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節見聞作文(精選20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

清明節見聞作文(精選2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精選2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見聞作文1

  今天是清明節。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天氣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去踏青。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堅強的小草又憑著它頑強的毅力破土而出,對迎接春天不甘示弱,它換上了碧綠的新衣裳,綠草中鮮花片片,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我們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片田野裡,眼前到處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金黃,油菜花精神抖擻的肅立著,一顆顆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金燦燦的小花上滾來滾去……

  小湖邊,柳樹的一條條楊柳辮上還有綠葉和嫩芽裝飾,真是比任何女孩的頭飾品還要好看。

  接著,我們又去了山上,山上也人山人海。我們看著烈士們的墳墓,看著一個個花圈,看著純潔的小白花,我的心中不由波濤起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樑。

  這次的清明節踏青給了我更多的感觸,還使我又一次瞭解了大自然柔美的一面,我的收穫好大啊!

  清明節見聞作文2

  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這一天,人們通常會自帶酒肉和紙錢,去給過世的前輩掃墓,會帶上食物去郊外踏青、野餐,有是候還會為革命先烈掃墓。

  清明節來自一個故事,寫的是晉國的公子重耳受到迫害,身邊只剩下介子推一個人。一天,他們流亡到一個地方,那裡沒有人,他們倆已經有幾天沒吃東西了。介子推把心一橫,用自己腿上的肉做了一碗湯,給重耳吃,這時重耳發誓,自己以後得勢,一定好好報答介子推。後來重耳當了國君,賞給別人好多錢財,這時介子推在綿山隱居。於是重耳命令放火逼介子推出來。火停了,重耳在一棵柳樹下找到了介子推的屍體,並在柳樹洞裡找到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為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把這一天命名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去祭奠介子推的時候發現那棵柳樹又活了,重耳很高興,於是把寒食節後的第二天命名為清明節。

  清明節見聞作文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4月5日的清明節。海安清明集市是遠近聞名的,每年的這一天,大街上人頭攢動,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你瞧,街道兩旁的商販們大聲地吆喝著,叫賣聲此起彼伏,他們各自使出奇招來招徠生意。我們一家人也融入了喧譁的人群中,艱難地慢慢向前移動。街上可熱鬧了,我最喜歡玩的了,蹦蹦床、海盜船、旋轉木馬、碰碰車......還有許多我說不出名字呢!

  我和媽媽先坐飛機,飛機時而上升,時而下降,非常好玩。接著,我又玩蹦蹦床。一開始,我怕繩子斷了,不敢跳。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越跳越高,越跳越起勁了。

  海安的清明集市真好玩,我真希望下一個清明節會有更好玩的東西。

  清明節見聞作文4

  清明節這一天,天空陰沉沉的,不時飄來一些小雨點,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啊!我起了個大早,和爸爸、母親、爺爺他們一起坐車來到了位於中山的福廕公墓園掃墓,拜祭祖先。

  來到了墓園,路兩旁綠樹成蔭,遠遠看見一排排的墓碑整整齊齊地列在了山崗上。沒想到很多人比我們來得還早呢,有的人抬著一隻只香噴噴的大燒豬,有的人手裡捧著一束束美麗的鮮花,有的人提著好吃的點心,一家老老小小,都十分虔誠。

  我們來到了自己祖先的墓碑前,舉行了拜祭儀式。奶奶點上了香火蠟燭,然後將我們帶來的供品,一隻大燒豬,一隻燒鵝,還有我愛吃的點心都放在了墓前,大人們口中唸唸有詞,祈求祖先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出入平安、順順利利。我就和堂哥他們在一旁跑來跑去顧著玩。我聽母親說,現在掃墓比以前方便多了,因為所有的祖先都放在一起了,不用像以前到處跑不同的地方。而且現在都文明拜祭了,不像以前要放鞭炮呢。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一個節日,人們都利用這個節日一起懷念祖先,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見聞作文5

  清明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節日,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懷念那些死去的革命烈士,雖然今天沒有下雨,但每個人的心就像被雨淋溼了一樣,冰冷冰冷的。

  我們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不說也不笑,看不到一點高興的表情,花兒,草兒也都低下了頭,小鳥也在悲傷地叫著,我們來到烈士陵園,來烈士陵園掃墓的人很多,他們有的手捧花圈,有的手提花籃······連許多小孩子都手捧自己做的白紙花,我看見一個紀念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裡面的蒼松翠柏都站立不動,我還看見革命烈士的墳墓,接著我們還聽了領導的講話,首先我們為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鐘。最後我們聽了烈士們的生平事蹟,在戰爭時代,革命烈士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後面的戰士衝上來,子彈打完了,用手榴彈,敵人把手榴彈扔過來,戰士們快速拾起來,又扔過去,手榴彈在敵人中間開了花,手榴彈用完了,用刀砍。革命烈士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安息吧,烈士們,我們會很快長大,沿著你們的足跡繼續走下去,接著我們又去了喬冠華故居,知道了喬冠華是偉大的外交家政治家,為祖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次掃墓讓我受益匪淺。

