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汨羅作文
岳陽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地方。這裡有四面環山的張谷英,有廣為人知的八百里洞庭,有聲名遠揚的岳陽樓;還有屈原含淚的汨羅江,那麼怎麼寫一篇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鄉汨羅作文【1】
我的家鄉在汨羅,那裡有條令我難忘的汨羅江 。
汨羅江自東向西緩緩流淌。江水綠瑩瑩的,就像蓋有一層碧綠的紗巾一樣。江水清澈見底,水裡的魚和草都能看得清楚。江邊的風光帶上都載滿了樹和花。時常在傍晚時分,爸爸媽媽和我散步在江畔,看著清清的江水,享受著習習的涼風,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在節假日裡,舅舅還經常帶我到汨羅江釣魚。有一次,舅舅釣了一隻很大很肥的草魚,我們趁著新鮮,拿到家裡煮了吃了,真是美餐一頓。
陽春三月,我們在沿江大道上面放風箏、嬉戲。夏天裡人們喜歡到江裡游泳、捉魚。汨羅江是我們的樂園。
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經住在汨羅江畔的屈子祠裡寫下許多著名的詩篇,也曾經因為他含恨投江自殺,從而使汨羅江更加聞名。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向江心投擲粽子,還舉行隆重的龍舟比賽,有許多外國龍舟隊來參賽。汨羅江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在2006年的上半年,“汨羅江龍舟節”有幸被評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使我的家鄉從而走向世界!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汨羅江!
我的家鄉汨羅作文【2】
站在靜靜的汨羅江畔,你帶著一腔悲愴,帶著一腔愛國熱情,離開了那個戰爭紛擾、國家相爭的時代,全部融入這汨羅江中;任江水怎樣流淌,也流不走你那愛國熱情,流不走你那高風氣節……你讓我們沉醉,讓我們痴迷,為後世敬仰,你用那滿腔愛國之情,詮釋了你的整個人生,殊不知你又有多少的無奈?
只知你愛家、愛國、愛人民……你那不羈的豪放,你那不羈的豁達,你那不羈的愛國,你那不羈的一切一切……都流淌在那汨羅江中。那清澈的江水,為你而流淌;那軟泥上的青荇,為你而招搖;那岩石的一潭,為你而鐫刻。留給後世多少情,留給後世多少愛,讓我們為你沉醉,為你痴迷。
後世,有人贊你的愛國之情,有人贊你的高風亮節,也有人贊你的豪放之情,而我偏偏要贊你的《橘頌》,在那個年代,你如何能寫出這樣一首詩,你把它送給你的弟子宋玉。那橘樹,樹葉汾波,獨立不移,潔白無暇,無可比擬。你心胸開闊,用這樣一首詩來比喻你的知音好友,讓我們讚歎不已。這在那亂國戰爭的年代,你提出變法,讓國家獨立起來,但楚王聽信小人讒言,把你貶官。你雖哀傷、激憤,但從沒終止過你那愛國的心啊,你不畏強暴,和他們抗敵,為了國家你可以付出一切。在我看來,你的一切一切,比現在的那些作家有過之而不及,你的《橘頌》無可挑剔,你的一腔愛國熱情,又多於杜甫,只因你生在那個亂世的年代,戰爭紛擾的年代。如果你的君王很明智,你又會有另外一番成就。是的,你走了,靜靜的走了。
但在那一片汨羅大地中,你的每一處痕跡,都足以讓我們回味無窮,讓我們流連思索。回味你那忠貞的愛國熱情,流連你那不渝的豪放之情。你的每一個事跡都足以讓我們銘記,你的“長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兮”,道出了你對人間疾苦的哀傷。你心繫祖國,心繫人民,正因為你的那一顆民心,讓我們為你而沉醉,為你而痴迷。靜靜的汨羅水,在我們面前,殊不知我們面對的是誰?靜靜的汨羅水,讓我們銘記,殊不知我們銘記的是誰?靜靜的`汨羅水,你的美麗無瑕,殊不知我們讚歎的是誰?望著那夕陽的殘留,你伴著黃昏而長吟,即使老淚縱橫,即使歲月滄桑,你也邁著鏗鏘的步伐,遍灑在每一處汨羅大地,在汨羅江畔,讓我們與你為鄰,與日月同伴吧!
我的家鄉汨羅作文【3】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汨羅的過年。對炎黃大地而言,汨羅只是這片炎黃大地中的一塊兒小石頭,但就算是一塊兒小石頭,它也有著自己的歷史和傳統。端午節一到,大家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
相傳,人民知道屈原淚投汨羅江後,紛紛划著自家的小舟,帶著用粽葉包著的熟糯米,劃至江心,一邊投下粽子,一邊祈禱河神吃粽子,不吃屈原……慢慢地形成了傳統。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汨羅的過年也別有一番風味呢?“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話不假。在這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汨羅的過年也悄無聲息地從臘八粥、臘八蒜、腐乳的香氣中拉開了帷幕。
緊張、忙碌而快樂的準備工作開始時,大家頭一件要乾的大事兒,就是忙著買各式各樣的鞭炮:沖天炮、一飛沖天的各種炮、飛碟式的炮……數不勝數。第二件大事就是按慣例過個好年,討個好彩頭。別看汨羅不大,這過年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習俗,卻都是別有深意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裡必須大掃除一次,代表掃掉貧窮做富有的人;大年三十之前,每個人必須洗個澡,意味著洗去晦氣迎接新年的到來;吃團圓飯時,碗筷得多擺幾雙,據說是已故的親人會回家吃團圓飯;幹鯉魚一隻是必備品,而且不能立刻上餐桌,得留幾天吃,代表年年有魚(年年有餘);飯前要行拜天地爺爺的禮,由家族最年長的長輩對天作揖三個;
吃飯時只要家裡有人沒吃完,就不可以開啟大門,晚上家裡也不能住進非嫡系子孫,因為怕財運、家運外流;團圓飯之後是汨羅獨有的一大風俗——討百家餅。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提著大袋子,挨家挨戶地拜年,說些“恭喜發財”、“祝您長壽”之類的吉利話。這時,主人就會拿出好吃的、麵餅甚至是飲料來犒勞大家。一家不算什麼,可十家、百家、千家……積少成多,孩子們常常是“去時一無所有,來時滿載而歸”的高興勁兒。吃了還可以辟邪避難;初一到了,大家要做的就是比誰家人起得早,因為大家認為起的越早,這新的一年就越紅火……這就是汨羅的過年,不一樣的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