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冰心
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歡迎閱讀yuwenmi小編分享名人故事:冰心,希望大家喜歡!
童年好學
關於讀書,冰心有句九字座右銘:“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冰心4歲時,就在母親和舅舅楊子敬的督促下,開始讀書認字。母親教她“字片”,舅舅教她課本,並給她講《三國》故事。她7歲時,開始讀《三國演義》,又陸續讀了《水滸》、《聊齋志異》……還常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一個7歲的孩子能看《三國》“講三國”的訊息,很快在冰心父親的同事、朋友中傳開了。
當時,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林紓翻譯的歐美名家小說《孝女耐兒傳》、《滑稽外史》等,令小冰心愛不釋手。接著,她又按書後的書目,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錢購買了林紓翻譯的.歐美小說來讀,這樣,7歲的小冰心開始接觸外國文學作品。
10歲時,冰心又學了《論語》、《左傳》、《唐詩》。她對唐詩抱有興趣,很快就能背誦許多有名的詩篇,並開始學作。11歲時,她已看完了全部“說部叢書”;並於1912年,即她12歲時,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開始了新的讀書生活!童年的讀書,為冰心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當她開始嘗試文學創作時,一出手就震驚了文壇。
1919年9月18日至22日《晨報》以連載的形式,發表了署名為“冰心”的一篇“問題小說”——《兩個家庭》,“冰心”這個名字很快在中國文壇名聲大振。連她老師周作人在講新文學課時,還把冰心的作品作為範文來分析,說現在文壇上流行“冰心體”,卻不知道冰心就是他的學生——燕京大學的謝婉瑩,正坐在教室聽講呢!
正是讀書成就了冰心的文學事業。
公益慈善
1938年(抗戰期間),因戰爭前往雲南昆明居住,期間在昆明呈貢簡易師範學校義務授課。新中國成立後,又先後為家鄉的小學、全國的希望工程、中國農村婦女教育與發展基金和安徽等災區人民捐出稿費十餘萬元。
在響應巴金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倡議時,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書籍、手稿、字畫,帶頭成立了“冰心文庫”。
1998年水災時她聞訊後捐出二千元,及後知道災情嚴重,再捐出一萬元稿酬到災區。
冰心獎
冰心獎於1990年由學者雷潔瓊、作家韓素音等人共同創立,下設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藝術獎、冰心獎5個獎項。冰心獎每年舉辦一次,在冰心生日前後頒發,[12] 創辦初期,冰心每屆都親自審讀獲獎作品。該獎是中國唯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全球華文文章都可參與評比,歷屆獲獎者不僅有港、澳、臺地區的作家,還包括其他國家作家。
1992年,冰心兒童圖書獎特增設“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並於當年進行了第一屆的評獎。從第九屆開始,該獎項更名為“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2002年起增設冰心攝影文學獎。2005年起增設冰心作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