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開封的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開封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描寫開封的作文1
如果把她比作一本好書,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本書裡的文字;如果把她看做一個搖籃,我們就是坐在搖籃裡嬉戲的孩子;如果把她當做一葉小舟,我們就是坐在小舟上飽覽風景的遊客。她是誰?她就是養育我們的家鄉——開封!
開封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曾經有七個王朝先後在此建都。古代的汴梁城燈火輝煌,繁華的景象令人驚歎!現代的開封市欣欣向榮,無限的魅力令人著迷。
開封的魅力,在於她的古色古香。當你走進各個景點時,就驗證了清明上河園裡的一句話“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一千多年前,張擇端把現實搬入畫卷;一千多年後,勤勞的開封人又把畫卷變為現實。在這裡,你好像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一樣,許多人都穿著古裝,穿梭在大街小巷,讓人感到新鮮不已。
開封的魅力,在於她的秋菊之美。在馬路旁、在花園裡到處都能看到菊花擺成的藝術造型,真是美不勝收啊!有的花瓣像金色的小手,有的花瓣像姑娘長長的紫發,還有的像根根銀針。菊花的色彩也很多,有的粉如腮紅,有的白如冰霜,還有的黃如麥穗。由它們這一些花瓣組成的菊花,就像搭檔一樣,擺出的造型讓人歎為觀止。
開封的魅力,在於她的美食風味。每當夜幕降臨,書店街、包公祠附近的夜市就開始熱鬧起來。有色香味俱全的炒海盤,麻辣爽口的涮牛肚,有酥脆可口的花生糕,還有最出名的黃家第一樓灌湯包。看到黃家第一樓包子時,就印證了一句小詩: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燈籠。空氣中香味四溢,讓人一聞就想吃!
啊!魅力開封,我時刻都被你的魅力著迷。我愛你,開封!
描寫開封的作文2
她,背靠黃河,像一位顯赫的貴族,眉宇間仍然器宇軒昂。
“曾經滄海難為水,老態龍鍾的舊國都,把忙忙碌碌的現代差事,灑脫地交付給鄰居。”
品讀餘秋雨先生的《五城記》,細細體會其中深意。家鄉開封,就像是一本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歷史奇書,傳承了千年,記錄了這座古都滄桑而又輝煌的歷史歲月。
獨特的開封,有著獨特的傳奇色彩,這一切都應了一個“古”字。“開封城,城摞城,城下埋有幾座城”、“開封城摞城,龍亭宮摞宮,潘楊湖底幾座宮”。開封的城,一層摞一層。黃河的洪水,一次次把那宋朝的舊地名,深埋於泥沙之下。洪水來了,人們逃了;洪水退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又回來了。淹了重墾,倒了重建。也許石階被淹沒了,但殿身猶在;也許塔身被泥沙埋沒,但仍然堅固不倒。
除了獨特的風景,開封的飲食文化也相當著名,“夜市直到三更盡,才到五更又開張”。這夜市兒,可是開封飲食文化的彙集之所,風味兒小吃上百餘種:小籠包子香而不膩,花生糕別具特色,還有那老開封的炒涼粉兒,這濃厚的宋情、宋韻,讓人回味無窮,還有那江米切糕、水煎包、紅薯泥兒,令人流連忘返,嘴癮過足。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出了東京夢華別有的風土人情。這幅名畫在吸引著世人的同時,也把人們的眼光吸引到了這幅畫所描繪的城市——開封。且不說那世人皆知的名勝古蹟,讓我們漫步在這座古城的街巷之中,去體會那濃濃的人情味兒吧。幾位老大爺在路邊石桌上悠閒地下棋,時不時傳來幾聲冰葫蘆">糖葫蘆或花生糕的叫賣聲;人行道上,穿著古裝的三輪車伕,邊蹬著車邊用開封味兒的普通話向外地遊客講述開封的過去和現在;城牆根兒下,抖空竹的,打大陀螺的,練太極拳的,跳健身舞的,各得其樂;包公湖畔,愛鳥養鳥的人們在談天說地,籠子裡的鳥兒們發出陣陣啁啾的和鳴。
