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力量叫寬容作文
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責罰要強烈的多。
——蘇霍姆林斯基
寬容是一座讓我們遠離痛苦、憤怒、絕望的豐碑,也是如何處理好個人與他人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及準則。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因出身不同、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心境不同等原因,有著不同的弱點、缺點,對事物或他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心境,於是相互之間難免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此時,你若總是去抱怨的話,就會生活得很鬱悶,很痛苦。但若以一種平和、寬容的心態去對待的話,你就會覺得很快樂,很幸福。
這使我想起法國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正直的`冉阿讓被誣判入獄,19年的牢獄生涯,使他變得對世界充滿仇恨。他仇視法律,不再相信人,並要對社會進行報復,性格也隨之變得兇狠而孤僻。報復不公平的社會,成為他強烈的“慾望”。出獄之後,他連起碼的棲身之所也找不到。
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熱情地招待他吃飯住宿。冉阿讓睡到半夜,看到主教家裡六副發亮的銀器,便產生了邪惡的念頭,他輕輕地下了床偷了古銀器逃跑了。但是他沒跑多遠,便被警察逮住,被押來見主教了,他灰心喪氣地等待著厄運的再一次安排。出乎他意料的是主教卻說那些被偷的銀器是他情願送給他的,他還說冉阿讓忘了把一對銀燭臺帶走。最後,主教輕聲地對冉阿讓說:“不要忘記,您拿了這些銀子,是為了去做一個誠實人用的。”冉阿讓那顆本已種下仇恨的心被寬容的主教喚回了善良的本性。一直到死,他仍保留著那對銀燭臺,恪守著他內心對主教教誨的遵從。
古人云:“最高貴的復仇是寬容”,“得饒人處且饒人”……可見,寬容是對生命的憐憫和敬畏,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正如斯賓諾沙所說:“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寬容和大度征服的。”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來,記得那天中午,進貨回來的小阿姨剛把車子停穩在雲水苑和金沙學府之間的弄堂口時,外公就跑去想幫著卸貨。此時一輛嶄新的現代小轎車正從巷子裡出來,司機突然看見貨車旁的外公嚇得手忙腳亂打錯了方向盤,於是車子直向外公逼來,雖然外公躲避及時,可轎車一側輪子還是無情地從外公腳板上碾過去了。只見外公跌坐在一邊,捧著腳痛苦地呻吟著。外婆見狀嚇得目瞪口呆,繼而就攔下了轎車司機,硬要司機給個說法。司機是個年輕的小夥,這一情景著實把他嚇得不輕,他臉頰漲得通紅,說話也因緊張害怕而變得結結巴巴:“大伯……快……快脫下鞋襪……看看傷得怎樣。”小姨一邊幫外公檢視傷勢,一邊要求司機帶外公非去醫院拍個片看看情況不可。“對不起,剛拿到駕照不久,請多包涵!真的非常對不起!”司機像犯了錯的孩子請求原諒。“對不起有什麼用,你看怎麼辦?你帶去我們醫院還是直接掏錢我們自己去?你做個決定吧!”外婆毫不留情地說。額頭已沁出汗珠的外公揉了揉腳板,強作笑容地說:“都不用了,沒事的,我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就好,應該沒大礙的,你去吧。我二女兒也是剛拿到駕照,開車還沒你好呢!不過,以後你遇到路口可一定要注意減速呀。”“那是,那是,我以後一定會注意的。謝謝大伯!”司機萬分感激地說。“不行!哪能這樣放他走呢?”一旁的外婆這下急了。“真的沒事了,讓人家走吧!”外公說,“去吧,忙你的事吧。”司機小夥走了,外公在小姨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店裡。
寬容是什麼?寬容是像外公一樣能將心比心,在不計較的同時伴隨著勸人向善的力量,它如同智慧的火炬在感召人的靈魂。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最終將使傷害你的人情願或不情願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審判。這種無聲的教育終將讓良心未泯的傷害者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擁有冷靜的頭腦,以最佳的方式避免最壞的結果,最終受到正義的感召,迴歸道德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