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我家鄉的XX節>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精選10篇)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大節日,全國各地的節日風俗是不一樣的。我的家鄉過元宵節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每年的這一天人們活動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這一年的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村裡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特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舞龍精彩,還有更加有意思活動。這天無論大人小孩都要走出戶外,到處遊玩,和親朋好友一起去遊玩,聽他們說,這樣以後一年都不會生病。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運動的少,到元宵節時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鍊身體當然會有好處了,就不會生病了。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聽過晚飯,廣場上早早地聚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裡尋找好的位置。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著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2

  春節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就來臨啦。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家鄉,元宵節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還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裡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於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

  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杆,木杆頂端是一節圓圓的佈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

  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裡,哪裡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後,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衝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元宵節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 用糯米粉搓成圓形,裡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3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又到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了。吃過了圓溜溜的湯圓,我們一家人來到大街上,我看見道路兩旁的樹上掛著紅通通的小燈籠,真有節日的氣氛!看,興隆門口還有踩高蹺的、猜謎語的呢,又敲鑼又打鼓的,真熱鬧!

  夜幕降臨,金黃的月亮慢慢揭開了面紗,它像一面潔白的大玉盤,高高地掛在天上,皎潔的月光照在我的身上,讓人感覺很清新。天空是淡淡的墨色,月亮像夜空中一顆明珠一樣,照耀著大地。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人們三三兩兩地出門“走百步”了,街上人越來越多,忽然,“嘭”的一聲,一條金色的煙花如一條火蛇,搖搖晃晃衝上天空,只聽“唰——”煙花在空中綻放了,像一朵富麗堂皇的牡丹,花瓣五顏六色,隨後這些巨大的花瓣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像下了一場花瓣雨一樣。這朵煙花還沒凋謝,另一朵煙花又迫不及待地衝上雲端,綻放出更加耀眼的花朵,天空中玫瑰花、菊花、桂花……競相天放,整個天空瞬間成了百花齊放的美麗花海,星星們再也不寂寞了,調皮地眨著眼睛。我拿起手機,記錄這一精彩的時刻。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又來到市政府廣場,這裡人頭攢動,政府花園裡的長廊掛滿了燈籠,有長方的,有圓形的,一排排,一串串,人們的臉都被燈籠映得通紅。長廊兩側整齊地掛著攝影作品,有北海風光、有赤山景色,還有各行各業的工作者的風采,展示著家鄉的變化。大家有的交頭接耳地議論,有的豎起大拇指,有的情不自禁地讚歎。

  回到小區裡,月亮已經升得老高了,爸爸讓我圍著小樹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希望新的'一年裡,我和小樹一起健康地成長,把所有的不快樂都驅逐掉。

  躺在我的小床上,月光透過窗戶射進來,暖暖的,柔柔的,多麼美好的元宵夜啊!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4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這裡的每一個節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

  傍晚七點多,我就拉著媽媽去星月廣場看花燈。到了星月廣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八個用塑膠花裝飾的大字:“幸福、和諧、富民、安康。”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有賣孔明燈、紅牛角燈……的小攤,我便停在一個小攤的前面,讓媽媽買了一個孔明燈。

  然後我和媽媽就開始看花燈。啊!廣場上到處亮堂堂,遠遠望去,點點燈光在黑暗的襯托下與天空中的星星融為一體。正是“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呀!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這裡的周圍掛著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燈,望著這些數不勝數的花燈,我彷彿看到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星星。看,這個花燈上畫著嫦娥與后羿;看,那個花燈上畫著一棵很高的槐樹;哎,那邊還有一連串不同造型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貓……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猶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著合影,相機閃個不停。

  看完花燈,我和媽媽坐在一個樓梯休息,看見有許多人在放孔明燈,我便讓媽媽和我一起放孔明燈。媽媽把孔明燈從袋子裡取出來,把鐵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燈撐起來,媽媽馬上把孔明燈下面的那一小塊蠟點著了,我把孔明燈輕輕地往上一推,它就飛起來了。我的孔明燈越飛越高,天上的孔明燈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終盯著屬於我自己的那個孔明燈……

  放完孔明燈之後,我就和媽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想:花燈可真漂亮,真希望家鄉一年有好幾個象這樣的元宵節,這樣我就可以多看幾眼那美麗的花燈了,還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燈。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5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人們都從各個地方匯聚到這裡,到處人山人海。特別是花燈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整個西華公園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到晚上八點多鐘,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象一顆顆拖著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整個城區都沸騰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裡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接著媽媽給我講了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們的性命,人們就組織起來打猛獸,一隻神鳥不小心被一位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著百姓受難,於是偷偷來到人間,把訊息告訴了大家,眾人一聽,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個老人想出了個法子,他說:“在那一天內,每戶人家都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以為人間著火了。”大家聽了,樂得直拍手。到了正月十五日,天帝往下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著火了,心中大塊。人們就這樣保住了性命。

