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每次端午節,奶奶家都會包起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

  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裡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端午節,奶奶和我很早就起來了。奶奶包粽子,我來整理房間。我先把彩色氣球結成一個心形,再把它放在房間的地板上,然後再裝上彩燈,最後掃地,擦窗子等清潔活。該包粽子了,奶奶先拿來包粽子的竹葉、一些細繩和一鍋泡好的糯米來包粽子。她先拿一張包粽子的竹葉裹成一個圓錐形形,裝進適量的糯米,包成一個三角形,最後用繩子把它捆上。奶奶一連包了幾十個,一起放到簸箕裡,排列得整整齊齊,十分好看。

  我看到奶奶做得這麼好,我就對奶奶說:“您包得那麼好,你就教教我吧。”奶奶說:“我先告訴你怎麼做,你再做。”我說:“好吧,奶奶你說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就按照奶奶說的方法做了一遍。我以為我不會成功,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成功了。接著,我包了很多個粽子。“我學會了,我學會了!”我高興地呼喊著

  粽子包完了,我和奶奶就把它們放進鍋裡煮。幾個小時後,粽子煮好了,我就去叫妹妹,弟弟,爸爸和媽媽來吃粽子。我先把包粽子的繩子解開,剝開竹葉,把白白的粽子放在盤子裡,撒上一些白糖,但我沒有給妹妹放,因為妹妹不喜歡吃白糖。

  我們開始吃粽子了,妹妹說:“是誰那麼好,幫我們把粽子都剝好了,而且連白糖都幫我們放了,她還知道我不喜歡吃白糖。” 我自告奮勇地說:“是我把皮剝好了,是我幫你們把糖放好的,也是我沒有給妹妹放糖,算了,你們快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大家都狼吞虎嚥,盤裡的粽子一掃而光。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每到“粽子節”,江上就會響起划龍舟的吶喊聲,但是在我們家裡有人在發躁!嘻嘻!那個人就是我!

  “哎喲!你們這些傻乎乎的糯米娃娃!快給我回你們的‘小房子’,快!不然的話,我打你們的小屁屁!”

  終於,我在奶奶的幫助下,這些調皮的“糯米娃娃”回到了自己的“小房子”裡休息去了,呼!終於可以安心地大展身手了了!

  包好後下一步就是用一根細繩來綁,這個環節是我最不拿手的活了,不好!繩子綁成一團了!綁了一個大死結!開啟這個結的時候可“謀殺”了我不少腦細胞啊!

  我把結解開後,就開始再綁一遍,不過我還是手忙腳亂總也弄不好,於是我乾脆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呼!終於做好了!

  接下來,我們把粽子放進鍋裡,開啟火,煮了一個下午,終於煮好了!奶奶掀開鍋蓋,一股粽子和粽葉的清香一起飄了出來。哇!真香!只不過我包的粽子沒人吃,最後只好讓我來“消滅”了!

  這次的“粽子節”不僅讓我品嚐到了端午節獨有的味道,也讓我收穫了勞動的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們一定想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在我們這裡端午節的時候,孩子們都要戴上“長命縷”,家家門上要插艾草,以防蚊蟲叮咬;並且到了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粽子,很是熱鬧。

  今年的端午節我跟媽媽學習怎樣包粽子。把長長的粽葉圍成菱形,放上紅棗和江米,再把粽葉包起來,用線繩緊緊地捆住,一個粽子就這麼包好了。再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一個小時左右,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與自豪。

  我愛吃粽子,但我更愛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粽葉放進鍋裡煮十幾分鍾,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粽子的時候才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粽子了。姥姥把兩片粽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粽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粽子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粽子不是這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才包出完美漂亮的粽子。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著香甜的粽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為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著龍舟把粽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著親手包的粽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說起端午節,就讓我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非常的愛國,想讓國家變得更強大,當他看到國家走向衰敗,自己卻迴天無力,他悲痛之下跳江自殺。人們害怕魚兒去吃他,於是大家都會把粽子扔進江裡,並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世世代代紀念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約了諾諾妹妹來我們家包粽子,爸爸媽媽準備了雪白的糯米,又大又紅的大棗,顆粒飽滿的小紅豆和新鮮翠綠的粽葉。

  終於我們開始包粽子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一個像火箭一樣的粽子。我看諾諾妹妹包的粽子是肥肥胖胖的,於是我不甘示弱,連續又包了好幾個仍舊像火箭一樣的粽子。包完之後我低頭一看,桌子上的粽子有大有小,奇形怪狀,有趣極了。

  最有趣的是我們小區舉辦的遊戲。第一個環節是用筷子夾球,我很快就夾完了,並獲得了小禮品。第二個是扔飛鏢,我雖然沒有玩過飛鏢,但是還是獲得了一個小禮品。第三個遊戲是釣香袋,我盡然獲得了四個香袋。真是好開心啊!

