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精選民俗作文彙總10篇

民俗作文

精選民俗作文彙總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俗作文 篇1

  關於跳大繩,是我們家過年必有的傳統。

  不知道是誰定下的,也許是外婆,或是媽媽的外婆,總之,我們家就是有這個傳統。

  我們之中,屬媽媽最厲害,畢竟外公外婆年紀也大了,只能甩甩繩,計計數。我們家的繩是大紅色的,外婆說,誰被打倒的次數多,誰就可以去災辟邪,我被打倒好多次,好像鞭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媽媽總是巧妙地避開,她總是跳很多,實在跳不動了才停下來。

  跳大繩,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

  第二次,是因為體育要測試,才又接觸到了童年最喜歡的跳大繩。

  現在都不叫跳大繩了,而叫跳長繩,不過我還是喜歡叫跳大繩。

  那次風波,幾乎每個人都買了長繩,我也不例外。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還是寒風,我們都準時下樓跳大繩。這裡的和我家的有些不一樣,這裡只有粉色,橘色,綠色,卻絕沒有大紅,這裡也沒有去災辟邪的作用,只有比誰跳得多,誰跳得好,我的心中有些失落。

  這已經是五上的事了,離現在好遠,不過記憶還是挺深刻的。

  一年不跳了,今天,大課間,跳長繩。

  剛開跳那會兒挺默契的。王老加入了男生隊,miss zeng加入我們女生隊,有了老師的加入,我們簡直如虎添翼,沒多久,就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對長繩的熱情與喜愛更甚從前。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我家的跳大繩是最獨特的。

  因為我家的繩是大紅的。

民俗作文 篇2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有關民俗風情的。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 。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揹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檢視曆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民俗作文 篇3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隨著歌聲,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20xx龍年(是我的本命年喲)。今天有事大年初一,我們一家打算去拜年,這不,馬上出發了!

  我們來到了小外婆家。一進門,外公和外婆就熱情地款待我們,又是倒茶有事招呼我們坐下,我們呢,又是喝茶,又是說謝謝!可真是其樂融融啊!我們和外公外婆聊了會兒天,就拿出我們買來的禮物——敬酒和牛奶。我把禮物親手送到外公外婆的手中,一串串祝福的話語就從我口中蹦了出來:“外公外婆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壽比南山,年年有餘!”他們聽了可是樂開了懷,兩隻眼睛都眯成了縫說:“哎呀,你們送我們這麼多好禮,又有著一個嘴巴這麼甜的‘開心果’陪我們過年,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樣吧,晚飯在我們家吃吧。”我們也不客氣地答應了。(畢竟又不是外人)

  我們在晚飯上舉杯歡慶,這過大年的,我決定了,我一定要和所有人乾杯!我一次的和所有人乾了杯。這一夜多麼難忘啊!我耳邊又響起了動聽的歌曲——難忘今宵,難忘今宵……

  願你們也像我一樣,講禮儀!

民俗作文 篇4

  春節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祝這歡樂而又漂亮的春節呢?

  臘月二十四是大家公認的掃房日,掃房日就是打掃我們的房間,這一天大家都在辛苦的整理房間。

  臘月三十一日是一個非常好的日子,那天是除夕,除夕是春節的前一天,大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到了夜裡,小孩子們在外面放鞭炮,而大大家有的和小孩子們一起玩,有的在家看春節晚會。大家還要吃團圓飯,團圓飯裡有餃子,餃子裡面包著硬幣,吃到硬幣的人,整整一年都有福氣,不會出事。

  到了正月初一,大家都去拜年,小孩子們只要叫一聲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就會有人給他們發紅包。到了下午,就沒事幹了,就可以出去逛超市,玩。唉,對了,拜年還要送餃子,雖然我們家也送,可是至今我都不知道送餃子有什麼含義。

  到了正月初六,家家戶戶都開始營業了。很少有大人在家裡,而小孩子們大部分會聚在一起玩遊戲。

  到了元旦那天,大家都跑到街上去看龍燈,街上非常熱鬧。街上有耍龍燈的、有敲鼓的、還有打鑼的。不管幹什麼的都有,而在買東西的人家,都會在店門口放上一掛鞭炮,讓耍龍燈的去他們家門口耍,還給他們買糖、買菸,為的就是讓生意更紅火些。

  正月十九慢慢到了,大家該上班的上班,該幹什麼的幹什麼;小孩子們都去上學,慢慢就恢復到原來寧靜的樣子。

民俗作文 篇5

  花,是個五十六個民族圍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情。不一樣的風俗造就了不一樣的節日風俗而提到節日風俗,我首先會想到,這北京風俗相信大家已經了,但真識過的估計也不多,那就讓我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民俗。

  內城外寺院都舉辦,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廟門外小攤便吆喝起來,一條街被擠得水洩不通,滿懷的好心情,漫步走進廟門,首先映入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絨毛的、瓷的、玉的,使人眼花繚亂。的玩意兒排放在上,整齊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參觀完精緻的,便來到食品一條街準備,這裡四處飄香,十里之外也能聞著香味趕來。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經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這裡來,品味各色佳餚,定是舒服!聽聞北京集市的味美、肉肥,我也激動的心情,找了幾家老手,一連要了十幾串,坐在小椅上邊吃邊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真好吃,一連的下肚,都還不過癮,誰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呢?

