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範文(精選30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範文(精選3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俗的作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

  我們家鄉,節日氣息十分濃烈。不管是春節還是清明節、端午節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節,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戶戶都要做些室內外的祭祀活動。家裡,要給自家祖宗燒香燒紙,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墳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墳上去祭祀,都表示對去世的長輩的哀思,還要祈禱祖宗對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們鎮每年春節都要舞龍燈、跳花燈和舞獅子。特別是舞龍燈,近年來越來越時興,正月十三是我鎮的趕集日,鎮政府專門設定獎項,讓幾十條龍龍鳳呈祥,對舞得好的龍燈隊成員實施經濟獎勵。在晚上觀看龍燈更為壯觀,煙花鞭炮濃煙四起,響徹雲霄,觀眾人山人海、滿街遍佈。

  關於龍燈,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新婚夫婦若是出錢買下“龍寶”放置家中,來年準能生下一個胖小子。你說神不神?

  花燈,現在在我們鎮就更加時髦了,很多家庭辦喜事,都要請他們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燈舞應有盡有,檔次越來越高。

  新年,新結婚的年輕夫婦,一定要到女方孃家去拜年。玩耍幾天後,回家時,每家親戚都要發給新人“紅包”和一些“回篼粑”,決不讓姑爺空手而歸。其他親戚之間為了表示素有往來,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輩先給長輩拜年,然後長輩才去給小輩“還禮”。這樣親戚之間的感情聯絡得越來越濃厚。

  親戚之間除了春節來往甚密外,要數每年的清明節了。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要買上親紙和炮仗以及禮物到外公家去“掛親”——掛念親人。生的送禮,死的燒紙錢和掛親。這一天,可以說比春節燃放的鞭炮還要多,比春節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煙花從早晨連續不斷地響到下午七點左右。漫山遍野的墳頭都掛上了白色的親紙,整個人間悲切沉沉、白濛濛一片。

  每年的端午節,也是家鄉的隆重節日。我們家鄉人過端午節、吃粽子很有講究。到端午節這天,男方要帶上禮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則要送給未婚夫新布鞋和一個棕絲斗笠。現在,人們經濟發達了,男方都要給未婚妻買貴重禮品,如高檔服裝,手錶,項鍊什麼的。

  吃粽子也有傳說,包粽子的人會在某個或幾個粽子中隱匿小粽子或硬幣,煮熟後看誰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後會有好運氣。

  特別是大端午——五月十五,縣城每年都要到烏江大河舉辦“賽龍舟”,場面十分熱鬧。江面車水馬龍,河邊沙灘上觀眾比比皆是,臨時攤點應接不暇,參賽船隻鑼鼓喧天,吆喝聲連綿不斷、魂牽夢縈……此情此景使人覺得比過春節更勝一籌。

  我們家鄉的風土人情你瞭解了?還有很多的鄉情待下次告之,好嗎?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

  廣州具有文化意義的節日風俗有很多,但是特殊的風俗只有一個——喝早茶。

  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的飲食風俗。廣州人把飲早茶當作吃早餐。廣州人去茶樓喝茶吃點心是一種傳統,既健康又實惠。

  清晨,我們一家人去喝早茶,來到茶樓,總是無比熱鬧,傳進耳朵裡的或是“飲佐茶未”或是賣點心的吆喝聲,看到的都是人們享受點心的情景。

  看到他們的食物,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看了那麼久,我也該吃點了吧,我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綠茶,這味道彷彿在夏天吃冰棒一樣,清爽至極。過了一會兒,一盤盤具有廣府特色的點心陸陸續續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菠蘿糕放入嘴中細細品嚐,裡面的蘿蔔頓時在我口中蔓延開來,我不禁閉上雙眼細細品味。“這真是太好吃了!”

  於是我開始品嚐在桌上的每一件點心,它們都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特色,它們的味道在我的味蕾中徘徊跳躍著,就像是共同演繹了一場關於早茶的交響曲。有香的、脆的、軟的……我三兩下把一盤點心吃得精光,正想再來一塊,卻發現只有空盤了,我嚥了咽口水,覺得唇齒留香,真令人回味無窮。

  喝早茶代表了廣州人獨有的特色,茶代表了好客儒雅,點心代表情心細緻,這些精髓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把這個風俗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山西正月初一要吃餃子,吃餃子時還要鳴放鞭炮;廈門的人們元旦出門前還要用素果祭神;蘇州的人們元旦一早開門要放三炮,叫作“高升三級”。而我,還是最喜歡我們家鄉的習俗——搗年糕。

  還記得幾年前,我就體驗過一次搗年糕。那天過年,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了鄉下的村子裡。我好奇的問爺爺:“爺爺,我們這裡要去哪裡呀?”

  爺爺笑著告訴我:“我們去搗年糕!”

