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外公>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面子的外公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1

  我的外公70多歲了,很愛面子。每天早上,他都把頭髮打理得油光可鑑,把衣服拾掇得整整齊齊,把皮鞋擦得鋥亮鋥亮,外婆總取笑他:“喲,糟老頭子,一大把年紀了,弄得這麼氣派,準備去參加海選哪!”大家聽了,都偷偷地抿著嘴笑,我也覺得外公特臭美。而外公一點也不在乎,仍然是津津有味地打扮自己。他常說:“人,就是要打扮得光光生生,才有面子。”

  外公有個綽號,叫“老三篇”。他在年輕時,建過許許多多的橋,尤其是蒼嶺鎮石柱門石拱橋,跨度近百米,離地80多米,在他們那個年代,許多人看後,無不讚嘆這座橋的宏偉。於是,外公便把這當作炫耀的資本,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告訴別人他修橋的“輝煌歷史”。久而久之,大家都聽膩了,所以給他起了這個外號――“老三篇”,可外公呢,絲毫不在乎,還是一如既往地講著。家裡人也很反感,每次他講的時候,都趕緊轉移話題,甚至偷偷溜走,覺得都什麼年代了,我國的大橋成千上萬,厲害著呢,而他還在這講石拱橋,太沒面子了。外公卻陶醉其中,不亦樂乎!他自己覺得好有面子。

  那年春天,村長召集大家開會說:“最近啊,別的村都已經開始修路了,我們村怎麼沒有動靜啊?”“沒有經費呀!”不知是誰冒出了這句話。於是村長提議說:“可以規劃一條路線,凡是公路經過的地方,大家無償奉獻土地。”這一提議,會場上頓時炸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地爭吵起來,大多數人都不同意:這土地可是大夥兒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啊,那怎麼行呢?於是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靜一靜!”這時,一個鏗鏘而清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傳出,外公精神抖擻地站出來,大聲說:“別的村已經開始修路了,我們還在這裡嘰嘰喳喳地吵,像什麼樣子嘛,等別村的路修好了,我們的面子往哪擱呀?再說要想富,先修路,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讓路從自家門前過,那就從我家院子過吧!那院子,還有豬圈旁邊的樹林,能用得上的都用上,把那豬圈它也拆了吧!我再把多年積蓄的一萬元也捐出來。”全場霎時變得鴉雀無聲!因為他們知道,甭說別的,光豬圈就可不一般:全是石塊和水泥堆砌而成的。那水泥是外公一個人從幾公里外的小鎮上一包一包地背到家裡的,那些石塊是外公一塊一塊地掄起鐵錘打出來的,不知道灑下了多少汗,磨出了多少繭,真是歷經千辛萬苦,費盡心血,這可是外公的心愛之物呀!於是,鄉親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有地的出地,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就這樣,一條平整寬敞的水泥路沒多久就鋪成了。有了這條路,人們的生活方便多了,腰包也鼓起來了。現在,許多家庭都開上了漂亮的小汽車,住上了舒適的小樓房,這可是家鄉的一條致富路啊!

  愛面子的外公呢,這回又多了一個炫耀的資本,他無論走到哪裡又講給別人聽,“老三篇”翻新了;而我呢,總是喜滋滋地看著他講,覺得特有面子:這是中國農民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面子,是對美好生活的質樸表達,是對努力奮鬥過程的自我認可。正是這一張張勤勞樸實的“面子”,成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裡子”。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2

  我的外公70多歲了,很愛面子。每天早上,他都把頭髮打理得油光可鑑,把衣服拾掇得整整齊齊,把皮鞋擦得鋥亮鋥亮,外婆總取笑他:“喲,糟老,一大把年紀了,弄得這麼氣派,準備去參加海選哪!”大家聽了,都偷偷地抿著嘴笑,我也覺得外公特臭美。而外公一點也不在乎,仍然是津津有味地打扮自己。他常說:“人,就是要打扮得光光生生,才有面子。”

  外公有個綽,叫“老三篇”。他在年輕時,建過許許多多的橋,尤其是蒼嶺鎮石柱門石拱橋,跨度近百米,離地80多米,在他們那個年代,許多人看後,無不讚嘆這座橋的宏偉。於是,外公便把這當作炫耀的資本,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告訴別人他修橋的“輝煌歷史”。久而久之,大家都聽膩了,所以給他起了這個外――“老三篇”,可外公呢,絲毫不在乎,還是一如既往地講著。家裡人也很反感,每次他講的時候,都趕緊轉移話題,甚至偷偷溜走,覺得都什麼年代了,我國的大橋成千上萬,厲害著呢,而他還在這講石拱橋,太沒面子了。外公卻陶醉其中,不亦樂乎!他自己覺得好有面子。

