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400字(通用13篇)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400字

關於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400字(通用1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通用1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1

  清明節要到了,按家鄉的風俗要到祖墳面前燒香、磕頭、殺雞、敬酒、獻茶。獻粑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幾天地裡的蠶豆剛好熟了,正是做豆米粑粑的時候,我最喜歡媽媽做的豆米粑粑。

  清明節那天早上,爺爺和爸爸用籃子背上大公雞、酒、茶,點上香去祖墳完成節目。奶奶和媽媽在家裡煮肉、煮飯,最忙的要數做豆米粑粑。媽媽從地裡摘來新鮮的蠶豆,剝成豆米,清洗乾淨了裝在鍋裡煮起來。

  等豆米熟了,媽媽也就準備好了糯米麵和紅糖粉裝在一個大一點的盆裡,把鍋裡的豆米和湯趁熱倒進盆裡和起面來。和好面後,用雙手捏粑粑,一會兒奶奶和媽媽捏了一桌子有白的糯米有綠的豆米粑粑。接下來是煎粑粑,奶奶拿香油倒在鍋裡,等油熱了就把豆米粑粑放在鍋裡煎,一會兒豆米粑粑就熟了,一個個豆米粑粑脹鼓鼓的,油亮亮的冒著糯米和豆米的香氣。我剛想抓一個來嚐嚐,媽媽說要先獻老祖公,不然會頭暈肚子疼。

  我只好忍住了,直到用碗裝上豆米粑粑點上香,獻了磕頭祝福後我搶先抓一個來吃,嘴裡是粑粑的香、粑粑的甜。我覺得生活就像豆米粑粑那樣又圓又甜。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2

  在我個人的眼裡,這世上所有的節日,都是歡樂的,可還有一個節日是悲傷的,它就是———清明節。

  還有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我不像往常遇到節日那樣興奮,而是鬱鬱寡歡,因為我們要去上墳的是我的祖祖,祖祖生前最疼我了,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了我,可是就在昨年,這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她的生命,從此,我就再沒吃過祖祖最愛吃的葡萄,因為,我每次吃的時候,都彷彿會看見,祖祖細心的給我撥葡萄吃,每次我都會流下這傷心的眼淚。

  到了清明節這天,我就和媽媽爸爸拿著紙錢,來到祖祖墳前,我一來到墳前,就說:“祖祖,我們來看你了,你在底下過得好嗎?我們都很想念你,我想對你說聲,對不起,當你在醫院的那最後一刻,你說想見見我,可我卻在公園裡玩,連你見我最後的一面也沒見成,從此,我就決定我以後不準再貪玩了,祖祖,你知道嗎,我現在已經懂事了,不是一個讓爸爸媽媽操心的孩子了。”

  這時媽媽,走進我,一手把我抱著,另一隻手不停地抹著眼睛裡流出的眼淚說:“奶奶,你看,州州現在多懂事呀,他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胡鬧的孩了,奶奶你一定要保佑他呀!你知道嗎?州州,在你不在的這些日子裡,常常提起你,說他當時因為貪玩,連你的最後一面都沒見著,他非常後悔,就在前幾天的晚上,他又提起你,他說多麼想再投進你的懷裡,聽你講故事,唱歌。”

  媽媽說完,就點香,燒紙,上完了墳,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我覺得我的每一步是那麼的沉重……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這樣描寫清明的。

  在我的老家,清明的時候都要吃清明果,去給已故的親人掃墓和請親朋好友吃飯。清明果是一種青色野草植物和米粉混合做成的,裡面包的餡有肉,豆腐乾,鮮筍和蝦皮等。吃起來軟軟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很喜歡吃,我也很愛吃。

  除了做清明果,還要去掃墓,這是每年清明節都要做的事。那天早上,外面下起了毛毛雨,我們一家人換上膠鞋,打上雨傘,一塊上山去給我太公和太婆掃墓。山路十分陡峭,但是我們最終還是爬了上去。到了墓前,我們先把地上的雜草除乾淨,然後爺爺在墳頭添了些土和草還獻上了許多黃菊花,在墳上加草的意思是使下代人更加興旺發達。之後點上了香,我們一家都拜了拜,最後就差放鞭炮了,只見爸爸拿出打火機,點燃了鞭炮,之後我們就隨著鞭炮聲下山了,我們一邊下山一邊欣賞著山下美麗的風景,油菜花黃黃的,桃花朵朵開放,十分美麗。

  除此之外呢,我們那邊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請別人吃飯。爺爺奶奶從下午就一直忙個不停,食物非常豐富,全都是海鮮,客人們吃的都非常高興。清明節掃墓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習俗,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回老家掃掃墓,回老家掃墓,是對已故親人的一種尊重。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4

  清明節,一個以悲傷和紀念命名的節日。

  爺爺已死了五年了。在這五年裡他一直與黃土為伴,爺爺,在那暗無天日的生活裡,你快樂嗎?你寂寞嗎?

