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精選20則)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精選20則)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們帶來“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歡迎各位讀者的閱讀。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髮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自己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髮店去了。

  理髮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髮。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髮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髮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髮了。理髮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髮!”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裡看書,他能聽見理髮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髮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髮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髮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2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

  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丁零零……”下班的鈴聲響了,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人家都走了,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還是一個勁地在看書吶。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

  時間悄悄地過去,天漸漸地黑下來。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裡說:今天的天氣真怪!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他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線,又坐下來看書。看著看著,忽然,他站了起來。原來,他看了一天書,開竅了。現在,他要趕回宿舍去,把昨天沒做完的那道題目,繼續做下去。

  陳景潤把書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圖書館裡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哎,管理員上哪兒去了呢?來看書的人怎麼一個也沒了呢?陳景潤看了一下手錶,啊,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鐘了。他推推大門,大門鎖著;他朝門外大聲喊叫:“請開門!請開門!”可是沒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時,陳景潤就會走回座位,繼續看書,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趕回宿舍,做那道沒有做完的題目呢!

  他走到電話機旁邊,給辦公室打電話。可是沒人來接,只有嘟嘟的聲音。他又撥了幾次號碼,還是沒有人來接。怎麼辦呢?這時候,他想起了黨委書記,馬上給黨委書記撥了電話。

  “陳景潤?”黨委書記接到電話,感到很奇怪。他問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高興得不得了,笑著說:“陳景潤!陳景潤!你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同志。”

  黨委書記馬上派了幾個同志,去找圖書館的管理員。圖書館的大門打開了,陳景潤向管理員說:“對不起!對不起!謝謝,謝謝!”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開啟燈,馬上做起那道題目起來。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3

  陳景潤出生在貧苦的家庭,母親生下他來就沒有奶汁,靠向鄰居借熬米湯活過來。快上學的年齡,因為當郵局小職員的父親的工資太少,供大哥上學,母親還要揹著不滿兩歲的小妹妹下地幹活掙錢。

  這樣,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白天,他帶領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數手指頭玩;晚上,哥哥放了學,就求哥哥給他講算數。稍大一點,擠出幫母親下地幹活的空隙,忙著練習寫字和演算。母親見他學習心切,就把他送進了城關小學。

  別看他長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績很好,因而引起有錢人家子弟的嫉妒,對他拳打腳踢。他打不過那些人,就淌著淚回家要求退學,媽媽撫摸著他的傷處說:“孩子,只怨我們沒本事,家裡窮才受人欺負。你要好好學,爭口氣,長大有出息,那時他們就不敢欺負咱們了!”

  小景潤擦乾眼淚,又去做功課了。此後,他再也沒流過淚,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為學習的動力,成績一直拔尖,終於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三元縣立初級中學。

  在初中,他受到兩位老師的特殊關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語文老師,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橫行霸道,國民黨卻節節退讓,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託於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陳景潤勤奮刻苦,年少有為,就經常把他叫到身邊,講述中國5000年文明史,激勵他好好讀書,肩負起拯救祖國的重任。老師常常說得滿眼催淚,陳景潤也含淚表示,長大以後,一定報效祖國!

  另一位是不滿30歲的數學教師,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知識非常豐富。陳景潤最感興趣的是數學課,一本課本,只用兩個星期就學完了。老師覺得這個學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氣,多給他講,並進一步激發他的愛國熱情,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大,自然科學不發達是萬萬不行的,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從此,陳景潤就更加熱愛數學了。一直到初中畢業,都保持了數學成績全優的記錄。

  祖國光復後,陳景潤考入福州英華書院念高中。在這裡,他有幸遇見使他終生難忘的沈元老師。沈老師曾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當時是陳景潤的班主任兼教數學、英語。沈老師學問淵博,循循善誘,同學們都喜歡聽他講課。

  有一次,沈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數學題:“韓信點兵”。大家都悶頭算起來,陳景潤很快小聲回答:“53人”。全班為他算得速度之快驚呆了,沈老師望著這個平素不愛說話、衣衫襤褸的學生問他是怎麼得出來的?陳景潤的臉羞紅了,說不出話,最後是用筆在黑板上寫出了方法。

