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青春> 有關青春不朽的作文

青春不朽的作文

有關青春不朽的作文

  篇一:高考青春不朽

  搬家的時候,老爸每運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發地歇。老媽有遠視了,細小的東西,她得拿遠點,擠著眼睛看,小釦子,小繩頭,都攢著,慢條細理地裝進一個素淨的小布袋裡。

  都老了,我叉著腰站在屋中央,悲從中來:青春,終究敵不過生活的,戲要散場,照片要褪色,時間的洪流

  怎麼回事?我面對著兩摞一模一樣的《簡明日本語教程》,水藍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兒,我激動得有些顫巍巍地開啟扉頁,老爸老媽一粗獷一絹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著書,奔進屋裡亮給他們看。我能看見他們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憶之門開啟的聲音。

  “當年《排球女將》可真火啊!”老爸伸腳“搓”來他的拖鞋,久別重逢似的摩挲它的書脊。

  “小鹿純子算現在的‘女神’,當時叫‘大眾情人’。”老媽笑著補充道。

  幾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裡的氣氛“捂暖和”了,我感嘆它的魔力。

  一發不可收拾。那堆舊書像個兔子洞,老爸老媽的青春洪水一般從那洞裡湧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鄉鉅變》、《活動變人形》,媽媽的池莉、王安憶、陳丹燕,書裡夾著手繪的藏書票。

  “找到了!”老爸捧一本巴掌大泛黃的“工作日誌”,就好像捧著一隻輕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飛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詩集,是青春的幻夢。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他那聲音雄厚,我估計全樓道都聽得見。那是多麼動人的一幕:光河裡,舊書裡的碎屑逆著光紛飛。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讀著朦朧詩,像演講的青年。老媽蜷著腿,抱膝,目不轉睛地盯著老爸,像聽吉他的姑娘。

  他們的贅肉和皺紋,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見兩雙清澈閃亮的眸子。這陋室束縛不了他們,這凌亂的雞毛蒜皮束縛不了他們,門口探頭鄰居驚奇的目光束縛不了他們。 他們心中的火還沒熄,他們從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時光不能倒流,那麼這一幕只能證明青春萬歲,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著氣,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襯衫徹底汗溼。

  他的眼中分明有淚。

  【評語】

  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考場記敘文,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取材精當。文章另闢蹊徑,敘寫老爸老媽不老的青春,避開了眾多就青春說青春的俗套題材。二是構思精巧。起筆欲揚先抑,從老爸老媽“都老了”寫起,緊扣材料主旨,敘寫“心中的火還沒熄,他們從未被生活磨平”,點出“青春萬歲”的題旨。三是描寫精妙。老爸摩挲書脊的動作、老媽聽老爸朗誦時的神態,惟妙惟肖,細膩傳神地寫出了他們年輕的心態。四是語言精練。比喻形象生動,信手拈來,不著痕跡;描寫簡潔凝練,寫老爸老媽“都老了”的動作神態,“清澈閃亮的眸子”等的描寫,都只是點到為止,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表現力強。故綜合判為一類卷70分。

  《搬家》(《青春萬歲》)平常事寫得極不平常,足見語文(語言表達)功力。尺水興波,杯中攪動心海波瀾,感情大潮漲滿天地,確實越讀越有味道。平常事寫得極不平常,足見駕馭語言的功力。尺水興波,杯中攪動心海波瀾,感情春潮漲滿天地讓人沉醉其中,愛不釋手。其實我們的孩子不缺少寫作的素材,生活經歷,缺少的是寫出理想的真實生活啊!平時訓練什麼?個個都能自說自話(思想深刻、結構嚴謹、文化豐富),結果學生作文不見提高,做了很多無用功。可見訓練駕馭語言的能力,是重中之重。要在寫作的細節上多做文章!

  篇二:高考優秀有關青春作文(4篇)

  1《青春不朽》

  偶然閒暇,我總會習慣性地抬頭。窗外有棵樹,讓我能摸著它的生長軌跡感念歲月。燦爛的六月是樹的青春。當我習慣了它的分明脈絡,習慣了葉縫間的參差陽光,我開始懼怕秋天。轉念一想,自己的人生不是也如樹木,生命常在,青春不朽啊!當即舒心。

  誠然,秋風的到來會將樹葉紛紛吹落,將思念與感懷掛上枝頭。歲月的流逝也會沖刷出深深淺淺的皺紋,讓我們切切實實地感覺到衰老。

  然而,誰言青春是容顏?