  清明節見聞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到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候。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子,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可我還是不聽,但是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說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閱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知道,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就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可是現在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

  但是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節見聞作文7

  清明,我們老家那裡有給故去親人的墳墓添土,掃墓的習俗,也有踏青,盪鞦韆的習俗。

  清明節的早上,我們還要吃餅卷雞蛋和餅卷生菜的習俗,寓意我們在新的一年圓圓滿滿和發財。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吃過早飯,先去壩東山腳下,給太爺爺的墓地添土掃墓,我們再去山腳下的小河邊盪鞦韆。

  清明家鄉的小河邊可熱鬧了。久居城市的人們都回家團圓,都去小河邊玩耍。那裡漂亮極了,一棵棵小草都早已從大地母親的懷抱中調皮地伸出小腦袋,接受陽光的滋潤和春風的愛撫。

  最顯眼的要數大壩上的迎春和楊柳了,那盡歡的迎春花是那樣的漂亮,那嫩綠的楊柳枝條在微風中隨風飄蕩,人們用楊柳枝條和迎春花編了花環,戴在頭上,非常可愛。還用柳條做成各種哨子,吹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好聽極了。

  在我們老家最有意思的要數盪鞦韆了,各家各戶都為自家的小孩子吊鞦韆,像我們大一點孩子們都願意玩大秋千。大秋千有兩種,有一種是一人或兩人玩的,有一種是圓形的座位可以坐十多個人,要好幾個年輕的小夥推動才能轉起來,坐在上面不可以說害怕,讓推的人聽見,他們就可勁地推,根本不讓鞦韆停下來。但是玩的人還是很多,還要排隊。這也是人們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我們老家的清明節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時間你們也去我的老家玩玩吧。

  清明節見聞作文8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溼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就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點,天空中帶著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著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裡人在那裡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了,大老遠就望見了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就是見面禮吧。下了車,就和奶奶走向了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汙染了,因為周圍好像有什麼個工廠;空氣也不怎麼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衝入鼻。終於走出了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著一座小山,來到了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就是油菜花,充滿了濃濃的春意。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磯山上,可能就是因為被花的美所迷住了吧。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因為這一代墳墓很多。這就是。我六伯伯來打了這裡,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了紙錢,草紙在那裡燒,燒了紙錢後,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了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燻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了幾個先輩後,就去別人家吃飯去了。

  吃完午飯後,玩了一會了就回家了,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了沙發上,休息了一陣。

  清明節就是那麼的“欲斷魂”,無數人帶著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清明節見聞作文9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我們一家人懷著敬意來到了王坪烈士陵園。

  火辣辣的太陽在天空掛著紋絲不動,在陽光的炙烤下我們熱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進入陵園大門的路看著好像沒有盡頭,我們安靜的走到中間,白色階梯顯得那麼莊嚴肅穆。我無意間碰到了地板,我一下子就把手收回來了,因為上面的溫度高得像沸水一樣。

  我馬不停蹄的疾步快走,走到了終點。我抬頭一看,看見了成千上萬個墓碑,白色墓碑上那血紅的五角星分外鮮豔,每一塊墓碑下都沉睡著為了新中國而犧牲的紅軍烈士,我還看見了一張很長的祭壇,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這是人們對紅軍先烈的敬仰。

  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了烈士陵園,我的眼眶溼潤了,淚珠在眼眶的裡打轉。我突然感覺紅軍是多麼偉大,如果沒有紅軍偉大的奮鬥和付出,就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見聞作文10

  清明節那天晚上5:00就起床了,那時我問爸爸怎麼了,爸爸說:”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得早早回老家上墳呀!我聽了後恍然大悟,十分高興。“我們就上路了,到了老家我看見了我的兩個哥哥,和弟弟浩傑,還有三爸等等,那裡有一個規定是女的不許去,因此我的姐姐們都沒有去,我們上了好多墳,到第二個墳時,我還拿著鏟子給墳上添新土呢!