  沈老師高興地說:“陳景潤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講,我幫他講吧!”沈老師講完,又介紹了中國古代對數學貢獻,說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於西歐1000年,南宋秦九韶對“聯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數學家尤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師接著鼓勵說:“我們不能停步,希望你們將來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蹟,比如有個‘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人們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要把它摘下來!”課後,沈老師問陳景潤有什麼想法,陳景潤說:“我能行嗎?”沈老師說:“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韓信點兵’,將來就能摘取那顆明珠: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

  那一夜,陳景潤失眠了,他立誓:長大無論成敗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4

  說起陳景潤,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陳景潤是當代著名的數學家,1950年,僅以高二學歷考入廈門大學,1953年畢業留校任教。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後任研究員。1973年發表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積》。1979年,論文《算數級中最小的素數》發表,1980年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也就是眾所都知的中國科學院士。

  其實,陳景潤小時候,家境並不是很好。1933年5月22日他出生於福建市市。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演算數學題佔去了他學習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1953年,21歲的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教授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就知道了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均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數學猜想。哥德巴赫一生都沒有證明這個猜想,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成為了世界數學界的“一座高峰”。“哥德巴赫猜想”像一塊磁石吸引了陳景潤。他以驚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1973年,陳景潤終於找到了一條簡明的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成功摘取了這顆世界矚目的數學明珠。

  從陳爺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堅持不懈地攀登數學高峰的努力,看到了他為了科學研究而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也看到了他辛勤汗水澆開的成就之花。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5

  年輕時,陳景潤經歷過失學和失業的痛苦,很早就體會到錢的重要性。在動盪年代,他朝不保夕,孤苦無援,擔心失去工作。慢慢地,他形成了一種習慣:節省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維持最簡單的生活,把剩下的所有收入存入銀行,或換成硬通貨。

  陳景潤的月工資,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從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儉用,每月生活費不超過20元。除每月給父親寄15元生活費,其餘悉數存入銀行。20年後,他的存款高達萬元。這是他從牙縫裡擠出來的,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

  陳景潤的飲食很簡單,總是饅頭和麵條,鹹菜和豆腐。他的身體很虛弱,聽說人參是補品,他買過一些廉價的人參須,以補充能量的不足。

  他穿著簡單,父親給他一件舊的棉短大衣,他穿了20年,天暖和了,拆出棉絮,天冷了,再填入。

  他簡化日常生活,避免任何自認為並不必要的消費。他不刷牙,少洗澡理髮,以至於他的小屋和身上常有異味。

  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不時清點自己的存摺,欣賞自己收藏的首飾與硬幣,甚至睡在被子裡,亮著手電細看收藏物。當他從6平方米小屋搬出來的時候,他的研究生幫他收拾出兩三公斤重的許多國家的各種硬幣。

  20世紀70年代末,他兩次出國訪問,積攢了7500美元、5000法郎和少許英鎊。他沒有購買家用電器,只帶回一個收音機,送給兄弟姐妹的禮品只是一些廉價的、有紀念意義的鉛筆和筆記本。

  在家裡,他精打細算,甚至記賬。一天,他對夫人由昆說:“經過我的計算,我倆每天7角8分錢的菜金就夠了,平均每人3角9分,這樣的話,剩餘的工資我們可以存起來。”陳景潤反覆地說:“今後,兒子上大學,要自費的。”以解除夫人的疑慮。

  陳景潤一生在金錢方面從不馬馬虎虎,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有一次,一個研究生與他同行,他忽然把1角錢塞到學生兜裡,令學生莫名其妙。原來,這名研究生曾經給他發過一封信。按協議,他每月給父親寄15元,不多不少,按時寄到。他的這種習慣,類似於西方人士。

  一次,他在廈門大學的座談會上,正式闢謠:“有個作家說我為了錯找的兩角錢,竟花7角錢的車費去取,這是把別人的事套在我的頭上,我們搞數學的,不可能這麼隨便。”

