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有關名人故事作文4篇

名人故事作文

有關名人故事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故事作文 篇1

  讀了《102個名人故事》這本書,我被名人們的精神給打動了。如意志堅強的牛頓、無私謙虛的達爾文、拼命鑽研的愛迪生和不拘小節的愛因斯坦等等。尤其是愛迪生堅持不懈的精神,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當讀到“車長氣急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扔了出去,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把他的一隻耳朵打聾了。可是愛迪生鑽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時,我不由得驚呆了,我想:車長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還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都扔了出去,車長已經是鐵了心不讓愛迪生做實驗,但是愛迪生卻仍堅持做實驗,沒有因此而放棄。在我的學習中,我為什麼沒有這股勁頭呢?我為什麼不能像愛迪生一樣持之以恆地對待學習呢?記得有一次,我晚上正在做一道奧數題,用了許多辦法都解不出這道題,心情十分煩躁。一氣之下,我躺在床上,大哭起來,心想,我還做什麼奧數題,做不做都一個樣,還不如不做。結果,在父母的勸說之下,我重新回到座位上,解出了這道奧數題。如果我有愛迪生這股學習的勁頭,不用父母的勸說,自己能主動回到位子上該多好呀!

  而更使我佩服的是,那時候愛迪生靠的是自己,不斷努力,不斷鑽研。而我現在,讀書的時候需要父母催,不能主動,有時還偷懶。和愛迪生的主動學習相比,我還需不斷磨鍊自己,不斷提高自己。

  透過讀愛迪生的故事,我得到的啟示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主動去做,不屈不撓地堅持到底。

名人故事作文 篇2

  就在貝多芬一心準備投身音樂大幹一場時,命運向他露出了猙獰的面孔。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就發現自己的聽力急劇下降,對於一位風華正茂,躊躇滿志的鋼琴家和音樂家來說,聽力的衰退不啻於世界末日。但貝多芬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並說出了那句傳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當時的貝多芬還愛戀著一位叫朱麗葉塔的姑娘,著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獻給她的。然而幼稚風流的朱麗葉塔辜負了貝多芬的一番情意,後來竟與一位男爵訂了婚。

  耳聾的治癒日漸渺茫,又痛失心儀已久的戀人,這雙重的打擊使頑強的貝多芬支援不住了。1802年他寫下了一封絕筆信,即現在被稱之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在信中他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誤解貝多芬的人,如果仔細總結了他的遺囑,都能發現其中真實的原因,從而原諒他的種種缺點。

  不過他還是重新振作了起來,他那堅強的個性不可能屈服於命運擺佈。還是那篇遺囑中,貝多芬說道:“是藝術,就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

名人故事作文 篇3

  今年寒假我讀了《名人成才故事》,這本書有在世界歷史的長河裡,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湧現出無數傑出的人物。

  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他是三國時期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如《諸葛亮餵雞》,和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一篇文章比較吻合。諸葛亮少年時代聰明好學,傳說他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為了延長聽說的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髮現攆出了學校,非常後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也就是從“餵雞”這件事,讓諸葛亮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候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在得到先生的原諒後,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交給了他,為後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

  我敬佩的名人還有諾貝爾,諾貝爾的專利樂有300多種。他家境貧寒,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學校教育,可是,他卻努力掌握了英、俄、德、法等幾門外語。他還立志刻苦學習,將來要當一名科學家。20歲開始研究威力強大的火藥。幾經失敗終於發明了膠炸藥。

  《名人成才故事》中有我敬佩的人物太多了,他們是人類的精英;他們像熠熠升起的燦爛群星,放射出綺麗的光芒,照耀著人類,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著人類的程序。他們在存在,體現了人類的光榮。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是因為他們從小天生聰穎、刻苦的學習精神,成為人類歷史上閃光的精英。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一本生動的、有趣的、神奇的教科書。我從這本書裡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學習他們發奮苦讀、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併為實現理想而不懈的努力奮鬥。

  因此,我還要繼續讀這本《名人成才故事》。不是說我要當什麼名人,因為書中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很有趣,成長道路卻崎嶇不平。他們的事蹟閃閃發光,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教育我們如何努力學習、怎樣克服困難、怎樣聰明早慧,又是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的……只要你讀,就一定會喜歡,一定會被吸引、被感動!

名人故事作文 篇4

  關於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是誰發明的問題,科技史上早有定論,他就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卻否認這一點,他說是荷蘭人首先發明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608年,荷蘭有一位眼鏡製造商叫漢斯?李波兒賽,他的兩個孩子很調皮,也很聰明。一天,偶然一個機會,兩個孩子從店鋪裡拿來兩片透鏡,一前一後擺弄著,用眼睛張望著。孩子們驚訝了,他們發現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又大又近。李波兒賽得知此事也很高興,他就用一個簡易的筒,把兩塊透鏡裝好。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

  1609年,發明望遠鏡的訊息傳到了義大利,伽利略知道了,就按此方法制作了一個放大3倍的望遠鏡。後又經過改進,使望遠鏡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觀察星星,居然可以觀察到木星的圓面,看到了月球上高低不平的環形山。1610年,他又用放大30倍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4顆衛星,看到金星的圓缺變化。

  正因為是伽利略改進了望遠鏡的效能,又用來觀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陽等天體,並首次發表觀察結果,因此確切地說,是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而那位漢斯?李波兒賽則是望遠鏡的發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