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10篇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1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戶人家裡,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

  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年糕象徵著“步步高昇”,芋頭和腐竹象徵著“富裕”,這些共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著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2

  我的家鄉在山西,在這裡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

  就拿端午節來說吧,在這一天裡,人們會吃粽子,喝雄黃酒,戴花繩。而這些習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時候一次戴花繩的有趣經歷了。

  那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端午節,媽媽從街上買回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繩。花繩,又叫五彩絲,也叫五色絲,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很漂亮。媽媽在我的手腕與腳腕上戴上花繩。許久後,我心生疑問,便對媽媽說:“媽媽,在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帶這種花繩呢?”媽媽對我說:“古時候,這種繩子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並不像現在這麼多顏色。而這五種顏色也代表著五行,據說可以避邪。”那時我不懂,又問:“媽媽,邪代表什麼呀?”媽媽又說:“就是不好、不正義的東西,你長大就明白了呀!”“哦,原來是這樣……”

  端午節後的一天,下雨了,媽媽便把我的花繩丟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麼漂亮的花繩為什麼要丟在髒水裡呀!”媽媽說:“順著水流走,代表著煩惱與憂愁都漂走了。”“那我一定會很開心了。”“哈哈……那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啊?好吧!”

  後來我們還吃了粽子,粽子裡放著江米和紅棗,還有花生米。吃的時候放點兒糖,甜絲絲的,可美味了。那種味道令人留戀,讓人懷念。後來我才得知端午節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中華民族風俗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一樣的,、特殊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3

  家鄉的春節按家鄉的風俗習慣:“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從農曆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後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寒冷,可是大家仍冒著嚴寒忙著打掃衛生,期望掃去一年的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續趕回家和家人團渡新春佳節。

  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為除夕。除夕這一天,我們家鄉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大人們準備了滿桌吃的,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直到十二點結束。鳴鞭炮關大門,這就叫辭歲。之後守歲到黎明前開門,又是鞭炮齊鳴,這就是象徵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正月初一,小孩子們穿上新衣服給家裡的長輩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哈哈,又輪到我拿壓歲錢了。每年長輩紅包時,總會說幾句祝福的話語,比如好好學習,鍵鍵康康之類的話,兒孫們都說幾句吉祥話。那時壓歲錢不只是給孩子們歡樂,也賦予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和家庭興旺的完美期望。

  最終,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游街,一片熱熱鬧鬧,這是春節的最終一天,元宵節。也是把過年剩餘的東西吃完,再吃一些湯圓,像徵今年團團圓圓,生活紅紅火火,家鄉的春節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4

  家鄉的春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可有些還是有區別的。

  臨近春節的時候,馬路上,樹上,商店前都張燈結綵;時不時還會響起一陣陣的鞭炮聲。各個超市裡大人們老人們都在辦置自家的年貨,把超市擠得個“水洩不通”。而孩子們則在外面成堆成堆地玩,好不熱鬧!

  到了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就甭想睡好覺了,從晚上到早上這段時間就一直在放鞭炮,都沒有消停會兒。真正到了春節這一天,一定要早早的起床吃餃子,在每次吃餃子時,姥爺總是會跑下去放上一掛鞭炮才會上來。這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工作飛鴻騰達。

  吃完餃子後,便是我們小孩子興的時刻了,那就是發壓歲錢!姥姥姥爺坐在沙發上,而我們小孩子跪成一排各磕一個響頭,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們疑惑地看著他們,沒有得到答案,這時姥姥姥爺拿出了紅包,我們笑著接了過來放到口袋裡。接到錢包的那一刻,心裡甭提有多開心了!接著我們就出去拜年了。出了門,就會看到地上都是紅紙屑,看得眼花繚亂啊!遇見認識的老人就說“新年好啊,x姥姥!”轉到時間差不多時便回家了。

  回到家便看到大人都在包餃子,我們也不甘示弱。先洗了把手,再把袖子擼起來,戴上圍裙,坐到椅子上,有模有樣地向大人們學了起來。我拿著擀麵杖笨拙地擀皮兒。剛開始擀地是奇形怪狀的,但是慢慢地就圓一些了。幹完後就覺得好有成就感,但不幸的是我已經“面部全非”了。

  我們吃餃子時,我竟意外地覺得這次的餃子異常的好吃,我吃了很多,弄得我還老打嗝。晚上,我們開始放煙花,在夜空下放出的煙花光彩奪目,包含著我們對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