  當時我全然不知搗年糕是什麼。於是我懷著疑惑和好奇,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一個跟寺廟似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是祠堂。

  來到門口,就看見圍了一堆人,我從人群裡往前擠,擠到最前面,終於看到了:一個人拿著大錘子往一個放在有凹面的大石頭上的米團用力一打,緊接著又有人快速伸過蘸過水的手把米團一翻個兒,拿著大錘子的人又打了一下,那人再把米團翻個兒…………

  看到這場景,我生怕他們配合不好那個大錘子打到另一個人手上。

  爺爺告訴我,這就是搗年糕。於是我與幾個小夥伴一起上前也要打,可我們力氣小極了,連那錘子也拿不起來。

  終於到了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糕。年糕端上來,冒著熱氣,我拿了一個,咬上一口,味道香甜軟糯,香氣在口中四溢。

  我愛我家鄉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午,溫州人家家戶戶都有草頭湯洗澡的傳統。每年這個時候,大街上都飄著一股草藥的味道。

  所謂的草頭湯其實就是艾草、葛蒲、金銀花等十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煮成。在端午節這天溫州人習慣用草頭湯為小孩子洗澡。據說,可以防止皮膚病,洗了之後不會長疥瘡,還可以清涼解毒,驅暑避熱。

  端午在五月,“五”為陽數,正逢夏至左右,天氣開始轉熱,陽氣會開始變盛,寒氣收起,一起蚊蟲蒼蠅滋生。

  五月開始,由於氣候溫熱的原因,食物容易變質,小孩子容易長痱子。因此,端午節時,溫州人們就用中草藥洗澡來防止皮膚病。

  記得五歲那年的端午節,媽媽跑大老遠買來了菖蒲,說要用“草頭湯”給我洗澡。

  到了晚上,從浴室中飄出一股中草藥的味道,一探頭,看到盆中的液體是棕黃色的,於是上前詢問媽媽:“這是什麼呀?”我指著盆裡的液體。媽媽笑了笑“這是草頭湯,給你洗澡用的,快點進來吧。”

  媽媽一邊幫我洗澡,一邊給我念詩: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遊。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麥麥,字眼學得快。吃爻重五卵,做個狀員卵。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

  洗完澡,整個人感覺神清氣爽。

  那年之後的每年端午,再也沒有用草頭湯洗過澡,真希望這家鄉的風俗可以永遠流傳!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5

  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習俗,就是吃粽子,說到吃粽子,他還有歷史發展呢!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叫“角粽”,不過它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到了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那時,包粽子的原材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所以被稱為“益智粽”,現在我們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

  去年的端午節,我也包了粽子,我包了紅棗粽,白水粽,蛋黃粽和五穀粽。我還知道了很多我沒吃過的粽子,比如烤蘿蔔粽,不過我不喜歡吃,因為這個粽子很辣。當然,也有我愛吃的,比如刨冰可口粽,這個粽子跟其它粽子不一樣的地方是它不是熱的,而是冰的。包這個粽子時,要把一個冰了的白粽拿過來,把裡面挖空,放進冰淇淋,再把外皮包好,裹上糖漿,在糖漿上放點冰沙,再澆上果汁,就可以了。

  後來,我還把一枚硬幣包了進去,就像把硬幣包進餃子裡一樣,吃粽子時,我還真吃到了那個粽子。

  我們的粽子還得過獎呢!江西一座宋代古墓裡有兩個粽子,這是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還有西安的蜂蜜冰粽子,是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廣西南寧有體積最大的粽子,可以給250人吃,重達350公斤,好多人一起都搬不動。上海城隍廟有體積最小的粽子,只有10克,小得像手指一樣,一口可以吃好多個。

  粽子還有美好的祝福,是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

  我的家鄉有很多有趣的節日,每個節日也都有習俗,只要留心觀察就能發現。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山西北部,是一座被稱作像北歐一樣美麗的城市——朔州市。它有著很多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在正月十五鬧元宵,花燈、秧歌、彩車、旱船、焰火……熱鬧非凡。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從正月十四至十六連續三天,每當夜幕降臨遠遠望去,樓房張燈結綵五顏六色,將整個城市裝扮的富麗輝煌。各單位也爭相製作各種各樣的燈展。供人們欣賞。花燈樣式之多數不勝數。有現代電器的也有歌頌新生活的,有宮燈、動物燈、飛機燈、火箭燈、飛船燈、有鼔燈、油餅燈······

  放煙花,為山西人民最為喜歡的活動,元宵節期間每晚都要在廣場上進行放煙花活動。大街上人山人海都在觀看那美麗的煙花,多麼豔麗,把天空都裝扮的絢麗多彩,科技含量相當之高。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_。“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喧天,一日狂若”。從十四到十六各區縣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表演。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大型燈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傳說的,有帶有啟迪意義的……

  啊!家鄉的元宵節,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7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節日風俗。安徽的春節也不例外。這不,春節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走來,到處都已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每個人臉上都充滿著幸福的笑容。