  1992年,陳景潤的病情已經不允許他那獨特的愛好再延續下去,他把全部家底交給唯一信賴的人———夫人由昆。如果沒有國外講學的收入,以及那筆香港人給的獎金,他的全部存款遠不及北京人的平均水平。

  晚年,當他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好友羅四維對他說:“你一生捨不得花錢,把身體搞成這個樣子,現在,你有錢也不能用,何苦呢?”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6

  陳景潤的故事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裡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盬eil)曾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7

  今天中午,我看了陳景潤的故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陳景潤讀書很吃苦。他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時間表。這個時間表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外,餘下的時間幾乎都是用來學習的。經過這些努力,陳景潤終於登上了科學家的高峰。

  陳景潤為了學習,付出很多。他這種為了學習嘔心瀝血的精神是多麼偉大啊!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讀後,我不禁想起我是怎樣學習的:我在做作業時,做不出的題就不寫,老是想著抄別人的;課堂上,我有不懂的問題,也就不去問老師,心裡總是想:不懂的老師以後會講,還用問嗎?我在學習上很多地方都不用功,所以導致我很多知識都沒學到。今後我一定要改正,用功學習。

  我們學習一定要不斷前進,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每週定一個安排。因為只有這樣都會前進。前進才能得到新的知識才能登上光輝的頂點。正如陳景潤所說:攀登科學高峰,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的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幸福的。所以說,學習要不怕困難,要勇於戰勝困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登上學習的高峰,到達勝利的彼岸。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8

  今天我在網上讀了關於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他的品質非常的高尚。你讀完我的文章後,一定會和我有同感的。

  有一次陳景潤到美國做訪問研究。陳景潤抓緊這個好時機,勤奮地研究和學習。為了擠出更多的學習時間,他就不回住處吃飯,只是在辦公室隨便吃點。由於太吵鬧了,他就把自己關在衛生間裡研究。他很快就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一下子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一研究成果,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陳景潤依舊保持著在國內時的節儉作風。他每個月從研究所可獲得2000美金的報酬,可以說是比較豐厚的了。但是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的餐廳就餐,他都是吃自己帶去的乾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以至於在美國生活五個月,共節餘了7500美元。他把這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

  陳景潤取得了這麼多的成果,但他還是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我想我們應該學習他的抓緊時間學習、勤奮學習、勤儉節約,自己有收穫不驕傲、不自大,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

  比較起來有些地方我還是很不足的。例如:我學習沒有那麼刻苦,浪費了非常非常多的時間;我每次只要有了錢就花掉,並且是亂用,該買的的東西不買,不該買的都買了;我只要做完作業就玩,從來不管它對還是錯。

  我一定要向陳景潤學習,做一個刻苦、謙虛、節儉的人!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9

  今天,我讀了《陳景潤的故事》,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下面,我就介紹一下他。

  陳景潤小時候,十分謙虛好學。在他7歲時,父母送他進學校,由於他的身體瘦弱,班裡的幾個孩子經常欺負他。有一天,同學把他打得鼻青臉腫,父親氣憤的不讓他上學,他就哀求道:“只有聽老師講課,才是我最愉快的事。”有時,他為了深入探究知識,不拖延老師的時間,他就利用下課後與老師散步或放學路上,跟著老師一邊走,一邊請教數學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刻苦鑽研,陳景潤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這就是陳景潤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感想。陳景潤之所以能成功就源於他堅持不懈,勇於鑽研的那種品質。我要把他視為我的榜樣,像他一樣去努力,去鑽研,去成功!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0

  今天,我讀了楊紅櫻主編的《馬小跳玩數學》中的《陳景潤的故事》這篇文章。故事裡說:1966年5月,陳景潤宣佈證明了哥德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對“1+2”證明的修改。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外國數學家在證明“1+3”時用了大型高速計算機,而陳景潤卻完全靠紙、筆和強大的記憶力。他單為簡化“1+2”這一證明就用去了6麻袋稿紙。在1978年和1982年他曾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鐘報告的邀請。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讀完這個故事,我都被他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所感動。我感到陳景潤很偉大、聰明和了不起。我現在年紀小,但我的生活條件比陳景潤小時候的條件好多了,所以,我要刻苦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像陳景潤那樣為國爭光的中國人。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1