  吃飽喝足,隨我往前繼續觀賞,一路小跑,便來到兒童天地,這裡有小孩玩耍的各種有獎遊戲,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槍”、“綿羊拉車”、“”,五花八門,各具特色遊戲有的刺激,有的有趣,無不讓人張睜大眼睛,,其樂無窮,我雖然沒玩(感覺忒幼稚!)但這些活動卻讓無數的小孩子。

  玩夠了,告別遊樂場,隨我一同去聽“”,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諦。不早早趕到演出戲場,那還真是難以看到臺上演員的表演,劇場是十里八層被文藝愛好者圍得水洩不通。這兒的節目豐富多彩,層出不窮,有京劇、、相聲、小品、等,一個連一個,讓臺下的觀眾過足了癮,熟悉的哼上兩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劃,跟著旋律,搖頭晃腦,享受京劇的,小品的歡快。演完一出,拍手聲響遍了整個場地,久久迴盪在廟會的上空。

  我東蹦西跳,早已,卻也樂在其中,雖然沒有鞭炮的喜慶,但也不失節日的氣氛,反而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老廟會,新廟會,大聚會,它有它的獨特,它有它的熱鬧。祖國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風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的'風情,卻讓我為之一爽!

民俗作文 篇6

  我在介紹傣族民居之前,我來說一下我們的民居。現代的房子連傳統的都沒有,都是什麼高樓大廈,連一 點特色都沒有。有一些古老房子都被那些開發商給建成高樓大廈。有一些可惡的開發商為了錢,竟然不管別人 的死活,強行霸佔。

  傣族在氣候變化較大,平壩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地區,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土掌 房系土木結構,一般為兩層,一樓住人,二樓堆放糧食和雜物,牲畜單獨建圈。土牆有兩層,厚達三尺,對防 熱保涼防寒保暖起到了獨特的功效。土木夯實的平面屋頂厚達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頂上納涼,秋收時又可在 頂上翻曬穀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間。

  佛寺建築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區建築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簷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由大殿、僧舍和 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簷或重簷歇山式屋頂,或懸山 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簷歇山式頂。

民俗作文 篇7

  客家民俗之“喊魂”

  客家民俗風情更是千姿百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客家民俗的“喊魂”就是其中一類。

  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區。屋前多有小溪、小河或池塘。有的屋前屋後是高頭高坎或山路。在這樣的居住環境中,小孩易跌。一旦小孩跌倒,多數都會著驚。晚上孩子睡在床上,心臟常一下子跳動,使小孩口說夢話:我怕!我怕!有的哇的一聲驚叫起來。這種情況,我們客家人叫“孩子著嚇”。

  孩子“著嚇”了,過去,家裡的老人,主要是做奶奶的,就會用“喊魂”的方法,來使孩子平安睡好。“喊魂”的方法是:首先老人到小孩跌倒的地方,把魂飛魄散的“魂子”喊回來。如果是跌到河裡(小溪或池塘),先將一塊石頭丟落河,口中念著:河裡跌的不是××名,是石頭喲!(如果是山邊、路邊、窪地則不必丟什麼東西)然後面朝太陽,口中念:太陽公公保佑××乖乖,身體健康!滿子歸喲!滿子歸喲!滿子東邊跌倒東邊歸;西邊跌倒西邊歸。最後用衫帕朝跌倒的地方把“魂子”帕著回家。到家後,將衫帕往孩子睡的床上開啟,表示“魂子”已“帕”回來了。再往孩子的背部多次拍拍揉揉;往小孩的耳公尾上摸摸捻捻。口中說:耳公膽大,老哩做公太(女的說“婆太”)。這樣的做法,要連做三朝(天),早晨、傍晚各做一次。這樣就能給孩子壓驚,小孩就會安眠善睡到天光。

  “喊魂”的做法,雖屬是一種精神安慰,老人祈求小孩健康的一種渴望,帶有迷信色彩。但從中醫學的穴位按摩療法的角度來看,拍揉小兒背部的心、肺等穴位,捻摸小兒耳朵,“耳為宗脈之所原”,它與人體的經絡五臟六腑有密切的聯絡。因此,拍背按摩能治驚悸、失眠、心煩、心神不安等;揉耳朵、耳尾有治小兒急驚風等症狀的功效。這就是“喊魂”有效果的科學依據。

民俗作文 篇8

  大年初三,爸爸媽媽帶我到七賢民俗村去玩。那裡人可多了,從遠處看個個就像小螞蟻一樣,黑壓壓的一片。走近一看,更是人山人海。裡邊還有很多好吃的。我想,這次可要吃個夠,玩個樂了。