  青春是光亮,無論是日出之光,還是日中之陽,或是秉燭之明。只要有心向著青春,蒼老便會為你讓路。學術泰斗“北季南饒”中的饒先生,晚年依然精神矍鑠,笑口常開,也會像個熱血小夥一樣守在自家陽臺看不遠處一週兩次的跑馬比賽,也會在心裡與自己賭一把,無論結果如何都會激動一把,頗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氣勢!青春,是一種熱情,尤其在歷經滄桑後此種熱情便更加深厚,有初遇的驚豔,有臨別的不捨,這非但不是青春的消亡,反是青春的深化。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著名愛國詩人如此寫道。保有青春的另一個法寶,就是守住夢想。有夢想的人就有前進的方向,並且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去助你拼殺沙場,勇往直前。在興復漢世的大業中,諸葛亮曾因為黃忠年老而沒有重用。黃忠一聲大喝:“手中寶刀未老!”他有建功立業的渴望,有報君報國的渴望,誰又能說他不如張苞、關興等青年小將?

  九把刀曾說過:“青春就像一場大雨,即使淋溼感冒了,還想再淋一次。”是啊,即使人間坎坷,你的人生早已在無數次絕望中失去夢想,你的熱情也早已在狂風暴雨中被澆滅殆盡。可是,你的青春,至少曾經有過的青春呢?你在那場大雨中流過的淚,摔過的跤,迷過的路,都將成為你彌足珍貴的經歷。它們是青春幻化成的另一種形式,被收容進“曾經”的瓶子,貼上“回憶”的標籤,你會永遠擁有。

  我凝視著那棵繁茂的樹,不禁微笑:是啊,青春不朽!即使有一天你葉落歸根,那也是在內心積蓄力量,只為來年更好地開放!

  2《空山新雨後》

  當年早已不是翩翩少年的王爾德說,青春是值得並唯一可歌頌的。

  誠然,青年人往往沉醉於青春而忘記終有一日老去,青春也並不如他們所料,永久不朽。然而我們要說,春的美好之後,卻是秋的收穫,猶如青春過後的沉穩和歷煉。

  且看王爾德,他肆意地塗抹青春的色彩,卻在入境報稅時慨然自傲地宣稱:自己僅有名聲足以報稅!這是他播種青春所得,與時不朽。

  所以,享受春光而似乎始終充滿活力的“日出之陽”,正是我們青年人的天性,本無可厚非,並不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然而,拿青春賭明天、浪費而不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人,是可悲的。

  聽聞多少青蔥少女,只為心中偶像的一笑而“打飛的”去看韓星,不禁扼腕嘆息:她們的青春,早早地花謝花飛。青春,本該是男兒意氣風發、少女巾幗不讓鬚眉的歲月,為何如此踐踏?

  究其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嗟嘆的“喧譁的時代”。青春就像一劑興奮藥劑,給許多年輕人帶來光陰尚長的錯覺。有些人被浮華的時代遮蔽了雙眼,青春也被人為地上了色,從質樸的純白變為霓虹燈一般迷離的五光十色。這,並不是不朽。

  然而,總有人使青春的豐碑光彩四溢,那是他們用心血塗抹的丹青,渾然天成。譬如季羨林在《清華園》中所展示的那樣,他並不是海明威筆下的“迷惘的一代”,而是在浮躁的大學時代潛心積澱,踏踏實實地為日後學術打下了基礎。

  再如,人們只看到蔣方舟置身於赫赫的青春光環之下,卻忽視了他不倦的青春之聲。王小波的年少輕狂,蘇軾的少年成名,都不是青春本身的不朽,而是青春背後有花朵崢然迸發並結出了生命之果。

  青春,最好的姿態也許並不如張愛玲所言:“出名要趁早”。豐子愷的《秋》,詠歎了精魂之不朽,這才是青春之光的理想聚焦。

  也許,詠賦青春的詩,最微妙的當屬“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只有空靈、納新,歷秋之豐收,才是最美的“天氣”。

  3《開放在夕陽中的“向日葵”》

  看見我媽在收拾衣服,走過去打趣:“媽,你看你,都一把年紀了,還學什麼拉丁舞啊。”媽一臉怒火:“什麼一把年紀!你媽我是看著顯老了,還是上樓梯要你們這群小崽子扶?”我和我弟相顧無言,各自默默散去,背後響起高亢的歌聲:“我像一隻小小小小鳥......”

  自從去年退休之後,我媽便總嚷著閒不住,要學點什麼東西,可人家都是選太極啊什麼的,我媽卻一心一意要學拉丁舞。這玩意,扭來又扭去,萬一傷了腰可不得了。可她老人家犟,愣是抱定了拉丁“這一棵樹”。

  我只好陪她去報名。報名地點是一間練舞室,那天,她愣是被牆上那幅畫給吸引住了。全幅是暖人的橙色,中間一朵向日葵,正肆意開放,熱情,奔放,似乎是在向別人宣告著什麼;雖然根部有些發黃,卻並未阻止她蓬勃向上。她彷彿在燃燒。我媽的眼裡竟有了少許淚光。我有些無措,“媽,這是梵高的名作《向日葵》,這是......”話未說完,媽便喃喃應道:“真是好畫啊......”

