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學常識> 《紅樓夢》作者及作品簡介

《紅樓夢》作者及作品簡介

《紅樓夢》作者及作品簡介

  曹雪芹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對於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紅樓夢》作者及作品簡介,歡迎閱讀。

  曹雪芹簡介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說家,祖籍遼陽。曹雪芹是內務府漢軍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從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璽、祖父曹寅、父親曹顒、叔父曹頫,相繼擔任江寧織造六十多年。織造專為宮廷採辦絲織品和各種日用品,官階雖不高,但卻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親信萬不能充任。但“忽喇喇似大廈傾”,在先後幾次宦海風波中(其中最後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飽嘗人世間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1] ,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此書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種版本系統。新版通行本前80回據脂本匯校,後40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2] 。後40回作者尚有爭議,但是對於矮化甚至腰斬後40回的極端傾向也應保持警惕。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3] ,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透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4] 。

  《紅樓夢》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5]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緻[1] ,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3] 。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紅樓夢》寫作背景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6]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一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一家遷回北京。回京後,他曾在一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裡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7]

  《紅樓夢》開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雲》即是曹雪芹自序[4] 。在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實身份出現,對讀者講述寫作緣起。據他自述,他是依託自己早年在南京親歷的繁華舊夢而寫作此書。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猛然回憶起年少時家裡所有的女孩兒,覺得她們的見識才氣遠遠超過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創下這份家業,自己身在福中,卻不務正業,不聽從父母老師的管教,以致長大後一技無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將這段經歷和悔悟寫成小說,就是要告訴讀者,雖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兒都是生活中實有其人,萬不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而使她們的事蹟湮滅無聞。一念及此,心旌盪漾,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何況鄉野生活悠閒自在,風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湧,下筆如神。曹雪芹自謙才疏學淺,只得用市井白話來寫這部小說,意在為那些女孩兒立傳,排遣自己的苦悶,兼以供讀者把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