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課餘生活作文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餘生活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餘生活作文 篇1
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有散步、有包餃子、還有畫畫,這些活動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畫畫。
一有空,我就去畫畫,一開始我畫不好老是發脾氣,後來我照著書耐心的一筆一畫的學,漸漸地我畫得比媽媽還好了。
有一次,我又開始畫畫了。我畫了大樹、太陽、小花和蝴蝶,我畫大樹時,總是把樹杆畫彎,還忘記畫樹葉,媽媽看見了就一筆一畫地教我,樹杆一筆畫下來就可以,樹葉用波浪線來勾畫,在畫到葉柄時稍微畫得圓弧些,這樣一顆大樹就完成了。接著我開始畫蝴蝶,我拿鉛筆先把蝴蝶的輪廓畫出來,然後用黃色把它身體畫出來,再給翅膀塗成紅色,最後用黑筆畫一些花紋在翅膀上,一隻漂亮的蝴蝶完成了。在畫太陽的時候我用了漫畫的方式給太陽畫上眼睛、嘴巴,還在最外面畫上一圈光暈,媽媽看了說“你畫得真好!”我聽了心裡真高興。
課餘生活作文 篇2
我最喜歡的課餘生活是游泳。
有一次,我和夥伴們去學游泳,可是我們在泳池邊等啊等,都不見老師的蹤影,原來老師遲到了,等老師來了以後都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我們很生氣,老師說:“不好意思,我家裡有些事,所以遲到了。”我們經過討論,異口同聲地說:“要不您在水下跳個舞,怎麼樣?”“好啊!跳舞可是我最喜歡的事!”老師肯定地說!
老師信守承諾,在水裡跳了一支鴨子舞,老師奮力跳起,嘴裡喊著:嘎嘎嘎,就像一隻小鴨子,左手擺左,右手擺右,真是可愛。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游泳真是有趣!這一次的游泳更是有趣!
課餘生活作文 篇3
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比如旅遊、打羽毛球、游泳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游泳了。
我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游泳了。可是,這幾年暑假爸爸帶我游泳時,我始終放不下墊板,總覺得沒有墊板就會沉下去。儘管爸爸在一旁保護我,我還是視墊板為“救命稻草”。但在今年七月的一天,我在游泳池游泳時,發現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妹妹已經獨立游泳了,而且還能遊一個來回呢!我心想:小妹妹不用墊板也能遊,我比她大那麼多,我放下墊板也一定能遊!於是,我決定放下墊板試一試,果然身體輕飄飄地浮了起來,我調整呼吸,做準動作,向前遊了大約五米。
我真的會游泳了!我興奮地像只小青蛙似的,在水裡上蹦下跳。經過之後一個星期的努力,我已經可以遊四百米遠了!後來,我又向爸爸學會了各種泳姿,如仰泳、蝶泳、潛泳等。雖然天氣已經很涼了,我還堅持雙休日遊泳。
我愛游泳,因為游泳不僅可以鍛鍊身體,更可以磨鍊我的意志!
課餘生活作文 篇4
我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有人喜歡跑步,有人喜歡踢毽子,有人喜歡跳繩,而我對足球情有獨鍾,我的課餘生活都用來踢足球。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星期六中午,我快速的吃過午飯,穿上球衣球鞋拿上足球就下樓了。約上幾個好友,來到一處簡易足球場。我們一共才有六個小朋友,這時其中的一個小朋友已經急不可耐的躍躍欲試了。我們分成兩個組,一組三個人,分為前鋒中場還有後衛,後衛還要兼職守門員,人少只能這樣了。
看,一個個信心滿滿的站在了自己的位置,好像馬上就要進球似的。我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對方球員就發起了衝鋒似的`向我方球門進攻,對方球員一腳射門,我方守門員雙手扶住膝蓋直盯著球,球像離了弦的箭飛的過來,守門員猛的一跳抱住了球,對方看球沒有進昂天長嘆了一聲!輪到我方進攻了,球到了我的腳下,我用腳推著球眼睛盯著對方的球門,我帶球到了對方的禁區後,瞅住機會,一腳怒射,足球貼著草坪飛快地穿過球門員的襠部射入了球門。
太棒了!我們贏了!我們相互擁抱慶祝著!這時一箇中場,問我為什麼一下就踢了進去,我高興又激動的對他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每天寫完作業都和爸爸一起練球,所以才有今天踢得好成績。
這就是我的課餘生活,既鍛鍊了身體,又提高了球技,課餘生活真是其樂無窮啊!
課餘生活作文 篇5
我小時候特頑皮,老是出去和同伴玩耍打鬧,有一次,不知誰出了個鬼主意:到山由埋自己的心肝寶貝(那時的寶貝當然是玩具了)。我們一行調皮小份子乘家長不備溜之大吉,衝向大山。
我和“大哥大”匯合以後,計劃開始了(我去時就把計劃命名成“雷支眾人計劃”),我想先從尋找藏寶地點開始,劉東華去喊住了我們(他被認可為“隊長”):“小的們慢住我們應該做一張藏寶圖,副參謀(我)去找合適的藏寶地點,而我繪製藏寶圖,其它人去幫副參謀!”聽完,我們立刻應了一聲:“好的!”就開始了行動。
我們歷盡千辛萬基,終於找到了寶貝埋藏地,先把我們的寶貝放進“大鐵盒”,然後用九牛二虎之力挖地(當時人小,挖地也力氣小),把盒子子放進去,然後埋土,最後做上“叉叉”的標記,就大功告成了。隊長的圖紙也好了,之後,我們一起在大榕樹下約定,長大後一起把寶貝挖出來。然後,我們就各自回家了。
我們當時才6歲,約定12歲了取出,如今12歲的我又號召了一部分夥伴上山挖了寶貝,這不我們出發了。
正當我們上山時發現藏寶圖紙只有一半了。其實,紙已經被藏起來了,我們卻依然一頭霧水,楊東浩最先發現了“隊長”在紙上寫的東西另有含意(隊長在東港上學,見不到了)。他發言了,隊長在紙上畫的“小樹苗”就是大樹,大樹下面有寶藏。“森林裡有那麼多大樹,找哪棵呀?”我發話了。“其實就是在第二排的第三棵。因”隊長“畫在紙上的是兩排樹,一排兩棵,二排三棵,就是第二排第三棵!”果真,我們在那裡發現了寶藏。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楊東浩回答道:“其實另一半大概是‘含意’,‘隊長’把‘含意’丟掉了,是想讓我們自己發現!”
最後,我們聽了楊東浩這番話,我真為他和“隊長感到驕傲,他倆太聰明瞭!”
我們埋的寶,挖的是我們童年時的諾言,這件事,又讓我感到了童年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