  我還記得自己出喪使得悲傷。從此,我們便身處異地,陰陽相隔。而今,我已不是當年那個小丫頭了,我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五年一晃而過,有一些東西在這五年裡彷彿已被打磨光了,諸如對你的思念。我們已習慣在沒有他的日子過活。

  墓地緊緊地挨著公路。在那裡可以清晰的聽見汽車呼嘯而過。周圍是林立的楊樹林,,可憐的葉子咯在地面上哭泣,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燒紙,為死去的人送去黃泉上要花的“錢”。爺爺安眠育5一塊寂定的土地上,落葉蓋滿了我們的去路。我和大娘、叔叔跋涉而過,我們開始燒紙。我看到火紙像巨大的波斯菊宛然盛開,火苗吐著信子舔噬紙的邊緣。然後漸變成灰白,如同我們支離破碎的記憶斑斑駁駁。大娘邊燒邊喃喃道:“爺,囁嚅給你送錢了,別捨不得花”

  忽然料峭的春風吹來,我有些眩暈。儘管我和爺爺關係不是很好,當年我在小山般的墳冢前還是想哭.熱鬧總是在市區後才會珍惜,也總是在珍惜後才學會長大。

  如果我死了,有沒有人會在哦的目前放上鮮花?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5

  這幾天是清明節我們放假,全家決定到西塘遊玩。聽說這是個古鎮,非常好玩。我們開了一上午,中午才到西塘。

  進了大門,能看見這邊古老的建築。無論是小亭子還是閣樓,顯得這麼古色古香。樓頂的瓦簷高高蹺起,一片片灰色的屋頂,他們經過了很多年,小橋流水交相輝映。一條條小船漂過來,帶著滿船歡樂的遊人,河岸兩邊遊人如織,小店裡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向前移動著腳步,並且不時看一看旁邊小店買的、吃的、用的、穿的等等,物品一應俱全。剛過一座小橋,忽然聽到有人在唱戲。我們走近一看,原來是3個人在唱戲呢!但是我什麼也聽不懂,總覺得挺熱鬧。我坐在椅子上,聽了好一會兒,一點兒沒聽懂,只以為很好玩。只見有人拉二胡,有人唱戲,有人敲鈴,有人打竹板,還有一個人在演奏樂器,這個樂器我還不認識呢!爸爸說,這應該叫“瑟,”還真熱鬧呀!

  後來,我們又坐了西塘的遊船,船一搖一擺的,真是很舒服呢!船伕給我們發了救生衣,怕萬一掉到水裡,還有危險呢!不過我最喜歡這船的感覺呢!

  總之,西塘裡讓我見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感受到古鎮的特色,真是不虛此行呀!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6

  清明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夢見了舅舅在和我說話,他說濤濤你可長這麼大了。

  第二天早上,我和媽媽吃過早飯,就回老家去了,回到家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媽媽就拿著一把鐵鏟和紙錢和壺我們就出發了,走了一會我就問媽媽:“舅舅的墓地怎麼還沒到呀?”媽媽說:“看見沒,只要走到前面那棵大樹就行了,接著我和媽媽又走了一會,總算走到了。

  來到舅舅的墓地,媽媽拿著鐵鏟在舅舅的墓地周圍挖了一圈,接著我和媽媽就開始燒紙錢了,先開始,媽媽點燃了幾張20元,然後我倒帶子裡拿出一堆100元的,我先扔一張然後再扔一張,這時,我看見媽媽幾張幾張的扔於是我也學著媽媽幾張幾張的扔,扔完了100元,又開始扔500元的。最後,我和媽媽把一袋子的錢都扔完了,我就對媽媽說:“這下舅舅就不愁沒錢花了,要是現實中咱們有這麼多錢就好了”。媽媽接著說:“你想的怪美”。說完我和媽媽就走了。

