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有關清明作文通用15篇

清明作文

有關清明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清明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清明作文1

  今天是每年一次的清明節,也是最有意義的節日,早上我們全家穿戴整齊,準備去掃墓。

  剛一出門,啊!詩句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正可以來應此時此景。街上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準備出發,有的人在準備掃墓用的東西,總之,街上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我們上了車,來到了目的地,因為前天剛下過雨,所以路上不太好走。因為我們要掃兩個墓,所以要把東西平均分一下。先搭配紙和錢吧!“一共有四捆紙”。“這兩捆,那兩捆。”再配金條和紙銀元寶,“這邊三條,那邊三條。”最好看的當然要留到最後,再來配兩個大大的金元寶。“當然是一邊一個。”媽媽說。

  燒完之後,我們在外面發現了好多韭菜,回去就可以吃韭菜煎雞蛋了,也許這也算是個意外收穫吧。

有關清明作文2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徐州姥姥家,我曾經在那裡整整生活了3年的時間,這次回去一就是要重新認識一下小時候的夥伴,再有就是觀賞那裡一望無際的梨花。要知道,媽媽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裡的“梨花節”也就是出了名的旅遊專案。

  再次見到那些小夥伴們,剛開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來了,我們一起玩耍、做遊戲,一起去果園欣賞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鬧。盛開的梨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雪覆蓋在了樹冠上,特別壯觀。這個時候,蘋果花還在含苞待放,而大棚裡的桃樹,則已經結了果實,正在茁壯成長。

  我們還一起去挖野菜,春天裡,大地給予我們的就是在太多了,有很多東西可以吃,有薺菜、蒿蒿草、香椿、枸杞葉、榆錢兒,挖回來的野菜做成各種食品,真的是太好吃了。

  這個清明節,對我來說,太有意義了,重新認識了小夥伴們,又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還認識了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這些說給我的同學聽,和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

有關清明作文3

  從學校出發,我們排起長長的隊伍就像一隻長龍似的。我是班上的領隊,拿著旗杆,帶著我們的同學在街上行走,朝著烈士陵園的地方去。

  到了山腳下,我看見兩邊的樹木鬱鬱蔥蔥,地上的花五顏六色,好看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英雄墓碑前,老師叫我們不要大聲喧譁,接著,我們向英雄們默哀3分鐘,在這3分鐘裡,我想到了他們為了我們的祖國而犧牲真是一個大英雄。3分鐘完以後。有學生代表講話,講的是英雄為祖國頑強戰鬥,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壯舉,抒法了他們愛國的精神。再是,為這些英雄們唱歌獻花環。最後,為這些烈士英雄們獻白花表達了我們對英雄們的崇敬。獻完白花,我們又來到了烈士英雄的紀念博物館。在這裡面我看到了黃繼光、趙一曼……這些都是為了我們的祖國和平、解放而犧牲的,才有了今天。

  參觀完以後,我們就戀戀不捨的離開了烈士陵園,在回來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沒有了這些保衛祖國的英雄,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了。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啊!

有關清明作文4

  清明節又被稱為踏青節,它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接下來我們說說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面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這時隨臣介子推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給公子喝,當重耳發現後流下了眼淚。

  重耳作了國君後,重重賞了當初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便打好行李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重耳聽說後,親自帶人去找介子推。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一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放火,就這樣介子推被燒死了。

  第二年晉文公重耳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介子推墓邊的老柳樹死而復活,後來就把寒食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來到老家掃墓,我的太公太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常抱著我玩,一想起他們已經死去,我就情不自禁地哭起來,掃墓回來的路程裡我一直想著太公太婆直到我進入夢鄉。

有關清明作文5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學校組織我們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去烈士陵園掃墓,可沒想到,天空中竟下起了大雪,學校只好臨時決定去近一些的烈士紀念碑。

  我們穿著乾淨的校服,胸前戴著鮮豔的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形,來到了烈士紀念碑前。在漫天飛雪的環境中,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舉行了一場“緬懷先烈”的主題隊會。那時許下的一句句誓言,我久久不能忘記。最後,我們還獻上了一朵朵小白花,表達我們對烈士的尊敬。