  家家戶戶早上一起來,男的貼對聯,掛燈籠和貼倒福。女的上街打年貨。街上十分熱鬧:有賣年糕的,有賣花的,特別多的是賣魚的和賣豆腐的。街上水洩不通,處處都是吆喝聲。過了高峰期,漸漸人少了,都回家吃午飯。沒一會兒,街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

  午飯並不豐盛,豐盛的是晚飯。吃年夜飯前,要放一次鞭炮,然後關上全家上上下下的門,開啟家裡上上下下的燈,而且這燈要點一夜。還得在公櫃上燒一炷香,磕三個頭,拜神拜佛拜祖先。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才能吃飯。菜也很講究:桌上必須有一道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餘;還得有一道青菜炒豆腐,因為有一句古話叫青菜豆腐保平安。上完菜,大家舉杯同慶,舉杯敬酒。吃完飯,孩子們還要向長輩們要紅包。

  晚飯桌邊人人的碗裡都會剩下一些沒吃完的飯。飯裡可能還有兩塊魚或一塊豆腐。杯子裡還有半杯酒。

  飯後,一家人圍著炭火吃瓜子,花生。直到12點後才能睡覺,這叫守歲。睡覺前放一掛鞭炮迎接新年,辭去舊歲。夜深了,但還是燈火通宵。

  新的一年裡,大家互相祝願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享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心想事成、牛年大吉。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8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時,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今天,我來說一下我們家的春節風俗。

  每當過年的前幾天大街上便會非常熱鬧,市場裡的商店都打扮得紅紅火火,有各式各樣的燈籠,春聯,紅福,年畫等。有些店還準備了我們小孩子最喜歡放的鞭炮,鞭炮的種類也有很多,有摔炮、煙花、響炮、沖天炮這些是小的,還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禮炮等,市場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這裡買了一大包那裡買了一大袋,像是從市場白拿的,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該好好犒勞一下家人了。

  每當過年的那一天,路上會變得香氣濃郁,走在路上你會聞到各種香氣,因為每家每戶都在準備年夜飯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飯之前,我們會點上蠟燭,祭拜死去的親人,讓他們也來吃我們親手做的年夜飯。我們還會給他們倒酒,燒紙錢,希望他們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萬事如意。對呀,祭拜了他們以後,就是吃年夜飯了,一整桌美味佳餚,看得我眼花繚亂,手中拿著的筷子,不知該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後是放鞭炮環節了,我們會把買來的鞭炮放掉,那時,鞭炮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次第綻放,變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後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了,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風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9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當天,街上的攤位有賣香包的、有賣粽子的、有賣粽葉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環繞,彷彿置身於森林。在這天還有人會喝營浦酒或濁酒,認為能辟邪氣。

  南方的端午節會舉行賽龍舟、插艾草、放紙鳶等。在我們這裡會有摔跤、盪鞦韆、鬥牛等活動。我最愛看的是摔跤比賽,尤其是摔跤比賽。兩位比賽選手腰上分別會繫著一條紅色或藍色的摔跤帶,他們單膝跪地摟住對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隨著裁判一聲音哨響,兩人同時向對方身上發力。或勾腿、或抱起對方,總之是誰能把對方摔倒誰就獲勝。最終的冠軍將會獲得一頭披紅掛綵的大黃牛。

  所有的比賽再怎麼熱鬧,都不如我們家裡包粽子比賽熱鬧。粽子起源於人們紀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做幾個,雖然老是掉江米、掉餡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時總喜歡問大人,這樣做對不?那樣做對不?這樣包好看不?最終還是在捆粽子時,把最初的完美敗得一塌糊塗,搞得大人們煩得直搖頭。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鍋,他們還會專門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裡,讓我獨享。

  中國之大,有南北之分。就連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這時南北方總會“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肉粽還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棗嘗快樂,我覺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在這個懷念屈原的日子,我們看著傳統活動,吃著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團圓節日。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0

  我們延邊朝鮮族有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老人節”。

  1982年以來在朝鮮族聚居的延邊地區,各地成立了老人協會,1984年,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這一天,年滿60週歲的老年人們都會佩戴大紅花,接受兒孫們的祝福。有老人的家庭還會給老人備制“麻克烈”、打糕條、冷麵等。圖們市委市政府還會在圖們江廣場,為老人節準備了歌舞表演、傳統娛樂活動。

  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民族把尊老敬老當做傳統美德。現在的圖們市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很多年輕人都是在外打工。很多家庭都是留下一位年輕人,上要照顧老人,下要關心孩子。今年的老人節,媽媽帶著姥姥和我,到圖們江廣場觀看老人節活動。在廣場上,我見到很多經歷了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的老人。他們身著傳統服裝,依偎在子女身邊,觀看傳統活動,滄桑的臉頰帶著幸福的笑容。老人們見到相識的老夥記時,都會向對方炫耀自家子女是如何安排自己幸福的晚年,展示子女們為其添置的新衣服;他們也不忘回憶起年輕時曾經一起走過的崢嶸歲月。

