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誤會> 高中議論文作文:誤會

高中議論文作文:誤會

高中議論文作文:誤會

  誤會,對人生是一種殘酷的考驗,對生活是一種可怕的威脅。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高中議論文:誤會,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高中議論文作文:誤會(一)

  我曾猜想,誤會是一個簡單抑或是複雜的詞.說它複雜,只要憑著良好的心態,也便不覺得那麼委屈;說它簡單,又好象不止那一回事.

  人與人之間在交往時發生碰撞和接觸會產生一定的火花,但這火花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副作用-誤會.

  誤會往往給人帶來痛苦和委屈,甚至乎絕望.一個原本善良的人會因為誤會而成為罪犯,一個充滿正義的人會因為誤會而錯怪了好人,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會因為誤會而變得冷酷無情.一個誤會能夠改變人的一生.現實社會當中有不少人寧願相信自己眼睛所看,耳朵所聽的部分事實而不願相信當事人的一番解釋,也有些人明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產生誤會,但他依然堅持要做.如當一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在貧困潦倒的時候,他的朋友在物質上對他伸出援手,那位朋友明知道他可能會誤以為自己在施捨他,同情他,但他依然要幫,這樣做雖然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但對於人的本性來講,任何一個擁有大愛的人都會這麼做的.當然,也有些人為了避免誤會的產生而委屈了自己.如親朋好友借了錢不還或是當真忘記了,如果這筆錢是小數目的話,有些人會想就算了吧,沒必要為了錢而傷了感情,這樣的`結果就只能是委屈自己了.但我認為換作是我,我一定會把錢要回來.無論多少,無論是誰,除非那人沒有能力還,否則我非親自開口去要.並非我這人小氣,貪財,愛計較,我若真是小氣,貪財,愛計較還會把錢借給別人嗎?不是有句話說:"親兄弟,明算帳"嘛.中國人大概就是太受封建影響才會不好意思.其實,往往就是因為自己太要面子,太怕別人說閒話,才會把委屈往肚子裡咽,甘願吃啞巴虧.然而,有誤會就是壞事嗎?難道就沒有利於別人的誤會嗎?其實是有的.看過一齣戲,說一女子由於太熱情使一男子誤以為她對自己有好感,於是這名男子也在這女子面前過分地表現自己,後來,女子也發現男子的好,最後兩人就走在了一起.這便是由一個誤會而引發的好的結局.但我總覺得這種愛情是存在於誤會中,當有一天真相大白時,兩人不知是否會決裂,這樣就太可悲了.

  但當產生誤會時,我們需要去解釋嗎?絕大部分認為是需要的.他們不甘心就這樣平白無故受委屈,覺得自己一定要討回公道,而有少數人會覺得沒必要,他們認為真相終有一天會大白,只要自己保持有好的心態,任別人誤會去吧.這些人往往都是獨行者,比較脫離社會群體,也比較會保護自己.

  而解釋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一種是直接自己透過某種方式去解釋,有些人直言直語像先前已經背好了一樣,一盞茶的工夫就解釋完了,完全不讓對方有喘息和質問的機會,這種解釋雖然快,卻沒有實際效率,對方雖然口頭上說理解了,但只是他為了掩飾自己無力反駁和不想再聽下去的藉口.事實上他心裡還是半信半疑的.有些人則是等對方質問自己再一句一句地解釋,像答題一樣,按部就班進行,這樣做雖然慢卻很有效率,對方因為在時間上對你的解釋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和衡量,所以也會比較相信你從而化解誤會.還有一種方法是間接透過他人代替自己去傳達.但這種方法是最不切實際的.一旦第三者將你的資訊傳達錯誤或是理解錯你的意思,使資訊內容變質,這樣可能引起更多的誤會,非但沒有將誤會化解,還引出更多,甚至乎會把第三者搭進去,真是得不償失,"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所謂誤會,大概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得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理得明.不過,多多少少還是總結了一句話:其實誤會的前提並非事實而是人心,後補的才是事實.

  高中議論文作文:誤會(二)

  誤,即錯;會,即理解。誤會,就是錯誤的理解。縱是智者,也難免有“千慮一失”之時,更何況眾人呢?誤會之生,實屬正常。

  誤會已成,隔閡既生,那麼怎樣才能打破隔閡,化干戈為玉帛呢?

  默然不語,破口大罵,此皆誤會之症。誤會產生前後,人與人之心靈往往相隔甚遠,心靈之音難以傳達,故會大聲爭吵,或乾脆充耳不聞,心靈的隔閡愈積愈厚,誤會就會趁隙而入。此時須架一座寬容之橋,洞悉對方的心靈世界,學會換位思考,才不至於一葉障目,霧裡觀花,誤會也就煙消雲散了。

  誤會多因瑣事而生,加以衝動之火助長,便會產生星火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是故,縱使是心有靈犀的戀人之間也難免誤會連連。此時所需之良藥便是一輪松間明月,或一縷江上清風,來撫慰煩躁的心靈,消融心靈的隔膜。臥於理智之石旁,啜一口冷靜之茶,看天邊雲捲雲舒,觀園間花開花落。用冷靜的甘露滋潤排斥的心靈,澆滅衝動的火花,衝散誤會的煙雲;用理智的光輝驅散猜疑的陰霾,消融誤會的冰封。惟有冷靜與理智坐守心靈之門,誤會便無可趁之機。

  如果說冷靜與理智慧阻擋誤會的侵入,那麼,開闊的胸襟則能使之永遠地消逝於朗朗乾坤。曠達之人,不會苦苦地挽留夕陽的影子,亦不會久久地感傷春光的消逝,他們能包容你的無知、愚拙以及放肆。自然,他們自己也從不會讓誤會近身。縱觀古今誤解之輩,皆為心胸狹窄,小肚雞腸之人。比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便是個有點小性子之人,喜“咬文嚼字”,對無心之言妄加揣測,折磨自己原已不堪重負的心靈,不得不說她的命殞歸天與她的小性子有莫大的關係。由此可見,誤會不僅是人際關係的一劑毒藥,於己之身心也是極為不利的。以小性子來忖度他人言語,只會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給人的心靈以無情的摧殘。以曠達的心胸來旁觀世間百態,誤會便無處可生無處可藏。

  以明察秋毫之眼洞悉他人的心靈世界,以冷靜、理智之心壓制心中衝動之火,誤會之種子就無可萌發;以曠達之胸懷包容世間萬物,誤會之毒便可徹底清除。若是,心靈之泉即可永遠清澈明淨,人生之路自是永無誤會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