  這次清明節,我知道了生命是很重要的,就像某個小品裡那個人說的話,錢算什麼,對生命來說他一文不值。還有,雖然你很有錢,但是沒有了生命,要那麼多錢有什麼用,所以我們有珍惜生命。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7

  4月5日,天陰,微風兼有小雨。一陣顛簸,又一陣跋涉,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墳前。山上的空氣依舊那麼新鮮,而這周圍的一切還是老樣兒:雜亂無章的小樹,以及遍地的雜草。此時溼潤的空氣,灰濛濛的天空,四處寂靜如畫。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他們有條不紊地忙著……

  這時,拔完草正準備點蠟燭的我們,發現蠟燭太輕,放在墓碑前臺上不穩定,很容易掉下來,於是我和爸爸一起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了,最後還是爸爸先想出了辦法:他突然跑到前邊的一棵小樹旁,把樹枝砍下來,砍成一截一截大約10公分長,用刀把裡面的樹芯挖掉,正好把蠟燭插上。“哇!這簡直就是一對活脫脫的燭臺呀!”我驚奇地喊道。這回又給爸爸“贏”了一局,回去後一定要“扳”回來,我在心中暗暗地想。但我也知道這時不是逞“英雄”的時候,只有懷著對祖先的敬仰,這才是我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向先祖獻上的一份敬意呀!清明時節雨紛紛,敬祖之情油然生;待到煙霧繚繞時,山澗空留炮竹聲……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8

  又是一年清明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潮溼的路上行走著溼漉漉的靈魂。

  一早,清明的陽光暖暖地從窗外打過來,經過樹葉柔化瞬間如同脫韁的野馬被套上籠頭,桀驁不馴的江水遇到了都江堰一般,慢下來了,柔起來了,溫馴了,變為大大小小的形狀極不規則的光斑,輕輕地投在人身上。

  暖暖的陽光下我的心卻一點點的冰涼,因為剛剛點開的頁面上驟然出現了一行粗體黑字“四川涼山大火災,三十人犧牲”沒有人知道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他們經歷了怎樣的苦痛,我甚至不能去想象,那烈焰灼身的痛。多少年輕的、勇敢的生命才為我們換來了現世的安穩。他們中最年輕的人僅有18歲,也只比我大了6歲,最年長的也是隻有35歲。

  那紅軍長征時在求吉寺前發生的“求吉戰役”,24歲的年輕師長王友均,將機槍架在指導員肩膀上,怒吼著掃射,直到一發子彈奪去他的生命……

  多少個24歲的生命,被埋在了這70年的時光裡!

  當我們躺在床上一邊百般無聊地抱怨時,是這些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9

  四月五日,也就清明節,在這個節曰裡,有悲傷、有懷念……等著我們去感受。一起來看看我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吧!

  吃過早飯,我和外公、爸爸到老家去給過世的老祖宗掃墓。爸爸準備買鞭炮和禮炮,我急忙攔住:“我們學校要求文明祭祖,小心用火,防止森林火災!”爸爸聽了說;“學校教得好呀!那我們就文明祭祖,買點墳飄、香就行了。”

  我們開著車就向墳園出發,我一到墳園就蹦下車,就發現山上有很多白白的紅紅的長長的紙帶,我就問爸爸:“爸,那是什麼?”爸爸用低沉的聲音告訴我:“那些白白的紅紅的長長的紙帶是墳飄。”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墳前,只見爸爸和外公先把去年舊墳飄換了,掛上新墳飄,接著點燃了香,然後在點蠟燭,最後爸爸就叫我給老祖宗燒紙錢。外公在墳前叩頭,嘴裡說道:“老祖宗,你們在天堂那邊要幸福生活啊!”爸爸在一旁則悲傷地給老祖宗獻酒、獻飯、獻菜。我問爸爸:“為什麼我們每年都要來掃墓呢?”爸爸說:“因為我們要紀念祖先,向他們表達懷念之情。”

  今年的`清明節,我永遠都會記在心裡。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沒有落雨紛紛,沒有風沙飛揚,只有徐徐的微風和豔豔的朝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溫情脈脈地關照著前來祭奠的人。

  爸爸媽媽一大早把貢品準備好了後,帶著我坐了一輛很快的計程車,回到那鳥語花香,美麗富饒,良田萬傾的故鄉去掃墓。在掃墓的途中,有許多很美麗的花,有紅豔豔的映山紅,有金燦燦的菊花,還有紫豔豔的薰衣草……這真是太美了!