原來中州的汴梁,如今河南的開封,原來的東京夢華,蛻變成現代化的繁華。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開封。
描寫開封的作文3
春天在布穀鳥的叫聲中悄悄地歸去了,夏天蹦蹦跳跳地來了,我期待已久的河南之行開始了——
早上8點,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鄭州的列車。經過四個半小時的旅程,中午12點,我們終於來到了鄭州。我們去的第一站是古城——開封。
坐在去開封的大巴上,我幻想著開封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開封。開封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有“七朝都會”之稱。大名鼎鼎的包青天的故事就出自開封。吃過午飯後,我們首先來到了著名的景點——清明上河園,它是按照清明上河圖所造的。
初夏的陽光穿過樹葉的間隙投射下來,在地上印滿了銅錢大小的光影。園子裡遊人如織,我們盡興地走著,看著,突然看到前方的一座小橋上擠滿了人。我很好奇,於是和爸爸媽媽加快了腳步,也來到橋上湊熱鬧,原來即將要上演“汴河大戰”了。這是一場虛擬的戰爭——宋金大戰。只見河面上有兩艘掛著各方軍旗,裝備齊全的古戰船。“轟”的一聲,戰爭開始了。眼看著宋軍使用炸彈燒燬了金軍戰船上的帆布,金軍發怒了,開始了猛烈的反攻。頓時,濃煙四起,最後宋軍以勝利結束這場戰爭。這場激烈的戰爭讓我想到,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多麼幸福啊!
我們悠閒地走著,忽然發現這裡還有遊樂園,我就想,是不是古代的小孩子也和我們一樣,很愛玩呢?別想了,趕緊玩吧!其中,我最喜歡玩的就是爬地龍。地龍,顧名思義,外形就像一條龍。我鑽進去以後,起初一切都很順利。可當我爬到頂端時,我的腳被卡住了,把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這時,我後面已經擠滿了人,他們催促我的聲音此起彼伏。唉,怎麼辦呢?這時,我告訴自己:“要挺住,要自救!”於是我雙手緊緊地抓住網子,用頭撞了一下網頂,像“人猿泰山”似的,然後用力把腳往外一拔,腳竟然出來了。最後,我便順勢滑了出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清明上河園,離開了開封!再見了,古城開封,期待下次我們再會!
描寫開封的作文4
古城開封是北宋王朝的國都。開封的龍亭更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百聞不如一見,去年暑假,我有幸和媽媽一起遊覽了龍亭。
走進龍亭公園。穿過一叢叢爭奇鬥豔婀娜多姿的鮮花,龍亭便展現我眼前。紅磚砌成的大殿高高聳立,白石階梯分為左右兩側,中間是一個同階梯平行的坡面,用水泥製成,上面雕刻著九條蜿蜒的巨龍,給人一種威嚴肅穆之感。拾級而上,便到龍亭殿前。抬頭望去,屋脊上盤踞著兩條張牙舞爪的蒼龍。二龍中間有一顆“明珠”。兩條龍回首翹尾,用貪婪的目光看著近在咫尺的明珠,把那巨大的利爪伸了過去……這便是“二龍戲珠”。
我們步入大殿。這裡不僅寬闊,而且還很華麗,真可謂是雕樑畫柱,金碧輝煌。空蕩蕩的大殿裡,一片片琉璃瓦閃閃發光,像一顆顆耀眼的星斗,很是壯觀。大殿四壁光彩奪目,隱隱約約,像無數條巨龍,在我眼前飛舞。定睛一看,原來牆壁上雕刻著許多飛龍,有的龍在騰雲駕霧,有的龍在翻江倒海,有的龍在張牙舞爪的怒吼,有的龍在悠閒自得地養神……這些稀有的藝術珍品,可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
奇怪的是,這樣寬敞的大殿裡卻空空如也。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詢問了媽媽。媽媽說,這裡的文物都被帝國主義者掠奪走了,我不僅為此非常憤怒。我和媽媽走出大殿,來到店旁的欄杆前。我們手扶大殿欄杆,居高臨下,一派大好景色呈現在我眼前,不僅使我心曠神怡。龍亭前有一條大道將亭前湖水一分為二。東湖水像一面大鏡子,閃閃發光,清澈見底,而西湖水卻渾濁不清。這是什麼呢?媽媽告訴我,傳說東湖是楊家湖,楊家是宋朝的忠臣良將;西湖是潘家湖,潘仁美是一個大奸臣。啊,怪不得湖水一清一渾呢!微風吹過,湖面碧波盪漾,湖邊垂柳成行,像一把把大傘覆蓋在水面。這裡不愧是“兩家一亭”啊!