  “老人節”是一個值得向全國推廣的節日。因為是現在的老人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趕走了日本鬼子;是現在的老人們用血汗建設起祖國的富強;是現在的老人們還在老家為子女帶孩子。

  我想對全國的老人說一句:“您們辛苦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1

  我的童年是在麗水鄉下度過的,那兒每年中元節都要放河燈。媽媽不許沒有九歲的孩子去看河燈,怕出意外,再加上姐姐們每次看河燈回來,總是一副滿足的樣子,我於是也覺得河燈是個極神聖極美好的東西了。

  九歲那年的中元節,我被允許第一次去看河燈。一週前,我就開始興奮,天天拉著人家嘮河燈。

  終於熬到了七月十五,天還沒黑,我就蹲在河邊等。我清楚的記得,那天的時間走的多慢:雲飄來又飄走,鳥兒已經飛了上百個來回,可天就是不黑。過了好久,姐姐才姍姍來遲。我催促她:“放嗎?放吧!”可姐姐卻只是故作老成地搖搖頭,說:“還不到時候。”我急了,但卻不說話,只是盯著姐姐看。她似乎也受不住我渴求的目光和河燈的誘惑,開啟裝河燈的籃子,拿出幾個河燈。她做的河燈總是很精緻:彩紙折成荷花的模樣,每一片花瓣都是不同顏色,荷花中央用膠水固定了蠟燭。我不由聯想到媽媽說“荷花燈是用來悼念逝去的親人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敬畏之意。姐姐點亮蠟燭,俯下身子,將河燈輕柔地往水中一放,荷花狀的河燈便緩緩漂遠去,直至沒入一片燈光之中。

  來放河燈的人漸漸多起來,河燈便也增多了。幾十盞河燈匯成一股彩流往遠處流去,然而沒過多久又瀟瀟灑灑地分開了,將被夜潑上墨的湖重新染成霓虹色,並帶著此岸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幽幽閃閃地飄向彼岸,燭光悠悠,溫潤而又神聖。

  回到家後,我們還必須吃鴨子、喝茶。現在想來,那的確是極美好快樂的日子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2

  我生於浙江一座不大不小的城中,與著名的橫店影視基地相鄰。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這兒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民風淳樸。

  小時最嚮往的便是每年春節回家過年感受家鄉的那些風俗。

  每年正月初八是我們那兒上山登高祈福的好日子。初七晚上我們就要沐浴更衣,初八凌晨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出發前我們還要沐一次“火浴”(用稻草把點上火,一家人圍著火堆一邊抖抖衣服一邊轉,而後用雙手捧著煙氣在面前做幾個洗臉的動作)以示對佛祖神靈的崇敬。然後驅車趕往四五十公里以外的方巖祭拜天神。

  這習俗與日本神社祭拜大同小異。天色未明,方巖山上卻是燈火輝煌。我們耗費三四個小時一一祭拜完所有神壇後,趁著剛放明的天空回到家中。子孫們一一跪在祖宗像前,由最年長的長輩撒下硬幣,老輩人說搶到的硬幣越多,這一年就越順利。中午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午休,這一覺我們常常睡到傍晚時分才昏昏沉沉的起來。

  夜深了,但城中厚重的'聲音未沉。廣場上社戲才剛剛開始。爺爺和姥爺輩的人紛紛前往觀看。臺上的演員賣力的唱著、演著,臺下傳來陣陣喝彩聲。這段時間也成為了小孩們的天堂,不用受父母管束,吃喝玩樂,隨心所欲,一年中這種時間對於我們極其難得。

  家鄉的風俗承載著我許多兒時的歡樂和回憶,而現在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學習、遊戲……佔據了,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兒時的快樂於我們也漸行漸遠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3

  家鄉的春節按家鄉的風俗習慣:“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從農曆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後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大家仍冒著嚴寒忙著打掃衛生,希望掃去一年的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續趕回家和家人團渡新春佳節。

  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為除夕。除夕這一天,我們家鄉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大人們準備了滿桌吃的,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直到十二點結束。鳴鞭炮關大門,這就叫辭歲。接著守歲到黎明前開門,又是鞭炮齊鳴,這就是象徵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正月初一,小孩子們穿上新衣服給家裡的長輩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哈哈,又輪到我拿壓歲錢了。每年長輩紅包時,總會說幾句祝福的話語,比如好好學習,鍵鍵康康之類的話,兒孫們都說幾句吉祥話。那時壓歲錢不只是給孩子們快樂,也賦予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和家庭興旺的美好希望。

  最後,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游街,一片熱熱鬧鬧,這是春節的最後一天,元宵節。也是把過年剩餘的東西吃完,再吃一些湯圓,像徵今年團團圓圓,生活紅紅火火,家鄉的春節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4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各自的鄉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量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春聯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如此,還要在窗戶上貼福,而且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倒了,福到了。春節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說新年快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後,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裡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著,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點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煙花飛快地衝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著,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隻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裡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佮,一個不一樣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5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回到老家——山東。