  今天真是快樂又充實的一天。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據說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說的正是這樣的“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為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歡的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比賽,這對於小朋友來說是最開心的了。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有著特殊的意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艾節”“五日”……端午節小孩子們都會佩帶香囊,端午節大家都會在家裡團聚,一起吃粽子,在這一天,我們都很開心。

  前年,奶奶還在家裡自己做粽子,我在旁邊看著,聞著極香的糯米味、攪拌著盤裡的豆沙,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這美味的粽子,奶奶說:“看你饞的,等好了再吃,生的可不能吃,再等一會吧!”我聽了一臉不高興,吃不到了,“好了之後,先給你吃。”小時候,我一聽到有人大聲叫喊:“賣粽子了,一元一個,絕對是純手工,”我就吵著讓奶奶給我買,奶奶沒辦法,只好給我買我拿著粽子十分高興,不知怎麼,長大之後一聽到那個叫賣聲,我還是那麼幼稚吵著讓媽媽給我買。

  我只是認為,粽子是一種吉祥和安樂的象徵,認為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端午節還要賽龍舟,說起賽龍舟我是很在行的,賽龍舟在我國南方是很流行的,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直到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為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粽子,因為我覺得我們還應該向屈原致敬,為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以後我也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家喻戶曉的端午節,可能很多同學會去外面吃飯,而我們在家過了個快樂的節日,今天放學回家,一進門就聞到一陣陣香味,原來,爸爸早給我和媽媽做好了飯菜,今天晚餐可豐富了,有滷鴿、雞、鴨、蝦、排骨,當然少不了我的最愛,也是端午節主食:粽子。爸媽把好吃的都給我吃,碗裡裝滿了東西,一手拿鴿腿,一手拿雞腿。吃的我的肚皮像個皮球。

  吃完晚餐,我和媽媽又開始了“戰爭”,就是下象棋,我只不過是媽媽手下的“長敗將軍”,不過,最近我和爸爸學了幾招,還怕她。

  不過我還是“老戰法”:當頭炮、飛馬、上車、拱兵。我的車在她的領域中橫衝直撞,兩個“車”也死於我手下,這時我暗中殺她的“馬”,他卻飛相,我想飛相有什麼用,原來媽媽也不過如此就把馬乾掉,相又把我的車殺了,丟車以後,對方把軍馬全都衝來,把我的衛隊殺得七零八落,我用殘兵敗將奮力抵抗,也無濟於事,最後,媽媽重炮將軍,我只好認輸,在這端午節裡我不但吃了很多好吃的,還學會了一個道理,就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稜角,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緻”,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麼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不久便從鍋裡飄出的陣陣香氣,讓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後,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敲打著,划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彷彿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激情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划船。龍舟的身後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快樂的一天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這天里人們要吃粽子、插艾草、栓五色……我們家也不例外。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早早起床,在奶奶的帶領下把各個房間打掃地乾乾淨淨,隨後把艾草插在門楣上,碰到也在插艾草的鄰居,相互祝福。

  回頭奶奶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要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蛋黃、豆沙、五花肉、絲線,攤了滿滿的一餐桌。我學著奶奶的樣子開始當起了“包粽子小學徒”,可是,不是上面破了就是下面漏了,要麼就扎不緊,好不容易用了五根絲線紮緊的,外表又是那麼的醜陋奇怪,奶奶看著這隻奇形怪狀的粽子忍不住笑出聲來。我的臉“刷”的變得通紅。奶奶指出錯誤,我恍然大悟,連忙把錯誤的步驟更正過來,終於包出來的粽子即可愛又美觀了。奶奶提拔我為“粽子正式工”。我開啟電視,之見正在播放龍舟比賽,畫面裡各隊在激越的鼓聲中你追我趕,我被緊張的畫面吸引,手不自覺得用力捏緊,直到粽子散架才回過神來。爺爺把我們剛才包好的粽子下了鍋,滿屋子飄著粽子的清香。

  我被香味深深地吸引住連電視也不看了,就呆在鍋子邊,眼睛死死地盯著一鍋的粽子,彷彿怕它們隨時會逃跑。糯糯的香粽子在我的“監視”下終於出爐了,我津津有味的品嚐著自己包的五香肉粽,感覺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吃完了粽子,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去踏青。

  走到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爸爸說:“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家家都要吃粽子。”

  我們來到了野外,那裡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有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火紅的太陽,碧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鮮花,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粉的……還引來了小蝴蝶、小蜜蜂在花叢中上下飛舞,河邊的柳樹姐姐抽出了嫩葉,小鳥在枝頭唱歌,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時,從松樹上爬下來一隻小松鼠,它左看看,右瞧瞧,看見了我們,它並不害怕,還是待在那。我發現它不怕我,就想抓住小松鼠,馬上就要抓到小松鼠了,可爸爸卻告訴我:一定要保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我紅著臉點點頭。