  雖然沒有去烈士陵園,但我們的心情還是十分激動。我彷彿看到了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口,劉胡蘭死在敵人的鍘刀下……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處在危機的時刻,是他們,不顧一切,衝在前頭,保護了別人,卻犧牲了自己,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天的美好時光。“少年強則國強。”現在的我們也必須不停學習、奮鬥,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今天而倒下的先烈們。

有關清明作文6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我們學校也放假了。人們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天卻陽光明媚。我們全家一起去山上祭祖。按我們家鄉的習俗,祭祖時要帶上祭品,鮮花和花圈去祭拜祖先,我們也不例外。

  一路上春風習習,我們走在田埂間,放眼望去,金黃的油菜花開得鋪天蓋地。梨花,桃花也不甘示弱,雪白的,粉紅的花瓣一叢叢,一簇簇,展開笑臉像是在歡迎春的到來,好迷人的田園風光。

  不一會兒,我們走到山腳下,開始爬山了。山很陡,山路又很窄,路旁雜草叢生,很少有人來過,我們小心翼翼地行走著。山上映山紅競相開放,火紅一片。一棵棵野松高大挺拔,紅綠相間又是另一番美景。很快我們就來到祖先的墓前。外公把墓前的雜草鋤去,又挖了點土蓋在墓上。

  老爸把祭品擺上,我們也獻上花圈,一家人在墓前祭拜,希望老祖宗能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接著外公又給我們講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祭祖完畢,我們又原路返回,一路上我想,祖先們以前這麼辛苦,這麼艱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樑。為自己家族爭光,為家鄉爭光,為祖國爭光!

有關清明作文7

  今天,這就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就去外婆家後面的山上掃墓。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一邊走一邊採美味的野菜,媽媽還告訴我如何辨別鮮筍與苦筍……走著走著就到了太外公會太外婆的墓前。我們就一點也不開心了,看到先輩的墓總有一些傷感嗎! 把墓上的野菜都拔了個精光,後來還燒了許多紙錢……掃墓掃完了,我們就去挖筍了,我們著一些人中算外婆最會挖筍,外婆在土地上看一看,踩一踩就知道土地地下有沒有筍了,還沒到一個小時,筍就有一袋蛇皮袋子那麼多了。筍挖完以後,我們就去挖野菜了,一路上風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我一邊採薺菜,一邊採野花,我還用野花編了一個花環。突然一條細細的水蛇從我們前面經過,真是下來我們一大跳呀!不過只要我們不傷害它,它也不會來咬我們……

  就好像是再過一遍清明節呀!

有關清明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好時候,踏青也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在這美好的春光裡,媽媽說要帶著我去踏青,我開心的答應著。

  我們走了好遠,到了一條鐵路上,從上面看下面,看到麥子長壯了,野菜長高了。媽媽說春天麥地裡很有可能有蛇,我就想起了打草驚蛇的成語。我和媽媽沿著長長的鐵道走,看到一望無際的麥田。我還看到許許多多的小蟲子來尋食。我走了一步,看到了柳樹發了芽,我就想到了一首很美的古詩。柳枝一條條像春姑娘的頭髮真美。

  我看到鐵道下面又十分漂亮的小花還有岸上的小花,有紅的、白的、綠的、暗紅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我們坐在鐵道上,望著下面一望無際的麥田,感覺到十分舒服。雖然我已經很多次來到過這兒了。可是呢,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這裡的美,舒適。

有關清明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一年一度的四月五日清明節又到來了。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一起上山去拜祭外爺。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外爺的墓前。只看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媽媽連忙拿起鋤頭鋤草,看爸爸鋤草的認真勁,可見媽媽是多麼牽掛著去世的外爺啊!

  鋤完草後,媽媽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說:“快過來拜祭外爺外爺,一併說出自己的心願。”我來到墓前,雙腿跪下,雙手合一說:“外爺,雖然您已去世多年,但我們依然牽掛著你,外婆一人在家非常孤獨,無聊。不過您放心,我們會給照顧好婆婆的,一定讓她吃好、穿好、睡好,甚至講故事,講笑話,逗她開心!陪伴她度過幸福的晚年。外爺,您在天之靈,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快樂!您安息吧!”隨後,我們點好香和蠟燭,掛好紙錢,然後爸爸就開始放鞭炮……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我將永遠記住這美好的清明節!