  第二天便正式培訓。同一間練習室內,人家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我媽往中間一站,怎麼看也覺得有些彆扭。可是音樂一響起,我媽別提多帶勁。

  我倚著門,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母親。驀然,一線扎眼的銀色刺入我的眼簾,是母親的白髮!我不由然想起過去:我還小,母親總是把我背在背上幹活,後來,有了弟弟,背上的孩子又換成了弟弟。唸了高中,是母親每天用腳踏車送我上學......印象中的母親,是無微不至、充滿能量的“超人”。這麼多年,母親為了照顧我們,幾乎沒有自己的娛樂。我默默地擦了擦快盈出來的淚水。

  轉瞬間,一個月過去了,縣裡舉辦拉丁舞比賽,我媽當仁不讓地被當做“第一人選”。比賽前,她掩飾不住小孩般的喜悅,神秘地對我和弟弟手:“今天,你倆會看到一個驚喜。”

  什麼驚喜呢?帷幕緩緩拉開,我和弟弟張大了嘴。舞臺中央,一朵金色的“向日葵”優雅地舞動——是的!是梵高那幅《向日葵》裡的向日葵!我看見,我看見化裝成向日葵的我的母親,在用她全部的熱情和魅力,釋放她那青春的、激情澎拜的、灼灼的光芒!

  4《桂香中瀰漫的青春》

  漫步於姑蘇城的石橋流水間,看著或聞著那青瓦白牆的庭院裡傳來的陣陣香氣,眼前總會浮現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萬物復甦,給人們以生機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間,被一縷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頭時,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院子裡滿是阿婆精心呵護的桂花樹。枝縫肆意生長,在綠葉的掩映下,時不時冒出幾朵淡黃色小花,從未見過如此溫柔的黃色,如同一輪明月散發的黃暈的光。小花在綠葉間躲躲閃閃,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澀的小姑娘,她的美,是隻許阿婆欣賞的。

  猶記年幼時,阿婆曾摟著我敘說她和桂花的情誼是早已深埋下的。迫於生活,阿婆自小便學會做桂花糕,以此補貼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濃得化不開的`桂花香中瀰漫開來的。

  直到現在,正在經歷花樣青春的我才開始有點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為,青春是需要綻放的,要活出自己的個性,要經歷歡喜、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顯然不同於我們的青春。有一條新的花裙子便可以興奮上好幾天,細緻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務,以及不辭辛勞地製作桂花糕,為自己能擔起家中一份擔子而滿足。這是不同的兩代人之間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責任。

  踏入門檻,便看見了忙碌著的阿婆:頭上包著一方藍碎花布,絲絲沾在額上的銀髮盡數敘說著她的滄桑。圍著圍裙,略微下彎的背使她顯得那樣吃力。多少年後的阿婆依舊堅持做桂花糕,剎那間,我彷彿又看見阿婆伏身於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勻攪合,然後輕輕壓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後,便盛在盤子裡,潔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氳著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細膩化渣。這就是貫穿了阿婆整個青春的桂花香。

  如今的阿婆早已青絲變為白髮,但她依然堅持著做桂花糕,堅守著一份青春時期便已堅守的責任。

  微風拂來,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瀰漫著阿婆的青春。

  篇三:關於青春的作文——半生熟

  旁邊桌上的書堆起小山,長達幾個小時的努力,也只是在小山上抽走了兩塊磚頭。長吁了一口氣,最後不由自主地叫了幾聲,卻也沒有好很多!對面的窗戶裡也透著光,隱隱地透出一個人影。耳邊傳出一陣樂聲:我喜歡追,你卻偏偏喜歡躲,零距離的邂逅,愛到現在剛好半生熟,投遞著微妙的感受對那窗戶的陌生人並不熟識,甚至說從未見到過,每天也只伴著這樣零星的黑影兒。可能那首歌唱得真好,我們不都是半生熟嗎?

  朋友喜歡看花,卻對花粉過敏。我曾問她:“既然對花粉過敏,那你又怎麼能聞到它的味道,又如何去感受呢?”朋友指了指頭上戴的“裝置”:“我有備而來,如果我不戴,我就會過敏,我怕”既然害怕,那還有資格喜歡嗎? 我無法理解朋友的一半喜歡一半害怕,也無法理解她的開心難道怕和愛不是一種矛盾嗎?或者說在物理中可以解釋成:二力平衡時,物保持靜止平衡吧! 一半一半吧! 大地透出了一絲光線,混沌的世界透進了一種亮點,沒有人說喜歡被光環繞可也沒有人說不喜歡喜歡,不是得到的權利吧!付出和得到不也是一半一半嗎? “嗨!”星期—的早晨,認識我的人對我打著招呼!我