  陳景潤成了國際知名的大數學家,深受人們的敬重。但他並沒有產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是把功勞都歸於祖國和人民。為了維護祖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個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陳景潤收到一封國外來信,是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寫給他的,邀請他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這次大會有3000人參加,參加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數學家。大會共指定了10位數學家作學術報告,陳景潤就是其中之一。這對一位數學家而言,是極大的榮譽,對提高陳景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有好處。

  陳景潤沒有擅作主張,而是立即向研究所黨支部作了彙報,請求黨的指示。黨支部把這一情況又上報到科學院。科學院的黨組織對這個問題比較慎重,因為當時中國在國際數學家聯合會的席位,一直被臺灣佔據著。

  院領導回答道:“你是數學家,黨組織尊重你個人的意見,你可以自己給他回信。”

  陳景潤經過慎重考慮,最後決定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在答覆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信中寫到:“第一,我們國家歷來是重視跟世界各國發展學術交流與友好關係的,我個人非常感謝國際數學家聯合會主席的邀請。第二,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唯一能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目前臺灣佔據著國際數學家聯合會我國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第三,如果中國只有一個代表的話,我是可以考慮參加這次會議的。”為了維護祖國母親的尊嚴,陳景潤犧牲了個人的利益。

  1979年,陳景潤應美國普林斯頓高階研究所的邀請,去美國作短期的研究訪問工作。普林斯頓研究所的條件非常好,陳景潤為了充分利用這樣好的條件,擠出一切可以節省的時間,拼命工作,連中午飯也不回住處去吃。有時候外出參加會議,旅館裡比較嘈雜,他便躲進衛生間裡,繼續進行研究工作。正因為他的刻苦努力,在美國短短的五個月裡,除了開會、講學之外,他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一下子把最小素數從原來的80推進到16。這一研究成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美國這樣物質比較發達的國度,陳景潤依舊保持著在國內時的節儉作風。他每個月從研究所可獲得2000美金的報酬,可以說是比較豐厚的了。每天中午,他從不去研究所的餐廳就餐,那裡比較講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帶去的乾糧和水果。他是如此的節儉,以至於在美國生活五個月,除去房租、水電花去1800美元外,伙食費等僅花了700美元。等他回時,共節餘了7500美元。

  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從國外買回些高檔家電。但他把這筆錢全部上交給國家。他是怎麼想的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我不能只想著自己享樂。”

  陳景潤就是這樣一個非常謙虛、正直的人,儘管他已功成名就,然而他沒有驕傲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的高峰還沒有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2

  陳景潤是我國有名的數學家。他不愛逛公園,不愛遛馬路,就愛學習。他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發現頭髮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髮店去了。

  理髮店里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髮。陳景潤拿的牌子是38號。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緊走出理髮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表。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有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就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髮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髮了。理髮員大聲地叫:“38號!誰是38號?快來理髮!”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裡看書,他能聽見理髮員喊38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髮店走去。可是體路過外文閱覽室時發現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於是他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來理髮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38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髮店還有什麼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就是這樣忘我地工作。他在六平方米的宿舍裡工作,掀起被褥在床搬上運算;停電的時候,他就點起煤油燈夜戰。

  有志者事竟成。1973年,陳景潤終於徹底突破了(1+2)的難關,他的論文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了絕對的世界領先地位。至此,人類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離(1+1)的“皇冠明珠”只有一步之遙了。

  一位英國數學家寫信祝賀陳景潤說:“你移動了群山!”