  一進大院,我一眼就看到一個蹦蹦車,這個車跟一般的碰碰車不一樣,他的底部是個橢圓型的,就像一個躺椅一樣,駕駛不好人就會掉下來的,我簡單的聽了叔叔的指導之後,就迫不及待得上了車。哇!這個車還真不好開,我推前檔,它偏往後跑,我讓它往左轉,它偏往右移,差一點沒把我掉下來,幸虧有20年駕齡的爸爸坐在旁邊,我才倖免一難。這會兒我想讓膽小的媽媽坐上體驗一下我的開車技術,我就讓叔叔給我換了一輛車,這輛車還真聽話,就是時不時會向後仰,好幾次差一點兒把媽媽掉下來,媽媽被嚇得手足無措嗷嗷直叫,可我的心裡卻樂開了花,因為我學會了開車。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遨遊太空這個娛樂場,我看到有好幾個哥哥姐姐都在坐,我就有點心動了,但是還有點害怕,到底敢不敢坐呢,萬一掉下來怎麼辦,那可是十米高呀!聽到哥哥姐姐的驚呼聲,媽媽問我敢坐不敢。我說,不敢,媽媽說,這有什麼好害怕呢,為什麼不挑戰一下自己呢?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坐上了飛船,剛開始還略帶興奮,一會兒就不行了,那飛船在十米高空上不是朝上就是朝下,不是左轉就是右轉,轉地我是頭暈眼花,我緊緊地閉著眼睛,手抓地牢牢的,生怕掉下來。這時我聽見媽媽在下邊喊,兒子快睜開眼睛,看看下邊,體驗一下感覺,這時我才慢慢地睜開了眼,心裡還是很害怕,我聽到隔壁的哥哥姐姐都在歡呼,我想,如果我也叫出來,是不是就不害怕了,我就像他們一樣尖叫了起來,我真有點不害怕了,還感覺到很刺激,可惜又轉了幾個回合,遊戲結束了。

  這次民俗村之遊真是太爽了,因為我戰勝了自己的恐高症,相信你們也一樣很開心吧!

民俗作文 篇9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划龍舟、中秋賞月、立夏拼蛋……我最喜歡的就是立夏拼蛋了。

  立夏那天,我邀請我的小夥伴來我家拼蛋。開始拼蛋了,媽媽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個蛋,說:“誰的蛋活到最後,誰就是蛋王!”首先,我與姚沛宇拼,我們倆蛋頭對蛋頭,誰也不讓誰,相互拼了起來。我們剛拼了不久,就聽見了“咔嚓”的聲音,有一個蛋碎了!我一驚,連忙察看自己的蛋,謝天謝地,我的蛋沒碎。原來是姚沛宇一不小心把空的那頭與我的尖的那頭碰撞了!我們見了,一直笑個不停。他咬咬牙說:“再來!”這次,我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可他的力氣沒我大,所以他被我戰勝了!剩下肖瑜萱了,別看她是女孩子,可是不好對付的。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天衣無縫的好計劃。我先用空的那頭與她拼,不一會兒就碎了,我暗自想:這下你完了,你的尖頭已經受到了損傷,呆會兒我用完好無損好的尖頭與你鬥,蛋王非我莫屬了!於是,我用力一擦蛋頭,又猛地一吹,給我的蛋增加力量。開始拼了,她的蛋受到了損傷,加上她力氣沒我大,所以被我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媽媽大聲地宣佈:“比賽結束,孫亦澤是蛋王!現在大家開始吃蛋。”我們吃著蛋,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拼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用智慧才能取勝!

民俗作文 篇10

  現在,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民間流逝,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捏泥人。現在估計有些人都不知道捏泥人是什麼,捏泥人其實就是捏橡皮泥啊!能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也只有民間藝術家了吧。

  記得那一次,我見到了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他是一位老爺爺,捏泥人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大盒橡皮泥,一些刻刀類的工具。由於現在捏泥人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捏泥人的老爺爺面前圍攏了一群人。我湊上前去看,只見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許多捏好的泥人,有手持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維護世界和平的奧特曼,還有呆頭呆腦的豬八戒……真是惟妙惟肖,現在,老爺爺正在捏一條小金魚,只見他取出一塊紅色的泥,東按按,西按按,不一會金魚的身體就被捏出來了,老爺爺又取出兩小塊黑色的泥,用手指一壓,兩顆黑眼睛就鑲上去了。最後,老爺爺給它按上了一條扇子狀的尾巴,頓時,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魚就躍然指間。老爺爺剛捏完,又有人邀請老爺爺捏一個豬八戒。老爺爺先捏了一個豬八戒的身子,又做了豬八戒的袈,九齒釘耙……我發現老爺爺的那雙手雖然佈滿老繭,卻靈活自如,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一個鮮活的豬八戒就引起了周圍一片叫好聲。這就是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我希望像捏泥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被我們保護住,不被時間沖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