  每到臘八那天,我們一家在天上還有星星的時候就起床了,臘八節一定要吃臘八肉,我大姨夫從冰箱裡拿出了一大塊豬肉,只見他把肉放在火爐上讓它解凍,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讓豬肉變得花花綠綠的,接著大姨夫讓我把肉遞給爸爸,只見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開,刷完酸糕水的豬肉味道非常的香,有著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兒和香味兒。

  吃完臘八肉,就該喝臘八酒了,雖說臘八酒有酒字,但裡面只是用葡萄、梨、蘋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飲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還可以把臘八酒和帶氣的無味蘇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過完臘八就到了小年,這天男人們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們會去集市上買年貨,而我們小孩兒就在田野裡玩摔炮。

  又過了幾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殺豬、清理豬的內臟,而我們小孩兒在屋裡的炕上玩耍。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過去了,豬肉終於烤好了。爸爸拿小刀從豬身上割了一大塊兒的肉讓我們吃,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把整隻豬一起烤,不分成幾部分?爸爸說:“因為這樣可以象徵我們一家圓圓滿滿。”

  吃完閤家飯後,我們土家的年也就算是過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兒呢?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6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戶人家裡,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年糕象徵著“步步高昇”,芋頭和腐竹象徵著“富裕”,這些共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7

  我們金華人有一種很特別的習俗,那就是金華鬥牛。

  金華鬥牛,曾與金華火腿齊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華鬥牛是牛與牛鬥,不同於西班牙的人與牛鬥,被譽為“東方文明鬥牛”。鬥牛當日,參鬥之牛裝以勇士之飾,由其主人護送進入鬥牛場,此時鞭炮齊鳴,觀者歡呼雀躍。

  我就看過幾場:牛主把牛牽到賽場上。此時,兩牛怒目而視,各自刨腿,四肢併力,奮力鬥爭,觀眾則吶喊助威,呼聲響徹雲霄。敗者血肉模糊、倉皇而逃;勝者則奮蹄而追,緊隨其後,鬥牛即將結束。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這裡有相當大的體現。敗退之牛將被主人貶成耕牛甚至宰殺;而勝者則身價加倍,威風一時。

  金華鬥牛不僅僅是現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閱了資料:相傳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與魯肅微服出巡東陽郡(今金華市)。孫權為培養當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東陽郡大興鬥牛之風。自此,婺城區雅畈鎮銅山白鶴廟開創鬥牛節,銅山也成了金華鬥牛的創始地。可是現在並沒有了以前的威風:金華鬥牛瀕臨絕跡。新中國成立後,金華鬥牛習俗一直被廢止。1992年,金華開始重建鬥牛場,恢復鬥牛節,欲使這一古老民間娛樂活動重振聲威。可好景不長,金華鬥牛剛剛重新有了起色,鬥牛戶卻因為鬥牛經驗少、飼養費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紛紛宰牛賣牛。

  我們要好好珍惜文化遺產,不讓他們受破壞。讓金華鬥牛重新站在現實的舞臺上,不再被人們遺棄。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8

  對中國人來說,過完元宵節才是過完一個完整的年。

  元宵節說起來有兩件大事,就是吃元宵,賞燈。用古人的語言來說元宵節就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春節一口暖融融火辣辣的長氣吹到元宵…。

  說到元宵節,不得不提到湯圓,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元宵與湯圓有什麼不同呢?直到今天我才發現元宵是“搖滾青年”,而湯圓是“包工大師”管他是不是呢幫湯圓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每到這一天孩子們最盼著媽媽包的湯圓。湯圓快成形時,鍋中慢慢飄出一股淡淡的香甜味。過幾片刻,小小的湯圓便躺入碗中,細膩軟糯的糯米糰,靜靜的泡在溫水中,慢慢的香味越來越濃郁,擺到桌子前,使人忍不住要咽幾口唾沫。用筷子輕輕咬開,一股香甜的氣味撲面而來。好像綠水盪漾一般舒暢,慢慢的便散成一個圓,黑芝麻香甜可口,豆沙甜而不膩,水果餡兒流出各種顏色,嘴間流露著糯米的香甜,餡料甜味。讓人回味無窮。

  家家門口前,掛著“滿色天仙”,門口外可能是素白的紙質彩花,也有可能是“揚帆紙船”還有可能是色彩絢爛的長龍,但無論是什麼,人們都在上面附上了對新一年的盼望與美好。

  邊賞煙花,原來賞花燈,每年,寬闊的馬路上被堵得水洩不通,星星點燈,燈火通明。

  “元宵”,更是一家團聚在一起的日子,“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我更希望所有的家庭,日子就像這元碩的湯圓一樣,“團團圓圓”。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19

