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蘇軾作文初中
從小就讀蘇軾的詩篇,但自以為了解還是甚少。在查閱了很多資料之後,還是覺得很不瞭解,為大家分享了我眼中的蘇軾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我眼中的蘇軾作文】
蘇軾他一襲布衣,頭戴斗笠,腳踏木屐,手持竹節,躬耕於東邊的山坡上,難怪號稱東坡居士。可這麼一位叱吒文壇的風雲人物,命運卻是如此坎坷淒涼,不由讓讀著蘇軾詩詞的我內心湧出陣陣辛酸。
我眼中的蘇軾是仕途失意之人。人生幾次被貶,甚至差點慘遭殺害。最後被貶黃州,黃州是個令人自生自滅的地方。我真為蘇軾的遭遇憤憤不平,難道他無與倫比的才氣,也成了被禍害的理由?我想蘇軾也是不明白的,為什麼他自己一心為國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黃州的命運。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只能寄情於詩表達情懷。“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上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今天讀來我感受到一種別樣傷情的豪邁。
我眼中的蘇軾是浪沙淘不盡的詞人。也許他坎坷的經歷,成就了他文學的偉大。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我無法想象中國文學史少了蘇東坡會是怎樣一番情景,一定會黯然失色的。
我眼中的蘇軾是傷心寂寞之人。在他三十四歲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離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對他的打擊是多麼的大。他只能在夢中見到久別的妻子,夢中相見,也只能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朦朧中,我看到他的身影漸漸遠去……遠去……
【篇二:我眼中的蘇軾作文】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首《水調歌頭》如扇古色的大門,我輕推大門,彷彿走進了蘇軾內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詞來形容蘇軾,是獨賞明月的孤寂,是貶謫後的樂觀,是遊赤壁的闊達,還是對亡妻的忠貞?我無法用一兩個詞來描述這位偉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為他多情,沒有哪個獨立的詞彙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被貶官,身在異鄉,仰望著八月十五的月亮,獨自一人喝酒,只能對明月訴說心願。寂寞,孤獨陪著他,淒冷的月光灑向其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他是樂觀的。異鄉思念著父親和弟弟,用樂觀來開脫自我,用樂觀的心態面臨著孤獨寂寞。月會變得,人也會分開的,一切只是世間的正常變化,何必要哀嘆呢?我讚頌蘇軾的樂觀,看淡世間的分分合合,笑對苦難。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他的感慨是無盡的愁,烏臺詩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夢,過往的馬蹄聲告訴他,這是事實,悲痛之餘,用一樽美酒祭拜亙古長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蘇軾是多情的,是傳奇的。他是古代的學者;他才華橫溢,才一直懷才不遇;他不畏挫折,歷經坎坷;他樂觀豁達,鑄成了壯麗詩篇。
風雨一聲,坎坷一生,豁達一生。
【篇三:我眼中的蘇軾作文】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彷彿是一扇古銅色的門。我推門而入,彷彿看到蘇軾站在時空虛空的另一頭向我掂須微笑。
一首《念奴嬌》,將豪放派詩詞藝術推至了頂端。蘇軾泛遊赤壁,留下的是兩篇名賦與一首懷古之詩詞。讀《赤壁賦》,讀到“嘆吾生只須臾”兩句,忍不住啟唇輕誦。當時呈現在東坡面前的應是怎樣一番景象啊,使得那感概遁著千年貫穿古今的線索而來,在我面前停格,打動的是自古而來千萬的文人墨客。在《後赤壁賦》中上下頡頏翻飛的黒雁,不僅入了蘇軾的夢,更是讓我心頭一悸。若不是蘇東坡,北飛的雁兒又怎會名垂千古?蘇軾善文,更善感概啊。
若只是獷野豪放與蕩氣迴腸,蘇軾這千年前的男子並不會傾了我的心。你不會不知那悲愴悽痛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深情的悼亡詞,是東坡為亡妻王弗所作。那描繪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毛筆,寫起舊人描眉的動作,竟如此深入骨髓。且看那“小軒窗,正梳妝”,那“那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都是無法離世的痛楚與哀愁。遒勁的風吹過荒山野嶺,吹過王弗安眠的地方,你可聽到蘇軾哽咽中唸誦的詞句“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在蘇軾的一生中,烏臺詩案是他征途日漸消沉,文技每況愈上的轉折點。黃州,一個淒涼的城,囚住了蘇軾的形,卻囚不住他的神。他自比孤鵬,在梧桐樹枝頭飛過,哀鳴,憤懣不平。“誰見幽人獨往來”,東坡不憂亦不惱,甘做幽人,獨來獨往,“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他不攀高枝,不附權貴,氣節讓他不肯擇木而棲。“缺月掛梳桐”他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明月松間照”時,他把酒臨風。任長廊上的清風貫穿春秋,蘇軾不覺苦悶,有詞足矣。
蘇軾,他是古代的學者,他有一往情深和高潔的氣節。千年後的我懂得他,在他的筆鋒間如痴如醉。哪怕今後閱文無數,蘇東坡在我心中的位置,也是無可取代的,我堅定!
【篇四:我眼中的蘇軾作文】
你說他用真摯的情感化成筆下四溢的文字,你說他用理想的風格編織出一個個豪邁的形象,你說他將官場上的勾心鬥角揮灑成行雲流水從他身上淌過,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使經歷的失敗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當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詩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字裡行間無一處不吸引著我,彷彿讓我身歷其境的感覺。
今天有幸又閱讀你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瞭解到詩人你雖然41歲了,並且身處離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對現實卻充滿希望,我不禁的輕笑了:何曾幾時你也是年少氣盛,在官場的險惡並沒抗擊了你對政治的抱負(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貶離京州,清貧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遙自在,銷蝕不了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從詩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潔的月光下與絲絲涼意相交成影,好一箇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為何圓又明?你豪爽地舉杯對月,一股淡淡的憂愁散開,沒有親人的陪伴,只有飲酒起舞,習習的古風伴隨你的愁與情,交織、旋轉、傾瀉成一曲散漫的樂章。庭院中瀰漫著酒的醇香,你說:豈望回朝做番大事業,卻終怕遭小賊誣陷,何時才是我施展抱負之時?可是話鋒一轉,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雖不能為帝王世家出謀劃策,但祈願天下人有難如何?這時,天空似明朗了幾番,一時心中的陰霾猶如清風飄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詩人寫的詞,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寫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寫的很美卻無法與”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實,我並不懂得詩詞,但我只是靠感覺來發現,來察覺。很久,我才知道東坡肉是不是也與蘇軾你有淵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這中秋之夜這豁達的情懷裡,蘇軾,我也許並沒看透你,但你對祖國的熱愛,對一切事物的豁達,我想,我會永遠銘記!
秋風般的拂繞,讓人著迷的詩文,歡愉著動人的音符,一切都將被風深埋心底,傳頌遠方……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初中]相關文章:
1.初中的作文我長大了
2.我眼中的家初中作文
3.我眼中的愛情作文初中
4.我眼中的學校初中作文
5.我眼中的世界初中的作文
6.我眼中的什麼半命題初中作文
7.我眼中的司馬遷初中作文
8.我眼中的春節初中優秀作文
9.我眼中的風景初中生作文
10.我眼中的環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