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遊記作文800字
德國人對人非常的熱情。住在德國人的家裡,我們中國的小客人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小編收集了關於德國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德國遊記
今年暑假,我去了德國法蘭克福,那新穎別緻的建築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兒有許多古典的建築,牆面刷得雪白,有些還會鍍上金邊,顯得明快潔淨,高貴華麗。有時候可以看見用石頭壘砌的房子,就像“外灘”的一樣。在晚上,被藝術燈光一打,可好看了!那裡的歐式建築有兩種型別。一種是歌特式的,有著尖頂,科隆大教堂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二種是羅馬式的,有著粗粗的圓的大柱子。在那兒現代化的建築越造越多、越造越高,像是城市的“叢林”。一座座平頂的、圓頂的、尖頂的大廈像是雨後春筍,從平地上冒出來,筆直地伸向湛藍的天空。這些大廈互相比賽著,儘量把他們的身子伸展的更高些,像是打賭似的,看誰先夠得著天頂。白雲從一個視窗漫過另一個視窗,造成比霓虹燈更加離奇的景象。遠近樓群的造型也都很優美,有的雄渾,有的修長。樓房的顏色都清新淡雅,外觀潔淨,色調明快,使整個一條街的風格顯得新鮮活潑、瀟灑溫馨。
德國的地下交通非常發達,可以在地下造好幾層。第一層可以是電車,第二層可以是地鐵,第三層可以是火車。他們的路線都是不規則的,有時候會在地下悄悄的開動,像打“地道戰”,有時候又會突然鑽出地面“向敵人突襲”。在德國的這些日子裡,交通的快捷、便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國人對人非常的`熱情。住在德國人的家裡,我們中國的小客人受到了熱情的款待。我們和他們的孩子一起生活、學習和玩耍,雖然語言不同,但是照樣玩得很盡興。有些遊戲和我們在中國時玩得一樣,比如說跳繩、挑棒子等等。有時我們還會教他們寫中國字,說中國話,他們學得可起勁拉。德國人也很講究文明禮儀,記得一次在馬路上看到一位老爺爺看見地上掉了一個塑膠杯子,很主動地撿了起來,儘管那不是他扔的。從一些小事可以看出德國人對環境的愛護,我想這是很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
短暫而愉快的德國遊結束了,我想如果我們能從德國和德國人身上學到些什麼,那我們之間的差距就會更小,我們的明天就會更加美好。
第二篇:德國遊記
初到德國,這裡的空氣,這裡的人,這裡的土地,好像都瀰漫著一股令人放鬆的味道。街道上,幾個稀稀落落的行人緩緩地走著,好像什麼事都無法令其加快腳步。
迎接我的是我的交流生和他的父親。父親個子高大,銀灰色頭髮,銀灰色的雙眉,隱藏在無邊眼鏡後的一雙如鷹一般銳利的眼光裡透出的卻是慈祥與善意,使我不禁感受到了屬於德國鄉村的淳樸與和善。
但很快我就意識到,實在不能以貌取人。當我坐上了他們家的汽車,看到他們一個個都緊緊地繫著安全帶,還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在交流生的建議下繫上了。不一會,我就到了極品飛車的感覺。寶馬的效能在他父親的一次次轉彎,加速,剎車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著實令我過了一把癮,也是吃驚不小。似乎這個民族,並沒有外界渲染的那麼認真,嚴謹,莊重。相反的,在他們的血液中似乎流淌著一種野性,毫無拘束的因子。這令他們在平日裡彬彬有禮的外表下多了一層狂熱。
話雖如此,但德國人的嚴謹我們還是有目共睹的。是的,他們是有放縱的時候,但卻也知道收斂。能做到收放自如,在應該做事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含糊;但一旦學校開展了派對之類(順便說一句,他們學校真的很開放,經常會有一些派對),他們絕對會令你大跌眼鏡,以往的謙謙君子,婷婷淑女,此時卻一反既往的興奮異常,好不熱鬧。
我曾偶然與我的德國交流生談到拼爹這個問題。當他聽到我所說李某某事,眼睛中露出的是一種懷疑且疑問的神色。我明白,他是在懷疑我們的國家法律的約束力怎會如此之差!疑問是這件事在你們國家還有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看著他的眼神,我感到一陣憤怒與深深的無力。因為在德國,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法律和公眾輿論這兩座大山緊緊的壓在官員們身上,使他們喘不過氣,哪還有膽量去幹那些無恥之事?他們怕丟了烏紗帽,怕家產盡失。所以他們不敢。