  我聽了後更愛我的家鄉,愛家鄉傳統的文化與歷史,愛家鄉的如畫風景,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6

  中華兒女從來就視龍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由此被稱為“龍的傳人”。在閩西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客家人都有遊大龍的習俗。大龍是用紙、竹篾和木板做成的。從傍晚三四點開始,有游龍的家庭便把一節節的龍燈抬出來,到指定的地點拼接起來,整條龍約有40~100節不等。龍尾是單獨擎立的舉著,距離龍身數十米外。表示著“神龍見首不見尾”。

  游龍拼接好後,點上蠟燭。各家各戶的青壯年身上都捆著一個牛皮做的碗狀小兜用來抬撐杆。大龍頭前點著火銃,還有抬燈照明隊,鑼鼓隊……游龍所到之處,每家每戶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龍,以求龍的保佑。遊行直到夜裡十一點才快要結束。年輕人們在此時異常興奮,手持大龍,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龍表現出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

  第二天一早,人們抬著大龍四處遊行給大家帶去好運。正午,大龍直奔指定空曠田野處,預備焚燒。在那兒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幹稻草,並擺上貢品。之後游龍要繞稻草堆走三圈,人們又一次興奮、快速地奔跑起來。龍燈因互相擠壓而破爛不堪。有趣的是大龍出遊的時候人們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漂亮,游龍結束時卻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破爛,才意味著誰家最吉利。最後人們把龍身與稻草堆一起焚燒乾淨,這象徵著真龍火化昇天,能保一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姑田遊大龍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曾被列入過吉尼斯紀錄,當時的大龍有兩百三十七節,遠看彷彿一條巨龍盤踞山間。它真不愧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樣的我也期待這年的元宵盛宴,相信這又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7

  家鄉的元宵節就是所說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清明節更隆重,比春節還要熱鬧。

  這天上午,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祭祀和“看燈”用的物品。

  奶奶在家裡用豆麵做成粗蠟燭形狀的“豆蠟”,裡面插上燭心,準備晚上給各個房間“照亮”。男人們殺了雞之後,就領著孩子到集市上買菸花爆竹。這天,買、賣煙花的人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寬闊的大街上一流兩行全是賣煙花的攤位,三里五村的男人擠得水洩不通。小孩子一手抓著大把小煙花棒,一手緊緊地攥著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丟了。

  傍晚,父親就帶著孩子們上墳點燈。祖墳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我們村裡,不論是陳家還是董家的祖墳都清晰存在。來到塋地,將親人墳頭的雜草清理乾淨,翻上一些新土,土裡插些黃紙錢,親人的墳子就煥然一新了。在墓碑前面點燃集上買的蓮花狀的紅燭,紙錢燒起來,爆竹響起來。燭光搖曳,煙氣瀰漫,噼裡啪啦聲中,整個空間裡充滿著一種神秘、憂傷的氣息。在這氣息裡,人們灑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頭,表達對天地的感念和對先輩的追思。

  吃過水餃和元宵之後,天就黑了。女人張羅著到各個房間點上“豆蠟”,孩子們和爸爸卻急不可耐地開始燃放煙花。每到此時,幾個村子就會爆竹聲連成一片,煙花把夜空裝點得五光十色,分外絢爛。

  元宵節是祖先的節日,是快樂的節日,更是中華民族血濃於水、認祖歸宗的民族向心力的象徵。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你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忘祖。我想,一年一度的家鄉的元宵節正是要提醒我們,時刻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8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德江縣,每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時,那裡就熱鬧非凡。人們舞龍燈、炸龍燈,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爸爸告訴我:“舞龍是土家人喜愛的傳統文化,每年元宵節都用舞龍表達上年豐收的喜悅,並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去年寒假,我回家鄉過年,終於親眼目睹了這熱鬧非凡的景象。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就急急忙忙趕到了縣城裡,那裡早已人山人海。我們在人群中焦急地等待著。大約九點多鐘,從遠處傳來了喧天的鑼鼓聲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高興地大叫起來:“開始了!開始了!”爸爸把我扛到了肩膀上,來了,終於來了!