  想來想去春節便是我最想過而且過的最快樂的節日了!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5

  說起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裡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簡訊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鬥。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6

  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巨大的國度裡,包含著許多小的城市,這裡的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歷史悠久的風俗。我的家鄉――哈爾濱,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

  說到哈爾濱,每個人都會想象到哈爾濱的冬天。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蕪的,但是哈爾濱的冬天卻是一片繁榮的生氣。這生氣的背後,正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風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萬眾矚目的冰雪盛宴就會來到。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樣的冰雕,閃亮出眾的冰燈……

  每個外地遊客來到哈爾濱,看到冰雕都會讚不絕口,為何?只看那冰雕花樣奇多,別具匠心,一個冰雕,一個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個個如真的一樣,宛如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讓人身臨其境。這其中有一塑龍狀的冰雕分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條真龍悠然地盤旋著,這不僅表現了手藝者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華夏兒女對於龍的傳說的敬愛與憧憬。

  說完冰雕,我們來一起看看冰燈吧!每到冰雪節的夜晚,光明隨著夜幕照亮了這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帶來光明的正是那精製而又小巧的冰燈。冰燈的起源,是早年間,靠近松花江的漁民和農民晚間用來照明用的。後來經過工匠們的改造,成為了此刻人人喜愛的冰燈。做冰燈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欣賞,見那冰白光四射,讓人不禁產生一種威嚴神聖之感,遠觀之,見那冰光晶瑩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貴寶石一樣,讓人不禁想去觸碰欣賞一番。那冰燈,讓人在這深夜中毫無睡意,只抱著一顆激動的心,對它戀戀不捨。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冰雪盛宴。因為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風俗,我的家鄉變得更美更迷人了。我愛家鄉,愛它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7

  “咚咚咚,啪咚咚咚咚!”大年初一的街上光景熱鬧極了,街上人流如潮,到處一片喜慶的紅色,聲音就像放鞭炮似的連綿不絕。

  在我的家鄉,大年初一一定少不了劃綵船,更少不了圍觀的群眾,一個人穿得花花綠綠的在踩船裡把腳伸出來,兩隻手抓住綵船兩邊,旁邊有兩個手拿紅綢帶同樣穿著花花綠綠的,三個人隨著旁邊唱的那個老爺爺的節奏,邁前邁後地扭動著,絲帶像是跳舞的蝴蝶一般上下飛舞,旁邊還有一套樂隊,敲敲打打,歡慶新年來到,並祝願明年有一個好收成。

  每當街上一開始吆喝,我都會跑到樓下等待表演,街上沸沸揚揚,滿街的人都盯著他們,很快鑼開始敲了,“鐺一一鐺一一”有節奏地發出聲響,突然,一轉話風,鼓也加了進來,老爺爺拿起木棍,摸摸鬍子,開始唱道:“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呼呼呀胡也!”走過的巷子無不歡聲鼓掌的,“啪啪啪”的掌聲在人滿為患的巷子裡響起,過了好一陣子才停息。停頓片刻後,那老爺爺用頭大身細木棍輕輕地敲著,有一水盆那麼大的鼓,越敲越重,越敲越快,突然一停,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眨眼,管絃樂組做好了準備,樂器一起奏了起來,老爺爺唱歌像小雞啄米一般,字字清楚不含糊,在最高潮的時候,三個人同時從一間房門走出來,划起了綵船,調子又回到了開始的調子“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嗎胡呀嗎胡也!"也許這就是告誡人們勿忘初心的根本吧!

  節目到了尾聲,唱歌的老爺爺聲音越來越小,劃綵船的人步子也放慢了!紅色的綵帶絲綢卻還舞得起勁,上下翻舞著。是啊!傳承的中國長河就如絲帶一般,永遠也不會斷掉,那些銘記的與永遠的,永遠會傳承下去吧!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8

  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巨大的國度裡,包含著許多小的城市,這裡的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歷史悠久的風俗。我的家鄉——哈爾濱,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

  說到哈爾濱,每個人都會想象到哈爾濱的冬天。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蕪的,但是哈爾濱的冬天卻是一片繁榮的生機。這生機的背後,正是哈爾濱最有特色的風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萬眾矚目的冰雪盛宴就會來到。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樣的冰雕,閃亮出眾的冰燈……