龍亭的建成,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他不愧為著名的遊覽勝地。
描寫開封的作文5
5月14日,我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去了開封海洋館。
一路上,同學們興高采烈,激動的心情難以掩蓋。終於,在高速上行駛了三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一進大門,我就看見幾位“士兵”,哈!原來是玩具士兵啊!視線左轉,我看見了用模擬石做的山洞。哦!感覺裡面好暗,還好有星星點點的藍色燈光為我們照明。山洞裡五彩的光芒很夢幻,很漂亮,也很可愛。這時,我想這裡看來這麼美麗,裡面會有什麼驚喜在等待我呢?一定是次美好的旅行。
剛進到裡面,播音姐姐用甜美的聲音說:“美人魚表演開始了”大家蜂擁而至。只見美人魚們在水中歡快的`跳舞,撫摸著海龜和小魚。突然,我也變成了公主,和美人魚一起跳起歡快的舞蹈、一起歡樂的玩耍……“嘿,馬丫,發呆呢?去那邊玩吧!”我從夢幻中醒來和小夥伴們一起去了。我看見了大大的石頭魚;還有魚鱗是銀色或紫色的小魚暢遊在海洋裡……
走著走著,我們到了海底隧道。哇!四面都是玻璃,裡面有水,水裡有魚。各式各樣的魚在我們周圍遊呀遊,頭頂是一片蔚藍色,彷彿在海底潛游。突然,我頭頂上暗了下灰,我的小夥伴們都驚訝的長大了嘴巴。我抬頭看見一個好像穿著帶著翅膀連體服的孩子的大魚從我的頭上“飛”過。我看呆了,覺得自己也在海洋裡潛水,遨遊。那自由的感覺太棒了!
我們接著向樓上走去,一上樓就看見了許多水母。水母們時上時下,時伸時縮,像一朵朵小花,一把把小傘,一個個小蘑菇。它們在燈光裡一會兒變綠,一會兒變紫,一會兒變紅……簡直美不勝收!
“滴嗒滴嗒”時光老人跑的飛快,我們在時光老人的催促下,只好極不情願的,戀戀不捨地上了回程的車……
描寫開封的作文6
我們開封的春節和中華民族的春節都是一樣的。都是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次年的正月十六結束。
初八、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臘八節。臘八節源於宋朝都城開封的臘八節,從開封流傳至全國,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臘八節那天大家都知道、《八寶飯》簡稱為八寶粥.、那天家家戶戶都吃的、因為臘八節那天是少不了的美食。
臘月二十三祭神、就是大家所說的祭灶了。祭灶來源於夏。在《禮、月令》中稱為神農炎帝、火神融為灶神。祭灶那天都是要吃灶糖的、開封人俗稱為“麻糖”、這東西又甜又黏。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吃,到了六點還要放鞭炮歡迎灶王爺。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過去開封冬季比較寒冷、又因物資遺缺,蔬菜品種較少,創造了豆腐。成為春節期間主要的素食。我們把豆腐分為很多吃法,比如:炸豆腐、拌豆腐、炒豆腐等等。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到了大年三十也稱為“除夕”人們都要到回家吃過年飯。這頓飯是一年到頭的最豐盛的一頓、一大家人坐在一張很大的桌子上又吃又笑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把年飯搬到飯店裡吃了。在飯店裡也省事了,也可以吃到在家吃不到的山珍海味。
正月初七吃麵繭,正月初七稱為“送窮日”又稱“送晦日”。這個節日來源於北宋時期,窮人將面繭撒在野外,供鳥獸們享用,以祈禱消災送窮。富俗人家都烙薄餅一千張,有手掌那麼大、薄如蠶繭、他們稱為千張。他們把千張送行人。他們也是為了積德.、藉以消災送窮。
正月十五吃扁、正月十六吃圓,也是就元宵節也有人稱為“小年”。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吃元宵。也就產生了,十五吃扁、十六是圓的說法。十六吃元宵的含義就是一年到頭較圓滿之意了。
正月十六過完,也就表明春節就結束了.、大家都要開始新的一年到來,各種都要忙於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