  只見幾十條五顏六色的龍向我們這邊齊頭並進,那陣勢可真壯觀呀!不大一會兒,龍離我越來越近,舞龍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都穿著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他們訓練有素,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會兒群龍賀歲,一會兒神龍擺尾,一會兒龍騰虎躍……鑼鼓聲和鞭炮聲此起彼伏。最有趣的是一條草龍,它全身都是用松樹的葉子編成的,在群龍中顯得與眾不同,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舞著它,在鞭炮的煙霧中,好似騰雲駕霧。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最獨特的炸龍燈開始了。

  只見舞龍燈的全變成了清一色的帥小夥,他們都光著膀子,臉色通紅。他們才一出現,圍觀的遊人就把早已準備好的鞭炮和禮花向龍身上扔去,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和耀眼的光芒。我也小心翼翼地扔了幾串鞭炮,急忙躲到一旁,生怕被炸到。不大一會兒,一條龍就只剩下了骨架。舞龍的小夥子們卻眉頭都不皺一下,可真勇敢啊!人們盡情地歡呼著,直到龍全被炸完為止,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9

  我的家鄉是河北肅寧縣,她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曾造就出許多位名人,像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林,就是從這裡降生的;也有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其中最典型的就算這元宵燈會了。

  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又叫元宵節。其他地方到了這天都要逛廟會,而這裡卻要逛燈會,所以我們這裡又管元宵節叫燈節。

  談起燈會,要從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唐朝說起。當時社會長期穩定,經濟文化高速發展,玄宗為過盛世之年,便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將各種花燈懸掛在樹上,竹樓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燈節。而當時在我們家鄉最盛行。

  在我們家鄉,大到百歲老人,小至剛入學的孩子,都有一手扎燈的好功夫。也許是受了傳統風俗的影響,即使在平時,每天晚上家家戶戶也要掛上彩燈,相互攀比,誰家的燈最漂亮,就會受到其他人的茸重和羨慕。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更熱鬧非凡,設燈於正街東頭四排路、柳蔭路北口、大牌坊及城隆廟前。席彩栩、木雕花玻璃栩高一丈八尺,長三五十丈,父老鄉親將精心製作的花燈掛在上面,紗燈、玻璃絲燈、走馬燈等等,各式各樣,形狀各異,上下左右連成一片,猶如白晝。更有那高蹺、娜子、龍燈、早船等民間藝術隊伍從燈棚下穿過,雜以鞭炮,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觀燈者扶老攜幼,笑逐頗開,歡動雀躍,直到午夜方散。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燈會中又新添了電動燈,如金魚吐泡、孔雀開屏、紅樓夢、西遊記等等,並配以音樂,使數以萬計的觀者接踵而來,流連忘返。

  我家鄉的元宵節初中生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四川合江縣,我們家鄉的元宵節很熱鬧:放煙花、放鞭炮的到處都是,人人都走出家門上街遊玩。我們家鄉的元宵節也很特別,可以“偷青”,也就是偷菜。但不是偷很多菜,每個人只拔三棵青菜,要連根一起拔起,這樣才表示你在新的一年裡很順利、吉祥。

  如果你把根拔斷了,就不好了,所以大家在拔菜的時候都小心翼翼,專找土軟的拔。傍晚,人們早早的就吃過晚飯,就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相約往鄉下的菜園裡走,邊踏青邊尋找目標,看見合適的就開始下手。如果沒青菜,白菜、蘿蔔、蔥等什麼菜都行,只要三棵就夠了,不能貪多,否則就不算“偷青”了。你可能會問:人家菜農辛辛苦苦種的菜會讓你去白偷嗎?沒關係,如果他不讓你偷,他會在菜園邊守著,俗稱“守田坎”,你看見有人守了,也會自覺地走開,當然,有的人也會故意去拔,這樣“守田坎”的人就會罵,還說罵得越兇越好,不過也不是真罵,只是逗著樂罷了。今年的元宵節,晴空萬里,是踏青的好天氣,我和大家一起紛紛往菜地裡走,大家談著笑著,像趕集一樣,熱鬧極了,到了菜地,我看見有一塊地裡種有青菜,綠油油的很惹人喜愛,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挑選了三棵長得比較茂盛的,今年是我第一次出來“偷青”,還真感到有點緊張,擔心不能把根全部拔起來,我先抓住菜的主杆,輕輕的搖了搖,然後用力往上一拉,哈,這方法還真行,三棵菜很順利的就拔起來了,看來我今年的運氣比較好,帶著滿滿的收穫我們邊唱邊往家走。遠處的煙花映得天空紅紅的,元宵節的夜晚家家戶戶的生活都是紅紅的。

  有趣又有收穫的元宵節真令人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