  想也就只有工作學習時找得到我吧,一到了雙休日,我還是願意抱著古書發愣!我只是隨便地應了聲,繼續向前,想著昨天書裡的那段文字: “雲淡風輕,一個人的世界,安靜得可以聽到風吹的聲音。要過多久,你才能聽得懂我的聲音” 明天還是盲目的,還真的像“昨天,還反彈琵琶,唱破東風;今天,又打翻前世,惹塵埃四起;明朝,又將在何處掙扎,憶傷悲無限!”。

  我想,這感受會一直陪伴著我“愛總會在某個地方建造起圍牆,不絕望,不放棄” 又是一半一半吧! 窗外雨未停夢飄遠了,飄向最遙遠的距離那種意義,我或許還沒懂在那種藍地的白格子上塗滿了顏色,在那個破舊的錄音機裡刪去了最後一段音樂,蒼白的對話沒有一點兒觸動我無奈地搖搖頭,不過這一秒,卻又笑了,想不出為什麼,想不起那些為什麼翻開陳舊的日記本,在扉頁上記下了一句話:“真正喜歡一件東西,是沒有辦法阻止的” 一半生的,一半熟的。

  篇四:關於青春的作文

  立夏已過了,悶熱的天氣依然沒有退去,似乎那份清涼跟不上時節的步伐,還需要多一些等待。夜深人靜的時候,喜歡找一些淡淡的老歌來聽,總能在那些陳舊的歌聲裡找到一種熟悉的感覺。善感的旋律盪漾在我的思海,想著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數著青春的枝頭那一片片飄落的葉子,一次次地陷入無緒的沉思。

  青春是一場夢,當你醒來的時候,發現它已悄然離去。青春又是一本書,這本書只能看一頁撕一頁,不給你重翻的機會。青春更像是落暮的愛情,牽著她的手,卻牽不住她的心。當我們感嘆青春的時候,往往都是青春已逝,年華不在。誰會在春天的溫暖裡去想秋天的枯落淒涼呢?當青春被肆意揮霍的時候,夢醒時的痛苦也在不斷地增加。失去青春猶如鳥兒退化了翅膀,再不能去那充滿幻想的藍天裡遨遊。那些在青春的季節裡埋下夢想的種子,到現在還沒開出花來。

  如今,過了時節,它們還會吐出嫩芽來嗎?對它們的期盼也隨著青春的日漸謝幕而失去等待的信心。不知不覺中,人生的一個美麗的季節漸漸消逝在歲月的夜空裡,散落成一顆顆遙不可及的星星。 夜上海的美麗,以其特有的氣質,呈現在這黑幕下。曾幾何時,當我背上行囊踏上這夢想的天堂,帶著那種青春式的眼光審視這裡的一切,接納這裡的一切。那時的我堅信,我的夢想就在這裡的某個角落裡,我欣喜地摸索著,尋找著。

  雖然這條尋夢的路並不平坦,甚至是崎嶇不堪,但是青春的腳步並不懼怕這些。青春的心可以很好地容納悲傷與失意,並使之轉化為更為堅定的動力。那樣的青春充滿了激情與執著。只是那激情燃燒著的青春,終抵擋不了光陰的催促,當我不經意地回頭,發現自己已然站在青春的邊緣,感受到的是光陰的急迫,它就像秋風,吹著人生的枝頭,急不可待地要吹老青春的容顏。 站在視窗,望著江上過往的船隻,在霓虹閃爍的倒影裡,彷彿一顆顆孤單的心靈漂浮在歲月深長的河上,尋找著自己的方向。我的思緒已然隨著這條寂寞的河流越淌越遠,恰似我的青春,在歲月的河流上,慢慢地流過屬於它的季節。

  篇五:高考關於青春不朽優秀作文(7篇)

  1《朽葉的桅子花》

  小城深處有條老巷。明晃晃黃醺醺的光蔓延一路,點亮了一個城市的古老溫情。

  相屬的板車,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蔥蒜,噼噼叭叭的煎油聲,勾著所有途經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賣鍋貼的。煎到外酥裡嫩,香氣四溢,擱到藍印花的小碟中,澆一層香醋,撒一圈蔥花,待到輕咬一口,卻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隱隱間又有些青春獨有的青澀。

  在旁人眼裡,女人不過是個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這個含著少女的甜蜜和婦人的成熟的代稱。女人愛美,每次見她,總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紅,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後一點尾巴。女人愛笑,笑起來眼角會輕輕顫顫,不招不搖,溫婉而妥帖。煎鍋貼時,她總是打扮得一絲不苟,有點“盛裝端熱油”的味道,遠遠看去竟像是從《蒹葭》裡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於女人身上青春嬌美端方的氣息,沉迷於女人手下青澀而有些甜蜜的鍋貼。恰巧,女人是我同學的祖母,一經詢問,方知鍋貼裡藏著桅子和蘋果混合的醬料。而女人原是那個十里洋場的大戶之女,幾經輾轉方暫棲於這個閉塞的小城,操持著祖業依然優雅地活著。 一時間,我心中充溢著難以言說的震驚和恍然。震驚於加花醬的匠心,恍然於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氣。一個會在鍋貼里加花醬的女子,豈會敵不過時光的磋砣?當歲月爬上她的鬢角,風霜侵蝕她的容顏,她依然愛著美,愛著生活,像年輕時一樣雅緻而細膩,如此,豈會老去? 時常去女人的小攤,站在一邊我不語,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練地翻煎,溫婉地淺笑,不卑地招呼,沉溺於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氣裡。夕陽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圖。

