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拔草,經過了幾十分鐘的努力,終於把草拔完了,外公外婆的墓變得很乾淨。

  接著我們拿出香來,然後拿出打火機把香點燃了,插在外公外婆的墓前,我們輪流出來祭拜他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淚水滴了下來的時候我猛然想起他們生前對我的疼愛,可如今他們已經不在了,得不到他們的愛,我又流下了給多的淚水,拜完後我們就走了。

  我們走的時候我不由自主的回頭望了望,突然看見了他們燦爛的笑臉。

  【篇二:掃墓】

  天上下著濛濛細雨,四周靜悄悄的,只有我們走在山路上發出的“嚓嚓——”聲。身旁是一座座墳墓,我的眼睛注視著前方,慢慢的,奶奶的墳墓出現了。“奶奶,我們來看您了!”我心想。

  到了。爸爸他們放下東西,拿出了幾塊墊子。雨在我的眼鏡上鋪上了一層水霧,模糊極了。地上溼漉漉的,有一些坑坑窪窪的地方,都是積水。幾團被人們踩得幾乎爛掉的深綠色雜草,很無力地趴在棕色的土地上,上面沾滿了黑灰色的髒水,混混亂亂的。土壤早已被雨水浸透了,變得又松又軟,稍微一用力就有可能會陷下去。奶奶的墳很有些年份了,墳丘小小的,做工很不細緻,墳丘表面積滿了塵土。風雨中雨水與塵土和在了一起,變成了又黑又髒的汙水正從奶奶的墓碑上往下流。我見狀,連忙掏出紙巾去擦,雪白的紙巾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相比起來,奶奶的墳墓立刻就灰暗了很多。我的鼻子一酸,眼裡很快就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淚水。爸爸他們擺上了祭品,清掃了墳頭,爸爸聲音嚴肅地說道:“來,我們拜一拜吧!”我們大家跪在了墳前的空地上,很認真地拜了拜。奶奶的墳和別人的墳一比,是多麼的簡陋!突然間,淚水便好像決了堤的水壩,源源不斷地湧了出來,快速地衝刷著我的臉頰。我這時才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臉竟都是那麼悲傷!連平時最愛說愛笑的叔叔也緊繃著臉……爸爸和叔叔在奶奶的墳前放完了鞭炮,我們又跟著爸爸朝著奶奶的墳拜了拜。最後爸爸說:“好了,我們走吧!”

  我們一行人慢慢走下山去,一路上,大家都用手擦著眼淚……

  【篇三:掃墓】

  在四月三號,我們全校五、六年級的師生去黃山烈士陵園進行掃墓。

  上午八點,我們從學校出發,經過了大橋公園、人民法庭、體育館等場所。大約一個半小時後,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一塊巨大的烈士碑樹立在我的面前。烈士碑俯視是個三角形,三面都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色大字。紀奠儀式開始,大隊部的兩位同學深情地宣讀了悼辭,六年級的兩位同學代表我們向革命烈士敬獻了花籃。接著輔導員給我講了烈士的事蹟,他們是在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戰士。最後我們一起向烈士墓默哀三分鐘。但在默哀的時候我聽見了一種不和諧的聲音,原來是有一些同學在竊竊私語。我認為他們這樣太不對,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換來的,他們這樣也太對不起胸前的紅領巾了。

  掃墓活動結束後,我們去參觀炮團。在路過射擊場時我們還撿到了一些子彈殼。在炮臺上架著一門門大炮,旁邊停放著一輛輛拉炮的汽車。部隊的營房是那麼整齊,士兵的擺放十分整齊,被子疊的方方正正好像豆腐乾!在一個很大的訓練場上擺放著很多希奇古怪的訓練器材。啊!解放軍的生活訓練真是個迷。

  這次黃山之行讓我憑弔了先烈,感受了大自然風光,見識了部隊生活,收益很多。這樣的活動多一些該多好啊!

  【篇四:掃墓】

  清明,我和父母,哥哥一起回到故鄉掃墓。我們在集市購買了紙錢,水果等物品,前往墓地。

  掃墓的地點在山上,爺爺帶領我們穿過了雜草叢生的土地。路上,偶爾遇見幾個人,想必他們也是來掃墓的吧。這座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墳墓,幸虧有爺爺帶領,不然我們準迷路。

  過了一陣子,爺爺停了下來,他望著眼前的墳墓一言不發。我們也沉默地站著。這是外太祖母的墓地,生前她是多麼疼愛我們這些子孫啊!從我記事起,她就已經白髮蒼蒼了,每次我到她的家裡,她總是熱情地款待我們,不停地拿糖果給我和哥哥。我多想說我已經長大了,不愛吃糖果了,但看著她開心的笑容我總是不忍,那慈祥的面容已經深深烙在我的大腦裡。可是,在前年,她去世了,走的那麼突然、平靜,不是因為生病和其他的原因,或許是老了吧,是啊,外胎祖母已經90高齡了。在墓地前,往事不斷湧現,我們是多麼懷念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太太啊!