  為了移山,這位“當代愚公”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啊!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3

  陳景潤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閩侯鎮,他的父親陳元俊是一個郵電局的小職員。

  陳景潤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給他找了一所離家近的小學,送他去讀書。在所有的學科中,他特別喜歡數學,只要遨遊在代數、幾何的題海中,他就能夠忘卻所有的煩惱。

  陳景潤平時少言寡語,但非常勤學好問,他總是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或借閱參考書。

  一箇中午,最後一節課下了,陳景潤走出教室,回家吃飯。他從書包裡拿出一本剛從老師那兒借來的教學書,邊走邊看。書上的內容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閃現,陳景潤就像一個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著精神的食糧。

  他只顧專心致志地看書,不知不覺偏離了方向,朝著路邊的小樹走去。只聽哎喲一聲,他撞到了樹上。

  抗日戰爭爆發初期,陳景潤剛剛升入初中,中學裡的一位數學老師使陳景潤的人生之路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這位老師就是曾經任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師。有一次,沈元老師向學生講了個數學難題,叫哥德巴赫猜想,學生們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沈元老師最後又說了一句話: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而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陳景潤聽了這句話後,內心不禁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這顆明珠嗎?

  1973年2月,陳景潤的關於(1+2)簡化證明的論文終於公開發表了!陳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數學界引起轟動,專家們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輕輕地告訴你:

  攀登科學高峰,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可能享受到勝利的喜悅的。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4

  陳景潤,福建閩侯人,我國現代著名數學家。他在圓內整點、球內整點、華林問題、三維除數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的論文達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別是在人們公認的,稱之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關於(1+2)簡化證明的論文,轟動了國內外數學界,為我國爭得了榮譽。

  陳景潤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裡。父親希望這個孩子的降生能給家中帶來“滋潤”的日子,因此給他起了個吉利的名字。

  少年陳景潤酷愛數學,數學成績在班裡總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談,不喜歡交際,在那些穿著整齊、歡聲笑語的同學面前,總是自慚形穢。只有在上課和做作業的時候,他才把自己並列到全班幾十個同學之中,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同學們才對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數學課,老師講了一個故事:200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一個猜想:凡是大於2的偶數一定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比如4=2+2,6=3+3,8=3+5,……哥氏本人雖然對許多偶數進行了驗證,都說明是確實的,但他本人卻無法進行邏輯證明。他寫信向著名的數學大師尤拉請教,尤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沒有證明出來。從此這道世界難題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人能攻下來,因此,它被稱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自從聽了這個故事後,哥德巴赫猜想就時常縈繞在陳景潤的腦海中。他常想:那顆明珠究竟會落到什麼人之手?中國人,還是歐洲人?應該是中國人拿下這道難題。他暗暗下了決心,從此更加發憤學習數學,有時簡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媽媽把米倒在鍋裡,添好水讓他看著,然後就上街買菜去了。

  景潤頭也不抬地答應了媽媽,卻照樣看書。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課之中,飯糊了也沒聞到。等媽媽從菜場回來,一鍋米飯有一半已燒成黑炭。

  陳景潤不僅學習刻苦,還利用餘時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知識,他成了班裡有名的讀書迷,同學們親切地送他一個暱稱-“booker”。

  正因為陳景潤具有勇攀科學高峰的雄心壯志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他少年時代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他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數學王國的天空。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5

  過了好長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明白了自己不懂的東西,於是高興地去了理髮店。但是他飄過了外語閱覽室,有了各種各樣的新書。他們是美麗的。他又跑了進來,開始看書。他總是看到太陽下山。然後他想起了他的髮型。他一摸著口袋,38號小牌子就立起來了。但他來理髮有什麼用?這個號碼已經過時了。

  陳景潤走進了圖書館。就像掉進了蜂蜜罐。反正他也走不了。

  不,又過了一天,陳景潤吃早飯,吃了兩個饅頭和一塊醃菜,就去了圖書館。

  陳景潤找到了圖書館裡最安靜的地方,認真地看了看這本書。他總是看到中午,覺得有點餓。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饅頭,咬著吃,讀了起來。

  鈴聲響起時,管理員喊道:“下班了,請離開圖書館!”他們都走了,但陳靜潤根本沒聽見,他一直在讀書。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了圖書館,於是他鎖上了圖書館的門,回家了。