  要說到春節的習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對於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說。最最期待和喜歡的,當然還是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終於可以吃湯圓啦!此時的我心情真的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想吃到今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盤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的端了出來。我手裡拿著筷子,看著碗裡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裡總是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於是我碗中夾起一隻湯圓,然後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噻!這味道簡直是妙不可言吶,那軟軟的麵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只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是給人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糰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我喜歡的這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就開始做湯圓吧!希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0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全中國的人都在隔離當中。當我被“關”得無聊到翻起了以前的相簿解悶時,一張照片映入了眼簾:。畫面上的兩個小孩正慌張地往前跑,手裡還捏著沒放完的小鞭炮呢。這張過年時和弟弟在老家拍的照片,讓我立馬回想起幾年前的那個大年初一。

  每年大年初一,我們都會回到老家。小孩兒們飛快吃完午飯,就從車裡拿起鞭炮,來到一個大山坡上,這是每年放鞭炮的必選之地。不要提醒我小孩不能玩火,弟弟可是這方面的專家,打火機的安全使用方法早已爛熟於心。先放小巧的“擦炮”。這個不需要點火,鞭炮盒子的一側會有一條紅色的小線,拿著鞭炮對著紅線一擦,當擦炮的一頭燃起了輕輕的煙,就馬上往遠處扔,隨著灰色的煙霧,一聲炸響衝擊耳膜。乒乒乓乓,不一會兒我們就放掉了所有的擦炮。

  再放“火箭炮”。這是一種火箭外型的鞭炮,火箭下面插著一根小棍子,當火苗觸到木棍,插在地裡的火箭,就會隨著導火索的燃燒飛出去,在空中開了花,又飛速地往下落。有一次,還落在了三姨婆家的彩鋼豬棚裡,引起了所有豬的恐慌。“你們兩個小兔崽子,等著!”當三姨婆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怎麼辦?只好溜之大吉了!

  正當我和弟弟踉踉蹌蹌地躲著三姨婆的“追殺”時,一旁笑得不行的姐姐,順手拍下了這張毫無美感,卻又溫馨滿滿的照片。

  去年放鞭炮的快樂,今年沒有體會到了,但是我相信:只要等疫情結束了,明年,又將會是一個美好的新年。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1

  我的家鄉在泰州,家鄉的習俗很多,其中最熱鬧、最有特色的就是溱潼賽龍舟。

  賽龍舟通常會在端午節前後舉行。當鐘擺正好敲到第十下時,突然間鼓聲大作,如雷聲轟鳴般震耳欲聾,十幾列龍舟隊一齊划動起來,一艘艘連頭帶尾一共二十四人的組合隨著鼓手的鼓點聲越來越快,選手們頭上不禁冒出了黃豆大小的汗珠,從臉上往脖子裡灌。個個衣服上的水都可以擠出一盆來。有的甚至汗珠都滴進了眼睛裡,一片朦朧。現在紅隊遙遙領先,他們一個個井然有序,動作一致,彷彿前面即使有隻猛虎也不恐慌。雖然臉上都冒著汗珠,但都咬著牙,拼勁全力也要贏得這場比賽。因為這並不是代表一個人的榮譽,而是一個團體,乃至全村人民的希望。

  紅隊因為沉浸在快要勝利的喜悅中,隊員們感覺已經勝券在握,失去了原本拼命的模樣,個個放鬆了警惕,明顯動作慢了下來。此時白隊的鼓手配合著音樂聲和號子聲快節奏不停地敲著鼓,給隊友增添了勢氣,照著這樣的節奏他們團結一致,紅隊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橋上、路邊的人們都在為各自喜歡的隊伍加油打氣,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比賽一直持續到下午兩三點還沒結束,到了四點隊伍才慢慢散開,兩股人流漸漸向西東流去。今天這場比賽,每個人都拿相機記錄下了這驚心動魄的比賽,場面無不展示出家鄉人民的獨特魅力。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2

  要說春節過後最熱鬧的節日是什麼,那肯定就是“元宵節”啦!在中華眾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元宵節了。

  元宵節有很多習俗,例如:吃元宵、猜燈謎、踩高蹺……而在諸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元宵”這一習俗。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浮圓子”,後來又叫“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這不,我和媽媽就動手來包元宵啦!首先我們先準備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來就到重要環節啦!先取適量糯米粉,倒入少許水,揉成糯米糰。這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糰的時候,揉著揉著玩去了。要不是媽媽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哈哈!

  然後要把糯米糰分成大小適中的小團,在中間挖個洞,加入事先準備好的糖和芝麻餡,繼續揉成團。就在這一過程中,我與媽媽進行了一場比賽:比誰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場面叫一個激烈:只見媽媽手疾眼快,一個接著一個可愛的元宵誕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邊的我臉漲得通紅,看著媽媽動作的迅速,給我急得直跺腳。我已經猜到了結局,只好主動認輸,並向媽媽請教。最後終於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一煮,完成!晚飯桌邊,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種湧上心頭的幸福,那是團圓的幸福!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元宵節,團圓,幸福,祥和,美滿!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3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熟睡時,突然”啪啪”的聲響給我吵醒了,我起床一看,才發現爸爸媽媽已穿好了衣服,媽媽提著籃子把雞、魚,放藍子裡,然後我們就出發了,我問媽媽去哪裡,媽媽告訴我要去拜訪老爺,求老爺保佑我們,我似懂非懂。可是為什麼要這麼早出門呢?