  我時常迷惑於青春與不朽。以為青春必是光潔明豔,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巔,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雜著與年齡不符的青春之氣,我方有些體悟。有時候,心的柔軟與細膩遠勝過形貌。沒有人活在保鮮膜中,沒有人會永葆青春,但做一個心思細膩、熱愛生活的人,時光永遠會厚愛你幾分;而如此,何嘗不是另一種靜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擱在藍印花碟中的帶露桅子。或許葉子些許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軟。

  2《書中自有顏如玉》

  今晨坐校車經過商廈時,一幅超大的化妝品廣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潔的臉蛋,真擔得上《洛神賦》中那句“肌若白雪,齒若含貝”。廣告牌上赫然大書“不朽的容顏”,更是讓我唏噓不已。

  隨著科技的發展,女人的青春靚麗似可永駐了。各種化妝品日益塞滿了女人的口袋。為了追求不朽的容顏、不朽的青春,她們願意打針,每天花許多時間保養,拍臉。 但,何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竊以為青春是一種情懷,一種狀態。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場流水逐落紅般轉瞬即逝的遊戲,應是清照未嫁時提鞋疾走的嬌憨而靦腆的笑容;卓文君當壚美酒,半截藕臂輕露的勇氣和堅持;昭君出塞面對未知的茫茫大漠的無畏與堅毅。青春,並非膚白貌美時期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美麗情懷的集合體,是每個女人在任何時期都可以擁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歲時仍能笑稱:“我還年輕,青春正好,及時行樂!”我私下猜想,年輕導演欣賞她的絕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種放浪形骸的生活態度,而是杜拉斯的內在氣質與精神涵養。正是這種美質,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勸讀時,總會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想,這句話用於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適不過了。見過許多年華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卻眼神空洞、語言乏味、滿腹稻草。她們通曉最新的時尚潮流,但對文采風騷、傳統文化面色訕訕。畫家陳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學時代的照片而無限感慨。當今域中所謂的“校花”們,如何與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則,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風韻常存的吧。

  每個女人都是渴望愛與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們心中永恆不變的神話。她們追求著,從古時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種繁多的“歐萊雅”們,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們讀錯了“青春”。

  青春不是隻開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內而外的美麗。三毛說過:讀一本書,你自己尚無知覺,行行字字卻已在潛移默化間改變了你的容顏。

  女人,多讀書,多思考,隨著日影飛去,詩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還鄉”!

  3《一事能狂便青春》

  詩人紀德在《先知的花園》中說:“時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會老。”

  的確,“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規律,但正如王國維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質會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氣,執著、積極,縱然我們白髮蒼顏,心卻不會頹然老去。青春便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石古不廢。

  6月13日即將近來八十華誕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極好的典範。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享譽海內外的骨科專家,高齡的他仍活躍在科研、醫療第一線。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動力。他說:“我喜歡一切從頭開始,像一個青年人一樣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樣,始終保持對新科技的高度熱情,並將它們運用到醫學領域,不斷髮明出類似於“形狀記憶加壓騎縫釘”的“魔術般的金屬製品”。

  戴尅戎先生喜歡這樣一句話:“公爵是因為偶然的出身才成為公爵,而貝多芬是靠自己成為貝多芬的。”我要說,是青春心氣使戴尅戎成為了那個老當益壯、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青春心氣,是青春不朽的催化劑;是對生和死,青年和老年,人生和宇宙的富有審美情懷的考量。古往今來,歷史化作塵埃,但總有一些人的青春心氣,如炳燭之明,不朽地燃燒著。

  我們不會忘記,詩人拜倫懷著少年心氣、青春之心,完成了詩人到革命戰士的角色轉換。我們不會忘記,當傷痕累累的海明威從戰場上退下來,以一種怎樣的執著勇敢、熱情求索,開闢了一條艱辛卓絕的寫作道路。海明威有言:“那時的巴黎對我,是一個流動的聖節。”是啊,一個始終懷有青春心氣的人,他的每一步都將不朽,都是一個流動的聖節。

  當《黃金時代》裡那一群理想青年:魯迅、蕭紅、丁玲懷著狂熱用他們的文字呼告歷史的來人;當史鐵生帶著青春的質樸在輪椅上放聲歌唱,新時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失落於生命之將老,而不積極地面對生活?

  清華大學有一句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作為初出茅廬的我們,更應當胸懷青春心氣,去營造健康的新世紀!