  時光悄悄流逝,天空變得漆黑。陳景潤望著窗外,自言自語道:“多麼奇怪的一天!有一段時間陽光燦爛,有一段時間多雲。他拉下電燈開關,坐下來又讀了一遍。他突然站了起來。起初,他讀了一天書,得到了啟發。這時,他會趕回宿舍,繼續研究他昨天沒有完成的課題。

  陳景潤收拾好書就走了。圖書館靜悄悄的。嘿,管理員去哪了?讀書的人怎麼能消失呢?陳景潤看了看他的手錶。啊,已經超過晚上八點了。他推開門,門就鎖上了,他喊道:“請開門!”請開門!但沒有人回答。

  如果在平時,陳靜潤會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讀書,總是看到第二天早上。但不是那天!他不得不趕回宿舍去完成那個未完成的問題。

  他走向電話,給辦公室打了電話。但沒有人回答,只有嗶嗶聲。他打了好幾次電話,但沒人接。怎麼辦?這時,他想起了黨委書記,立刻撥了一下黨委書記。"陳景潤?"黨委書記接到這個電話時感到很奇怪。他問發生了什麼事,高興得笑了,說:“陳景潤!陳靜潤!你已經很努力了。"你是個好同志"。黨委書記立即派了幾個同志去圖書管理員那裡。圖書館的門打開了,陳景潤對管理員說:“對不起!對不起!謝謝你,謝謝你!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宿舍。

  他開啟燈,立刻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6

  陳景潤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很好,引起了富裕人家孩子的嫉妒。他們在學習上比他強,但他到處欺負他。

  我記得有一次他們手拉手踢陳靜潤。陳景潤含淚回到家,想輟學。母親勸他:兒子,只抱怨爸爸媽媽沒有能力,可憐的一家人被欺負了。如果你想努力學習,成長為有前途的人,那麼他們就不敢欺負我們!他擦了擦眼淚,又做了作業。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哭過,成績一直排在第一位。最後,他以全校一年級的成績考入三元縣初中。

  有一天,當陳靜潤正在吃午飯時,他碰了碰自己的頭,唉,他的頭髮太長了。他應該快點把它剪了。否則,人們會把他看作一個女孩。於是他放下飯碗,去理髮。

  理髮店裡有那麼多人,他們把頭髮理得整整齊齊。他的品牌是38號中的一個小品牌。他想:該我了。時間是多麼寶貴,我不能白白浪費。他急忙走出理髮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然後,他從口袋裡拿出一本小書,背誦了這些外來語。背誦了一會兒之後,他突然想起早上讀外語的時候有個地方他不明白。你所不瞭解的必須被理解。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現在才十二點半鐘。他想:先去圖書館檢查一下,然後再回來理髮,免得太晚,站起來走吧。誰知道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7

  那個時候陳景潤還沒出名,但大家都知道他身體不好:脈搏過緩,體溫過低,體力不好,反應比較慢。所以他雖然性情極溫和,還是沒有物件——那年頭知識不值錢,找物件的重要條件是扛得動越冬的大白菜,陳景潤明顯不具備這個條件。

  陳景潤雖然比較呆,但到底是文化人,有時候也挺幽默。他後來出了名,給他寫信的那些姑娘無論長相還是人品都能氣死古代幾個皇帝。他自己定了陳夫人。陳夫人叫由昆,軍人世家,非常利索的一個人。結果有一天我爹碰上陳景潤,只見他一身板綠,外加一件超長的軍大衣,形象十分怪異。他衝我爹一笑,說:“我參軍了啊。”敢情那都是陳大嫂的行頭。

  又一次,我和我娘在北大附中門口碰上他在那兒看汽車。因為這地方出了科學院,而他又沒出門的習慣,我娘便問他怎麼回事。陳景潤一臉苦笑,說:“我搬來跟豬做伴了。”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科學院在這裡有一套房子,條件不錯,分給了他。但北大附中附近有一家屠宰場,屠宰的時候“八戒”們呼天搶地,弄得這個心慈手軟的書呆子心煩意亂,只好出來躲噪音。後來科學院還真給他換了一套房子。