  到達目的地時,爸爸媽媽開始把墓地旁的雜草鋤掉,有些墓地大的人家還用上了鋤頭和鐮刀,它們就像理髮師用剪刀精心給顧客理髮一樣,把墓地的草修剪得整整齊齊,可見民間對掃墓是相當重視的。接下來,爸爸媽媽開始把五顏六色的花圈放在墳墓上,再把香火、水果等貢品放在墳墓前,然後爸爸媽媽把紙錢放在墳墓旁燒了起來,最後,爸爸媽媽在墳墓前磕頭,祈禱自己及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想到已故的親人,心裡總有一股酸酸的感覺,那被歲月帶走的親人們啊,希望你們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11

  萬物復甦,春色撩人,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馬上就要到了,清明是人們祭祀烈士和死去的故人,因此每到清明我的心都有一種憂傷的悸動。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似乎都該伴著細雨,唯有這樣,才能撫慰那柔軟,悼念世者的魂靈。

  往年,清明難得一遇的風和日麗,父親總會帶隨我去祭祖,於是他拿起鐵鍬在爺爺舊墳土上新增一些新土。有的人則會採一些清明花放在已故親人墳前,使清明花在春天的陽光映襯下重新整理鮮豔美麗,掃完墓後還很不捨地停留著......

  望著先人的棲息地,時光在凝固,記憶在凝固。點一炷香是崇敬,焚幾許紙錢是思念,叩首的禮儀是虔誠。焚燒的紙錢,似灰色蝴蝶四處飛揚,爆炸聲此,幽靜的田野煙火嫋嫋。人生有酒今朝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擺在墓前的酒肉,是思念,是寄託,是祈福,是感恩。

  清明,承載著太多的惆悵,太多的悲傷,太多的生離死別。

  此時,又見清明,身在異鄉的我,無法為已故親人掃墓,總感覺有什麼遺憾。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12

  草兒早已爬上爺爺的墳前,爺爺的生命彷彿也得到了延續;春風敲打著爺爺的墓碑,好似在追尋爺爺的足跡。一個在雨中朦朧的身影站在爺爺的墓前,好像在用無聲的語言傾吐著心中的那份沉寂。

  4月5日這天,對我來說不是清明節,而是爺爺的節日。它使我心中的思念,得到了一絲釋放。

  站在墓前,我又想起了那個曾經想永久忘記的訊息:

  “爺爺去世了,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我的眼睛紅透了,腫得像一座墳墓,裡面寄託了我五年的感情,我第一次哭得昏天黑地,它使我害怕失去,失去那份厚重的親情。

  雨鑽進了我的衣領,讓我感受到它那透骨的冰涼,如同那訊息凝結了我那顆心。

  我獨自一人,跪在墳前,說著我們爺倆的心裡話。我想起爺爺的笑臉,他的笑容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

  雨水敲打著爺爺的窗,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就好似敲打著我那外表看似堅強的心靈。

  雨水浸溼了我的褲腿。

  “走吧,你爺爺不會希望看到你這樣的。”

  我慢慢挪走我那麻木的雙腿,呆呆地看著墳頭。

  “爺爺,下個節日,我還會來看你!”

  清明節的四年級作文13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來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聽著清明前夕的雨,這雨似乎變了味兒,以前那小小的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的。彷彿一個脾氣級好的人,突然變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為什麼會如此粗暴?

  下雨的聲音曾是被優美的描寫為心跳,如今這健康的心跳變成了心臟病人狂燥無序的胡蹦亂跳。下雨的聲音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寫為天的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的像一群罵街潑婦橫飛的口沫……

  下雨的聲音這大地的精靈,就這樣變質了。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的瘦小的狹小的空間裡,人類的視覺享受被剝奪了,聽覺的享受也被無情的剝奪了。

  其實雨是委屈的,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淨的,原生態的總是嘩嘩嘩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瀝瀝的,無言無聲的。當細細輕柔的雨無聲地洇入幽綠的草地,它就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的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的聲音就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的下雨的聲音中我好像領悟了一些什麼:面對這下雨的聲音那細柔的雨早已成為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