  等到了,早上7點30分的時候,街上的人來來往往,人來人往,人山人海,我被擠到人海里,感覺像被擠在海綿裡,無法喘息。我來到公廳裡,看到有這麼多人,我感覺我身在大海里,是一粒渺小的沙粒。

  到了晚上,這才是高潮啊!正所謂”正月十五鬧花燈”當然是要燈啊!只見一輪明月早早地掛在天空上,有幾顆星星頑皮的眨眼睛,我來到街上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燈海、我很喜歡因為我們可以猜燈謎,到處永珍更新。

  街道上,到處燈火通明、張燈結綵,到處是各式各樣的燈,有的花燈是小魚

  有的花燈是小貓,有的花燈是白雲我看著琳琅滿目的花燈,簡直讓人應接不暇。

  這時,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砰砰”只見九束美麗的煙花像條龍一樣接二連三地在空中綻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雪花,有的像星辰,有的像花朵,讓人讚歎不已,小孩子則發出“哇哇”的尖叫聲。

  深夜了,大家還沉浸在喜悅中,不捨分離,這一天,是大家高興又忙碌又熱鬧的一天。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4

  每逢元宵節,湯圓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你瞧,那白白胖胖的小湯圓,就像一個個在湯池裡自由自在玩耍的小娃娃,他們在家家戶戶的鍋裡翻騰,咕嚕咕嚕的聲音,讓人想起來他們的模樣,口水就不知不覺的流了下去。

  每年正月十五這天,我都會和媽媽一起做湯圓,當然,做湯圓要有材料,如:糯米、芝麻……剛開始,媽媽把糯米粉,水……一些東西加進去,讓我來揉麵,可我並不會揉麵,媽媽在一邊教我,不一會兒,我就變成了小白貓,面好不容易才把面揉好,就開始做元宵裡的芝麻餡,我把一個小團面放在手裡i,把麵糰壓扁,在裡面加入剛做好的芝麻餡,揉一揉,一個湯圓就做好了,緊接著我和媽媽又做了好多,做好了,媽媽開始下鍋煮,雖然只有短短地幾分鐘,可是,我感覺,已經過了幾個小時,過了好久,湯圓終於好了,我趕忙嚐了一口,媽媽連忙說剛煮好的湯圓不能吃,燙!可我就像沒聽見似的,一口咬了下去,啊!好燙呀!媽媽,媽媽平靜的只說了一句話,誰讓你不聽我的話呢的?活該,我包的元宵雖然沒有那麼美觀,但還是非常好吃的。

  我喜歡元宵節,因為我愛吃元宵,元宵節還有一個民俗,那就是賞月。我們的課文上《北京的春節》老舍先生曾經說過:“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所以,每當夜色降臨,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門,去賞月亮。

  我家鄉的傳統節日有許多,但是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5

  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吧,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但是端午節,舉國上下確實非常雷同呢。

  過端午,首先要吃粽子。在重慶包粽子,要準備棕葉,糯米,綠豆,蜜棗,排骨,花生米等等。左手棕葉,右手糯米,然後放入各種七零八碎兒,把棕葉包成胖胖的三角形兒,最後拿繩子捆得緊緊……別急,別急,這還沒結束,還要把棕葉放進熱水沸騰的鍋裡,煮上幾小時。再掀開鍋蓋時,那香味,估計整條大街都聞到了。一剝開,白白的粽上鑲著兩顆蜜棗,咬一口,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吃完粽子,大家都會來到河堤上看龍舟賽。碧波盪漾的河面上,只見一條條龍舟整裝待發。龍舟上,隊員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有的看了看自己的肌肉,又挑釁地看了看對方,自信一笑;也有的正面對觀眾,揮舞雙手,似乎已經想象到自己拿到第一名的樣子。“321,砰!”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飛一般地向前衝去。現場的觀眾們歡呼著,我也歡呼著,河面上呼聲震耳欲聾。隊員們聽著聲音,更加快了速度,如同軍隊一樣威風地向前。“咚咚咚……”“噠噠噠……”“加油,加油”在人們吶喊助威聲中,伴著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鼓囉,龍舟選手們鬥志高昂衝向終點。好一幅龍舟競渡,百船爭流的景象。

  吃粽子、划龍舟,中國的端午節,那裡都是這樣豐富多彩。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6

  大家都知道春節吧?熱熱鬧鬧,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但你們一定不知道長達半個月的春節裡,還藏著我們是所有人類的生日吧?那就是人節。

  人節傳說是人的生日。因為當年女媧依次造出雞、狗、豬、羊、牛、馬後,終於在第七天,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人,所以正月初七這一天就成了所有人類的生日,又稱人勝節、人口節、人慶節、人七日等等。