  陳景潤成名以後,關於他的傳聞五花八門,有說他房間地板下藏金磚的,有說他通蘇聯的……那些我沒法證明,還有一個說法是陳景潤曾經“耍流氓”,這倒不全是空穴來風。我知道此事的來龍去脈,說出來以正視聽。

  關於陳景潤“耍流氓”的事實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當時陳景潤還沒有出名,身體也不好。那時候張勁夫管科學院,他為人剛正不阿,對於陳景潤這樣的“老九”,組織上還是關心的,分房子時特意給他分了一間“補房”。所謂補房,就是利用舊建築的剩餘空間,比如地下室之類改造成的住房。陳景潤是單身,工齡、年齡都不夠,分給他這樣一間房,已經很照顧他了。

  沒想到問題來了,這棟樓旁邊有一間公共浴室,女浴室的窗戶和老陳的新居正好斜對著。為了通風,浴室的窗戶通常會開啟幾扇。到浴室開放的時候,老陳往下一看,只見白花花的人體好像妖精打架。老陳這書呆子乍看此場面肯定是嚇了一跳。如果換個人會怎麼樣呢?我想不出,但是老陳覺得這不好,至少會影響研究工作。他決心要改變這種有礙觀瞻和傷風敗俗的行為。怎麼辦呢?如果換作是別人,也許會悄悄和管理員談談,或者在自己的窗戶上擋個簾子什麼的。可是老陳不會和人打交道。

  他的招兒真絕——他寫了一張小字報,貼到浴室的門上。他寫的意思是:這間浴室斜對著他的窗戶,開著天窗從上面一目瞭然;這可不好啊,同志們,要是有壞人到樓上,那就什麼都看見了,有礙觀瞻,傷風敗俗,建議大家以後洗澡時關上天窗云云。這當然不是原話,原來的小報早就讓大夥兒給撕了。末了,他工工整整地署上大名:陳景潤。

  大家可以想象得出第二天女工們去洗澡的時候會發生怎樣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誰挑的頭,惱羞成怒的娘子軍一擁而上,在老陳的寶宅裡罵的罵,砸的砸——好在也沒什麼可砸的。有人還亮出粉拳要揍這個“臭流氓”。幸好有人叫來了領導。領導當然明白老陳的為人,讓他耍流氓他也沒學過啊,當然是把娘子軍們訓斥了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趣的是,雖然事後澡堂的天窗關了幾天,可後來還是照開不誤,也不知道大夥兒是不是忘了上面還有一個“流氓”。

  不過,數學所出了個陳景潤,也不全是好事,至少有一段時間弄得大家雞犬不寧。說起來與陳景潤無關,也有關。

  陳景潤出名以後,他簡直一步登天。那些日子難得見到他,見到他時,我的感覺只有一個——“惶惶如喪家之犬”。當時覺得這種感覺好奇怪,後來才明白,對於陳景潤來說,他的生活全錯位了。一時多少“英雄豪傑”都不禁捫心自問:我就不是第二個陳景潤?咱們國人起鬨的本事天下第一。數學所接二連三地收到各種“天才”的來信,各省市也不斷傳出有人證明了至今無法解決的科學難題,要將其送到科學院來。

  但這裡頭的水分就大了。數學所剛開始對此十分重視,可當上得多了,數學所接待“天才”不免有所簡慢,於是就有人在媒體上攻擊科學院是閻王殿,水潑不進,壓制人才。這樣的文章多了總不好,領導們一研究,專門設一個接待處,只要一個人負責,就是原來後勤的艾大爺。此公原是四野軍官,生性暴烈,人稱“艾大俠”。他從東北打到海南島,娶了海南的艾大媽,回北京後調入科學院。因文化水平不高,好打抱不平,且以老資格傲上,讓領導很是頭疼,所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這次算派上用場了。所裡專門找人教他十幾道數學題打底子,老艾的腦子也算好使,加上軍人的認真勁兒,將這十幾道題裡外參詳得清楚透徹,很快就走馬上任。

  見到“天才”,老艾那神情,彷彿兩隻眼睛都長在頭頂上,首先氣勢不輸給他們。然後,管他們研究的是什麼東西,老艾就從這十幾道題裡抽出一道來讓他們做。“做不出來?!”艾大俠把眼珠子一瞪,“就這水平還來科學院?你回家抱孩子去吧!”