我的交流生的父親是開一家公司的,他家有寶馬,保時捷等數輛名車。但是,他在學校卻絲毫也不顯山露水,身上也毫無富二代的驕橫氣質。他上學也是和其他人一樣,也得為好學校而拼搏,努力,因為他深知,縱使你擁有家財萬貫,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本事的話,終有一天會吃山空坐。不禁使我感嘆,同樣都是富二代,這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在學校的課間,你只能看到往來匆匆竄梭的人影與由於疾走而刮來的一陣陣旋風,卻沒有課間的追跑打鬧和大聲嚷嚷。整個學校就像一個大大的機器,所有零件各司其職。學生由一間教室換到另一間教室(在德國,上課是老師不動學生下課前往各教室),卻悄無聲息。一切是那麼和諧,彷彿早已排練過千遍萬遍似的,讓人著實有些驚恐與敬佩。
行走在鄉間,在一望無垠的麥田中,我們緩步前行。真有一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桃源的感慨與讚歎。估計這裡便是陶老先生所追求的地方吧,而這裡的人也同樣熱情好客,和藹善良。
在這裡,我感受到了德國的異域風情,那優雅的紳士風度,那不眠夜的徹夜狂歡,都深深地鐫刻在我腦海中,回味無窮;那一次次徹夜的長談中爽朗的笑聲,那清晨一聲聲溫暖人心的問候,都時時縈繞在我耳邊,久久不散;那一頓頓精心烹製的美味佳餚,那一盒盒貼心準備的午餐便當,濃濃都歡快的流淌在我的舌尖,餘味悠長。
登機前,我最後一次凝望。望那德國的藍天白雲,芳香空氣,想那德國人的優雅端莊,熱情豪爽。這一切,彷彿夢幻。
再見了,清雅的德國;再見了,優雅的德國人。
再見了,狂野的德國;再見了,放縱的德國人。
再見了,優雅的放縱!
第三篇:德國遊記
我選擇一片寧靜的土地,那裡有我讀不懂的語言,有和我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有我永遠也不能理解的文化,一切的一切,皆是陌生的。
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降臨時,我就想象這是在柏林的新的一天的開始,當午時的陽光柔柔的鋪在草地上時,我就想象自己躺在伯爾尼的小木屋裡享受初夏的靜謐,當華燈初上時,我卻以為自己是在布達佩斯舊城的城堡裡,看璀璨的星辰。
我亦有我憎惡的東西。我憎惡紐約的跋扈與直白,我憎惡巴黎香脂瀰漫的浮華氣質,我憎惡倫敦傲慢與偏見,現加不喜歡東京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小氣。我只喜歡森林、美酒、咖啡、音樂和哲學。我只喜歡安靜,只喜歡對生命高度尊重的國度。
於是,從某一天起,我便有了一個夢想,一種情感,一個遠方。
現實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又是惟一的,不然怎會有了白玫瑰就必須放棄紅玫瑰,不然怎會有人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繼續生存。我的生存方式亦是人云亦云,毫無新意,但我們別無選擇,生活是我們的全部價值。我就像是一隻被關進鳥籠中的小鳥,無論如何拼命的掙扎,終究是逃不掉的。
有一天,我看到德國人民對歷史的真誠態度,震驚了,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情。這是一份對生命的尊重之情,這是一種勇於自剖的勇氣。我善於逃避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漠視它們,但我卻對它們感到無比的恐懼和自卑。戰爭過後的猛醒是麻木的靈魂的清新劑,我們需要這種清新劑,需要自剖的力量,需要探索生存的意義。
我對我的生活不滿,卻又無能為力,這種無奈迫使我選擇隱士的心態,去找尋一片真正寧靜的土地。你看那柏林美術館的斑斑黑點,都是二戰時期留下的彈痕,你看昨日汙染嚴重的“歐洲的下水道”,今天“水清得不可思議”的萊茵河,面對昨天、過去的種種失敗,日耳曼人是用坦誠和平和的心態去改變過去的,我們需要真實的生活態度,直面它們,就沒有比逃避更可怕的事了。
沒有人不是對生命留戀的,只有活在對生命的敬畏中才能說自己真正的活過。
置身於森林和城堡中,聽舒曼的小夜曲,誦讀歌德的《浮士德》,靜靜凝視納卡河北岸風光,優美的哲學家大道,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但這隻能是夢想。於是我成了一個嗜睡的孩子,現實不能給的,那就只好讓夢境給了。
夜裡,入了夢,夢見自己身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身後是蓊蓊鬱鬱的森林,面前的是清得如嬰兒雙眸的萊茵河。
這蒼茫天地,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