  傳說到了這一天,我們人類就要吃七寶羹。所謂七寶羹,就是由七種有特殊寓意的蔬菜做的,比如使用芥菜、芹菜和蒜苗,就分別代表了長壽、聰明、精於計算的寓意。熬粥在這一天吃,是希望我們大家幸福、吉祥、發財,祝願老人們長壽、平安、如意。

  可在我們家,正月初七是吃麵條。因為七寶羹太難做,7種不同寓意的蔬菜很難找齊。所以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床,為我們做好麵條,而且特意把面拉得很長,說吃了有長壽之意。當媽媽做好後,無論我們剩下的人多麼貪睡,媽媽總是毫不留情地叫醒我們。當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一起吃這碗“長壽麵”的時候,媽媽才會心滿意足地感嘆:這才有吉祥的寓意。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節這個節日已經在許多家庭都慢慢消失了,還好我家沒有。我希望所有人們都能和我們一樣:一年過兩個生日,這多好!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7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在湖北隨州,那裡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我家鄉過年的風俗也很有趣。

  就拿我們的年夜飯來說吧。我們吃年夜飯是在早上。為什麼早上吃年夜飯?媽媽的回答是:吃年飯時,天空越來越亮,寓意明年日子越過越敞亮,生活會越來越好!

  大約凌晨四五點的樣子吧,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就已經把一桌香噴噴的年夜飯準備好了。瞧,餐桌的正中間擺的是一條紅燒鯽魚,寓意年年有餘。還有一道必上的菜——“雞”,意味著吉祥如意,除了以上兩樣家裡準備的還有丸子,象徵著團團圓圓等。

  這些美味佳餚雖在眼前,我們卻不能先吃。因為在我們開吃之前,還要先來祭拜一下我們的祖先。家裡的每個人輪流為祖先瞌頭拜年,許下願望。祖先們先“吃”好後,我們才開始動筷子。席間,一家人在一起互道祝福,邊吃邊聊,開開心心,別提有多熱鬧!

  年三十的晚上,也是我們小孩子比較開心的時刻,因為長輩們要給我們發“壓歲錢”了。我們兜裡揣著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和大人們一起守住舊年的比較後一個晚上,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過後還有元宵節,元宵節我們這裡的節目有,看花燈,猜燈迷,吃湯圓了,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元宵過後,意味著春節就結束了,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們開始上學!

  雖然春節過完了,可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個春節了!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8

  我的家鄉在淄博,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變成了過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粽子做法並不單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紅棗的等,五花八門,在端午這一天,家家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

  小時的回憶,爺爺摸著黑就會起床,忙前忙後,先用水把粽葉洗淨,晾乾,再準備好糯米,洗淨放在一邊一會兒用,再拿出豆沙,紅棗,黑米放在一邊。等一切準備停當,我們就開始盼著爺爺的話了。

  爺爺是一個比較守舊的人,定要等到十點十分——十全十美,而我們卻不敢頂撞爺爺,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點十分爺爺一起身,我們就來桌前,爺爺可是一個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爺爺一邊包,一遍不一會兒,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卻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一拿,米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衝了出來,滿地都是,而大人們呢,則在一旁哈哈大笑,爺爺卻和藹的看著我。

  這包進去的,是我的快樂,包進去的是餡,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和耐心。

  沒過一會兒,一鍋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開一層粽葉,吃到了那甜甜的膩膩的味道,吃到了爺爺那輩的老手藝,帶著對歲月滄桑的處置坦然,,帶著對傳統的畢恭畢敬,帶著對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願。

  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29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節》之後,也想一展我們家鄉春節的風采,快來瞧瞧吧!

  臘梅花的香氣充滿了整個小區,我就喜歡這梅花香,不為別的,只為臘梅一開就要過年了!這花香也算年味兒吧。隨著濃濃的年味兒,我們迎來了春節的前奏——臘八。臘八一大早媽媽就起來忙,原來是熬臘八粥,什麼紅豆、綠豆、黑豆……什麼花生、棗子、葡萄乾……什麼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進去,不一會兒便有了香味兒,這濃濃的粥香也是一種“年味兒”。

  過了臘八,我就開始盼二十三過小年兒了,這天是大年的“彩排”,這天過的好,大年也就更好。這天是要祭灶神的,還得用麥芽糖祭灶神,據說因為麥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事,也有的說,因為麥芽糖是甜的,可以讓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這天我們全家大掃除,好表現出新年新氣象,上午我們把床單、窗簾、檯布……全部洗乾淨。把地掃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這天早上要去買年貨、對聯。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擠掉了。回來要把窗花、對聯全部貼上。下午還要燉肉,包餃子。包餃子時還要包三、四個“錢餃子”,誰吃到的多,誰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運就多 。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來拜年,拿壓歲錢。小孩們最喜歡過年,尤其是初一、二,因為有壓歲錢拿嘛!但可不是白拿,還要叩頭如搗蒜。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 篇30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裡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裡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