  回到家奶奶讓我去她的院子裡玩呢,那裡草特別的綠,好像綠地毯一樣,我們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下午我們離開了老家又回西安了,下午爸爸和姐姐還有媽媽阿姨帶我們一起去水上樂園玩,到了那裡,人山人海,我們迫不及待的跳進水裡那裡太好玩了!有水上滑梯、水上翹翹板等等,我看的眼花繚亂,我們一直玩到第二天早晨,但我們還是捨不得離開,便又玩了一會水上滑梯,這個滑梯特別好玩比一般的滑梯好玩多了,這個滑梯,是衝下來的時候有水一直通向水裡,玩到中午,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水上樂園,我們又去了秦嶺山,一路上我們看見車十分的多就好像一條條巨龍緩慢地向前行駛,開往秦嶺山的路就好像迷宮一樣七拐八彎,最後終於到了目的地,這裡的山綠油油的而且高聳如雲,還聽見了小河潺潺流水的聲音,姐姐像小猴子一樣跳下去玩水,姐姐一會從刺刺球裡撿毛栗子、一會潑水玩,玩的可高興了。不一會爸爸媽媽叫我們吃飯,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吃完蛋糕,天已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這裡。

  啊!這個假期玩得真高興呀!

  清明節見聞作文11

  人人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而這個清明節是陽光燦爛的,不過風很大。清明節常常有這些習俗,如帶柳條、插柳枝、掃墓、踏青、吃青餃等等。

  我查找了資料,有一個清明節的傳說是這樣的:有一次重耳在山上餓了,介子推就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重耳非常感謝介子推,答應一定要報答他。後來,重耳當了郡主,他已經把介子推的事忘了。有一次他想起介子推的事,就派兵去找他,可介子推把門緊緊地關著,揹著母親逃到棉山上,重耳的一個兵說:“郡主,我們三面點火,一面不點火,介子推準會走出來的。”

  重耳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派了一些兵去點火,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不但沒走出來,而且躺在一棵被燒焦的大柳樹下。重耳很傷心,就隨手摘下一根柳枝做成圈帶在頭上,他告訴手下的兵,這一天只能吃寒食,不能把食物用火燒,並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原來清明節不光是個節氣,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呢!

  清明節見聞作文12

  大家好,今年的清明節快要到了!你準備好上墳、放風箏、植樹、踏青了嗎?

  在清明的時候我會想起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我的家人們會用艾葉和糯米制作而成米粿,有黑芝麻的,還有蘿蔔絲的。這幾種我全都喜歡吃,小時候媽媽不讓我吃太辣的,我就吃黑芝麻的。長大後我可以吃辣的了,我就很喜歡吃豆芽和蘿蔔絲的。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家人還會去給去世的親人上墳。

  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大家還會去放風箏,去採摘映山紅。在外婆小時候,他們放風箏放到很高的地方,收不回來,他們就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遠走高飛。

  在這個時期雨水豐富,植物生存能力高。所以農民伯伯,喜歡在這個時期播種、種樹。

  清明節,掃墓祭祖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帶上貢品、鮮花到親人的墓碑前,鞠躬緬懷先輩,寄託了對已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見聞作文13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那個要的節氣,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後來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清明節的一個習俗。

  “這車堵得要命,什麼時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來去給姥姥掃墓的我記得大聲問道。今天是清明節,這車大部分都是去給親人上墳的……

  隨著剎車的聲音,車子停在百陵園的停車場。到這裡人們的心情都想著灰濛濛的天空。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濃濃的燒香的味道,又給這思念親人的清明節增添幾分溼溼地、柔柔地情感,這讓人想起杜牧的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從人們那憂鬱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強忍著不讓留下的淚珠,他們是在思念失去的親人,還是在懷念從前的日子?

  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三躬,表示我們大家都很想她、很愛她。雖然我沒有見過姥姥,但親愛的姥姥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關注著我的成長……

  清明節見聞作文14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那個要的節氣,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後來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了清明時節的別稱,也變成了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

  “這車堵得要命,什麼時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來去給姥姥掃墓的我記得大聲問道。今天是清明時節,這車大部分都是去給親人上墳的……

  隨著剎車的聲音,車子停在了百陵園的停車場。到了這裡人們的心情都想著灰濛濛的天空。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濃濃的'燒香的味道,又給這思念親人的清明時節增添了幾分溼溼地、柔柔地情感,這讓人想起了杜牧的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從人們那憂鬱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強忍著不讓留下的淚珠,他們是在思念失去的親人,還是在懷念從前的日子?

  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了三躬,表示我們大家都很想她、很愛她。雖然我沒有見過姥姥,但親愛的姥姥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關注著我的成長……

  清明節見聞作文15

  在今年的清明節這一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叔叔阿姨去安康看油菜花,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穿山隧道,終於來到了我們要去的地方,首先我就看到了,漫山遍野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黃綠相間,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大小不一、各不相同。散發出甜甜的香味,蜜蜂在花叢忙忙碌碌的採著花蜜、蝴蝶在花叢中跳舞,這裡的景色好美啊!麥苗、藍天,在春風的吹拂下,唱出悅耳動聽的歌,我還摘了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把花都放到瓶子裡,好漂亮哦!