  一事能狂便青春,雖向死而生,但青春不朽!

  4《青春永不褪色》

  有人說:如同生命註定死亡,我們的青春也終將褪色。然而我卻說:“我們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臨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而是生命的一種“狀態”。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輕漂亮的歲月,它是一種昂揚熱烈的“生命狀態”。它並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如愛因斯坦,即使年老,卻仍能和孩子們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讓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這樣的他,有誰會說是一位暮氣沉沉的老人,又有誰能說他的青春已經褪色?

  有些人,認為青春只是生命的階段,終將隨著年齡增大而消逝,他們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老兒”。

  要保持青春的狀態,我們需要擁有樂觀開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總會有暴風雨的出現。這些可怕的暴風雨,往往會吹落青春的風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顆樂觀開朗的心,便是最好

  最完美的雨傘,保護著你的青春。蘇軾晚年多次被貶,但樂觀豁達的他依舊不改青春昂揚的姿態,一手美食,一手詩書,口唱大江東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樂觀,我們的青春才不會被風雨侵蝕。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們學會“忘記”。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語,都會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傷痕。所受的傷害多了,你的青春也會傷痕累累,最終只能無奈地倒下。而學會忘記,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雲南白藥”,青春上的傷痕也會加速癒合。

  青春,並不意味著我們只需要熱血和激情,更須難得的一份沉穩。只憑熱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雖然絢麗卻無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穩,我們的青春才能如太陽一般,耀眼而且永恆。

  當今社會,有多少人因挫折而過早地老成和圓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壓而變得暮氣沉沉?如若他們能以樂觀為盾,以激情為戈,又怎會青春早逝呢?

  我們的青春應是太陽,耀眼,永恆!

  5《 狂童之狂也且》

  《詩經》中曾描寫過這樣一位年輕女子:她隔著湍急的河流,對著心愛的男子大喊:“你若喜歡我,我便攝衣渡河來找你;你若不喜歡我,我便另尋他人,向我提親的人排了滿大街哩!”文末發出“狂童之狂也且”的感慨。

  好一個將青春揮灑到極致,用專屬青春的奔放,灑脫地去愛、去恨的女子!

  如此女子,必堅信青春不朽。用年輕人的狂妄、瀟灑去踐行人生的人,即使到了頭童齒豁之日,內心深處必定還珍藏著一段明麗而永不朽蝕的青春。

  可現實似乎並不如此。明明是“日出之光”、“日中之陽”,卻感嘆著青春不再,用理性而僵硬的公式,計算著青春逝去的那一天,嘲笑著堅信青春不朽之人的天真無知。這樣的人,色未衰而心已老。以老成持重的視角看待本該絢爛多彩的青春,以至於暮氣與戾氣過早地染指他們的生命。上世紀的倫敦,曾流行剛畢業的醫科大學生蓄起絡腮鬍、戴上金絲鏡的“時尚”,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老到醫術。然而,與之俱來的是貪腐、賄賂之芽的潛滋暗長。

  草讓青春僕從於暮氣。以“青春不朽”的觀點看待生命,並不是虛妄地渴求永葆童顏,生命不逝;而是讓一顆激越灑脫的,甚至“狂傲”的心永遠跳躍。“不朽”與“逝去”其實並不矛盾,外在、表象、肉體可以逝去,內在、精神、靈魂卻可以不朽。正如金嶽霖先生在獨居生活中與孩子們一起鬥雞,正如《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瘋瘋癲癲頑劣不堪卻同時豁達善良。

  英諺中的一句“年老而勿衰”。年老之人尚不能衰頹,更何況青年們?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是潮流的揚帆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那麼,少年青春則國青春!若是人人都保持一顆“狂”心,則人人都是少年,時代便朝氣蓬勃,生意盎然。

  朋友,無論你的年齡,綻放青春之花吧!願“狂童”之心,去熱烈地擁抱太陽!

  6《不朽的青春》

  窗外,雨來。耳畔,風過。

  外婆,我又想起了你。

  我記得看過您的一張照片:一襲旗袍,頭髮高高綰起,顯得格外青春。而如今,您已離我兩年,這兩年,您還好嗎?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您格外喜愛宋詞。每每聽您念道:“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我總會看到您的眼睛在發亮,耳鬢的白髮在您充滿感情的吟誦中似乎被染黑了,三尺講臺上,您為學生解釋宋詞,飽含深情,青春煥發,活力逼人。您告訴我,因為這份對宋詞的執著熱愛,你的青春長在。

  也許是某個星光熠熠的夜晚,天際劃過一顆流星;也許是某個風輕霜微的凌晨,草葉上一顆欲落未落的露珠;也許是某個彩霞映染的黃昏,山坡上飛過的一隻孤雁:您,總能在自然中找到美。