  可是,三年前的一件事讓我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那年春天,村長召集大家開會說:“最近啊,別的村都已經開始修了,我們村怎麼沒有動靜啊?”“沒有經費呀!”不知是誰冒出了這句話。於是村長提議說:“可以規劃一條線,凡是公經過的地方,大家無償奉獻土地。”這一提議,會場上頓時炸開了鍋,大家七嘴八舌地爭吵起來,大多數人都不同意:這土地可是大夥兒賴以的命根子啊,那怎麼行呢?於是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靜一靜!”這時,一個鏗鏘而清亮的聲音從人群中傳出,外公抖擻地站出來,大聲說:“別的村已經開始修了,我們還在這裡嘰嘰喳喳地吵,像什麼樣子嘛,等別村的了,我們的面子往哪擱呀?再說要想富,先修,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讓從自前過,那就從我家院子過吧!那院子,還有豬圈旁邊的樹林,能用得上的都用上,把那豬圈它也拆了吧!我再把多年積蓄的一萬元也捐出來。”全場霎時變得鴉雀無聲!因為他們知道,甭說別的,光豬圈就可不一般:全是石塊和水泥堆砌而成的。那水泥是外公一個人從幾公里外的`小鎮上一包一包地背到家裡的,那些石塊是外公一塊一塊地掄起鐵錘打出來的,不知道灑下了多少汗,磨出了多少繭,真是歷經千辛萬苦,費盡心血,這可是外公的心愛之物呀!於是,鄉親們也不再說什麼了,有地的出地,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就這樣,一條平整寬敞的水泥沒多久就鋪成了。有了這條,人們的生活方便多了,腰包也鼓起來了。現在,許多家庭都開上了漂亮的小汽車,住上了舒適的小樓,這可是家鄉的一條致富啊!

  愛面子的外公呢,這回又多了一個炫耀的資本,他無論走到哪裡又講給別人聽,“老三篇”翻新了;而我呢,總是喜滋滋地看著他講,覺得特有面子:這是中國農民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面子,是對美好生活的質樸表達,是對努力奮鬥過程的認可。正是這一張張勤勞樸實的“面子”,成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裡子”。

愛面子的外公作文3

  我爺爺70多歲了,很愛面子。每天早上,他保持頭髮光亮,把衣服收拾得乾乾淨淨,擦亮鞋子。奶奶總是取笑他:“哎呀,糟老頭子,他這麼老,這麼帥,準備去海選了!”大家聽著聽著,都偷偷抿著嘴笑了。我也覺得我爺爺太自鳴得意了。而爺爺一點都不在乎,依舊津津有味的打扮自己。他常說:“人要打扮,要有臉。”

  爺爺有個外號,叫“老三”。他年輕時修建了許多橋樑,尤其是倉陵鎮石竹門石拱橋,跨度近百米,高出地面80多米。在他們那個時代,許多人看過這座橋後,都欽佩它的宏偉。所以我爺爺把這當成炫耀的資本,到哪裡都給別人講他修橋的“光榮歷史”。久而久之,大家都聽膩了,就給他起了個外號——“老三篇”,爺爺卻一點都不在意,一直說個不停。家裡人也很反感。每次說話都很快轉移話題,甚至溜之大吉。他認為現在是什麼年代。中國有幾千座橋,很厲害,他還在這裡說石拱橋,太尷尬了。爺爺陶醉其中。這是一種快樂!他覺得自己有一張好臉。

  那年春天,村長召集會議說:“最近別的村都開始修路了。為什麼我們村沒有動靜?”“沒錢!”不知道這句話是誰想出來的。於是村長建議道:“你可以規劃一條路線,路到哪裡,大家就免費給地。”這個提議在會場突然爆炸,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大部分人不同意:這片土地是每個人生存的命脈,怎麼做?所以太吵了,熱得像蜜蜂一樣。

  “安靜!”這時,人群中傳出一個響亮的聲音,爺爺興高采烈地站起來,大聲說道:“其他村子已經開始修路了,我們還在這裡嚷嚷。是什麼樣的?等別的村的路修好了,我們的臉往哪裡去?”另外,想發財,先修路。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讓道透過自己的門,那就透過我的院子吧!院子,還有豬圈旁邊的樹林,都可以用。把豬圈也拆了。我就捐一萬塊攢了很多年的錢。“觀眾突然變得沉默了!因為他們知道,不說別的,單是豬圈就很不尋常:都是石頭和水泥做的。那水泥是我爺爺一個人從幾公里外的一個小鎮扛回家的。那些石頭是我祖父用錘子一點一點敲起來的。不知道灑了多少汗,磨了多少繭。真的是很辛苦很辛苦。這是我爺爺最喜歡的東西!結果村民就不再說什麼了,有地留地,有錢給錢,沒錢捐。就這樣,一條平坦寬敞的水泥路很快鋪好了。有了這條路,人們的生活方便多了,口袋鼓鼓的。現在很多家庭開著漂亮的車,住在舒適的小樓裡,這是家鄉致富的一種方式!

  愛面子的爺爺,這次又有了炫耀的資本。無論走到哪裡,他都告訴別人,“老三篇”翻新;我呢,一直看著他談笑風生,覺得特別有面子:這是中國農民勇於承擔責任,願意付出的臉,對美好生活的簡單表達,對努力過程的自我認可。正是這些勤勞樸實的“面孔”,讓我們中華民族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