有關清明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祭祖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有關清明作文11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父親開車帶奶奶、母親、我、哥哥一起回仙遊老家。我的老家在仙遊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於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爺爺、奶奶、父親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奶奶、曾爺爺住在那裡。一進門就看見曾爺爺和曾奶奶,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爺爺和曾奶奶,我們要去掃爺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後的山坡。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有嫩綠的小草展露著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和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為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

  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爺爺墓前,父親帶著母親和我認認真真地向爺爺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麼希望爺爺還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有關清明作文1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上山給先祖掃墓。我們買了一些鞭炮和紙錢,來到山上,把紙錢一燒,鞭炮點燃,我們就趕緊跑開,鞭炮炸完了,我發現周圍的樹木全部都扎到了,我還看見許多人把塑膠做的花環亂扔在山上,這種塑膠不容易化解,非常的不環保。山上的樹越來越少了,原來是那些掃墓的人砍了。這樣一來,山上就顯得光禿禿的,我感覺有點不對勁。

  回家的路上,我想,每年青明節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掃墓祭祖,得砍掉多少樹木啊!國家不是在提倡環保嗎?所以,我覺得,清明節不必這麼浪費,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祭祖,比如:放放老人生前愛聽的音樂,讀讀老人生前愛看的書。這樣,就環保的過了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要懂得怎樣過好清明節。這樣,才能使這個節日永遠的傳下去!

有關清明作文13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穀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裡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於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於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裡唸唸有詞的也不知在唸叨著什麼,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裡,然後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裡去燒,最後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溼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有關清明作文14

  清明節快到了,爸爸叫我星期天同他一起去上山,給祖墳添土。

  清明節這天,家裡會煮許多雞蛋,還要在房簷下插柳,最重要的就是給祖墳添土。

  星期天,我和幾位叔伯一起,我帶著媽媽準備好的紙錢,爸爸和叔伯們拿著鐵鍁和抬土用的布兜上山了。路上,許多人都和我們一樣,他們都相互說:“上山哪?”“回來了?”“該添土了。”

  山上,人們都在忙碌著,相互間說著話,不時還傳來笑聲。我們上山時,經過一座新墳,大伯說就是鄰居李爺爺的,得了腦血病,到醫院沒讓搶救就過去了。大人都嘆氣,說李爺爺就是個好人啊。

  到了我們的祖陵地,大人開始挖土,給每個墳添上點,還挖幾個圓疙瘩,做墳頭。我在旁邊替他們運墳頭。幹完後,就把紙錢拿出來,每個墳前燒一些。做完這些就帶著工具回家。

  回家時,經過李爺爺的墳地,李家也來人開始添土了,他們每個人都很悲傷。我記的我爺爺剛去世的那幾年,爸爸沒次從山上回來,也是很悲傷的,現在就好多了。現在上山,我感覺就像去了趟親戚家一樣。

  我想,清明節給祖墳添土,就是對故人的懷念,這就是對親人的懷念,過幾年後,李爺爺的家人也會不在悲傷難過,也會像爸爸一樣。

有關清明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自古至今每年的清明都是如此淒涼。風是颳著的,雨是早晚得下的,可不管怎樣,人們總會去“看望”先人先烈。

  人們來來往往,往往來來,個個唇齒緊閉,面目肅穆。有的人,不忘本,去祖墳“看望”祖先;有的人,不忘“紅”,去“守候”為國捐軀的先烈。人們都知道“人死如燈滅”,但人們更深知:“燈”在“亮”時為大家所做的貢獻是無價的。但在我看來,“人死”和”燈滅“不同,有的人活著,“燈”已經“滅了”,有的人死了,他的“燈”依舊“發光”。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在他們的生前多多少少都做出貢獻,不過有的是功大於過,有的是過大於功。像秦始皇,一生作惡多端,但他建築了萬里長城,他也應該是有功勞的。在清明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請放下一切恩恩怨怨,一起去懷念每一位過世的人。

  上帝在今天憋了一天,最後在晚上還是流了眼淚,即使不是血肉之軀,也受不住人間真情。在懷念過世的人的同時,請學會包容,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