  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這美麗的地方。

  多麼美麗的景色!好一個光彩的奪目的春天,明年端午節我還來這裡,也歡迎外國的小朋友,來我們中國過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上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西溪溼地看龍舟比賽。

  路上,爸爸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春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江死了。老百姓悲痛萬分,有的把粽子投到江中,有的划著船驅散魚蝦,不讓它們去吃屈原。後來大家每到這一天都要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他。

  到了西溪溼地,河邊已是人山人海。只聽槍聲一響,十幾條龍舟象離弦的劍一樣在水面上飛行,你追我趕,互不相讓。參賽選手用盡力氣,木槳上下飛舞,動作整齊劃一。觀眾都在為各自的隊加油,敲鑼鼓的也在一旁吶喊助威。離終點不遠了,人群更加沸騰,我和爸爸也使勁地喊:“加油!加油!”。最後,有一條龍舟奪得了冠軍。賽龍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不僅留在我的眼前,也映在了我的心中。

  中午,我們在美食街吃粽子,有豆沙粽、肉粽、蛋黃粽……好吃極了。在路上媽媽買了一個漂亮的香包掛在我身上,聽說還能辟邪呢。

  在這個端午節,我吃粽子、看龍舟、戴香包,還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收穫真大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又快到端午節了,媽媽說:“我們一起來包粽子吧!”我不知道該怎麼包,就迷茫地看著媽媽。只見媽媽拿來了粽葉、糯米、棗子和繩子。她先把兩三片粽葉重疊在一起,然後把他們捲成了冰淇淋蛋筒的形狀,就像一個小漏斗。媽媽用手抓起一小把糯米,平鋪在粽葉上,然後拿起幾顆紅棗,放在上面,再用糯米蓋上,塞緊,最後把多餘的粽葉折過來,蓋好。媽媽左手抓住粽子,用牙齒咬住繩子的一端,右手一圈一圈的捆粽子,就像孫悟空在捆他抓住的小妖怪一樣。

  粽子包好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聞一聞,香氣撲鼻。它那碧綠的粽葉變成了棕黃色的了,我立馬拿了一個拆開粽葉,咬了一口,微微的甜味加上粽葉的清香,讓我欲罷不能。

  古人用粽子來餵食小魚,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如今,我們吃著粽子,想著屈原的一生,希望這個節日和習俗能永遠傳承下去。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端午節前一天,爸爸媽媽先到市場買了葦葉、糯米、紅棗、豆沙、肉塊等材料,媽媽說要包多種口味的粽子,我一聽,高興地拍起手來。回到家,媽媽把糯米泡上,一切準備就緒,就等第二天包了。

  第二天一早,媽媽便在廚房裡忙碌起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葦葉,捲成漏斗形,往裡面倒入糯米,放兩顆紅棗,然後把剩下的部分圍著漏斗左纏右繞,一個小“紳士”就出來了,要是給它繫上“皮帶”就更帥氣了。我便拿來一根彩繩,繞著粽子纏起來,最後用力地繫好,一個完美的“紳士”就站在我面前了。媽媽把粽子下鍋了。過了一會兒,一陣清香從廚房飄出來,把我的饞蟲都勾出來了,我急不可耐地拿起一個粽子,剝開葦葉,歡歡喜喜地吃了起來,呵!這個粽子甜滋滋的,讓我回味無窮,不過,享用完以後,我的手也黏糊糊的了。

  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電視上正在播放龍舟比賽,看,一排排龍舟如同離弦的箭一樣,你追我趕,江岸上,人山人海,人們不停地歡呼著,吶喊著,真是太精彩了!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難道不喜歡端午節嗎?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不但沒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屈原一氣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民為了紀念他,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江中。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粽子,每到節日來臨之時,奶奶早早的準備好蘆葦葉,糯米,紅棗,紅豆,先將蘆葦葉放在鍋裡煮一煮,然後把糯米,紅棗。紅豆分別放在水裡洗一洗。等蘆葦葉涼了,就開始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可好看了。她先取三片蘆葦葉捲成一個小漏斗然後放點糯米,再放點紅棗,紅豆,再蓋上糯米,再用蘆葦葉裹起來,要裹緊噢。最後用繩給紮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再放到水裡煮一煮,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還有很多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到了這一天我可高興了,奶奶會用艾葉煮的水給我洗澡,穿上媽媽買的新衣裳,手上,腳上帶上五彩的絲線可好玩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過著快樂的端午節。吃粽子,門插艾,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