  我們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叔叔阿姨帶著我們去了香溪洞,啊!香溪洞的景色更美麗,青山綠水美極了,最後我們去了漢陰,參觀了油菜花節,在油菜花叢中我們玩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就好像小蜜蜂一樣飛來飛去,哥哥還給我講了一首詩,“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花叢中做遊戲真棒啊!我們玩的特別高興。

  吃過晚飯,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漂亮的油菜花,離開安康。

  清明節見聞作文16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我們一家人懷著敬意來到了王坪烈士陵園。

  火辣辣的太陽在天空掛著紋絲不動,在陽光的炙烤下我們熱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進入陵園大門的路看著好像沒有盡頭,我們安靜的走到中間,白色階梯顯得那麼莊嚴肅穆。我無意間碰到了地板,我一下子就把手收回來了,因為上面的溫度高得像沸水一樣。

  我馬不停蹄的疾步快走,走到了終點。我抬頭一看,看見了成千上萬個墓碑,白色墓碑上那血紅的五角星分外鮮豔,每一塊墓碑下都沉睡著為了新中國而犧牲的紅軍烈士,我還看見了一張很長的祭壇,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這是人們對紅軍先烈的敬仰。

  我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了烈士陵園,我的眼眶溼潤了,淚珠在眼眶的裡打轉。我突然感覺紅軍是多麼偉大,如果沒有紅軍偉大的奮鬥和付出,就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清明節見聞作文17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也來到了。媽媽告訴我,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為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均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每年的今天,人們都會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們也不例外。

  今天,我們一大早就去掃墓。到了山上,我看到了山上有很多張“大椅子”,我就問媽媽:“山上怎麼有這麼多椅子呀?”媽媽笑著說:“那不是椅子,那是墳墓。”說著,我們來到太公的墳墓前。爺爺拿著掃把把墳上的落葉掃得乾乾淨淨。我把鮮花放在墳前,然後躹了三個躬。

  我們拜祭完太公,爺爺說:“我們該走了”。我在心裡說:“再見了,太公!明年清明節我會再來看你的!”

  清明節見聞作文18

  媽媽因為時間關係已提前回家掃墓,我無法親身體會。於是我們就來到遺愛湖邊看別人掃墓。

  清明節這天,天空中下著小雨,打在人身上,給人一種涼絲絲感覺,也為這個特殊節日增加一份悲傷。這使我不僅想起唐代詩人杜牧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只見一座座墳墓靜靜地躺在那裡,墳上長滿雜草,不知名野花在雨中搖擺,好像在訴說著墓主人哀思。

  人們臉上不見往日笑容,多一份悲傷。他們冒著小雨攜帶食品鮮花、紙錢、香、鞭炮等物品到墓地,他們將墳墓及周圍雜草清理,加上新土,將食物放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香、鞭炮點燃,然後磕頭。他們靜靜地站在那兒,久久不願離去,他們似乎與親人有說不完話。有些人在墳前栽植松樹和柏樹,媽媽說它們是一年四季常青樹,栽上它,預示著家庭和事業常青不老!

  走在回家路上,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每個人都有死一天,我們應該加珍惜現在擁有時間。

  清明節見聞作文1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又來到了偉大的清明節,在這一天內,所有人都要上山為犧牲的勇士們掃墓的。

  這一天早上,我已早早的起床,這一天的早晨真是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春風拂面。我們一家人早早地回到家鄉匯合,匯合以後就上山掃墓。一到一個墓前,大人們總拿著鞭炮在墓前響一會兒後再在墓前燒紙,我們做小孩的只需要長途跋涉的走到墓前上香。每到一個墓前都有一片樹林,我可能猜想,墓都要可能吸收天地之精華,樹木之靈氣才能在天國獲得安寧,從前有一位司馬遷曾今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所以墓的人的責任重於泰山的人才能吸收天地之靈氣。

  給別人帶來災難的人是比鴻毛還輕的,如果你給別人帶來好處的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清明節見聞作文20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

  坐上公共汽車,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呀,有一段日子沒去鄉下了,鄉下會變成什麼樣字呢?院子裡的棗樹是否已冒開了嫩芽?爺爺養的的那隻小花貓是否已當了媽媽了?還有屋簷下的那對小燕子夫婦應該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吧………

  這時汽車停了,原來已經到站了。我和爸爸匆匆下車,一抬頭便看見了村口那一排熟悉的白楊,這堅毅的白楊,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風雪摧殘,竟還是那樣的高大挺拔,英俊瀟灑,真令人欽佩!走進村子,熱情的街坊四鄰忙著打招呼,那股熱情勁兒讓人不忍拒絕。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後,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他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與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深情在這裡述說。完後,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著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