  我們將水果等食品擺到墳墓前,依次向外太祖母的墓地鞠躬。每個人的眼裡都浮出霧氣,淚水在眼眶裡打滾。我們向照片裡的人訴說不快的事情,分享某件事帶來的喜悅。

  最後再戀戀不捨地望一眼墓碑上的照片裡的人,我們下山了,帶著滿滿的傷感。每個人都如此悲傷,每個人不約而同地在心裡祝外胎祖母在天國開心、幸福。

  【篇五:清明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唐大詩人杜牧的這首詩歌時就想到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奶奶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奶奶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奶奶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她對你可好啦,你犯錯了,她一直袒護你……”

  經過幾十分鐘的汽車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們清理掉墓前的雜草,疏通邊上的排水溝,放上供品,點好香、蠟燭,把摺好的紙錢燒成灰燼給親人拜祭,以此寄託對死去親人的一份思念。我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好像天上打雷一樣。我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奶奶能保佑我讀書聰明,學習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髮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篇六:掃墓】

  七月十五日是給去世的親人掃墓的日子,所以爸爸帶著我回老家博山掃墓。

  我們一邊在車上聽收音機,一邊欣賞外面的風景,我看見路兩旁種著很多樹,樹的中間有幾隻小鳥,它們像是在捉迷藏,我們聽著收音機裡的奧運頻道,現在正在播放女子舉重的專案,過了一會兒,收音機有點模糊,又過了一會兒,模糊的居然聽不見了,和噪音一樣,我們只好關掉收音機。

  從車窗外面看到路兩旁有很多玉米地,玉米長得都很大,遠處還有很多山,山也很高,我這才意識到,快到博山了。聽爸爸說要到下莊去掃墓,過了不長時間,就到下莊了。我們在一座山前停下了車,就上山了。山上有很多糧食,有地瓜,有南瓜,當然,也少不了玉米,我們還發現有很多蝴蝶,這些蝴蝶都很大,很漂亮,它們坐在花朵上休息,玩耍。終於,我們在半山腰的位置停下來,因為長出了很多玉米,我們只好找了一塊空地,爸爸好像變魔術一樣變出吃的和喝的,吃的有烤雞和點心,喝的有啤酒,爸爸又拿出來黃紙、香和火柴,爸爸讓我到山上看高粱,一會兒再下來。

  高粱長的亭亭玉立,這時已經低下了頭,穀穗沉甸甸地彎下了腰,它們的果實也有些紅變橙,橙變黃的對比色,很好看。上完墳後,我和爸爸就下山了。

  【篇七:掃墓】

  在清明節那天早上的時候,我們全家人都早早地起來了,然後便一起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伯伯。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我們的老家邁陳坑頭。

  在早晨的時候,天氣非常晴朗,雖然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是也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爺爺又對爸爸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在旁邊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透過爺爺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裡浮現了很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在去掃墓的路上,司機將車開得非常平穩,也許是因為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就來到了村口的一片空地上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裡好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裡。有些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一行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然後擺好那些準備好的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墓碑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裡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用紅漆瞄了一下墓碑上的字,把它更新了。爺爺、伯伯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潘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篇八:掃墓】

  今天清晨起床的時候感覺心中一片悲痛。我習慣性地翻了翻日曆,發現今天已經是4月4日清明節,看到“清明節”的三個字眼,我的心情不由得一下子沉重、嚴肅起來,因為清明節就要去掃墓,而掃墓就是對死去親人的一種祝福和懷念……

  我們捧著鮮花,拿著祭品來到太公墓前拜祭。“太公”這個名詞在我的腦海裡一轉,就想起太公生前的事:他牽著我的小手去看海,看船兒漸漸駛向遠方;來到馬路旁,看川流不息的車輛;帶我去河邊,看魚兒游來游去。那時我還小,記不起來他的樣子。只是聽爸爸說,他又高又強壯,皮膚烏黑烏黑的。看到那張陳舊的全家福,他正微笑著看著我。哦,從觀察“太公”的神態和動作,我才回憶起他原來是一個盲人。他雖然看不見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我從他的表情中可看出他的喜悅之情,還讓我回想起我們一起的快樂時光是……

  在太公在世時,他總帶我去園子摘黃皮,在茂密的樹蔭下,他拿出梯子,按照他的記憶爬上去,然後在黃皮樹上反覆摸,一摸到黃皮,就照著果實摸上莖,用剪刀剪下一串,爬了下來,先放一顆到我的嘴裡,那味道酸酸甜甜的……一想到這,眼淚就禁不住落下,我就將手中捧的鮮花放到墓前,雙手合併,祈求他在另一個地方快樂……

  掃墓是對死去的親人的懷念與祝福,4月4日,一個紀念死去的親人的日子。這時,應該捧上鮮花、帶上祭品去為死去的親人送去真摯的祝福與濃濃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