  也真邪了,就沒有一個過得了艾大俠這一關的。俗話說秀才碰上兵,有理講不清。老艾的接待處,成了“天才”們的鬼門關。現在打假時,還真挺懷念他。

  那時,我走在數學所前面的林蔭道上,這裡總是很熱鬧,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做出種種奇怪的舉動:或者舉著一個橫幅,上邊寫著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或者站在兩棵樹之間自顧自地開講,也不管有沒有人聽;或者用粉筆寫一大堆算式,看有沒有識貨的。這些人好像都是艾大俠的受害者。

  這種局面持續了好長時間。那時國人是如此痴迷科學啊——拜陳景潤所賜。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8

  陳景潤小時候經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過,陳景潤捉迷藏時有點特別。他常拿著一本書,藏在一個別人不容易發現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一邊等著別人來“捉”他。看著看著,他就忘記了別人,而別人也忘記了他。

  上學期間,陳景潤酷愛數學。當老師講解數學題時,他總是集中精神認真聽講。課後佈置的習題他也認真去做。陳景潤在解題的過程中得到了無限樂趣。數學是心智的比試和較量。陳景潤對於解題,向來不吝惜時間和精力。陳景潤不懂就問,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但向老師請教時卻毫不羞澀和膽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師外出或者老師從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緊追上去,和老師一起走一段路,並且一邊走,一邊問問題。

  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沈元教授的課。沈元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理論。但他一出生也沒有證明出來,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長久以來,‘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併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數學比喻成自然科學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講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

  許多年之後,陳景潤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66年,他發表了《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所證明出的那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後來這條定理被命名為“陳氏定理”。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19

  陳景潤,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從小家境貧寒,學習刻苦。他在中小學讀書時,就對數學情有獨鍾。一有時間就演算習題,在學校裡是個“小數學迷”。他不善言辭,為人真誠,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數學事業。1742年,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一個未經證明的數學猜想“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這一猜想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為了能證明這個猜想,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裡,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光是計算的草稿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經過10多年的推算,終於他成了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個人,打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奧秘之門,摘取了此項桂冠,為世人所矚目。

  我給大家講一個陳景潤刻苦讀書的小故事。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到圖書館去了。陳景潤在圖書館裡,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數學王子”陳景潤的故事20

  陳景潤(1933~1966)——中國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閩候人。

  陳景潤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為家裡孩子多,父親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陳景潤一出生便似乎成為父母的累贅,一個自認為是不愛歡迎的人。

  上學後,由於瘦小體弱,常受人欺負。這種特殊的生活境況,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極為內向、不善言談的人,加上對數學的痴戀,更使他養成了獨來獨往、獨自閉門思考的習慣,因此竟被別人認為是一個“怪人”。

  陳景潤畢生後選擇研究數學這條特別艱辛的人生道路,與沈元教授有關。在他那裡,陳景潤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從那裡,陳景潤從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1953年,他畢業於廈門大學,留校在圖書館工作,但始終沒有忘記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數學論文寄給華羅庚教授,華羅庚閱後非常賞識他的才華,把他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當實習研究員,從此便有幸在華羅庚的指導下,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1966年5月,一顆耀眼的新星閃爍於全球數學界的上空---陳景潤宣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完成了對"1+2"證明的修改。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外國數學家在證明"1+3"時用了大型高速計算機,而陳景潤卻完全靠紙、筆和頭顱。如果這令人費解的話,那麼他單為簡化"1+2"這一證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紙,則足以說明問題了。1973年,他發表的著名的"陳氏定理",被譽為篩法的光輝頂點。

  對於陳景潤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國數學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譽到:他移動了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