  您不願意安裝空調,於是您在院子裡種滿了花草,說這樣才是生活。起初我並不懂您,卻在某次失意獨坐院中看蜂飛蝶舞時讀懂了您的趣味。越是貼近自然,越能獲得心靈的平和。在當今慾望滋生、物慾橫流的社會,外婆,您是我的榜樣。

  臨終前,您望著窗外的梧桐。順著您的目光,恰有一片黃葉從枝頭飄落,緩緩地打著旋兒飛下,似一個小精靈在風中嬉戲。您說:“我也要歸根嘍。”從您的話中,我嗅不到一絲感傷,只有“釋然”和“放開”在流轉。我手中緊握的手陡然失去了力氣,我望著您,您神態安詳,不見絲毫痛苦。把您的手輕輕放進被窩裡,我知道,您會在另一個世界看著我成長。我也會在某一天與您相遇,像以往一樣,奔向您,向您撒嬌。

  外婆啊,現在的我即將揭開人生日曆上新的一頁。當我也年紀一大把的時候,或許記不清您的模樣,我的記憶也會隨春風吹入柳梢頭,融入黃昏後。那時,我只希望與外婆飲一盅酒,賞一簇花,敘一段情。

  窗外,雨停。耳畔,風息。

  我正青春,但我會像您一樣用熱愛,用簡單的心,去面對生命與生活的真諦。

  擱筆。窗外,陽光凝聚在葉片的雨珠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7《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我想,草籽枕頭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莊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當姨婆掉落第一顆牙齒,村裡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當無人問津的草籽枕頭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終於破裂,村裡的人也像枕頭裡的稗草籽一樣嘩嘩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們就把這叫作老去,那什麼能被稱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壯整齊的牙齒能幹淨利落地咬斷草莖時,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點半利落地爬起,與村莊裡的女人們嘰嘰喳喳熱熱鬧鬧地去收草籽時,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換上的新草籽枕頭散發出草木與大地乾淨而辛辣的氣息時,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莊還雞鳴狗吠,熱鬧非凡時,我想它是青春的

  記憶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門時的背影。彼時她年輕如斯,活力如斯,躡手躡腳地開啟那扇老舊的木門。可我每次都會在木門的吱呀聲中醒來,然後看到她梳著一個大辮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門縫中微露的一條狹長的晨曦。從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從微紅變作深紫,從二十歲到四十歲,姨婆的背影從挺直變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奪走了她還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當村子裡的人都千方百計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絨枕頭,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後,曾經長滿稗草的溼潤小徑上塵土飛揚。寬闊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樓裡,新的村裡人們,抑或是半個城裡人們,開著汽車,枕著羽絨枕頭,過著他們不一樣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產生一種釋然。

  沒有人永遠不會老去,可永遠有人正在年輕。我曾經那麼固執地想抓住的,不過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莊的青春。他們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續屬於他們的,村莊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頭,耳邊適時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彷彿那些草木仍在枕頭中拔節生長。經冬歷春,枕中卻封存一段歲月,永老去。老舊的棉布輕撫我的臉,一如姨婆溫暖的手。外面傳來汽車的鳴笛聲,新型收割機的轟鳴聲,意外地不覺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篇六:我們擁有的青春作文

  1我們擁有的青春

  站在高處看,我們是一群擁有青春的孩子,在青春的歲月裡,我們放肆,狂妄,不羈,這大概就是大人們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吧。

  上初中第一年,我從表妹家帶回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皮筋,用來綁頭髮,有一天,我用了一個小人形狀的,到學校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頭髮開了,要重新綁一下,我讓旁邊同學幫我拿一下皮筋,誰知道她個神經病給我來一嗓子你這個皮筋咋那麼像男廁所的標誌呢?當時我就跟殭屍似的呆住了,我說大姐你想象力那麼豐富,怎麼不去拍科幻片兒呢?從那以後,我便出名了,於是也就有了現在這雅號綁男廁所那位。當然,也只有幾個關係好的姐們敢叫,別人?你叫,你叫個試試,讓你上秒叫了下秒哭,哼哼,我這個天才美少女可不是好惹的。

  前些天我們學校組織去河山,說是去參加個綜合實踐活動,其實就是去玩,這大好時光,一個星期呢!第一天先去分宿舍,我挑了個人少的進去,這宿舍一共住4個人,不光人少,環境還好,靠窗通風有空調,最重要的是有插座,我們幾個人都偷著樂,你知道對於一個手機待機功能不好的人來說,有插座是多麼重要啊!當然,老師是嚴禁我們帶手機的,可那有幾個人聽他的話?四個人,四部手機,照樣玩通宵。正所謂去河山帶手機其樂無窮噢耶,

  可好日子沒那麼長,老師要一個一個的檢查包,看到手機,mp3什麼的,統統沒收,這可怎麼辦?同學甲急中生智把手機放在蚊香盒裡,我由此得到啟發,把手機放到香皂盒裡,那幾個姐們也都找好對策,讓老師無從下手。青春是一杯濃濃的咖啡,喝的時候是苦的,卻讓人回味;青春是一陣清涼的微風,輕輕掠過人們的生活,卻一去不復回;青春是一首讓人成長的,教會我們真理。