  每個外地遊客來到哈爾濱,看到冰雕都會讚不絕口,為何?只看那冰雕花樣奇多,別具匠心,一個冰雕,一個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個個如真的一樣,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讓人身臨其境。這其中有一塑龍狀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條真龍悠然地盤旋著,這不僅表現了手藝者的高超技藝,更體現了華夏兒女對於龍的傳說的敬愛與嚮往。

  說完冰雕,我們來一起看看冰燈吧!每到冰雪節的夜晚,光明隨著夜幕照亮了這哈爾濱的大街小巷,帶來光明的正是那精製而又小巧的冰燈。冰燈的起源,是早年間,靠近松花江的漁民和農民晚間用來照明用的。後來經過工匠們的改造,成為了現在人人喜愛的冰燈。做冰燈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觀賞,見那冰白光四射,讓人不禁產生一種威嚴神聖之感,遠觀之,見那冰光晶瑩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貴寶石一樣,讓人不禁想去觸碰、欣賞一番。那冰燈,讓人在這深夜中毫無睡意,只抱著一顆激動的心,對它戀戀不捨。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冰雪盛宴。因為有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風俗,我的家鄉變得更美、更迷人了。我愛家鄉,愛它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9

  我的家鄉葉家是淳安縣威坪鎮六都的一個大村莊。這裡有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而舞龍就是這裡最熱鬧的風俗了。

  舞龍的時候,人們可以向龍祈禱幸福、祝福吉祥。每年的正月初三,就是舞龍的日子。

  在去年正月初三的下午,廣播裡響起了招人參加舞龍的聲音。我們在家閒著的人都去參加舞龍這個活動。因為舞龍不論男女老少,只要願意誰都可以參加。聽到這個訊息,我可高興壞了,便和幾個小夥伴去當彩旗隊的成員。我們練習了好幾個小時,為的是在觀眾面前展示出美好的姿態。3:00多鐘的時候房頂上陸續升起炊煙,在4:30左右家家戶戶陸陸續續都吃好了晚飯。雖然舞龍還沒有開始,但人們都還是迫不及待地來到廣場上等候。

  當天一擦黑兒,舞龍就正式開始了。演員們都穿著各種各樣的古裝,敲大鼓的人有節奏地敲起來‘咚鏘咚鏘咚咚鏘’,這個鼓聲給場面增添了幾分熱鬧感。舞龍的隊伍要出發了,此時,已是人山人海歡呼聲不斷,但觀眾還是為隊伍讓出一條道路來。隊伍走到哪兒,觀眾就跟到哪兒。整條大街上處處懸燈結彩,鞭炮聲不斷,一串串煙花陸續射入天空,在天空中綻開了笑臉,彷彿就是在辦喜事,真是熱鬧非凡,燈紅酒綠!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的遊行,我們把大龍頭放在大會堂裡,有無數的人來參觀,並且於龍頭合影,人們還輪流去摸龍頭,並且向龍祈禱幸福,祝福吉祥。

  到了8:30左右,舞龍結束了,人們都回家了,各家門口都堆放著爆竹紙。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一一舞龍。

家鄉的風俗話題作文10

  每一個家鄉,都有不一樣家鄉的好習俗。今日我就來說說我家鄉的春節的習俗。

  春節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大紅燈籠。每家每戶都在家裡守歲。早上四五點鐘的時候,每家每戶開始放炮仗了。還有美麗的煙花。“為什麼要過春節呢”?我問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沒到大年初一它就爬上岸傷害人畜。這一年的大年初一,來了一個老人。發現人們收拾行裝趕著家畜往山裡走,有一個大娘,發現這位老人來到這,大娘對她說“快點跟我們走吧,一會兒‘年’就來了”!老人說“我不怕‘年’,可否在你家住上一晚”?大娘說“好吧,你可要細心‘年’啊”。過了一會兒,‘年’趾高氣昂的走進村子,發現一個人也沒有。僅有一件房裡有人。‘年’走到那間房子跟前,發現有一個老人身穿紅袍,提著一掛炮仗,門上貼著大紅紙,房子裡燈火通明。老人點著炮仗。把‘年’嚇的一溜煙跑回了河裡。連影子也沒有看到,第二天村民們回到村子。發現村子完好如初,人們到大娘屋裡面。對老人跪下說“老神仙,多謝你把年趕走了。要不然村子可遭殃了。”老人說“我不是神仙,可是我明白‘年’有三怕。一怕紅,二怕響,三怕亮。”所以每到大年初一,每家每戶燈火通明。放炮仗,貼紅對聯。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和習俗的由來。