  我們擁有青春,我們和那些癲狂的人一樣,會一起裝肚子疼不去上學;會在老師講課講得入迷的時候插一句元芳,你怎麼看引起全班同學鬨堂大笑;會在別人難堪的時候一起起鬨。我們擁有青春,我們擁有一顆放肆、狂妄、不羈的心,就讓我們去放肆、狂妄、不羈吧。

  2致我們如今擁有的青春

  無悔——致我們如今擁有的青春 日月如梭,大一即將過去,你會用什麼祭奠你過去一年逝去的青春?而又會用什麼祈禱將來三年的青春?

  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後,和煥堅一起背上沉甸甸的行囊,隨著火車咣噹咣噹的節奏,一路向北,來到了這個無親無故的城市。專業對於我來說很苦惱,但不管願不願意,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專業沒轉成也一度失望,但努力過,能力不足也只能無奈。不管怎樣肯定自己對這一段青春沒有後悔過。對於我來說能祭奠這一年逝去青春的就是課程,學生工作,社會服務實踐,工作,比賽。 由於緣分未到,沒有愛情,由於時間不足,沒有冒險。對於正處青春的我們,為了不給青春留下遺憾,可以談一場戀愛,不用轟轟烈烈,只求安安穩穩,說不定還能天長地久,有道理吧。我想海誓山盟的有多少能夠長久呢,如果只是想尋找電視情節 裡的刺激,那儘管隨意,或許也能給青春留下深深的印記。

  這是吸取刑法學老師的教訓,他看完《致青春》後深深地感慨,他說“很後悔當年大學期間沒有談過一場戀愛。”在我看來還是看緣分吧。青春的節奏少不了冒險,冒險在我看來就是挑戰個人極限。大學是冒險旅行的最佳時期,等畢業了,工作了,去哪找像大學這樣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當踏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會後悔終生。大學可以說已經把我們推到自由青春的邊緣,不抓住的你還能怨誰呢?

  毫無疑問,大多數人喜歡旅行,觀花賞月確實很愜意,我也喜歡,但是我更喜歡的冒險旅行,雖然只是滿腔熱血,沒有經歷過,但總有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將來,我也不想留下遺憾。即使出現意外我也無怨無悔。然而現在想找幾個有共同興趣並準備付諸行動的人很難很難。聽英語老師講過她大學期間從杭州坐72小時的硬座到雲南,十幾個人睡在同一屋簷下不分男女,每天吃三塊錢的麵食真的很羨慕。她說了,你們最好趁現在出去冒險旅行,不要等到我這年齡跟老同學聊起大學時只有在圖書館某處朦朧的回憶,再想到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瘋狂一回而後悔一輩子。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每個人都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有的在我看來是頹廢,有的是浪費時間,在此我就不細說了,自己反思反思吧。當自己覺得頹廢了,那就試著去做社會服務吧。做志願者是最好的經歷。在社會實踐中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瞭解你所在城市的人文氣息,精神相貌,生活軌跡等等,學著喜歡上她,那麼生活將充滿滋潤而不是不休止的抱怨與不滿。同時也可以培養服務社會的情懷,有同學說我做那麼多志願服務是浪費時間,或許就是我們的觀念不一樣,人不能只是為了自己而活著,不然會很孤獨的。

  當覺得浪費時間了就試著去做找份兼職工作吧,或者試著創業。這個完全就是為了自己。拼搏在為自己增長社會工作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青春的揮霍提供了必要的資本。買一個便宜的單反,約上幾個知心的朋友,背上輕便的行囊走沒有走過的路,爬沒有爬過的山,跨沒有跨過的河,然後記錄著這一切的一切。就這樣揮霍並快樂著,青春無悔,這都只是幻想,哪一天能實現呢,看自己吧。

  沒有拼搏與奉獻的春春是不完整的。拼搏總是伴隨著挫折,有許多不如人意的是,當其他人指指點點,心理充滿著怒火又不能肆意釋放的時候;當無故被責罵,心理充滿委屈又不能吐槽的時候;當自己的想法被無情地扼殺,而又無力挽回的時候慢慢地懂得了怎樣怎樣去寬容,去放棄。也不是每一次無私的奉獻都能換來“謝謝”或者一個微笑,但學會了如何安慰自己。青春無悔,這是自己的選擇,收穫的還是青春。

  青春易逝,他只等待你的到來,不挽留你的離去。青春的紀念冊,能記錄多少,留給你未來的就有多少。在將來的某一天忙裡偷閒翻開它的時候,嘴角一翹,掛出欣慰的笑臉,口裡唸叨著“青春無悔” ————致我們如今擁有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